曲尽其妙各臻完美_第1页
曲尽其妙各臻完美_第2页
曲尽其妙各臻完美_第3页
曲尽其妙各臻完美_第4页
曲尽其妙各臻完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曲尽其妙各臻完美 作者 中南林学院附中 内容 节选自刘鹗长篇小说老残游记的明湖居听书(人教版高中第四册)与著名作家叶君健的散文看戏(人教版初中第一册)都是描写演唱艺术的不可多得的珍品。两文在选材剪裁、侧面烘托、描摹声音诸方面各具匠心,各臻完美。 一、选材相似,剪裁不同明湖居听书记叙了老残在明湖居戏园听白妞说书的所见所闻,看戏描写了首都人民在露天劳动剧场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两文都描写了观众的表现和演员的演唱。但是,前文的描写重点放 在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上。作者从白妞的出场到终场,从白妞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外貌、简单熟练的动作、一顾一盼的表情到出神入化的的演唱,完整细致地描写了白妞演唱的全过程。而写观众却很简略,除开头几段外,只有白妞出场时的鸦雀无声、演唱结束时的轰然雷动和末段简短的评论。后文描写的重点放在观众的热情表现和梅兰芳先生表演艺术的完美两个方面。作者详尽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观众观看京剧的全过程。演出之2 / 5 前,以人海在屏住呼吸比拟观众的热切期待;演出开始,以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比喻观众的感奋投入;演出之中,以观众 像着了魔一样形容观众的凝神静气;演出高潮,以潮在涨描摹观众的如痴似狂;演出结束,以观众像潮水一样描写观众的仰慕崇拜。作者处处设喻,时时紧扣观众与演员的共鸣来表现观众的情绪。而对梅兰芳先生表演艺术的描写只集中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作者从轻盈矫健的台步、圆润的歌喉、优雅的动作、婀娜的身段等京剧艺术的几个方面来表现梅兰芳表演艺术的完美。 文章内容的详略,取决于表达中心的需要。两文作者都能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适当剪裁。前文的中心在于突出白妞演唱艺术的登峰造极,写观众的反应和评论仅仅为了从侧面 烘托白妞演唱技艺的无与伦比。后文的中心是赞美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写观众的表现不仅仅是为了从侧面烘托梅兰芳先生的艺术造诣的高深,也是为了体现首都观众对京剧艺术和梅兰芳大师的高度热情和衷心喜爱。而对梅兰芳先生的描写,既赞美了他表演艺术的完美,又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京剧艺术的崇高思想感情。 所以,前文对白妞说书技艺的描绘浓墨重彩,而写观众却比较简略。后文写观众详尽具体,而写梅兰芳先生的表演却凝练简洁。由此可见两文作者剪裁的匠心与功力。 二、妙用烘托,同中有异烘托是两文写法上最显著的艺术3 / 5 特色,但两文烘托的侧面、角度同中有异。 明湖居听书从剧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以及观众的评论等多个侧面层层铺垫、步步映衬,烘托了白妞的精湛技艺。看戏不仅以剧场环境和观众表现来烘托梅兰芳表演艺术的卓越,还以穆桂英挂帅的简单剧情及穆桂英艺术形象来烘托观众和演员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两文都通过渲染剧园或剧场的浓烈的气氛来反衬演出的无穷魅力。但前文运用了以动衬静法,而后文运用的是以静衬动法。 明湖居听书 开篇极力写闹: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戏园里热闹哄哄,什么话都听不清。而白妞出场时,戏园里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作者对戏园里嘈杂场面的描写,为白妞出场时的肃静埋下了伏笔,以嘈杂反衬肃静,以动衬静,有力地衬托了白妞说书征服人心的力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看戏开头着力写静: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观众这个人海在屏住呼吸,还是静静的。这样从不同角度渲染了静谧的气氛,为写梅兰芳先生的精彩表演 作铺垫,为写热情观众的涌起作衬托。作者以静衬动,充分突出了观众的热情和艺术家的热情这一中心。 三、描摹声音,各尽其妙两文都直接描写了艺术家的演唱。4 / 5 但是,明湖居听书完整细致地描写了白妞演唱一个唱曲的全过程:初不甚大 越唱越高 陡然一落 忽又扬起 人弦俱静,作者不仅描写了演唱的起始 发展 跌宕 高潮 结束的全过程,而且把演唱的每一阶段作了声声入耳、历历在目、句句铭心的细致描写,这样使读者既可从整体上体会白妞说书的全局特点,又可从局部上具体感受白妞说书的美妙。看戏则概写梅兰芳先生在一出京剧里的演唱,写声音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准确地表现声音的层次性和神奇美妙的特点。 两文描摹声音,都能驰骋想象,以形喻声,赋形于声,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形象转换为有形可见的立体的视觉形象。但是,看戏一文设喻单一,而明湖居听书一文设喻的角度是多方位的。 看戏主要从视觉设喻,将歌词比喻为珠子,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珠子滚溅落,形象立体地表现了艺术家唱腔的字正腔圆、柔和铿锵的特点,表现了梅兰芳先生的歌喉美妙动听,入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 明湖居听书一文或从感觉设喻,以五脏六腑里,像5 / 5 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比喻声音的甜润;或从视觉设喻,以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比喻声音的尖细、高亢、刚劲有力,以攀登泰山的景象比喻声音的激越高昂、参差错落。这样写,真切地表现了白妞说书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更比一山高的美妙境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除了 运用以形喻声法,明湖居听书还用了以色比音、以声比声的手法:以绚丽缤纷的东洋烟火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