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与《GB 11675-1989 银耳卫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GB 11675-1989 银耳卫生标准》作为一项较为早期的标准,其关注点更多在于银耳产品的一般性卫生要求以及微生物限量等方面,并未专门针对某一特定污染物如米酵菌酸制定检测方法或限量标准。

其次,《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则专注于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银耳中米酵菌酸含量的方法。该标准详细描述了样品处理、仪器条件设置及数据分析等步骤,旨在为实验室提供一个准确可靠地测量银耳样品中米酵菌酸水平的技术指南。

再者,从适用范围上看,《GB 11675-1989》侧重于规范市场上销售的干制或鲜食银耳产品的基本安全质量;而《GB/T 5009.189-2003》则是为了满足食品安全监管和科学研究需要,特别针对可能存在于银耳中的有毒物质——米酵菌酸进行了专项研究和技术开发。

最后,在执行力度上也存在差异:前者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所有相关企业和机构都必须遵守;后者则是一个推荐性的国家标准,虽然具有指导意义但并不强制实施。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5009.189-2016
  • 2003-08-11 颁布
  • 2004-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pdf_第1页
GB-T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pdf_第2页
GB-T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pdf_第3页
GB-T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6 7 . 0 4 0C 5 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5 0 0 9 . 1 8 9 -2 0 0 3 部分代替 G 1 3 1 1 6 7 5 - - 1 9 8 9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b o n g k r e k i c a c i d i n t r e m e l l a f u c i f o r mi s b e r k2 0 0 3 - 0 8 - 1 1 发布2 0 0 4 - 0 1 - 0 1 实施中 华 少 味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1 8 9 - 2 0 0 3前 曰 J 曰本标准代替G B 1 1 6 7 5 -1 9 8 9 银耳卫生标准 中5 . 1 米酵菌酸的测定。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河南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河南省南阳地区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任中善、 马军、 赵国庆、 张丁、 韦喜亭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1 8 9 - 2 0 0 3引言 米酵菌酸 b o n g k r e k ic a c id ( B A ) , 即酵米面黄杆菌毒素 A ( f l a v o t o x i n A) 是由椰 毒假单胞 菌( p s e u d o m a n a s c o c o v e n e n a n s ) 产生的一种1 if 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系统命名为: 3 - 梭甲基- 1 7 一 甲氧基6 , 1 8 , 2 1 - =甲基一 廿 二碳- 2 , 4 , 8 , 1 2 , 1 4 , 1 8 , 2 0 一 七烯二酸。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1 8 9 -2 0 0 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 于银耳 中米酵菌酸 的测 定。薄层色谱测定法原理 试样中的米酵菌酸经提取、 净化及浓缩后 , 根据其在短波紫外光 G F 2 ; ; 硅胶薄层色谱上显示黑色点的最低检 出量测定含量 。仪器3 . 1 层析槽( 内径长X宽X高, 2 5 c mX6 c mX 4 c m) .3 . 2 G F , ; , 硅胶薄层 5 0 m m X 2 0 0 m m X 0 . 3 mm ) , 自制, 经 1 1 0 0C -1 1 5 活化 2 h -3 h , 置干燥器中可保存一周 。3 . 3 紫外线灯( 波长 2 5 4 r im) o3 . 4 紫外分光光度计。试剂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除特殊规定外, 均为分析纯 , 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溶液为水溶液。4 . 1 硅胶: G F Z , ; 层析用。4 . 2 薄层色谱展开剂: 石油醚一 无水乙醚一 冰乙酸 6 0 +4 0 +1 . 5 04 . 3 米酵菌酸标准溶液: 称取米酵菌酸标准品, 用甲醇配制成每毫升含有米酵菌酸 2 0 r g 供测定用 , 置于 4 冰箱中避光保存。4 . 4 甲醇。4 . 5 冰乙酸。4 . 6 石油醚, 沸程 3 0 0C - 6 0 0C o4 . 7 无水乙醚。4 . 8 三氯甲烷。4 . 9 8 5 g / 1 0 0 m l . 磷酸。4 . 1 0 4 0 g / I碳酸氢钠水溶液。4 . 1 1 6 mo l / l . 盐酸 。分析步骤5 . 1 米酵菌酸的提取 干银耳试样经粉碎过 4 0目筛后, 称取 2 0 g , 置具塞锥形瓶中, 加人甲醇 2 0 m l , 于室温中避光浸泡1 h , 然后再加人蕊氯甲烷 8 0 m l和 8 5 g / 1 0 0 m l 磷酸 0 . 2 m l- , 鲜银耳试样经剪碎、 磨细及混匀后称取1 0 g , 加人甲醇 1 6 ml , 于室温中避光浸泡 1h , 然后再加人三氯 甲烷 6 4 m l , 和 8 5 g / 1 0 0 m l , 的磷酸0 . 1 6 mI ; 振荡 3 0 mi n , 过滤 , 干银耳取滤液 5 0 mI . , 鲜银 耳取滤液 4 0 mL o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1 8 9 -2 0 0 3 将以上滤液移人分液漏斗中, 加人与滤液体积相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 振摇 2 ra i n , 静置分层, 用带自 动控制球吸管吸出 ! 几 层于另分液漏斗, , , 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重复提取两次, 每次 1 0 m l - , 轻摇, 静置, 将二次碳酸氢钠水层合并, 加人只氯甲烷 2 5 m l , 振摇 2 m i n , 静置分层后弃去只氯甲烷层, 于分液漏斗中慢慢滴人 6 m o l / I 盐酸以调该溶液 p 1 -1 至 2 -3 , 加人石油醚( 沸程 3 0 0C 一 6 0 C) 5 0 n i l ( 鲜银耳试样加 4 0 m L ) , 振摇 3 m i n , 静置分层, 取出石油醚层于梨形瓶中, 再重复用石油醚 3 0 m1 . 和 2 0 m L各提取 一 次( 鲜银耳试样两次均为 2 0 m l . ) , 将石油醚层并人同一瓶中, 于 4 0 水浴中减压吹气浓缩至干, 用甲醇移至带 1 n i l刻度的浓缩管中, 丁 飞 4 0 用减压法浓缩至 0 . 2 ml一 以下, 并用少许甲醇洗管壁, 继续浓缩至十, 加甲醇0 . 1 2 5 m l . , 将干物质溶解, 混匀, 作为样液以供薄层色谱测定用。5 . 2 薄层色谱测定 以薄层板的短边为底边, 距底边3 c m的基线上用微量注射器滴加2 0 u 川m I 标准液8 川泌 与1 0 p 1 _两个点, 以及样液两个点, 每点 1 0 川 ( 鲜银耳试样滴加 2 0 川. ) , 在样液的一个点 上 再滴加 2 0 fA g / mI. 标准液 1 0川 。用展开剂展开 1 6 c m, 取出挥 千。在 2 5 4 n m紫外灯光下观察结果如下: a ) 标准点应出现黑色点; b ) 如样液点在标准点相应位贵 卜 未出现黑色点 , 则试样中米酵菌酸的含量在测定方法灵敏度 0 . 2 5 t cg / g 以下; 如在相应位置上有黑色点, 而另一点中样液与标准液点重叠, 则为阳性, 根据 样液黑点的强度估计减少滴加微升数, 或经稀释后再滴人不同微升数, 直至样液与标准色点 的强度与面积一致为止米酵菌酸的比移值为 0 . 2 2 05 . 3 结果计算 见式( 1 ) 。X - - 0X D X 工 ” ” ” (l) 式扫 X 一 一 米酵菌酸含量, 单位为微克每克( Ix g / g ) ; 0 . 2 米酵菌酸的最低检出量, 单位为微克( f-t g ) ; V , . 一 加人甲醇溶解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 mL ) ; v : 一 一出现最低检出量时滴加样液的体积 , 单位为毫升( M L ) ; 0 样液的总稀释倍数; 甲醇溶解时相当试样的质里一 单位为克( g ) a5 . 4 确证试验 对含量高的试样可以进 一 步作确证试验; 将剩余的阳性样液 与 空自甲醇液分别经薄层分离后, 刮下并收集与米酵菌酸标准相应的色谱带与空白处硅胶。各加甲醇 4 m L , 于室温中浸泡 1 h -2 h , 混匀, 离心, 吸出上清液, 以空自硅胶甲醇洗脱液作对照,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应在 2 6 7 n m和 2 3 6 n m处有米酵菌酸的两个最高吸收峰。高压 液相 色谱测 定 法6 原 理试样中的米酵菌酸经提取、 净化及浓缩后, 根据在高压液相色t4 土的出峰面积测定含量。7 试剂7 . 2高压液相色谱洗脱剂: 甲醇一 水 冰乙酸仁 7 5 +2 7 +1 . 7 , 在配制前, 所用试剂及水均需分别重蒸馏。其他试剂同 4 . 3 , 4 . 4 , 4 . 5 , 4 . 6 , 4 . 7 , 4 . 8 , 4 . 9 , 4 . 1 0 , 4 . l l o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5 0 0 9 . 1 8 9 -2 0 0 38 仪器8 . 18. 28. 38 . 48 . 58 . 6高压液相色谱仪。2 0 u L 试样环。紫外检测器, 调波长至 2 6 7 r i m,积分仪 。 。预柱 4 . 6 m m( I D ) X5 c m, 内装 L 1 a 硅胶, 粒度直径为 1 0 p cma分析柱 A lt e x U l t r a s p h e r e T M - O D S , 粒度直径为 5 t1 m, 4 . 6 m m ( I D ) X2 5 c m o9 分析步骤9 . 1 米酵菌酸的提取 同5 . 1 1 但最后不用甲醇转移, 直接于瓶内加入甲醇 0 . 5 m I . , 将干物质溶解 , 混匀, 取出上清液经离心后, 置小试管中, 作为样液供高压液相色谱测定用。9 . 2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 高压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 流速 1 . 1 m l . / m i n , 纸速 0 . 5 c m / m i n , 检定器灵敏度为将 1 0 fj.g / m I-标准液 2 0 p l , 调至满刻度的 7 0 %-9 0 %。在做高压液相色谱时, 首先用洗脱液平衡分析柱, 从进样 口装置分别进人不同浓度的标准液与样液各 2 0川一 。在米酵菌酸标准峰面积的直线范围内, 将样液与标准的峰面积相比以求出试样中米酵菌酸的含量。米酵菌酸的保留时间为 1 7 m i n ,9 3 结果计算 见式( 2 ) 0 A入一X万 八 2X V X D X 生(2 ) 式 中 : X 一 米酵菌酸的含量, 单位为微克每克( 拼 9 9 ) ; 一 米酵菌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tx g / m l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