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5193.19-2003 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与前一版《GB 15193.19-1994》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1. 范围扩展:2003版标准可能对适用的物质种类或测试范围进行了扩大,以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及新出现的化学品安全评估需求。

  2. 测试方法更新:鉴于生物技术与毒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新版标准可能引入了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更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识别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以及细胞转化等早期致癌迹象。

  3. 安全标准修订:根据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风险评估原则,2003版可能调整了某些致突变、致畸或致癌物质的安全限量标准,确保公众健康保护水平与国际最新标准接轨。

  4. 实验设计与操作规范:为了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新标准可能对实验设计、样品制备、剂量选择、对照组设置、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提出了更为详细和严格的要求。

  5. 环境保护与废弃物处理:随着对环境影响重视程度的提升,2003版标准可能新增或强化了关于实验过程中有害物质处理、废弃物处置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定,确保实验活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6. 术语定义与分类:为了与国际标准一致并反映学科进展,新标准可能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重新定义或分类,使得标准内容更加清晰准确,便于理解和执行。

  7. 合规性与认证要求:针对实验室资质、人员培训、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2003版可能设立了更为严格的合规性要求,确保实验结果的权威性和认可度。

这些变化旨在使标准更科学、严谨,更好地服务于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及公共卫生保护工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5193.19-2015
  • 2003-09-24 颁布
  • 2004-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5193.19-2003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pdf_第1页
GB15193.19-2003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pdf_第2页
GB15193.19-2003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5193.19-2003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0 7 . 1 0 0C 5 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 1 51 9 3 . 1 9 - 2 0 0 3 代替 G B 1 5 1 9 3 . 1 9 -1 9 9 4致突变物、 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Me t h o d s f o r d i s p o s i n g mu t a g e n s , t e r a t o g e n sa n d c a r c i n o g e n s2 0 0 3 - 0 9 - 2 4 发布2 0 0 4 - 0 5 - 0 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1 1 9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51 9 3 . 1 9 - 2 0 0 3月 U青本标准全文强制。本标准代替G B 1 5 1 9 3 . 1 9 -1 9 9 4 致突变物, 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 。本标准与G B 1 5 1 9 3 . 1 9 -1 9 9 4 相比主要修改如下:在“ 一般原则” 中删除了“ 但各种烷化物的反应率差异范围很大, 一种类型的化合物的处理方法 对另一类型的化合物可能是无效的, 甚至会产生第二级具有强烈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产物, 因 此很难订出适合于各种情况的规则方法。 ”自 本标准实施之日 起, G B 1 5 1 9 3 . 1 9 -1 9 9 4 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徐晋康、 高儿、 冯继农。本标准于1 9 9 4 年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51 9 3 . 1 9 - 2 0 0 3致突变物、 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中致突变物、 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试验中使用的致突变物、 致畸物和致癌物。2 一般原则 对于大多数类型的致突变物、 致畸物和致癌物, 可以利用能使该类物质破坏的化学反应来处理, 如对易氧化的化合物( 如脱, 芳香胺或含有分离的 碳=碳双键化合物) , 可以用饱和的高锰酸钾丙酮( 1 5 g高锰酸钾溶于1 0 0 0 m 1 , 丙酮) 溶液处理。烷化物在原则上可以与合适的亲合剂, 如水、 氢氧离子、 氨、 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起反应而被破坏。3处理 方 法适用于在实验室条件下, 常用做致突变、 致畸和致癌性试验阳性对照化合物的具体处理方法见表 t o表 1 几种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致突变、 致癌剂处理用试剂室温下处理时间甲基甲烷磺酸酉 歇MMS )乙基甲烷磺酸醋( E MS )乙撑亚胺(Ethyl-inn-)Tr e r n mo n e不孕津( T r i e t h y l e n e m e l a m i n e )甲基硝基亚硝基肌( MN N G ),亚硝基甲基脉( N MU )环磷酞胺( C P )I C R - 1 7 0丝裂霉素C ( MMC )二甲基亚硝胺( D MN )苯并( a ) 花( B P )苯蕙, 甲基胆葱( B A , M C )黄曲霉毒素B , ( A F B , )2乙酞氨基药( 2 A A F )2 , 7二氨基药( 2 , 7 A F )卜 蔡胺, 联苯胺姑曲霉素A ( O A )1 0 %硫代硫酸钠水溶液1 0 %硫代硫酸钠水溶液1 0 写硫代硫酸钠。 . 5 % 乙酸盐缓冲液( p H 5 )1 m o l / I _ 盐酸1 m o l/ L盐酸2 % 硫代硫酸钠磷酸盐缓冲液2 %硫代硫酸钠磷酸盐缓冲液0 . 2 m o l / L 氢氧化钾甲 醇液0 . 2 m o t / L 氢氧化钾甲 醇液1 %高锰酸钾水溶液重铬酸盐一 硫酸重铬酸盐一 硫酸重铬酸盐一 硫酸2 . 5 %-5 %次氯酸钠1 . 5 %高锰酸钾丙酮饱和液1 . 5 %高锰酸钾丙酮饱和液1 . 5 %高锰酸钾丙酮饱和液2 . 5 %一5 %次氯酸钠 Ih 2 0 h Ih 1h 1 mi n 1 h 1 h 1h 1h1 0 0 0 C, 0 . 5 h 1d 1d - 2d 1d - 2d 即刻 1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