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优化新题复习006_第1页
xx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优化新题复习006_第2页
xx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优化新题复习006_第3页
xx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优化新题复习006_第4页
xx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优化新题复习00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XX 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优化新题复习 006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一、选择题 (XX 年南通四县联考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 1 2 题。 1丙处所属地质构造可能为 (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2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 a、 b 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解析:第 1 题,图中岩层既有弯曲变形又有断裂错位,其中丙处的岩层 发生了明显的断裂,且相对于左侧岩层而言,该处明显属于下降岩块,因而其地质构造应为地堑。第 2 题,首先图中 a、 b 都位于煤气层中,其次, a 处于背斜的穹隆构造内,其上层有完整的岩层覆盖,岩层的封闭性较好;另外该处的海拔相对于两侧较高,煤气由于密度较小,往往集中于地势较高处,因而可以推测 a 处的煤气浓度应很大,故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b 处于向斜部位,相对于两侧地势较低,地下水最易在此集聚,因而易发生透水事故。 2 / 8 答案: 下图为一幅 “ 地层分布图 ” 。读图,完成 3 4 题。 3岩层 按从老到新的正确排序是 ( ) A B c D 4岩层 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 A B c D 解析:第 3 题, 岩层是在 岩层形成后才形成的, 岩层比 岩层形成的时间要早。第 4 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花岗岩为岩浆岩,大理岩为变质岩,两者不可能含有化石。 答案: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 “ 匡庐奇秀甲天下 ”之美誉。完成 5 6 题。 5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 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 ) A B c D 6在图中 四种地 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 ) A B 3 / 8 c D 解析: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图中 处是上升岩块。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 是背斜构造。 答案: 下图中, 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读图完成 7 8 题。 7图中, P 处属于 ( ) A断层 B海岭 c背斜 D向斜 8.图中, m 处属于 ( ) A冲积平原 B冲积扇 c “U” 形谷 D谷地 解析: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可知 P 为向斜;从剖面图上可知m 为谷地。 答案: 下图中 a 城镇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县城,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连接城镇 a、 b、 c 与沿海大城市 d 的公路建成以后,a、 b、 c 三个城镇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中 b 城镇发展最快, a 城镇发展最慢。据此回答 9 10 题。 4 / 8 9 a 城镇能够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原因是 ( ) A巨额的旅游业收入确保了对古建筑群的保护 B古建筑综合运用了中、西方的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不易损坏 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D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 力作用微弱 10下列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b 城镇发展最快的原因可能是交通区位的优势 B b 城镇到 d 城的公路不是直线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c d 城一定会因水运地位下降而衰落 D a 城镇与 b 城镇之间的公路单位里程造价低于 b 城镇与 c城镇之间的公路单位里程造价 解析:第 9 题, a 城镇由于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保留了大量古建筑群。第 10 题, b 城镇位于河流与公路的交会处,发展最快; b 城镇到 d 城的公路不是直线主要是考虑 c 城镇的发展; d 城不一定会因水运地位下降而衰落; a 城镇与 b 城镇之间地形复杂,工程造价较高。 答案: 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完成 11 13 题。 11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5 / 8 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 12 Q 处的地下水 ( ) A属于潜水 B不属于承压水 c一旦遭受污染很难恢复 D循环周期短 13有关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是 ( ) 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 乙处先沉积,甲处后沉积 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 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A B c D 解析:第 11 题,从等温线和岩层形态可知乙为背斜、盆地。第 12 题, Q 处属于承压水,一旦污染很难恢复。第 13 题,从甲乙两处岩层新老关系上可知其沉积顺序。 答案: 读图,回答 14 15 题。 14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 ( ) A 3B 4 c 5D 6 6 / 8 15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 A 地区地震发生概率高于 地区 B板块挤压处 的地层年龄较轻 c 地区属于生长边界 D 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 解析:第 14 题,图中包括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4 大 板块。第 15 题, 地区属板块交界处附近,比板块内部 多地震; 处属板块张裂地带; 处属板块消亡边界; 处多高大山系,附近海域岛屿少。 答案: 二、综合题 16下图为 “ 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2)乙处地貌类型为 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 (泉 )出露,按照埋藏条件,乙地为 _水,丙地为 _水;两地相比,水质较好、流量较稳定的是 _地 。 (4)丁地在海底地形中属于 _,该处蕴藏有丰富的_等矿产资源。 答案: (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7 / 8 (2)冲积扇 (或洪积扇 )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携带的物质在山前 (山麓 )沉积。 (3)潜 承压 丙 (4)大陆架 石油、天然气、煤、硫、磷 17 (Pk 重点线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7% 9% 铁路 3% 材料 2:交通线示意图。 (1)与平原比较,山岳相 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 _的选择、交通运输 _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 _为主,原因是_。 (3)若该地选择了山岳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 a、 b 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 处 _ , 理 由_。 b 处 _ , 理 由8 / 8 _。 (4) 该 交 通 线 绕 道 经 过 甲 乙 两 地 , 原 因 是_。 解析: (1)(2)山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的影响比较大。 (3)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镇之间尽量采取最短线路,而对于山区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