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_第1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_第2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_第3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_第4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 河南报业网讯:元宵节的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为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灯 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多种形式。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妙趣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健康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 、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2 / 6 各有特色。 利文 元宵灯影映妙联 清朝浙江吴兴人闵鹗元自幼善属对,常常是出口成联。有一年元宵节,他随父亲到毛尚书家做客。毛尚书家里张灯结彩,主宾击鼓传花,唱和宴饮,好不热闹。席间,毛尚书雅兴大发,提议以元宵为题作联属对,以助酒兴。是夜恰逢乌云遮月,星光暗淡,有一幕僚即景为一上联云: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这则上联出来之后,满座高官名士苦思冥想,却最终没人能对出下联。这时,闵鹗元听得鼓声阵阵,不禁文思涌动,随口吟出一则下联: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此下联一出,满 座为之拍案叫绝。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时遇到一个秀才,谈得很是投机。朱棣有意出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江山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并且巧妙地将明成祖的年号永乐嵌入联中: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天子万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秀才这副拍马联都可谓对得恰到好处。不用说,此联使龙颜大悦,该秀才也遂被赐为状元。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父子,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结彩、燃鞭放炮。老宰相出联试子曰:高烧红烛映长天,亮, 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正好听到门外一声花炮脆响,顿时灵感一动,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此联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极具口语色彩,堪3 / 6 称妙对。 在为数众多的民间元宵灯联故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下面这一则了。传说王安石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巧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读后,一时未能对出,便默默记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说巧不巧,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 为进士。返乡途中,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结果被招为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件大喜事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王安石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当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不足为信,但这个故事中所提到的灯联的确算是佳联妙对,这一点毫无疑问。 还有一副元宵灯联极为有趣,上联为: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下联是: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出某种人生感受,让人读后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 刘书龙 元宵节的传说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有趣的传说。一种传说是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降落人间,被猎人射死。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类。听说这个消4 / 6 息后,有个老人想了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另一则传说则和吃元宵的习俗有关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个性既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时,发现有个宫女准备投井。东方朔忙上前搭救,并问她为什么要自杀。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自进宫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后非常同情,就准备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这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很多人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的签上都写着正月十六火焚身。一时间长安街人心惶惶。人们纷纷求问消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 月十三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你们若看到一个红衣姑娘,马上跪地哀求。正月十三傍晚,果真来了一个红衣姑娘,人们纷纷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说:我是领旨来烧长安的。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5 / 6 红宵夜。 汉武帝一看大惊,连忙请来东方朔。东方朔假意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 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六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六晚上进城观灯,夹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武帝听后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做。到了正月十六,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如织,热闹非常。元宵的家人也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终于和家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六全 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肖依 元宵为何叫汤圆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是元宵,也叫圆子、汤圆。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着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元宵在当时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 品即指元6 / 6 宵。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那么,元宵因何又叫汤圆呢? 传说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