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XX 届高考生物通关锦囊 15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 山课件 m XX 年高考生物必须知晓二十大锦囊 XX高考一轮复习必须知晓的二十大生物锦囊 分子与细胞篇 锦囊一:生物体内常见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总结 有机化合物 组成元素 糖类、脂肪 c、 H、 o 核酸、 ATP、磷脂 都有 c、 H、 o、 N、 P 蛋白质 都含 c、 H、 o、 N,很多种类还含有 P 等 脂质 都含有 c、 H、 o,很多种类还含有 N、 P 等 另外,要注意区别: 1.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是一种五碳糖,而脱氧核糖核酸是 DNA。 2.酶和蛋白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2 / 13 3.生长激素、胰岛素和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而性激素属于脂质。 锦囊二: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 辨析比较 化合物 基本单位 主要生理功能 糖类 葡萄糖 供能; 参与细胞识别、物质运输、免疫功能的调节等 脂质 甘油和脂肪酸 供能; 组成生物膜; 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维生素 D) 蛋白质 氨基酸 组成细胞核生物体的结构; 调节代谢(激素); 催化(酶); 运输、免疫、运动、识别等 核酸 核苷酸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控制生物的性状; 催化( RNA类酶) 3 / 13 锦囊三:警惕有关氨基酸脱水缩合的问题 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方式组成肽链。假设有 n 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 m 条肽链,脱下的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且一个肽键中含有 1 个氧原子,同时还要注意 1 条肽链上至少含有 1 个羧基,还含有 2 个氧原子。很多同学计算时容易忽略这点。 锦囊四:巧记有关蛋白质的计算规律 规律 1.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肽键数、肽链数、水分子数及氨基数和羧基数的计算 :若有 n 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 m 条肽链 ,则可形成 (n-m)个肽键 ,脱去 (n-m)个水分子 ,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各 m 个,游离氨基或羧基数 =肽链条数 +R 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规律 2.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n 个氨基酸形成 m条肽链 ,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na-(n-m)18(其中 n-m 为失去的水分子数 ,18 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组成其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之和减少了 (n-m)18(有时也要考虑因其他化学键的形成而导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 ,如形成二硫键 )。 规律 3.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DNA、 mRNA、蛋白质三者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或碱基 )、核糖核苷酸4 / 13 (或碱基 )、氨基酸的数量比例关系为 6:3:1。 锦囊五:用形象比喻巧记细胞器的功能 1.细胞内供应能量的 “ 动力车间 ” 线粒体 ; 2.“ 养料制造车间 ”“ 能量转换站 ” 叶绿体 ; 3.蛋白质的 “ 生产机器 ” 核糖体 ; 4.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的 “ 车间 ” 及 “ 发送站 ” 高尔基体 ; 5.细胞内的 “ 酶仓库 ”“ 消化车间 ” 溶酶体。 锦囊六: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的注意事项 1.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但不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 (亚显微结构 )。观察叶绿体的方法步骤中不需染色,而观察线粒体的操作中需要染色。 2.实验过程中细胞是活的,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免影响细胞的活性。 3.实验材料的选择应以取材方便、制片简单、观察效果好为原则。由于藓类植物的叶片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制片,作为观察叶绿体实验材料的首选对象。含线粒体但颜色鲜艳的植物叶片,不能用于观察线粒体,因为其原有的颜色会遮盖健那绿染色后的颜色变化,影响观察。 锦囊七:细胞亚显微结构的解题技巧 快速准确地识别细胞器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一项基5 / 13 本功,复习过程中可以对照教材的基本图形,自己动手绘制简略的示意图,然后弄清各部分的结构名称、特点和功能。经过强化训练,可以加深对各种细 胞器和细胞结构的认识。另外,对一些特殊生物的细胞结构特点 (如蛔虫属于真核生物但不含线粒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及细胞器等 )要加强归纳总结。 锦囊八: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快速确认技巧 1.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耗能就为主动运输 ; 2.可否逆浓度梯度:只要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就是主动运输 ; 3.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载体就是自由扩散,需要载体则通过浓度、能量进一步做出判断。 锦囊九: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 比较 阶段项目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所需条件 必须有光、酶 有光无光均可、酶 进行场所 基粒类囊体膜 叶绿体内的基质中 6 / 13 物质变化 酶 H2o H +o2 水的光解 ATP 的形成 酶 ADP+Pi+能量 ATP 酶 co2+c52c3 co2 的固定 酶 2c3c6H12o6 ATP、 H c3 的还原 能量转换 光能转变为 ATP和 H中活跃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物质联系: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H,在暗反应阶段用于还原 c3 能量联系:光反应阶段生成的 ATP 和 H,在暗反应阶段中将其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还原 c3 形成糖类,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则 转化为糖类中的化学能。 锦囊十:准确把握光合作用计算规律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在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光下测定的值为净光合速率,而实际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一般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7 / 13 (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和放出 co2 的量或放出和吸收o2 的量 )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并以此间接表示植物合成和分解有机物的量的多少。 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 =实测的 o2 释放量 +呼吸作用消耗 o2量 2.光合作用实际 co2消耗量 =实测的 co2消耗量 +呼吸作用 co2释放量 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 =光合作用葡萄糖实际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呼吸速率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 ) 锦囊十一: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的注意事项 1.鉴定光合作用是否产生了淀粉,需事先将植物做 “ 饥饿 ” 处理以消耗原有淀粉,排除原有产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宜将光合作用后的叶片做 “ 脱色 ” 处理,以消除色素对显色反应 (淀粉遇碘变蓝色 )的干扰。 2.若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时光时,宜设置是否给予光照(遮光与否 )的对照组。 溶液作为 co2的缓冲液,可使密闭容器内 co2浓度保持稳定 ;NaoH溶液作为 co2的吸收剂,可除去空气中的 co2。 锦囊十二: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方法 1.如果某生物产生 co2 的量和消耗的 o2 的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 o2,只产生 co2,则只进行无氧呼8 / 13 吸 ;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 co2 量比吸收的 o2 量多,则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 4.如果某生物无 o2 的吸收和 co2 的释放,则该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 (产物为乳酸 )或生物已死亡 ;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物中有水,一定是进行了有氧呼吸 锦囊十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辨析比较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进行的细胞 植物的叶肉细胞、幼茎皮层细胞、蓝藻细胞等 所有活细胞 反应场所、条件 叶绿体;光、色素、酶 主要是线粒体;氧气、酶 物质变化 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产生 co2和 H2o或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能量变化 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9 / 13 把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形成 ATP 速率(强度)的表示方法 一是用 o2 释放量表示;二是用 co2 的吸收量表示;三是用有机物的增加量表示 一是用 co2的释放量表示;二是用 o 的 2 吸收量表示;三是用 体有机物的减少量表示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产生的 co2、 H2o被光合作用利用 锦囊十四:准确把握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中的几项根本区别 1.自养型与异养型的根本区别:能否直接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 2.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需要的能量来源不同。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为光合作用 ;利用周围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为化能合成作用 。 3.寄生与腐生的根本区别:是否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取营养物质。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吸取营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为寄生。一种生物依靠分解其他动植物尸体获得营养,其生活方式为腐生。营腐生、营寄生生活的生物都属于异养型。 10 / 13 4.需氧型与厌氧型的根本区别:分解自身有机物是否需要氧气。 锦囊十五:细胞周期的注意事项提醒 1.细胞周期只对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意义 ;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间期的时间远 远长于分裂期 ; 3.同一生物体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细胞周期长短存在差异,如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周期。 锦囊十六:有丝分裂过程知识归纳 1.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的识别 依据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判断:染色体散乱在细胞中央是前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中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并移向两极是后期 ;染色体变为染色质,重新出现细胞核是末期。 2.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中心体、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纺锤体的形成在 前期,消失在末期 ; 核仁、核膜的消失在前期,重建在末期 ; 中心体的复制在间期,移向两极在前期 ; 染色单体的形成在间期,出现在前期,消失在后期 ; 染色体的出现在前期,消失在末期。 锦囊十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辨析比较 有丝分裂 不同点 11 / 13 相同点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末期 分裂过程及时期相同; 核内染色体变化相同 植物细胞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 在赤道板部位出现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周围扩展形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 移向两极的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 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 锦囊十八: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注意事项 1.解离后一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 2.把握好染色时间, 3 5 分钟即可,否则会染色过度,不易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 3.加盖盖玻片时,要防止产生 气泡。 4.用显微镜观察时,遵循 “ 先低后高 ” 的原则。 5.解离后细胞已被盐酸杀死,不具有活性,应从不同细胞中找出有丝分裂各时期。 锦囊十九:有丝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12 / 13 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2.与变异的关系:基因突变发生在 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变异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虽然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纺锤体形成受阻,因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锦囊二十: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 1.概念: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该物种完整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定样管理办法
- 林业绩效管理办法
- 救助管理办法广州
- 择优项目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小金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四川省天全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曲阳供热管理办法
- 拍照留痕管理办法
- 新疆水库管理办法
- 旅游签证管理办法
- 专科重点病人管理制度
- 混合动力系统在船舶中的应用
- 光伏发电监理表式(NB32042版-2018)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陕西省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清单
- 2024年商业租房合同格式版(四篇)
- 2023年河北省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 吨桶使用管理制度
- 高速公路清障救援安全培训-汤立 2
- 校企深度融合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鲁嘉华副校长)
- 2014版河南中安qd6330点型气体探测器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