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那景那事—印象湛江“三下乡”.doc_第1页
那人那景那事—印象湛江“三下乡”.doc_第2页
那人那景那事—印象湛江“三下乡”.doc_第3页
那人那景那事—印象湛江“三下乡”.doc_第4页
那人那景那事—印象湛江“三下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那人那景那事印象湛江“三下乡” “党员筑梦”社会实践团指导老师:严嘉荣 写在前面的话 写这篇心得体会时,发现下笔竟是如此的困难。这次湛江“三下乡”活动,有很多值得记录下来的片刻,正是如此,让我感到不能区分轻重,甚至有种冲动想像记流水账般把这十多天所经历的全写上来。虽然我是指导老师,没有像实践团中的学生一样参与到其中的每件事情,但自感从中学到和体会到的丝毫不比学生少。“三下乡”是艰苦的,是充实的,是忙碌的,同时也是如此吸引人的。限于篇幅,仅分享几个让我印象最深的片断,也以此记录下我这十多天湛江“精神之旅”的专属记忆。 最美的笑容 分界小学的小孩子们是很活泼的,脸上少有忧伤和不快乐的表情。相处几天下来,很多小朋友已经主动来和我搭讪,給我取各种外号,拉着我去学校各个地方去玩。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双胞胎姐妹,是学校留校老师的女儿,一开始我认不出来谁大谁小,每次认错,她们都会以最响亮的笑声告诉我错了。到后来,我故意把姐姐说成妹妹,但小孩子没有发现我在逗她们乐,她们始终坚持以那种特别的笑声告诉我认错了。分别前一天,我特意要求她们和我拍照,她们很大方答应了。现在照片还保留在我手机上,她们的笑容很自然、很灿烂。农村简单朴素甚至有些艰苦的生活没有剥夺掉这些小孩子纯真快乐的个性,也许他们还不知道生活上的种种不容易和不快乐,但起码他们的童年并不缺失。他们脸上的笑容告诉我笑着生活可以如此容易。 和学生一起去附近村落开展调研的第二天,遇到了大雨的光顾,我们拿着刚做好的调查问卷和扛着队旗匆忙避雨,好不狼狈。此时,之前还是调查对象的村民们纷纷成为了我们的救星,撑着伞把我们接到能避雨的地方。一个老婆婆眼看雨大,干脆把我们一行10人全带到她的家里。老婆婆很坚持是这场大雨造就我们的相遇,是缘分。于是她給我们这些“有缘人”送花生、搬椅子、开电视、侃家常。最记得她紧紧握着我的手,笑着和我说“没事不忙了要常来”。萍水相逢竟能如此真心相待,与她相比顿觉得惭愧。后来的几天里我陆续遇到像老婆婆这样热情好客的村民,他们带着和老婆婆脸上一样的笑容,給我留下了难以忘记的印象。 也许是在城市中的生活节奏太快,以至于无暇感受别人的关心,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笑也容易忽略;也许是农村里的人更简单更淳朴,所以笑容給人感觉更真切无论什么理由,老少村民们把最美的笑容带給我,教会我生活的艺术和真谛笑迎生活。 超强台风肆虐 从未亲眼目睹过台风对临海城市的巨大破坏力,而这次“威马逊”台风横扫湛江,让我意识到强台风对于当地居民而言绝不仅仅是“吹几天风下几天雨”而已。台风登陆当天服务队本可以选择离开分界村,但经过带队老师商量,决定留下来,到附近村民家里帮助他们加固门窗。当晚,分界小学很快就停电停水,在一片漆黑和呼啸的风声中,我和队员一起度过了令人害怕的一晚。第二天早上起来那一幕永远留在我记忆里,窗外那片稻田上的农作物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几棵树木不堪大风肆虐被连根拔起。带队的另一名老师告诉我,整个湛江的农村都会是这样,村民将会损失惨重。从其他途径我了解到,湛江每年都要经受一到两次这样的台风,而农民们无法阻止台风到来对他们辛苦栽种的农作物的破坏。 也许这就是“三下乡”要让我们知道的,也许“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早已熟悉,但多少人会真正为中国靠海农业这一行业操心过和了解过。如果哪天我们在感激台风天給我们带来凉快天气的同时,能多想起偏远地区农民们可能正在痛心于他们辛苦经营的农作物时,我们也许就更能做到“身同感受”了。 半夜会议 刚开始我是不建议队员们把一天的总结会议放在晚上十点过后进行,但随后慢慢发现他们每天要做的事情的确很多:白天支教、调研、美化校园,晚上排练晚会节目,所有活动结束,基本上都很晚了。不过总结会还是要开,这是要求,也是每一届“三下乡”的传统。 于是有几天,就出现了题目所说的“半夜会议”。他们围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谈谈一天的工作问题和心得,最后当然是队长布置明天的工作。有时我会給他们说几句,鼓励彼此或者是指出问题。有一两次我看到有些队员疲倦得快睡着了,也心疼于他们每天这么拼命的工作,于是在会议上都会简要提出问题。然而第二天,队长和一些队员就来找我“布置任务”了,让我必须指出他们的问题,而且要严肃。有两三年“三下乡”经验的队员们告诉我往年开展工作时比较成功的方面,以及他们看到的这次“三下乡”队员们的不足之处。这么一来,反倒让我之前所谓心疼学生的想法没有了,原来他们比我想象中的更坚强和更认真。 后来的“半夜会议”,我也更多时候参与进去,聆听他们的工作汇报和安排,也更多地进行发言。这种月亮下的“圆圈会议”,我想我今后不一定会有太多机会体会得到,这也是我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到后来,我发现开会时打瞌睡的队员少了,是习惯了这个时间开会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也没向他们去深究,但我知道他们已主动并乐于投入到这种交流形式了。 或师或友 “三下乡”是一个锻炼个人吃苦耐劳能力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结交朋友、培养友情的契机。我和学生队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师生等级观念,只有他们要少部分人外出必须经过我允许时,我才会給他们命令的语气,更多时候我和他们是种朋友的关系。我经常参与到他们新闻稿写作的讨论当中,与他们一起合作完成当天的新闻报道;我与几个男队员一起排练晚会歌曲,作为队员之一我也要严格遵循队长的要求;我与队员们一起走进厨房当后勤,共同讨论当天三餐如何完成十多天的日子里,我认识了所有的队员,和所有队员都能开玩笑,和每个人都能谈天说地,工作生活人生,无所不谈。 “三下乡”魅力何在?看看“三下乡”过后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多了,谁就可以略懂一二。 无限风光在田间 带着队员去附近村落调研的第二天,就近距离地接触到了乡间的农田。那是种特别的感受:清新的空气,淡淡的草香,广阔的农田,青葱的农作物我们躲避着路上的牛粪,穿越茂密的甘蔗林,坐在农田边快乐地唱着歌,这些感受都是前所未有的。 后来,我们都有幸能赤脚踏上农田,感受了一翻干农活的滋味。大家学着农民们踩着收割机收割,尽管动作不标准,但也是博得阵阵掌声。而我,就在田间远远的那端,看着一位农民赶着牛在犁田。若不是那头牛见生,我早过去学着犁田了。 对于我这种很少见过真正农村的人而言,这次“三下乡”所到的每一条村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新鲜。不能参与到农活是一件遗憾事,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秀丽风光也足以让我开足了眼界。下次再有“三下乡”的机会,我将不会错过任何的机会。 与队员们相比,我没有参与到“三下乡”的每件事情中,很多当中的细节,其中的苦与乐,我都不如他们清楚。我是投身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一个新兵,在此之前,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农村的生活。实践出真知,感谢这次“三下乡”,給我提供一次如此宝贵的“精神之旅”。 中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改革,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