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2课弘扬中华文化教案.doc_第1页
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2课弘扬中华文化教案.doc_第2页
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2课弘扬中华文化教案.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2课弘扬中华文化教案撰写人:_时 间:_【考查内容要求】1.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文化的重要性,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3.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点知识再现】1文化的重要性(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3)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提示:不是物质财富)(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5)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汉字的特点及作用(1)特点: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它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2)作用: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注: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3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以及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形成: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2)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 中华文化的代表:孔子、京剧、武术、故宫、长城、书法等。4.就如何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提建议(1)国家(政府)角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行为。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意识。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能力等。 (2)个人(青少年)角度:学习有关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增强保护意识。 向他人宣传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运用法律武器同破坏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行为做斗争。 就保护文化遗产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从自身做起,自觉保护文化遗产。5.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性:P226.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及具体要求(1)重要性: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具体要求(怎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情为祖国动,建设祖国,报效祖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7.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8.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丰富和发展9.中国精神(1)内容:弘扬中国精神,也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意义:中国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激励人们与时俱进、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10.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又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当今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题典型解析】小米居住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小区居民征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阅读书目,小米推荐的下列书目与本次征集不太贴切的是解题思路 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同时本题也是一道逆向选择题。A、B、D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国家层面的内容。C符合题意。【课堂大练兵】1. 20xx年10月3日,中国男篮78:67战胜菲律宾男篮,第十六次夺得亚锦赛冠军,直通里约奥运会,全体中国球迷欢欣鼓舞,现场一片欢腾(右图为颁奖现场)。球迷们的这种情感源于A对祖国的热爱 B对篮球的爱好 C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D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今年央视中秋晚会上的唐诗表演节目春江花月夜,融合了歌舞、戏曲、服饰、杂技等中国国粹元素,激起了亿万中国人的望月怀古、思亲恋土的浓浓乡情。举办中秋晚会活动的主要意义是 A.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展示中华民族精神 B.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C.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们文化生活 D.剔除落后文化成分,促进社会和谐建设3.下表反映我国青少年存在的问题是20xx年第一轮思品复习案(教师版) 九年级部分 第 2 课时 复习内容:弘扬中华文化 主备人:李广 审核人:刘小雪【考查内容要求】1.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文化的重要性,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3.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点知识再现】1文化的重要性(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3)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提示:不是物质财富)(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5)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汉字的特点及作用(1)特点: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它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2)作用: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注: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3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以及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形成: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2)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 中华文化的代表:孔子、京剧、武术、故宫、长城、书法等。4.就如何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提建议(1)国家(政府)角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行为。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意识。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能力等。 (2)个人(青少年)角度:学习有关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增强保护意识。 向他人宣传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运用法律武器同破坏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行为做斗争。 就保护文化遗产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从自身做起,自觉保护文化遗产。5.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性:P226.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及具体要求(1)重要性: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具体要求(怎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情为祖国动,建设祖国,报效祖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7.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8.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丰富和发展9.中国精神(1)内容:弘扬中国精神,也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意义:中国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激励人们与时俱进、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10.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又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当今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题典型解析】小米居住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小区居民征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阅读书目,小米推荐的下列书目与本次征集不太贴切的是解题思路 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同时本题也是一道逆向选择题。A、B、D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国家层面的内容。C符合题意。【课堂大练兵】1. 20xx年10月3日,中国男篮78:67战胜菲律宾男篮,第十六次夺得亚锦赛冠军,直通里约奥运会,全体中国球迷欢欣鼓舞,现场一片欢腾(右图为颁奖现场)。球迷们的这种情感源于A对祖国的热爱 B对篮球的爱好 C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D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今年央视中秋晚会上的唐诗表演节目春江花月夜,融合了歌舞、戏曲、服饰、杂技等中国国粹元素,激起了亿万中国人的望月怀古、思亲恋土的浓浓乡情。举办中秋晚会活动的主要意义是 A.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展示中华民族精神 B.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C.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们文化生活 D.剔除落后文化成分,促进社会和谐建设3.下表反映我国青少年存在的问题是节 日圣诞节愚人节重阳节参与人数36276注:班级总人数为56,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A. 外来文化冲击着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B.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 缺乏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D.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420xx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主题,选取“信念不移”等四节课,讲述了长征故事,弘扬了长征精神。开展这一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C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D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自觉培育民族精神5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分别是A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爱国主义、改革创新B爱国主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改革创新C改革创新、爱国主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D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改革创新、爱国主义答案: 课堂大练兵:C C B D A学生版导学案参考答案:课堂巩固 单选题:A C B D B 中考延伸:(1)20xx-20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发展;20xx-20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并趋于平稳;20xx年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发展有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一定成就;20xx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这些节目的播出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