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_第1页
xx年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_第2页
xx年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_第3页
xx年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_第4页
xx年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3 XX 年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 章来源 m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一、填空。 1你家常用的工具有克丝钳、螺丝刀、钉锤、剪刀、刻刀、菜刀等。 2要打开啤酒盖你用开瓶器、拔掉墙上的钉子你用钉锤,拧下螺丝钉你用螺丝刀。 3杠杆的三点分别叫做力点、重点、支点。 4利用螺丝刀起出螺丝,是应用轮轴原理,其中刀柄相当于轮,刀杆相当于轴。 5利用轮轴原理的简单机械,我知道的有方向盘、电风扇、水龙头、门暗锁拉手等 。 6固定在支架上下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用来提起重物的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人行天桥的斜坡一样可以省力的简便机械,叫做斜面。 9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楼梯、盘山路、刀口、螺丝。 2 / 23 10将重物提上斜坡,如果斜坡的高度不变,斜面越长越省力。 11自行车的车把利用了轴轮原理,车刹利用了斜面原理。 二、选择题。 1用镊子夹东西( B) A省力 B费力 c既不省力又不费力 2以下哪种工具应用杠杆工作原理?( A) A 钓鱼杆 B方向盘 c旱冰鞋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A省力 B费力 c既不省力又不费力 ( 1)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A) ( 2)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B) ( 3)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c) 4定滑轮( c)但( B);动滑轮( A)但( D) A省力 B不省力 c能改变力的方向 D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 “S” 形的盘山公路( A)( A延长 B缩短)了路程,而( B)( A增长 B减小) 了坡度。 6螺丝钉上的螺纹利用了( B) 的原理( A轮轴 B斜面 c滑轮) 三、判断题。 3 / 23 1用斧头劈木柴是应用了斜面原理。( ) 2如果自行车前面的链盘加大,骑起来就会更加省力。( ) 3把一楼的楼梯做成两折是为了省力。( ) 四、连线。 把应用机械的位置与应用机械的类型用直线连接 水龙头(车把)杠杆 刹车轮轴 螺虫丝和螺帽斜面 脚跳板和齿轮轮轴 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填空。 1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2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既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又没有了拱形受压时向外 推的力。 3人体的足部头部利用了拱形的特点。 4像埃菲尔铁塔,翻滚列车支架这种骨架式构造叫做模型。 5最常见的模架有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 6模架铁塔结构特点是上轻下重上小下大。 7埃菲尔铁塔是法国首都巴黎最重要的标志。 8常见的桥梁结构类型有渠桥、拱桥、拉索桥和浮桥。 9拉索桥通常由钢缆、铁塔、桥面组成。拉索桥分为悬索4 / 23 桥和斜拉桥。 10下列哪种形状最不易变形,在()打 “” ()( )()() 11冬天很冷,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身体暖和起来多穿衣服、运动、吃食物、 磨擦、烤火等。 12衣服本身不能发热。 二、判断。 1同种材料,增加厚度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 2使用瓦摆纸是为了好看。( ) 3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比立放承受力大。( ) 4上重下轻,上大下小的物体比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物体容易倾倒。( ) 三、排列。 1把下列物品按抗弯曲能力从弱到强排列。 挂历纸报纸餐纸互楞纸牛皮纸 ( 4)( 2)( 1)( 5)( 3) 三单元热和燃烧 一、填空题。 1热在水中传递由下向上。 2热在固体中传递是从物体热的一端传到另一端。 3热在空气中传递是四面八方,主要向上传递。 4使用温度计,首先要观察它的最大量程,认清它的最小5 / 23 量程。使用时温度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碰到物体和 _。读数时要等温度计的字数停下以后再读。这时温度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表面垂直。 5根据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我们常把这些材料分为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6保温杯不能使热水始终原来的温度吗? 二、选择题。 1光照的冰与棉花包着的冰哪一块融化得快。( A) A光照的冰融化得快 B同样快 c棉花包着的冰 融化得快 2两杯同样多的冷热不同的水混合后,水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c) A都热了 B都冷了 c介于两者之间 3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第一杯中的水是第二杯中的两倍,如果在两杯水中加入同样多的冰水,这两杯水的温度会一样吗?( B) A会 B不会 4杯子里有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这块冰融化后,杯子的水面有何变化?()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5煮饭用哪种锅盖住饭锅,饭熟得快。( c) A铝的 B铁的 c木头的 6 / 23 6在喜马拉雅山上,用( A)能把饭煮熟。 A高压锅 B钢锅 c铁锅 D铝 锅 7小刚洗澡要用 38 的温水,他先把水烧开倒入浴盆中,然后加入水,调成 38 的温水,小红 觉得这个方法不好,浪费燃料,认为水烧到 38 ,然后就直接倒入浴盆中洗澡。请你想一想, 谁的方法好?( B) A小明的方法 B小红的方法 c一样 8下面有几种保温方法,哪种最佳( c) A给杯子加盖 B杯外包毛巾 c把杯子嵌入泡沫料中 9野炊结束了,地上还有两堆。火在燃烧,为了把火扑灭,小军拿来一盆冷水,而小红却拿来一盆开水,他们同时把水浇向两堆火,这样( c) A小军的火灭了 B小红的火灭了 c 都灭了 10有人说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当今的文明社会,这些变化都与火有关,你觉得他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吗?( A) A有 B没有 11不管是哪一种物体着火了,通通都可以用水来灭火,对吗?( B) A对 B不对 12当油类的东西着火时,用( B)灭火。 A水 B沙土 7 / 23 13火灾发生后,当有浓烟时,怎么逃生。( B) A快跑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爬行 7、零下六摄氏度写作 -6 ;九十四摄氏度写作 94 。三十六摄氏度写作 36 。 8、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 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 “ -” ,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四单元能量 一、填空题。 1能量有多种形式,如风、流水、电、汽油、太阳能、光、声、热、潮汐、煤、天然气等。 2人力、畜力是可再生能源。 3神舟六号火箭靠化学能把它发射升空。 4俗话说: “ 万物生长靠太阳。 ” 这句话道出了:几乎所有能源都源自太阳。 5用沼气煮饭、照明、发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和机械能。 6电磁铁的性质:通电有磁性,断电后没有磁性。 7你是根据同性排斥、异 性吸引的道理找到电磁铁南北极的。 8自制一个电磁铁需要准备电源、导线、铁蕊等材料。 9电磁铁的磁力是电能转化的,增加电池很可能会增加它8 / 23 的磁力。 10电磁起重机主要是由电源和缠绕在铁蕊周围的线圈构成。 1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与串联电池电量线圈匝数等因素有关系。 二、判断题。 1蛇冬眠是为来年储存足够的能量。( ) 2原子弹爆炸摧毁了许多建筑物,这是一次化学能转化动能的体现。( ) 3磁性黑板是根据电磁铁性质制作的。( ) 4选用铝芯导线制作电磁铁,它也会成功。( ) 5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 6搬运杂乱的废钢铁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用电池铁就省事多了。( ) 7电磁铁的磁力强度一是由铁蕊的材料,二是由缠绕的电线与铁蕊的距离两种因素决定的。( ) 8制作电磁铁时,把钉子变成 “U” 形,很可能增强磁力。( ) 填空: 1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都要吸热;水蒸气变成水,水变成冰都要放热。 2在炎热的夏天,用隔绝热的传入方法使冰不融化成水,9 / 23 这说明了冰融化水需要吸热。 3水的三态变化是一个热量传递的过程。 4水释放热量变成冰水蒸气释放热 量变成水。 5促使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 6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吸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变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遇 冷变成小水晶。 7推想煤可能是由植物变成的。 8石油天然气主要是由生物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9植物依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长成了身体,它把太阳能转化成了生物能。 10煤、石油、天然气是储存的亿万年的太阳能。 11一次能源是指自然存在的能源。 12二次能源是指转化生产出来的能源。 13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海洋能等都属于自然能源。 14电、煤油、汽油、柴油等都属于二次能源。 15人们按照能否再生,把能源分为二大类。 16按照能量的来源,能源可分为二类。 17按照自然界是否存在,人们把能源分为自然能源与二次能源。 判断: 10 / 23 1在水的三态化变化中,水蒸气变成水和水变成冰的过程都要吸热。( ) 2在水的三态变化中,冰变成水和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都放热。( ) 3水在自然界有固、液、气三种不同的状态,是热传递在改变着水的变化。( ) 4天上的雨、雪年年下,所以水是用不完的。( ) 5 天上的雨雪落到地面上后,全都渗进了土壤里了。( ) 6水的循环给地球的万物带来了生机,但有时也带来灾难。( ) 7大自然中的水循环运动,是一种地球公转和自转所出现的必然现象。( ) 8许多物质在热和冷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 ) 9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从太阳能那里来的,所以它们是可再生能源。( ) 10煤是古代沉积下来的泥沙形成的。( ) 11氢气是二次能源。( ) 12雷电是一次能源。( ) 13生产核能使用的燃料 铀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 14畜力是可再生 能源。( )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ToP 11 / 23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4、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 “ 凸透 ” 镜。 5、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6、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凸透 “ 凸透 ” 镜)。 7、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 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0、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1、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 1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3、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12 / 23 察。 14、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5、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罗伯特 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 虎 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22、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第三单元:宇宙 13 / 23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转。 2、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肉眼观察 天文望远镜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3、最早登月的是美国的阿波罗 11 号载人飞船。在月球上第一个留下脚印的是阿姆斯特朗。 4、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5、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1、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 上弦月 圆月 下弦月 残月的过程。 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6、月球是一个 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8、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它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使撞击更猛烈14 / 23 和频繁。 9、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 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 10、农历的初一前后可能发生日食发,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11、农历的十五前后可能发生月食,有月全食、月偏食。 12、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3、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14、为了便于辨认,人们天空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5、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 16、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 5 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15 / 23 17、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18、 “ 夏季大三角 ” 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夏季主要星座 天鹅座(天津四)、天琴座(织女)、天鹰座(牛郎)、天蝎座(心宿二) 19、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 ,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20、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1、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 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22、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 原恒星 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 爆炸成超新星 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 原恒星 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 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 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23、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载人飞船 “ 神舟 ” 五号和 “ 神舟 ” 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 “ 嫦娥 ” 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16 / 23 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2、真正的垃圾添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焚烧垃圾的优点:占地小,使垃圾减量,避免污染地下水;缺点会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余物,造成二次污染。 4、减少垃圾的数量很重要,它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 的办法。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有: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5、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 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 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 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6、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7、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回收垃圾中的废旧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 9、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0、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 2500 立方米,为17 / 23 世界人均水量的 1/4,世界排名第 110 位,被联合国列为 13个贫水国家之一。 11、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2、污水的处理是复杂的,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 (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 )获 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14、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1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溶解 1、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微粒是均匀地分散的,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则不行。因 此我们可把它们分为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 3、我们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切碎、加热以及搅拌等。 18 / 23 4、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5、溶解现象不仅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等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 6、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的就是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电 1、发电厂发出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V 交流。(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5500V 以上是高压电,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 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2、我们将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直流电一般比较安全,交流电一般比较危险,不安全。 3、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在点亮小灯泡的电路中,电从电池的一端六处,通过电线、小灯泡流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3、( 1)一节电池的电压是,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2)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4、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当电池的这一端被电线直接 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电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19 / 23 快坏掉。 5、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例如金属是导体,铜、铁、铝、锌、大地等是导体;丝绸、陶瓷、塑料、橡胶、干木材、空气是绝缘体。) 6、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因为大树容易遭雷击。 在阳光下 1、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 30 万千米的速度传播,阳光传播到地球大约需要 8 分多钟,没有任何东西比光线传播得更快了。光能让 我们看到周围的东西,太阳是光的主要来源。不要用眼睛直接看太阳。 2、太阳光在没有碰到物体之前是沿直线传播的。 太阳、物体、影子的相互关系。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影子就在物体的右边。太阳、物体和影子三者的位置始终都在一条直线上。 3、镜面能够反光,镜面的这一性质叫反射。 4、阳光穿过透明的棱镜时,光的路线会发生改变,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太阳光谱。没有三棱镜,我们也能用水和小镜子分解阳光。 5、太阳光谱的七种颜色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 20 / 23 6、 18 世纪初,科学家牛顿利 用 “ 牛顿盘 ” 把分解成的各色光混合成白光。其实利用 “ 红、黄、蓝 ” 这三原色可以得到白色的效果。 7、阳光下物体反射光的本领与物体的哪些特性有关呢? (与颜色差异、表面光滑程度的差异、透明程度的差异) 8、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被反射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吸收了。 9、照射到的地方,是向阳面;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是背阴面。 10、注意:不要把温度计插入没有挖过的地面;不要用温度计挖土。 11、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热。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着能量。 12、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后就形成阴影;阴影的方向及长短与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 13、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与物体的材料性质有关,粗糙的反光弱,光滑的反光强。 14、强光携带的热量多,弱光携带的热量少。 深色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浅色反射光强、吸收热的能力弱。 15、一句话小结:物体反射光强的,吸收的光就少,吸收的21 / 23 热也少;物体反射光弱的,吸收的光就多,吸收的热也多;物体在吸收光的同时也吸收了光携带的热量。 16、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主 要由集热器、保温水箱、反射板等组成。 17、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在一天当中,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足够全世界的人们用上 40 年。 18、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它于 1969 年建于法国。 运动和力 1、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后,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个力就是重力。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2、橡筋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