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_第1页
xx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_第2页
xx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_第3页
xx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_第4页
xx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XX 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 课题整理和复习内容 P62-63练习十的第 7-11题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3.通过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解 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重点通过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 应用的能力。 难点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一、整理单元知识 引导学生整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二、练习 2 / 10 1. 课文第 62 页的第 7 题。 第 7 题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口算的复习,题目主要是以本单元乘法口算方法为主,添加几题前面学过的加、减和除法口算。练习时,要求做到人人参与,并统计大多数学生完成全部 12题所需的时间,了解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 练习过程做到: ( 1)算式逐一呈现。 ( 2)为体现人人参与,算式可重复呈现。 ( 3)学生口算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 ( 4)对口算比较慢的 学生,老师要给予特殊照顾,复习口算的方法,提高他的口算水平。 ( 5)最后老师进行简要评价。 2.课文第 63页的第 8 题。 第 8 题是本单元的笔算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因此,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步骤及计算中的注意点,提高学生笔算的技能。本道题突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正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难点。因此,通过练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排除难点,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 1)学生独立笔算。 ( 2)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 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工整,3 / 10 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 0 的笔算能否正确处理。 ( 3)反馈练习结果: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 0 或末尾的 0 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两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 如: 708640 2512 3540128 141664 177007680 ( 4)学生用计算器检验笔算结果。没有计算器的,老师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务。 3.课文第 63 页的第 9、 10 两题。这两道题是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的练习。第 9 题是两数相 乘时,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十倍、一百倍时,观察积的变化。过程要求:( 1)列出原算式: 634= 。( 2)改变因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 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 4)回答说明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是哪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 第 10 题,是在第 9 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样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哪一个因数变化了,4 / 10 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 4.课文第 63 页的第 11 题。第 11 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练习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 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解题过程要求做到:(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回答: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种解法。 三、复习小结。补充 课 后 反 思 第十课时:复习课 第一部分知识点整理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 0 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 0 的,要将两个因数 0 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 0 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 0,有几个 0 落几5 / 10 个 0。 (二)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三)乘法结合律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 ab ) c=a(bc). 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 运算中的顺序。 (四)乘法分配律 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 a+b)c=ac+bc 或( a-b) c=ac bc 2.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 、 +(-)、 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 (或之差 )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88 、 9915 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6 / 10 第二部分单元测试 一、计算与估算 1.列竖式计算。 17846 40825 37235 38023 23643=20856=72042=48050= 2.用递等式计算。 360651380 35070 ( 150 753 ) 8 3.用直线把相等的式子连起来。 317 517 ( 22 44) 30 ( 18 4) 6186 46 2230 44306030 6020 60 ( 30 20)( 3 5) 17 4.估算下面各题:) 892021394830753 993197019929754 二、填空题。 30 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 0。 的 28倍是(), 196与 72相乘,积是()。 3.已知 AB=380 ,如果 A 扩大 3 倍,则积是();如果 B 缩小 5 倍,则积是()。 7 / 10 4.路程( ) ( ) 时间( ) ( ) 速度( ) ( ) 5.一个农场去年收获小麦 69731千克,大约是( )万千克。 6.计算 16300 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 )。 三、比较大小,在填上 “ ” 、 “ ” 或 “ ” : 30180 3016027200 20270 60010 106602340 3230 9854 50004520 9010 四、解决问题。 1.一辆货车从甲城出发 平均每小时行 68千米。经过 14小时到达乙城 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一头大象每天要吃 302 千克食物 九 月份大约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3.育才小学有 254 位夏令营学员。学校组织学员到博物馆参观 学生门票每人 25元。学校准备 6500元够买门票吗? 4.看表,回答问题。( 10分) 苹果桔子梨 箱数 131623 每箱重( kg) 241316 8 / 10 ( 1)苹果和桔子一共多少千克? ( 2)梨比桔子多多少千克? ( 3)苹果每千克 3 元,桔子每千克 2 元,梨每千克 5元,请问苹果、桔子、梨各买 10 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第四单元测试卷 姓名: _ 一、直接写出得数。 72 60 25040 7320 7540 8150 154 43200 75500 60050 7040 9250 3014 二、填空。 的 103倍是( ), 31个 20 是( )。 2.根据 6216 99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62160 6201600 99216 620( ) 9920 3.路程( ) ( ) 时间( ) ( ) 速度( ) ( ) 4.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 2小时行驶了 120千米 ,汽车的速度是( )。 5.一个农场去年收获小麦 69731千克,大约是( )万千克。 6.计算 16300 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9 / 10 ( )。 7.下面算式中,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数,相同的图形表示相同的数,如果 +=200 , 5=80 ,那么 ( ), ( )。 三、估算下面各题。 5942326199319701289 459918531287129754 四、先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列竖式)。 16221 64321 71315 30821 13024 13512 五、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交通工具速度(千米 /时)时间 /时路程 /千米 汽车 15765 火车 11216 摩托车 48384 六、列式计算。 的 150倍是多少? 个 12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 1.从甲地到乙地有 320千米,一辆汽车 3小时行驶 180千米,10 / 10 照这样计算, 5 小时能赶到乙地吗? 2.如果每个箱子装 24 袋牛奶, 135 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 有 500袋牛奶,用 20个箱子够装吗? 第一名 3 人 第二名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