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宝鸡市中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分析与评价_第1页
xx年宝鸡市中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分析与评价_第2页
xx年宝鸡市中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分析与评价_第3页
xx年宝鸡市中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分析与评价_第4页
xx年宝鸡市中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分析与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XX 年宝鸡市中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分析与评价 一、试题基本情况 本试题分 、 卷,第 卷 17 个单项选择题,总分 34分。 1 至 6 题考查时政知识,共 12 分。第 7、 8、 9、 10、 11题考查初二知识,内容涉及法律的作用、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和批评监督权的实现等。第 12 至 17 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艰苦奋斗、民族问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意义的认识。 第 卷共 8 道题,总分 66 分。其中纯开放性试题占 29分 第 18 题为漫画题,漫画来源于往 年高考卷,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判断、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 第 19 题以王成刚同学的一天活动为情景,让学生回答该同学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其中哪些做法不正确,主要考查考生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增进学生的公民意识。 第 20 题 “ 制作卡片 ” ,实际是道变形的填空题,涉及2 / 14 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两大块,让学生记写历史变化,感悟历史的必然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第 21 题 “ 献计献策 ” 与 19 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19 题是从学生自身个体角度考查学生的法律意识, 21 题是从国家治 理的角度来考察学生法律意识,通过让学生提 “ 建议 ” ,培养学生依法治国的意识和能力。 第 22 题为道德实践题,取材于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孩子给母亲端水洗脚。让学生也给自己制定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旨在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渗透着依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思想。 第 23 题围绕 “ 执政为民 ” 和 “ 校园安全 ” 两大热点,设计题目,考查学生对政治和生活实际关注的程度,体现着“ 以人为本 ” 的理念。 第 24 题紧扣台湾问题这一焦点,从国家对台湾问题的原则、方针、态度和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等方面设计题目 ,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理解认识程度,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第 25 题看似简答题,实为写作题,题目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发挥想象力,续写和谈感想。目的是要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认识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心。 总之从考查内容来看,时政占 14%,初二内容占 42%,3 / 14 初三内容占 44%。各部分内容在试题中的分布见下表。 各部分内容在试题中的分布表 分值题号 分类 选择题 非选择题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初二内容 10 8 8 6 6 4 / 14 2 2 初三内容 12 8 10 6 8 时政 12 2 5 / 14 100 抽样考试学生得分基本情况表 成绩 66 57 57 47 47 37 37 27 27 17 17 0 人数 0 4 36 48 12 0 百分比 0% 4% 36% 48% 6 / 14 12% 0% 100 名抽样考生各小题得分情况分析表 数据题号 分类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人数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7 / 14 120 总分值 960 960 960 720 720 1200 1200 1200 总得分 660 549 368 500 446 得分率 69% 57% 8 / 14 26% 51% 57% 50% 42% 37% 最高分 8 8 8 6 6 10 10 10 最低分 0 2 0 1 0 1 9 / 14 0 2 学生第二卷失分的主要原因 第 18 题:学生不会分析漫画,抓不住漫画的主题,导致析理出错。漫画主要是针对销售者的行为来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就销售者的行为分析答题,许多学生只记着消费者如何做,偏离了题意,同时可看出,许多学生对道德与法律间的关系没有准确灵活地掌握。 第 19 题:这是全卷中所给资料最长的题,让学生写出王成刚同学享受了哪些权利和自由、履行了哪些义务?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权利和义务的掌握情况。许多考生对权利和义 务知道不多,或表述错误,或审题不全面,导致失分。 第 20 题共有两问,都是围绕教材中很明确的重点知识来设计的,不需要考生绞尽脑汁去思考,只要照教材抄,就可得满分,但此题学生失分较多。部分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不重视,或掌握不准确不全面,或不能用政治术语来准确地表述,导致失分。 第 21 题:学生知识面窄,考虑问题不全面,系统整合知识的能力不够。部分学生所提建议缺乏针对性,没有实际内容。 10 / 14 第 22 题: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在实际中缺乏关爱家人的意识和实践活动,在答题时,不知该如何下笔。加之对 “ 特殊的家庭作业 ” 的意思理解不清,或与题例雷同,或脱离题意。 第 23 题: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偏离题旨。题目要求答出当地政府为老百姓办了哪些实事,部分学生答的是外省市的事件;题目要求学生给学校写 2 条校园安全的标语,许多考生却写成道路安全等方面。 第 24 题: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掌握,表述不准确,将 “ 原则 ” 与 “ 方针 ” 混为一体。对教材中的观点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能力差, “ 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 是教材中 “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 ” 的变形。 第 25 题:学生把写作题看作简 答题来答,答题不完整。特别是第一问,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许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围绕 “ 环境问题 ” 这一主题来写,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二、试题特点 试题选材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突出政治学科的时代特色与教育功能,与去年试题相比较,注重了学科特点,渗透和体现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符合素质教育对考试的要求。试题内容覆盖面广,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重点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材料形式11 / 14 多样,从身边小事入手,设问灵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查,开放性试题有梯度。 具体来说本试 题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以能力立意为主,突出价值立意,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提取、整合及灵活运用的能力。试题设计以学生生活为背景,攫取生活中的平常事件,让考生或分析其中的道理,或说明应如何做,或提建议,都是在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各个题目都很明显地渗透了教材 的基本知识点,第 18、 19、 20、 24 题都在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学生对教材熟悉的话,答题是很容易的。 3、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未 成年人的思想道 德教育,试题突现了这一精神,家庭美德(第 22 题)、社会公德(第 18 题)、人文精神(第 25 题)、法制意识(第18、 19 题)、国家观念(第 24 题)等都有体现和要求。在答题中考查学生,在考查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命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学生的实践。第18 题、第 19 题第二问,第 21 题,均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在情境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2 / 14 三、试题的不足之处 1、试题梯度较大,难度较大。从抽样的情况来看, 80%以上 的考生成绩集中在 27 分至 47 分之间,难度系数为 ,平均分为。当然这里的 “ 较大 ” 是和去年相比较而言,今年的试题,学生能答会答,就能得高分,学生任意发挥很可能不得分,题目设计有严格的限定条件。 2、试题创新不够,有东拼西凑之嫌,许多题目似曾相识,容易给教师和学生造成错觉,不利于教学,师生有可能把目光锁定在课外资料上。 3、 3、部分试题的设问不严密,出题人的意图不能被考生准确地把握,不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评分标准。如第 24 题第三问中 “ 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 ,命题者的意图是要考查学生对 “ 解决中国所 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 ” 观点的掌握程度,但, “ 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 ” 应该说有多种说法,硬要学生联系到 “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 ” ,有些牵强附会。 24 题第二问中 “ 制定此法的依据是 ” ,命题人依据反分裂国家法中的句子,意图让学生答出宪法,可是 “ 制定此法的依据 ” 应该不止于此,可以是法律依据,也可以是现实依据等。 总之,瑕不掩玉,今年的试题虽有不足,但从总体上讲是 一套不错的试题,突出了政治学科的学科性和教育功13 / 14 能。学生成绩不如去年,这和传闻不考政治及政治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有关 ,师生的思想都受到了影响,放松了政治课的教与学。 四、改进建议 1、题目设计要创新。试题要给考生以新颖感,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来答题,而不是一味地翻资料,失去了政治考试的意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思想的形成。 2、试题设问用语要严密,避免让学生揣摸命题人的意图来答题。今年学生分数不高,一个最大因素是没有揣摸出(对)命题人的意图,在阅卷时,为了尺度统一,公正公平,围绕命题人的意图,对参考答案没有进行大幅度的补充。 3、试题要保持稳定性,这有利于平时的政治课教学。今年的题 ,许多教师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实际是与去年的试题相比较而产生的。众多教师是以去年的题样为模版来复习的,今年试题较去年试题有了较大的变化。 五、评卷过程中学生答卷所反映出的问题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要认真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试题中许多基础性知识学生没有准确的掌握,导致本次考试失分,令人遗憾,应引以为戒。 2、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14 / 14 法指导,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自学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 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大力加强 “ 活动课 ” 教学环节,培养提高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