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6 XX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作业题 4份(人教版有答案和解释)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 7 课 记念刘和珍君 第 1 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徘徊 ( ) 菲薄 ( ) 黯然 ( ) 惩创 ( ) 屠戮 ( ) 愤懑 ( ) 尸骸 ( ) 攒射 ( ) 桀骜 ( ) 殒身不恤 ( )长歌当哭 ( ) (2)给多音字注音 仆立仆 女仆 当长歌当哭 理当如此 干干练 毫不相干 菲芳菲 菲薄 血血痕 血淋淋 薄薄弱 薄荷 2 / 26 薄饼 2辨形组词 翼 冀 骥 黯 谙 喑 惮 禅 掸 喋 堞 谍 3词语释义 寥落:_ 洋 溢 :_ 微 漠 :_ 桀 骜 :_ 黯 然 :3 / 26 _ 尸 骸 :_ 惩 创 :_ 出 离 愤 怒 :_ 长 歌 当 哭 :_ 广 有 羽 翼 :_ 殒 身 不 恤 :_ 百 折 不 回 :_4 / 26 _ 4近义词辨析 (1)干练 熟练 都是形容词,都有从事某项工作有经验的意思。 “ 干练 ” 指又有才能又有经验,侧重于 “ 有才能 ” ; “ 熟练 ” 指工作、动作等因常做而有经验,侧重于 “ 做得纯熟 ” 。 例句:市场里人声喧闹,却一眼就能看出谁是行情的主导者 那些精明 的外地客商,抓起核桃仁看一眼,就能_地报出一个价位。 (2)爆发 暴发 暴发: a.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b.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 a.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b.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例句: 1937 年, _了抗日战争。 大雨下了两天,山洪 _,给村民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 (3)竟然 居然 两者都表示出乎意料之外,但程度不同,使用的语境不同。居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语气比 “ 竟然 ” 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多用于口语中。 例句: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 _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5 / 26 脸上有着血污 这样宏伟的建筑, _只用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一、整体感知 1全文七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请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各部分内容。 二、深层探究 2文章第一句为什么不写成 “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而写成 “ 中华民国十五年 三月二十五日 ” ? 3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的切入点来纪念“ 三一八 ” 惨案? 4作者两次提及 “ 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但为什么又说 “ 我说不出话 ” 呢? 5刘和珍的形象既模糊又清楚,根据具体内容概括刘和珍的形象。 6 / 26 6这篇文章语言深沉而富有内涵,作者多用修辞,试归纳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 三、技法迁移 反 复 文本回顾 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文中三次强调 “ 写一点东西 ” 的 “ 必要 ” 。这个反复手法强调了写作此文的重要性。 文中第三部分两次出现对刘和珍的描写: “ 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 , “ 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 。作者反复写刘和珍的 “ 微笑 ” 和 “ 温和 ” ,有两个目的:一是表明对年轻美丽的生命消殒的无比痛惜,二是揭露执政府的残暴和流言家的无耻。 技法点拨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分两种: 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 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增强节奏感,7 / 26 增强语气和语势。 写作练习 在作文中,运用反复,可起到醒目和强调的作用。 _ _ _ _ _ _ 第 2 课时 测试与反馈 8 / 26 (分值: 60 分 ) 一、基础知识 (12 分,每小题 3 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寥落 (lio) 黯然 (n)攒射 (cun)喋血 (di) B浸渍 (z)噩耗 ()不惮 (dn)立仆 (p) c菲薄 (fi)踌躇 (chuch)血痕 (hn)赁屋 (ln) D长歌当哭 (dn)殒身不恤 (x)桀骜 (o)尸骸 (h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惨淡 诧异 间牒 欣然前往 B和蔼编辑惩创殚精竭虑 c暮霭微漠流言暗然神伤 D流逝屠戮凶残绝秘文件 3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_。我已经出离 _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 _;以我的最大 _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 _。 A悲愤 愤恨 悲痛 哀痛 痛苦 B悲哀愤恨悲凉痛苦苦痛 c悲哀愤怒悲凉哀痛苦痛 D悲愤愤怒悲痛苦痛痛苦 9 / 26 4下面加点的熟 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央视推出的 22 集电视连续剧为了新中国前进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有意思的是, “ 谷歌地球 ” 上演的 13 大惊人发现之一克罗地亚心形岛的岛主本人一直没发现这座岛屿的外形居然呈完美的心形,直到很多在网上看到心形岛照片的人请求到岛上一游,他才恍然大悟。 D XX 年 4 月的一场级的强烈地震以挟山超海之势突袭 了青海玉树。 二、文本阅读 (18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8 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10 / 26 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 “ 暴徒 ” !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一连使用了 “ 居然 ”“ 竟 ”“ 不料 ”“ 不信 ”“ 何至于 ” 等词,这些词表现了什么? (4 分 ) 答:_ _ 6 “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 一句的含义是什么?其中的 “ 中国人 ” 指什么人? (4 分 ) 答:_ _ 11 / 26 _ 7 “ 衰亡民族 ”“ 默无声息的缘由 ” 是什么? (4 分 ) 答:_ _ _ 8 “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6 分 ) 答:_ _ 12 / 26 _ 三、类文阅读 (20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 12 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 衣。 四周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待你孝养,等你培植。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 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挣扎,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13 / 26 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予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 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 “ 活该 ” !他们说: “ 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 ”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附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14 / 26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 )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 “ 满 ” 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致,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与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 “ 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 ” 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最后一段, “ 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 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 ,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 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0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15 / 26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 分 ) 答:_ _ _ 11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 “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而本文写道: “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 试比较这两句话的含义。 (6 分 ) 答:_ _ 12本文在人称使用上,主要特点是什么?试分析其作用。(6 分 ) 16 / 26 答:_ _ 四、语言运用 (10 分 ) 13 XX 年 10 月 19 日是鲁迅先生逝世 75 周年纪念日。如果到时让你组织一场纪念活动,请你选择一个角度,为此活动拟写一则主题词。 (5 分 ) 答:_ _ 14鲁迅在 “ 三一八 ” 惨案发生的当天,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了下面的一些话。 请阅读这些文字,然后根据要求答题。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17 / 26 事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鲁迅认为政府的屠杀和反动文人的言论会有两种结果。请根据自己对文意的理解,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这两种结果。 (5分 ) 一种结果是:_ _ 一 种 结 果 是 :_ 答案解析 第 1 课时 导学与探究 基础梳理 1 (1)pihui fi n chun l mn hi cun jio yn dn 18 / 26 (2)p p dn dn n n fi fixu xi b b bo 2 羽翼 希冀 骐骥 黯然 谙熟 万马齐喑 不惮 禅让 掸去 喋血 雉堞 谍报 3 稀少。 ( 情绪、气氛等 )充分流露。 依稀,淡薄。 形容性情倔强。 忧伤的样子。 尸骨。骸,指身体。 惩罚,惩治。 超过一般的愤怒。 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文中指写文章。当,当做。 到处 都有帮凶。羽翼,鸟的翅膀,文中指帮凶。 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 “ 百折不挠 ” 。 4 (1)干练 熟练 (2)爆发 暴发 (3)居然 竟然 文本互动 1.一、二 文章缘起 纪念逝者 牢记血债 三、四、五 “ 记念 ” 的主体 交往始末 惨遭杀害 六、七 总结 “ 三一八 ” 惨案 经验教训 死难意义 2这样写表明了作者对屠杀爱国青年的 当局的无比愤慨和讽刺。 “ 中华民国 ” 应是人民民主的国家,而人民却在 “ 中华民国 ” 的 “ 执政府 ” 门前遭到血腥的屠杀,那么,这个19 / 26 “ 国家 ” 还存在吗?如果存在,它是 “ 民国 ” 吗?它只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而已。 3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 “ 微笑 ”“ 和蔼 ” ,侧面表明请愿群众的身份、形象,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所谓 “ 暴徒 ”“ 受人利用 ” ,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棒的挥舞历历在目,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写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 4鲁迅是一位具有强烈正义感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 三一八 ” 事件发生后,他自觉有责任去揭露事件的真相,悼念烈士,鞭挞凶残的杀人者及无耻文人,并且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使 “ 苟活者 ” 看到 “ 微茫的希望 ” ,激励 “ 真的猛士 ” 奋然前行,自然有 “ 写一 点东西的必要了 ” 。但因为“ 三一八 ” 事件的发生出人意料,他为刘和珍等人惨遭虐杀感到悲痛欲绝, “ 出离愤怒 ” ;同时,他也深知在当时 “ 非人间 ” 的社会里是无法用语言来分辨是非曲直的,所以 “ 无20 / 26 话可说 ” 。 “ 无话可说 ” 正是对反动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怒控诉。 5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和珍的事迹,只是记叙了作者的几次印象。我们可以从这些具体的事件中分析刘和珍的形象。 “ 然而在这样 就有她。 ”“ 然而 ” 强调了她与众不同, “ 生活艰难 ” 说明她 “ 预定全年 ” 需要很大的决心。“ 毅然 ” 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 向往 革命,渴求真理。 “ 能够不为 反抗 。 ”不屈于势力,反抗校长 富有斗争精神。 女师大复校,她 “ 虑及 ” 。虑及前途,黯然泪下 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始终微笑,态度温和 和蔼善良。 欣然请愿 敢于斗争,是一位爱国的热血青年。 6. 修辞手法例句表达效果 反语开头的 “ 中华民国 ” 来纪年。 这样的政府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 伪政府。表明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的 极大愤慨和讽刺。 “ 伟绩 ”“ 武功 ” 中国军阀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作者以犀利的笔调,一针见血地 揭露了反动政府的罪 行。 21 / 26 对比 “ 庸人 ” 和 “ 猛士 ” 对比 “ 庸人 ” 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 血。通过对比可见猛士的高大人 格。 “ 反动军阀 ” 和 “ 猛士 ” 对比 一边持 枪弹,一边手无寸铁。从中暴露出敌人的凶残下劣,彰显勇士的干练果敢勇 毅。 反复 “ 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在文中反复出现。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悲愤情 感。 数次写到刘和珍 “ 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 。由刘和珍的和蔼可亲,反衬杀人者的凶残下劣及反动文 人的无耻。 排比第七部分, “ 一是 ”“ 一是 ”“ 一是 ” 。语句气势贯通,抒发 了作者 强烈的思想感情。 写作练习 示例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XX 年北京卷优秀作文 春天因为披上柳绿桃红,而芳香四溢,生机勃勃;天空因为22 / 26 蓝天白云的交相辉映,而明媚无限,晴空万里;我,因为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在蓝天下,在大地上,才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它伴我走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它带我走向精神的殿堂。从诗经中的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到将进酒中的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再到自嘲中的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它带着我从古游到今,从无知到有知,从 懵懂到知事。这双隐形的翅膀一直在带领我飞翔,指引我奋斗,让我的人生愈发精彩。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当我跌倒时,它拍打着坚强的羽翼,把我从困难中拉出来,给我坚强与勇敢,给我再次高飞的勇气。当我沮丧时,耳边仿佛响起翅膀拍打的声音,犹如那首歌中的唱词 “ 每一次都在孤单徘徊中坚强,每一次就算是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 那样给我鼓励。每当此时,我好像一个天真的小孩,在它的抚慰下,忘却伤痛。不知从何时起,我好像已离不开它了,离不开它的陪伴,离不开它的鼓励,也离不开它的指引。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在它的指引下,我渐渐长大,我渐 渐读懂了生活给予我的许多考验,我渐渐爱上了读书。虽然我没有张良那份 “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 的自信,也没有苏轼那种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3 / 26 的自得,但我有无形的力量给予我坚强,给予我动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它让我得以在同龄人中与众不同,让我得以用丰富的知识装扮自己,让我踏上不寻常的路。每每放假回家,我总能听到爸妈在谈论我的哪个同学在外面挣了多少钱,又有哪个同学已结婚生子,而我却还窝在书堆里,年复一年地为我的梦想而奋斗。正是这对翅膀,让我和我的朋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让我拥有了一个充满奋斗 与期待的未来,让我总能在每一次收获中得到喜悦,让我明白了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的真谛。是它在无形中为我指明方向,给我前进的动力。 回首过去,十几年的学海生涯,虽然失去了几许闲情与玩乐,但我却收获了一份坚强与从容。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让我走进了梦想的殿堂,我也终于在蓝天下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点评 考场作文讲究扣题准,扣题紧。文章开篇起兴引出“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 ;主体部分每段以 “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 为开头,排段形式,反复手法的使用,很有气势地点明主旨;结尾仍以 “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 作结 。全文一气呵成,结构严谨,主旨鲜明。恰当的引用也使得文章很显文采。 第 2 课时 测试与反馈 24 / 26 1 B A 项 “ 寥 ” 读 “lio” , c 项 “ 赁 ” 读 “ln” , D项 “ 骜 ” 读 “o” 。 2 B A 项,牒 谍; c 项,暗 黯; D 项,秘 密。 3 c 从课文中的语意和情感角度体会区别可知。 4 c A 项, “ 评头论足 ” 是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B 项, “ 广有羽翼 ” 指到处都有帮凶,含贬义。用于此处形容清正廉洁的王安石,感情色彩不当。 D 项, “ 挟山超海 ” 指挟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难以做到的 事,与句意不符。 5说明了惨案的发生出乎作者的意料,反映了敌人的凶残超乎人之常情。 解析 文中加点的这些词语,有的表示出乎意料,有的表示惊讶。作者连用这些词语,准确反映出听说 “ 三一八 ” 惨案发生后的震惊。 6 “ 我 ” 一向对反动派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他们什么样的坏事都可以做出来,但这回还是超出了 “ 我 ” 的意料, “ 我 ” 万万没想到敌人会对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下如此的毒手。 “ 中国人 ” 指中国的反动派。 解析 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关键在于对 “ 中国人 ” 一词意思的界定。从前面的 “ 最坏的恶意 ” 一词可以看出,此处的“ 中 国人 ” 是作者诅咒和痛斥的对象,应为中国的反动派,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0000-9:2019/AMD1:2025 FR Amendment 1 -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9: 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ysics
- 【正版授权】 IEC 62453-1:2025 FR Field device tool (FD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Part 1: Overview and guidance
- 【正版授权】 IEC 60730-2-13:2025 EN-FR Automatic electrical controls - Part 2-13: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humidity sensing controls
- 新解读《GB-T 6009-2014工业无水硫酸钠》
- 新解读《GB 30734-2014消防员照明灯具》
- 图书中的一封鸡汤信直接让我从咸鱼变超人!讲义-2025届高考英语复习之读后续写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冲刺特训卷(含答案)
- 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单元教学设计
- 重复的奥秘课件
- 老年人窒息课件
- 从理论到实践我的博士研究计划解析
- 《统计分析软件:使用R与Python》 课件全套 王洪 第1-10章 引言 -Python 数据处理
- 2024美容行业劳动协议样本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 2024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单(小学部分)
- 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活动手册答案
-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单元课件
- 兼任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备案表
- 华中科技大学青年长江学者答辩模板
- 顶储罐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