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基于labVIEW的双轮自平衡小车.doc_第1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labVIEW的双轮自平衡小车.doc_第2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labVIEW的双轮自平衡小车.doc_第3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labVIEW的双轮自平衡小车.doc_第4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labVIEW的双轮自平衡小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轮自平衡小车摘要:本系统主要包括控制系统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角速度测量模块三个模块,根据角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出的数据,利用myRIO调节占空比,调节电机的转速,使小车能始终保持平衡。关键词:PID控制,PWM,自平衡;目录1 方案分析1 1.1 模块方案比较与选择1 1.2 总体方案论述12 电路与硬件设计.2 2.1.驱动的选择.22.2电路设计23 系统软件设计.4 3.1控制算法的选取4 3.2 程序流程图.7 3.3 程序清单.104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13总结15参考文献15附录 实物图表161、一、方案分析1.1.模块方案比较与选择1.1.1控制系统模块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传统的89C51芯片为控制核心。具有4KB的程序存储器,128KB的数据存储器,64KB的片外存储器寻址能力,64KB的片外数据存储器寻址能力,32根输入/输出线,1个全双工异步串行口,2个16位定时/计数器,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但数学处理能力差,功能单一,运算速度慢,控制过程比较烦琐。方案二:采用采用NI myRIO。NImyRIO内嵌XilinxZynq芯片,使学生可以利用双核ARMCortex-A9的实时性能以及强大的计算功能,编程开发简单,支持用LabVIEW进行编程,图形编程,明了易懂,同时包含大量现成算法函数,方便快速调用。同时,myRIO自带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可通过LabVIEW观察波形,进行自平衡小车测量时非常方便。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二控制。1.1.2电机驱动模块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步进电机为驱动源,但步进电机并不能像普通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在常规下使用。它必须由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用。且速度不是很快,不好操作。方案二:使用MOSFET构成H桥式驱动电路,利用PWM波形来控制电机的转速,此电路驱动功率比较大耗能高,电机的转速较快。方案三:使用直流电机驱动芯片L298N来驱动直流电机,通过占空比来调节转速,控制较为方便。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三。1.1.3角速度测量模块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MMA7260Q可以测量小车加速度大小,选取最佳重心位置,将测量出的数据传入控制系统。方案二:使用myRIO自带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由于是本身自带,便于使用与测量。1.2.总体方案论述 本系统主要包括控制系统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角速度测量模块三个模块,根据角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出的数据,利用myRIO调节占空比,调节电机的转速,使小车能始终保持平衡。 显示 NI myRIO.角加速度传感器 电机2、 电路与硬件设计2.1.驱动的选择本电路选择TB6612FNG新型驱动器件,与传统电动机驱动相比,具有较高的集成度,且能独立双向控制2个直流电机,同时能提供足够的输出能力,运行性能和能耗方面也具有优势,因此在集成化、小型化的电机控制系统中,它可以作为理想的电机驱动器件。它具有大电流MOSFET-H桥结构,双通道电路输出,可同时驱动2个电机,TB6612FNG每通道输出最高1.2 A的连续驱动电流,启动峰值电流达2A/3.2 A(连续脉冲/单脉冲);4种电机控制模式:正转/反转/制动/停止;PWM支持频率高达100 kHz;待机状态;片内低压检测电路与热停机保护电路;工作温度:-2085;SSOP24小型贴片封装。AINl/AIN2、BIN1/BIN2、PWMA/PWMB为控制信号输入端;AO1/A02、B01/B02为2路电机控制输出端;STBY为正常工作/待机状态控制引脚;VM(4.515 V)和VCC(2.75.5 V)分别为电机驱动电压输入和逻辑电平输入端。2.2.电路设计TB6612FNG与AVR单片机组成的电机控制单元。单片机定时器产生4路PWM输出作为AIN1/AIN2和BIN1/BIN2控制信号,对电机M1和M2的控制。使用功率MOSFET对VM和VCC提供电源反接保护。我们可以直接将PWM的AB端口都接在My Rio的PWM输出端口相连,使小车的两个电机转速均由同一个量进行控制,小车的转动能同步。两且个电机的转动方向控制也由My Rio输出进行控制,同步进行方向的转换,使小车在偏移后达到平衡。My Rio电源输入电路: 通过外接开关开关和插口,设计电路,将My Rio由电源供电改为电池供电,并可以实时的将控制器件进行开关。P指数的输入和电机开关控制电路:外接轴转式电位器,通过电阻分压后接入My Rio模拟端口,来控制P指数的变化,并且外接开关通过输入的0、1,改变程序来控制电机的转和停,达到实时控制,利于调制程序。三、系统软件设计3.1控制算法的选取本系统的控制算法选用PID算法3.1.1 PID概述PID调节器是指按偏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进行控制的调节器,其调节实质是根据输入的偏差值,按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运算,其运算结果用于输出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在多数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地改变PID的结构,取其一部分进行控制(杨德刚等,2010)。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15)PID控制有模拟和数字控制方式:模拟方式采用电子电路调节器,在调节器中,将被测信号与给定值比较,然后把比较出的差值经PID电路运算后送到执行 机构,改变给进量,达到调节之目的。数字方式用计算机进行PID运算,将计算结果转换成模拟量,输出去控制执行机构。本设计选用数字PID控制方式。比例控制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增大时,将使系统响应速度加快,偏大时,系统振荡次数增多,调节时间加长;偏小时,系统响应速度缓慢。选择以输出响应产生4:1衰减过程为宜。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加大Kp可以减少稳态误差,但不能消除稳态误差。积分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积分控制通常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太小使,系统不稳定,且震荡次数较多;太大时,对系统的影响将削弱;合适时,系统的过度过程特性比较理性。积分控制有助于消除系统稳态误差。微分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微分作用的增强可以改善系统动态特性,如减少超调量,缩短调节时间等,适当加大比例控制,可以减少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另一方面微分作用会放大系统噪声,降低系统抗干扰能力。微分环节的加入可以在误差出现或变化瞬间,按偏差的变化的趋势进行控制。引进一个早期的修正作用,有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3.1.2 数字PID算法数字PID算法为用计算机实现,用数值逼近和连续信号离散化实现的PID控制规律。有两种实现方式:位置性数字PID、增量型数字PID。3.1.2.1 位置式PID控制算式在采样时刻t=k(为采样周期)时,式(41)表示的PID控制规律可以通过以下数值公式近似计算:比例作用: (4-2)积分作用: (4-3)微分作用: (4-4)式(42)、式(43)、式(44)表示的控制算法提供了执行机构的位置u(k), 所以称为位置式PID控制算法,实际的位置PID控制器输出为比例作用、积分作用与微分作用之和,即 (4-5) 如果采样周期取得足够小,这种逼近可相当准确,被控过程与连续控制过程十分接近。这种算法的缺点是,由于全量输出,所以每次输出均与过去的状态有关,计算时要对e(k)进行累加,计算机运算工作量大。而且,因为计算机输出的u(k)对应的是执行机构的实际位置,如计算机出现故障,u(k)的大幅度变化,会引起执行机构位置的大幅度变化,这种情况往往是生产实践中不允许的。因而产生了增量式PID控制算式。位置式PID控制算式的系统控制示意图如图(4-2)所示。3.1.2.2增量式PID控制算式增量式PID控制算式是指数字控制器的输出只是控制器的增量u(k)。当执行机构需要的是控制量的增量时,可由式(4-5)导出提供增量的PID控制算式。根据递推原理可得: (4-6)用式(4-5)减去式(4-6)可得: (4-7)式(4-7)称为增量式PID控制算式。可以看出,由于一般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恒定的采样周期,一旦确定了KP、KI、KD ,只要使用前后3次测量值的偏差,即可由式(4-7)求出控制增量。图(4-3)给出了增量式PID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就整个系统而言,位置式与增量式控制算法并无本质区别,增量式控制虽然只是算法上作了一点改进,却带来了不少优点:(1) (1) 由于计算机输出增量,所以误动作时影响小,必要时可以用逻辑判断的方法去掉。(2) (2) 手动/自动切换时冲击小,便于无扰动切换。此外,当计算机发生故障时,由于输出通道或执行装置具有信号的锁存作用,故能仍然保持原值。(3) (3) 算式中不需要累加。控制增量u(k)的确定仅与最近k次的采样值有关,所以较容易通过加权处理而获得比较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增量式控制也有不足之处,积分截断效应大,有静态误差,溢出的影响大。因此,在选择时不可一概而论。由于对增量式PID使用上的不熟悉,以及本品采用myRIO自带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将一个位置上的重力加速度值通过数学计算换算成地面与myRIO的位置角度关系,所以本设计选用位置式PID算法。3.1.3 PID控制器本系统采用labVIEW自带的PID控制模块,此模块共包括六个输入参数和两个输出参数。六个输入参数分别是output range(输出范围)、setpoint(目标值)、process variable(输入量)、PID gains(P、I、D参数输入量)、dt(测量周期)、reinitialize(频率值),两个输出参数分别是output(输出值),dt out(输出显示周期)。labVIEW中的PID子vi3.2 程序流程图3.2.1主程序流程图系统主程序流程框图3.2.1加速度检测部分流程图加速度检测部分流程框图3.2.2 PID中P参数调节器部分流程图PID中P参数调节器部分程序框图3.3 程序清单3.3.1顶层程序展示相关模块简介: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共有X/Y/Z三轴,本系统只采用Z轴) :数字输出口(如图使用的是A区的0和1数字IO口,分别为为pin11和pin13) :PWM输出口(本系统使用的是A区PWM0输出口) :选择结构(通过输入值的T/F选择上/下值的输出) :延迟(本例为延迟20ms) :PID模块(前文已介绍) :波形图表(将输出值以波形形式输出)3.3.2底层程序展示3.3.2.1加速度检测部分程序相关模块简介: :myRIO IO open : myRIO IO read :myRIO IO close :数组索引3.3.2.1 PID P参数调节器部分程序相关模块简介: :数值显示3.3.2.1 PID P参数调节器部分程序相关模块简介: :PID自带滤波 :局部变量(此例为Z的局部变量) :数值输入 :条件结构四、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本系统基本功能为能让小车稳定不倒在原地3秒以上,经过两天通宵调节,本系统能够成功实现基本功能,但是根据地面条件的不同,相应的参数将会不同,例如,在砂纸上,由于摩擦力较大,所以P参数应相应减小(经实测P=3.2为最佳),否则将会由于比例过大而使小车回量过大而翻倒;在略光滑的地板(如创新实验室地板)上,相应的P应加大(经实测P=4.5为最佳),否则小车将没有足够的加速度而向前趴到。另外,本系统的拓展功能为能够给小车一个角度,是小车向前行走一段距离并稳定在地面上,但是由于对PID的不熟悉,属于初次尝试,所以拓展功能只在调解过程中的砂纸上成功过一次,而且对于I和D的使用完全没有经验,导致在PID调节中屡屡失败,未能在拓展功能上实现预期目标。 结论本设计的研究对象为双轮自平衡小车,它的运动方程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时变、参数不确定性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研究的实验平台。通过这次自平衡小车的设计,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特别是一些算法的运用。自己手动调节PID,更加深入了解了PID算法的控制作用,但是限于时间与精力,自平衡小车的平衡还欠佳,不能平衡太久,以后有空余时间我们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