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oc_第1页
出口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oc_第2页
出口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oc_第3页
出口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出口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摘 要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产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信用证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工具。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结算的5 0 以上采用信用证方式但是,信用证业务自身的复杂性和其游离于基础合同的独立抽象性加重了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的难度。目前,信用证欺诈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当代国际贸易的一种非暴力犯罪,世界各国也不时有信用证欺诈案的发生,其数额巨大,危害严重。 因此本文主要阐明信用证的概念和特点和业务流程,对出口贸易中的信用证涉及的出口商、进口商和银行的风险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各自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出口贸易 信用证 风险 防范ABSTRACTL/c is international trad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L/C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trade payment tool. In our country,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settlement of more than 50% by L/C 5 way. But, L/C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business itself and its free on contract independent foundation increased risk prevention and abstraction of the regulation of the financial difficulty. At present, the credit fraud has gradually become serious effect o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trade a non-violent crimes,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often has also the occurrence of l/c fraud, the amount is huge, serious harm.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C and business process, the L/C to export trade involves exporters and importers, the banks risk for depth,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p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Export trade L/C Risks Precaution前言在出口贸易中, 基本的支付方式有汇付、 托收、 信用证三种, 但是使用托收和汇付方式, 进出口方都将面临一定风险。出口商不信任进口商,不愿意先交出货运单据;而进口商则不敢先交出钱,唯恐先付款后对方不交货,由此便出现商业信用危机,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证支付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买卖双方彼此间由于不信任而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银行信用取代了商业信用,买方付款的责任便转由银行来承担,安全系数更有保障,所以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当事人通常位于两个甚至两个以上不同的国家,货款的收付要涉及到各国的法律和国际惯例的适用问题;交易的环节也越来越多,因此双方可能遇到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另外,国际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影响较大的国际公约,仅以国内法及国际惯例 UCP600加以规范,因此信用证在促进贸易发展的同时,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风险,应如何防范,值得我们思考。一信用证介绍( 一) 信用证的概念根据国际商会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 U C P 6 0 0) 的规定, 信用证意指一项不可撤销的安排,不论其如何命名或描述,该项安排构成开证行对相符单据予以承付的确定承诺。简言之,信用证就是一种银行开立的凭装运单据付款的确定承诺。( 二) 信用证的特点 银行信用一般比商业信用可靠,故信用证支付方式与汇付及托收方式比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 、 独立抽象性。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是指银行只负责审查单据的表面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 只要单证之间, 单单之间相一致, 银行即承担向受益人付款的责任, 而不论基础合同之间的关系。 2 、 信用证是纯单据业务。 UCP600在第五条规定:“银行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单据可能涉及的货物,服务或是履约能力。”所以,对于出口商来说,只要按信用证规定条件提交了单据,在“单单一致, 单证一致”的情况下, 即可从银行得到付款,而货物与单证不符则不能构成拒付的理由。对进口商来说, 只要在申请开证时,保证收到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即行付款并交付押金, 即可从银行取得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 3 、 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 在信用证交易中,银行根据信用证取代买方承担了作为第一付款人的义务, 日后只要卖方提供了符合信用证的单据, 即使买方破产, 卖方也能从银行得到付款保证。这样, 银行提供了远优于进口商个人信誉的银行信用, 较之托收或直接付款方式来说, 使卖方风险大为减少。(三)信用证的业务流程虽然不同类型的信用证业务程序在具体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环节大致相同,以议付信用证为例,信用证业务的一般流转程序如下:开证行(进口地银行)通知行(出口地银行)受益人(出口商)开证申请人(进口商)保兑行偿付行代付行 申请开证 开证 通知 发货 交单议付 寄单 偿付 提示 付款赎单二、出口商面临的风险及防范(一)出口商面临的风险在信用证结算中,出口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收款风险。 而这种风险又主要来自信用证本身、进口商和银行三方面。 ( 1)来自信用证本身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来自银行必须遵守的“独立抽象性”原则和“严格相符”原则。“独立抽象性”原则是指银行只负责信用证的表面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信用证与基础合同相脱离,因而银行对于信用证的具体真实程度及其条款的欺诈性不负责任。“严格相符”原则是指必须“单单一致”和“单证一致”, 按照UC P 60 0 第 1 3 条规定:“ 单据之间表面互不一致, 即视为表面与信用证条款不符”,所以单证之间,单据之间不能有任何差异,否则就易成为进口商拒付的理由,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单据内容的复杂、开证银行开立的信用证条款不清以及各国法律规范、文字含义、贸易习惯等的不同,造成“单证不符、单单不一”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信用证拒付,严重影响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近年来的调查表明, 大约5 0 的跟单信用证下的单据因与信用证不符或表面不符而被拒收。案例: 2007年1月我国盛达进出口公司与美国T L公司签订了一份化工原料的出口合同,盛达公司出口某化工原料1000吨。在合同中规定:“ 2007年3月至7月分五批每月装运200吨”,合同表示采用信用证付款。TL公司按时开出信用证,盛达公司在3月至4月按合同每月平均装运,银行已对每批付款。然而,第三批货物由于中途有误,没有及时各货,盛达公司于6月1日首先在宁波港装运该化工原料1O0吨,然后又驶往天津港装运100吨。盛达公司向付款银行提交两套单据办理付款时,银行认为单证不符,拒绝付款。银行提出不符的两个原因:一是提单的签发日期迟于信用证规定的日期;二为信用证没有规定允许分批装运,但是盛达公司提交了两套装运单据。因此宣布该批及以后各批均告失效。TL公司也以盛达公司延迟交货为由解除合同。最终盛达公司只能折价处理了该批货物。( 2) 来自进口商方面的风险 第一, 进口商延迟开证或拒绝开证。此类是指在签订合同时市场行情看好,但在开立信用证时市场行情已低迷,市场行情对进口企业不利, 进口方就想毁约,但是又不愿意承担先违约的责任,于是进口商则可能故意拖延开立信用证的时间或者不开信用证。或者是进口商虽然向进口地的银行申请开立了信用证,但是由于开证太迟甚至已经占用了出口商的交货期,使出口商发生交货困难而造成损失。而进口商在产品价格下跌时拒绝开证也使出口商面临货物贬值的风险,若出口商已经备货,则会造成大量的库存和大额仓储费用,从而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第二, 进口商不依附合同规定开证。从理论上说, 信用证条款应与买卖合同严格一致。但是在实际外贸业务中, 进口商可能借故不依照合同开证, 从而使合同的执行发生困难,出口商的权益受到威胁。例如在遇到外汇、进口管制严格的情形下,进口商在信用证中增添一些对其有利的附加条款,如:单方面提高保险险别、金额、变换目的港、更改包装等,从而达到变更合同或者进行诈骗从中谋利的目的。 第三, 进口商开立 “ 软条款” 信用证。 所谓的 “ 软条款”信用证是指开证人要求开证行开出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开证方手中,能制约受益人,且随时可解除付款责任条款的信用证,其实质就是变相的可撤销信用证.常见的“软条款”主要有以下几种: 1)“暂不生效”条款。此类条款将信用证的生效时问和条件完全掌握在申请人或开证行手中,申请人极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而控制信用证的生效时间甚至使其失效,其实质是严格控制信用证交易。如:“This credit will become operative provided that the necessary authorization be obtained from exchange authority,we shall inform you as soon as the authorization obtained ” (本信用证必须从外汇当局获批授权书后方能生效,待获得授权书立即通知你方 )和“This documentary credit will become effective provided you received the authorization” (本信用证在你收到授权书后方能生效 )。2)装运中的软条款。此类条款是在装船运输的条款上设置陷阱,使卖方不能及时装货或者不能提交合格的单据等,从而给卖方的货款结算带来很大的麻烦 ,甚至最终无法取得货款。其大体表现形式有:只有等开证申请人通知船公司、船名、装船日期、目的港 、验货人等信息之后受益人才能装船;信用证限制运输船只、船龄或航线等条款;自相矛盾,即规定允许提交联运提单,又规定禁止转船等。例如:“Shipment can only be effected upon receipt of an amendment of this credit advising name of carrying vessel and shipment date ” ( 装运只有在收至本信用证修改书,指定运输船名和装运 日期时才能实施 )。 案例:大连A铸钢公司与日本B 造船厂以FOB贸易术语签订了一笔钢材出口协议,采用信用证的结算方式。信用证要求:货物只能待收到信用证申请人指定船舶的装运通知后方可装运。而该装运通知将由开证行在装运10天以信用证修改书的方式通知信用证受益人。由于临近装运期,此时又正逢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大跌,A公司催促B公司派船接货,但B公司以船期紧张,难以联系船舶为由拒绝签发装运通知,致使货物滞留大连港,A公司根本无法交单议付,损失惨重。 3)商检中的软条款。这种条款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在信用证的单据条款中设置收货人检验条款;规定单据必须由有权签字人签字并与银行的签字样本一致条款;在信用证条款中设置限制办证机构的条款。如 :“Inspection certificate issued and signed by two experts nominated by the applicant, the specimen signatures of the individual who were authorized to sign the certificate were kept by us 。 ”(检验证书由申请人指定的两名专家出具并签名,该签名的样本由开证行保存 ) 此类条款的几种情况,不仅违反了有关进出口商品检验须由一个独立于贸易关系人之外的有资格、有权威性的第三者的专业检验机构来执行的惯例,也使进口方能够主观臆断货物在质量上的优劣,甚至通知受益人货物商检不符。这将会给那些按照合同履约提供合格货物的受益方带来不可控制的损失。 案例:深圳A服装公司与韩国B公司签订了出口风衣的合同。合同同时规定A公司应向B公司缴纳合同价款的10%作为履约保证金。合同签订后深圳A公司收到韩国B公司作为开证申请人开具的张信用证,该信用证规定:议付时A公司要提交一张正本的品质证书。 该证书应在装运前15天由开证申请人驻中国办事处的C机构签发,并且该授权签字人的签字必须与开证行的留底相符。在装运前2 0天,A公司邀请C机构前来验货。但C机构以公司业务繁忙为借口迟迟不肯来直拖到装运前2天才来检验,并且以该批货物质量不符合韩国制衣标准为由拒绝开具品质检验证书,导致A 公司无法及时向银行议付货款,大批风衣积压在仓库中,最后不得不接受韩国B 公司降价20的提议,这笔贸易让深圳A公司损失惨重。 4) 制造条款间相互矛盾的软条款。这种软条款使条款之间相互矛盾,符合前一条款必定违背后一条款,因此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单证一致”, 从而使主动权掌握在进口商的手中。例如在转口贸易中,进口商要求出口商在来证上不要写明 “受益人”, 而有些国家则规定 “产地证”必须填写受益人名称,否则不予签发“产地证 ”。 第四, 进口商用假信用证进行诈骗。有些进口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伪造信用证, 涂改信用证或者窃取其他银行的空白信用证, 向出口商提供假信用证进行诈骗,从而使出口商面临很大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商通常是绕开通知行直接将伪造的信用证寄给出口公司,引诱出口企业发货,从而达到骗取货物的目的。 案例:江苏某外贸公司曾收到一份由香港客商面交的信开信用证,金额为127.318 万美元。单证员审核后,发觉该证金额、装交期及受益人名称均有明显涂改痕迹,于是立即向开证行查询,最后查明此证是客商涂改的,企图以此骗取货物。第五, 正本提单直寄进口商。有些目的港例如韩国,日本,由于路途比较近,货物往往会比单据先到达进口国, 而进口商为了提前提货, 往往要求开证行在信用证条款中注明“13提单直接寄给买方, 23提单送银行议付”。如果出口商同意接受该条款则为风险埋下种子,因为进口商可以不经银行议付直接用那一份正本提单去提货,出口商就不得不承担货款两空的风险,而银行将不承担责任。这实质上就是将银行信用降为商业信用。 ( 3) 来自银行方面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是指银行的倒闭、无力偿付或无理拒付。信用证的性质属银行信用,是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作担保,因而开证行的信用至关重要。如果开证银行的资信存在问题,则有可能即使受益人在提交了与信用证要求相一致的单据后仍遭到开证行的无理拒付,使出口商将面临财货两空的境地。另一方面,如果开证行的支付能力不足,在开立信用证以后就宣告破产或无力偿付已议付的单据,造成出口商就必须向议付行还款,只能凭借买卖合同要求进口商付款,并承担商业信用的风险。案例: 出口企业A与阿根廷B公司签订销售合同支付条件为 LC装船日后1 8 0天付款。买方于2008年按合同约定开出不可撤销信用证, 开证行为阿根廷的C行,通知行及均为世界知名D银行。A公司在信用证规定期限内向D银行交单。付款到期日后,D银行未从开证行处收到该信用证下的款项,经多次与 C银行发电催款,没有得到任何答复。D银行通过其布宜诺斯艾利斯分行了解到阿根廷共和国中央银行已经下令C银行停止运营。随后,A公司向D银行退还全部货款并支付信用证通知费等手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 二)、出口商对信用证结算方式中的风险的防范 1、 加强对方资信调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更好地了解交易的对手,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即使是以LC结算方式,也不例外。在实践中,许多诈骗案都是由于对对方的资信不够了解导致的。因而,做好资信调查,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定期客观分析客户资信情况就显得十分必要。资信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注册资本、盈亏情况、业务范围、公司设备、开户银行所在 地址、电话和账号经营作风和过去的历史等等,资信调查一般来说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取:1) 我国银行在国外的分行。2 ) 我国驻外大使馆经商处;3 ) 国内外的有关商会;4 ) 金融咨询中介机构;5 ) 商界朋友。总之在进行贸易的时候一定要对将来的合作伙伴有一个尽量全面的了解,以减少贸易风险的发生 。2、对开证行进行严格的资信审查 银行对于信用证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因此开证行的资信状况是出口商能否安全收汇的基础,最佳选择应以当地的外资银行作为开证行特别是全球的信誉较好的大银行。因为这些银行操作规范,服务质量高,一般不会因进口商的问题而对符合信用证的单据拒付,更不会为眼前利益与进口商联合去诈骗出口商。即使遇到开证人提出种种理由不肯付款赎单,开证行认为理由不充分,审单无误的情况下,一流银行也会从维护自身形象和信誉的角度出发,拒绝开证人的不合理要求,履行其付款义务。此外能从大银行开出信用证也从侧面说明客户有一定的信力和实力。因此严把开证这一关也是信用证风险防范的重要途径。3、提高外贸业务人员的素质 外贸业务人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这是有效防范信用证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对业务人员提出更多更 高的要求,贸易做法也越来越灵活多变,业务上如果不熟,碰到问题只看表面而不看实质,对风险缺少充分的估计,则很容易造成巨大损失。大量例证表明出口商履行合同后由于单据不符遭开证行拒付多半是由于业务人员技术上的原因所致。因此,加强业务人员对信用证专业知识的培训,就变得十分必要,尤其是结算人员和单证人员的培训。对于结算人员主要是加强国际贸易知识的培训, 尤其是结算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要对进口商所在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惯例作一个全面了解,综合国际形势做出预测,作到心中有数。对于单证人员则要认真审查信用证, 及时发现软条款,制单时必须保持严格认真的态度,确保单单一致,单证一致,以确保所有单据与信用证严格相符,以免遭到银行拒付,进而有效防止发生风险。4、严谨签合同, 保持信用证与合同一致 虽然信用证独立于合同但是其开立仍是以合同为基础的,另外即使出口商制单时未能与信用证保持一致,但是只要与合同相符,则出口商仍可以从合同的角度要求进口商付款,因此严谨签合同,保持信用证与合同的一致性是有效防范信用证风险的重要措施。在合同的规定中出口商应注意以下几点:1)规定开证日期越早越好,防止进口商变卦;2)信用证的有效期应涵盖装运期,至少在装运期后1 5天以上,以便出口商有足够时间结汇;3)合同中应规定开证行、保兑行;4)规定各类单据名称与份数,这些单证必须是出口企业能够办得到的,要进口商合作才能取得的单证不能作为议付单证;5)规定出口企业有权依照合同修改信用证条款,若进口商不按其要求修改,出口企业有权提出损害赔偿。5、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来转移风险 出口信用险是保障因国外进口商的商业风险或政治风险而给本国出口商所造成的收不到货款的损失而设立的险种。 投保出口信用险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保障安全收汇;第二,可以用更优惠的付款条件(如DO,DA等)来吸引客户,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第三,因收汇风险降低而更易于得到银行的融资便利;第四,可以得到出口信用机构的风险评估指导,从而降低交易风险。此外,一旦发生欠款,可由出口信用机构出面追回,从而减少自身的损失。 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由于信用证欺诈是一种跨国欺诈活动,业务操作流程复杂,操作风险大,因此国际社会的有效合作对预防和控制信用证风险很有作用。建立国际信息交流平台,借助国际资信评级机构,加强国际合作,都有利于出口商在信用证结算中能获得充分的信息例如进口商与开证行的资信、国际市场情况、出口货物的运输跟踪等, 以便能迅速做出反应,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三、进口商面临的风险及防范(一)进口商面临的风险在交易过程中进口方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 : 1、受益人欺诈.由于信用证支付方式属于“象征性”交易,即凭单据付款,银行只关心单据的完整和表面的真伪,并不管买卖合同和货物的好坏,因此只要出口商提供了完整、准确的单据,且做至“单单一致,单证相符”银行就会对出口商付款。而进口商是付款以后再提货,之前无法知道货物质量的好坏,因此这就为出口商进行欺诈提供了条件,一般受益人实施欺诈的形式有: ( 1 )伪造单据。受益者不履行交货义务,通过伪造信用证项下所要求的部分或全套单据,使银行因表面上单证相符而无条件付款,从而达到诈取目的。信用证通常要求受益人提交商业发票、保险单和提单等运输单据。其中商业发票由卖方制作,因而最容易伪造。虽然保险单由保险公司制作,运输单据由运输方制作,但是由于单据的保管不善以及格式上的不规范,使得伪造成为可能。 ( 2 ) 受益人在单据中作虚假陈述。此种伪造中,单据及货物都是真实的,只是所运送的并不是信用证所表述的货物,或者货物与信用证中所要求的质量不相符。受益人要伪造出与信用证完全相符的单据是非常容易之事。例如,商业发票由卖方制作,受益人在单据中作虚假陈述也是极其容易的;保险单据虽然由保险公司签发,但是保险公司签发保险单完全依赖于投保方的诚实告知,如果卖方不作诚实说明,保险单中的内容也会不真实。但是由于受益人所提交的伪造的单据表面上都符合信用证条款的要求,所以开证行必须付款最终导致开证申请人遭受损失。 案例:我国某进口商从东南亚国家进口一批大豆,信用证中规定大豆的具体规格为含水分14、含油量18、含杂质1。然而我进口商在收到货物不久便发现货物与信用证中的规定相差甚远, 具体规格为含水分18、含油量1O、含杂质4。由于货物品质不合格,只能以低价投入市场销售 ,给进口商造成较大的损失。 2受益人与第三人共同欺诈。 此类欺诈通常是指受益人与承运人相互勾结,出具假单据,或实施不符合要求的承运行为,以达到诈取货款的目的,主要形式有: ( 1 ) 伪造提单。伪造提单是指受益人联合船公司伪造出一份“真实“提单,而且该提单在装船日期货物质、数量,装运船只要求等方面与信用证的要求一致。而实际上,提单中所指货物在现实中却是不存在的。 一旦开证行收到此类提单,也仅是依照单证相符原则只审核其表面真实性,这也就使得申请人易于受到受益人的欺诈。 案例:广西一家进出口公司在未作资信调查的情况下,就急着以低价向一印度公司( Bares Whole Sale Co.)购买了一批钢材以作急用。该货物总金额共计USD165.000,CFR黄浦,采用信用证付款。在 CFR条件下,卖方负责运输工作。然而这却是一个骗局,该受益人手上并没有货物,他与一家船务代理公司勾结炮制了与信用证表面完全相符的假提单。该印度公司把假提单连同其他伪造的单据提交给银行结汇,骗取货款后,又迅速消失。至此,广西这家进出口公司不仅损失了货款,更重要地是急需的钢材也成水漂。 ( 2 ) 以保函换取清洁提单。这种形式的欺诈往往出现在以C F R或 C I F成交的货物买卖上, 因为在两种术语下均由卖方负责租船订舱,这也为受益人与承运人共谋欺诈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因此受益人为了隐瞒货物装船前的各种瑕疵,往往勾结承运人,伪造清洁提单,以便顺利结汇。当然,承运人也知道隐瞒事实真相的风险,因此受益人会出具一份保函,保证偿还或承担因伪造提单而可能引发的损失或责任。案例: Asp船公司“Red Cloud ”号轮在黄埔港口装运了20000袋晶糖。货物装上船后,发现有2000袋破损,200袋污损,船公司欲在提单上对此情况做不良批注。然而,受益人为迅速出口货物及顺利结汇,便与船长协商,由受益人出具保函,换取船公司签发的清洁提单,替其隐瞒货物的不良情况。结果货物到达 目的地之后,因2000包破损晶糖重新包装后使得该批货物在总量上短缺400袋, 这恰与船公司签发的BL完全不符。至此,申请人向船公司提出了索赔,要求赔偿损失。但是此时船公司以不见踪影。 ( 3 )倒签提单。倒签提单指承运人应托运人请求在货物装船后签发的,提单签发日期早于实际装船日期的提单,以使提单的签发日期 ( 即货物装船 日期) 符合信用证关于装运期的规定。这种做法会导致货物未能按时到达目的港,从而使进口商蒙受损失。( 二)、进口商对信用证结算方式中的风险的防范 进口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出口货物的质量和提单的真伪,因此进口商应采取 以下的防范措施 :1、慎重选择交易对象。虽然信用证有银行信用担保,只有在出口商提供了相符单据下才会付款,但是其商业风险仍然存在,所以交易伙伴的诚实信用及商业道德和交易都有很大的关系,选择一位诚信可靠的生意伙伴是生意成功的基石。对受益人的资信调查主要是了解对方的资金和信誉情况即履行合同的经济能力和按时、 按质、 按量履行合同的诚意,即出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诚信度。具体调查途径大致为通过银行调查;通过有关的国外、 国际的团体组织, 如国际商会、 国外的律师事务所; 通过我国驻外的使领馆的相关商务机构。2、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在交易中,如果采用CIF或 CFR贸易术语 ,由卖方负责租船运输,就会为卖方提供利用假提单进行欺诈的机会。但是如果采用 F OB贸易术语,租船订仓、货物保险的选择交易权控制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进口商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信誉良好的船公司送货,另一方面进口商还可以派人到装货港口检查和核对货物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杜绝卖方在货物方面的欺诈。3、明确订立信用证条款,严格审核单据。为防范于未然,在开立信用证时进口商应当根据合同的要求对提单、保险单、商业发票、质检证书等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例如在信用证中设定防止BL欺诈或船东与受益人共谋欺诈的条款:“装船后, 船公司应电告开证行所运货物的相应LC号BL号,航程日期,同时该电报副件也应作为议付单据”。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BL诈骗也能使承运人更重视而不敢轻易妄为。同时为了避免出口方签发倒签提单或预借提单进行欺诈的风险,进口方收到单据后应及时地审查单据,鉴别单据的真伪。单据核查属实后再付款,否则应立即通知银行,冻结资金,拒绝付款。四、银行面临的风险及防范(一)银行面临的风险1、银行审单不严造成的损失。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中,银行的付款保证是第一性付款承诺,并不以进口方是否履行行为为条件。只要出口方履行 L/C 中规定的条款,开证行就有付款的义务且开证行向出口方的付款无追索权,如果银行审单不严, 进口商拒绝付款赎单, 开证行就要承担因此而造成的损失。 案例:某外贸公司与香港公司达成了一笔1019公吨镀锡铁皮和镀锌薄板,金额约20万美元的交易。支付条件为即期信用证,中国银行很快开出了信用证,规定了商品的名称和规格、数量、重量和装运期等。不久议付银行交来单据中国银行审单未发现不符而付款,然而外贸公司审核后发现商业发票与提单两者不符:即信用证内的商品发票中要求规格为50厘米,而提单内规格为50毫米。外贸公司拒绝付款,因而此损失只能银行自己承担。2、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合谋欺诈银行这种欺诈主要表现为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相勾结,开证申请人向开证行申请开立无贸易背景的信用证,所谓的卖方向开证行提交伪造的单据骗取开证行的贷款,从而进行非法的逃汇、套汇和编购外汇 ,使银行蒙受巨大损失。3、利用信用证贸易融资功能对银行进行欺诈,主要有一下三类: 1)利用信用证打包贷款业务进行欺诈; 即在货物装运出口前,出口方银行凭出口商提供的进口方银行开来的信用证作为抵钾、向其发放贷款的融资行为。这原本是一种合法的金融行为,但在无真实贸易背景或保证金不足的情形下,融资款项往往成为欺诈者囊中之物2)利用信用证出口押汇欺诈银行出口押汇即银行凭出口商提供的信用证项下完备的货运单据作为抵押,向出口商提供具有追索权的短期资金融通。与出口议付不同,银行享有货物的债权和质押权,一旦信用证遭到拒付,银行可根据质押书主张债权及质押权。而以诈取出口押汇款为目的所开立的信用证通常都会遭到拒付,当银行开始着手处理申请出口押汇人质押的各种单据和货物时,会发现这些货物的价值根本无法偿清押汇融资数额。这个时候,申请押汇人早已不知去向或者申请破产。3)利用信用证进口押汇进行欺诈进口押汇是指信用证项下单到并经审核无误后 ,开证申请人以全套货权单据为质押,并同时提供必要的抵押/质押或其他担保,由银行先行代为对外付款的融资方式。一旦开证申请人和受益人内外勾结,而信用证是基于差额保证金的担保上开立或在银行授信额度内开立的,此时银行的垫款风险无疑是巨大的( 二)、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中的风险的防范1、注重开证申请人和相关银行资信的调查开证申请人是银行对外承兑或付款后第一偿还人,因此银行能否收回款项,首先要看开证申请人能否自觉如期的履行了开证申请的承诺。所以在开证之前,开证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申请人资信作调查。核心就是确定申请者现有资产是否充足,认真审查开证申请人的付款能力,严格控制授信额度对资信不高的申请人要提高保证金比例,落实有效担保。其次就是对相关银行的资信调查。对于开证行来说,就要做好议付行、保兑行的资信调查,而对于其他当事人的银行则要做好开证行的资信调查。以确保将风险降到最低。2、遵循国际惯例,严格审单,UCP600 明确规定了开证行处理单据的最长时限为收到单据后 5 个工作日,且银行处理的只是单据,而非与之相关的货物、服务等内容。因此银行在收到不符单据后应立即向议付行说明,以免错过时限而使自身受损失。审单的重点是单证相符和伪造、变造或作废的单据、文件,信用证诈骗里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有关于单据、文件造假的及单证不符所致。严格审单是防止申请人与受益人联合欺诈的重要手段。3、健全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业务素质。银行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和自律机制,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不断加强内部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银行作为一个机构, 应当督促工作人员努钻研专业技能, 并提供经常性的培训: 对于银行系统发生的类似案件应当及时通报并总结经验、教训。此外,银行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经济、 金融知识,还应当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和学习,避免因自身失误而导致的风险。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此外,由于信用证是一种典型的跨国欺诈活动,国际社会的有效合作对预防和控制信用证欺诈是有巨大意义的,通过加强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统一单据的格式等一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信用证欺诈。五、结语。信用证作为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虽然给了买卖双方更大的安全保障,但是在具体信用证业务操作中,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信用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密切联系国际市场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及经验教训,加强对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的学习,熟悉有关国际法规、惯例在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