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ppt_第1页
临床免疫.ppt_第2页
临床免疫.ppt_第3页
临床免疫.ppt_第4页
临床免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临床免疫,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2,学习目标:,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参与成分,人工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区别。 2、熟悉:各型超敏反应引起临床常见疾病及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防治原则,人工免疫常用的生物制剂种类及接种注意事项,免疫学诊断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影响因素。,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3,第一节 超敏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原发生免疫效应时,所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4,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分为四型: I型:速发型或过敏反应 II型: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 III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IV型:迟发型,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5,一、型超敏反应(IgE介导),变应原(allergen): 引起型超敏反应的抗原。 主要特征: 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 患者通常出现生理功能紊乱,而不发生严重的组织损伤 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6,(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1、变应原 (1)吸入性变应原:花粉、真菌孢子、粉尘、皮屑、羽毛、螨等。 (2)食物变应原:鱼、虾、蛋、奶、蟹贝等食物。 (3)药物: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先锋霉素、有机碘等。 (4)其他:动物免疫血清、昆虫或其毒液、石油、橡胶、 化纤、塑料制品 进入体内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 2、抗体:IgE,其次IgG4。,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7,3、细胞: (1)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负反馈调节。,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8,(二) 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1、致敏阶段 2、发敏阶段 3、效应阶段 (1)早期相反应:组胺、激肽原酶、肝素 (2)晚期相反应:白三烯、前列腺素D2、 血小板活化因子、细胞因子。,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9,图5-1 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10,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11,嗜酸性粒细胞发挥负反馈作用:,1、直接吞噬、破坏肥大细胞等脱出的颗粒。 2、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 3、释放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 4、释放磷脂酶D,灭活血小板活化因子。,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12,(三)临床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全身性过敏反应 (1)血清过敏性休克: 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 (2)药物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 2、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 鱼、虾、蟹、蛋、奶等 3、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花粉、尘螨、真菌和毛屑等。 4、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或血管性水肿) 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及冷热刺激等。,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13,花粉症的发生机制,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14,(四) 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1、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 2、通过皮肤试验检测变应原。 脱敏疗法: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 减敏疗法: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 3、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解除平滑肌痉挛、使毛细血管收缩) 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等:(解除平滑肌痉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15,二、 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或细胞溶 解型 (cytolytic type) 超敏反应。 特点:主要由IgG、IgM介导 通过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损伤靶细胞。 靶细胞:主要是血细胞和某些组织细胞。,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16,(一)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活化补体溶解靶细胞 2、通过调理、免疫粘附作用吞噬靶细胞 3、通过ADCC作用破坏靶细胞 4、导致靶细胞功能亢进,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17,图5-2,图5-1 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18,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19,(二)临床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输血反应 (ABO血型不符) 2、新生儿溶血症(Rh阴性母亲、母亲O型) 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磺胺、安基比林等)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服用甲基多巴类药物或某些病毒感染) 5、Goodpasture综合征:肺肾综合征 6、Graves病:甲亢,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20,新生儿溶血症发生机制,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21,三、型超敏反应,又称为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 特点:主要由IgG、IgM、IgA介导 中等大小IC沉积是致病的关键 激活补体后吸引中性粒细胞,中性 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是引起损伤的主 要因素。 引起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为主的免 疫病理改变是临床的主要特征。,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22,(一) 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1.中等大小IC的形成和沉积 中等大小IC的形成:抗原物质在体内持续 存在,且抗原量略多于抗体量时易形成 中等大小IC。 中等大小IC的沉积:与血压较高的毛细 血管迂回处。,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23,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24,2. IC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IC不直接损伤组织,而是通过: IC活化补体, C5a吸引中性粒细胞在局部浸润并释放出溶酶体酶损伤邻近组织,C3a、 C4a、C5a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IC引起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活化凝血系统导致微血栓形成,局部缺血、出血、组织坏死。 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25,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26,(二)临床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 Arthus反应 (2) 类Arthus反应:反复注射胰岛素、“农民 肺” 2、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药物热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3)类风湿性关节炎(RA),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27,四、型超敏反应,细胞介导型(cell-mediated type)或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eity,DTH)。 特点: 1、由T细胞介导 2、反应发生较慢,24-72h 出现炎症反应 4、无明显的个体差异 5、与抗体和补体无关,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28,(一)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29,(二)临床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核病 2、接触性皮炎 如油漆、染料、农药或 磺胺、青霉素等药物。 皮肤局部出现红肿、皮疹、水疱。,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30,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表5-1,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31,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32,课后小结:,1、通常根据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不同,将超敏反应分为四型,I型又称-或-,II型又称-或-,III型又称-或-,IV型又称-或-。 2、I型超敏反应发生速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和-倾向。 3、在II型超敏反应中细胞溶解或破坏可由-、-和-三种方式引起。,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33,第二节 免疫学防治,免疫学的临床应用有两个方面: 一、应用免疫理论来阐明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 和发展规律。 二、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来诊断和防治疾病。,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34,一、免疫预防,获得特异性免疫方式,自然免疫,人工免疫,自然主动免疫,自然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输入抗原物质或免疫效应物质使机体产生或获得相应免疫能力,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也称预防接种。,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35,人工主动和被动免疫的区别,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36,(一)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是指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 抗原物质,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1、常用制剂: (1)死疫苗:表5-3 (2)活疫苗 (3)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 (4)新型疫苗:亚单位疫苗、合成疫苗、基因工程疫苗,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37,2、计划免疫,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38,(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输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获得现成的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制品: (1)抗毒素 (2)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3)特异性免疫球蛋白,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39,二、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指人为的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以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抗感染血清 2、抗淋巴细胞丙种球蛋白 3、单克隆抗体 (二)以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40,(三)以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骨髓移植 (1)自体骨髓移植 (2)异体骨髓移植 (3)脐血干细胞移植 2、免疫效应细胞的应用 (1)同种淋巴细胞被动转移 (2)自体免疫效应细胞过继免疫疗法 (四)免疫增强剂或免疫抑制剂 1、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干扰素、TNF、转移因子等。 2、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环孢素、单克隆抗体等,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41,第三节 免疫学诊断,一、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一)抗体抗体检测原理 血清学反应的应用: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或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效价: 出现明显可见反应的最高血清稀释倍数。 效价越高,反应标本中所含待检成分越多。,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42,(二)常用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1、凝集反应 (1)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与试管法 (2)间接凝集反应:图5-5 2、沉淀反应 (1)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图5-6) (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图5-7) (3)对流免疫电泳,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43,图5-5 图5-6,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44,图5-7,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45,3、免疫标记技术,(1)酶免疫技术 (2)荧光免疫技术 (3)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 (4)金标记技术 (5)化学发光免疫技术,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46,图5-8,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47,图5-9,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7时24分31秒,48,二、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一)T细胞数量检测:免疫荧光法测CD3 (二)T细胞亚群检测:流式细胞术或免疫荧光法测CD4、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