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考地理二轮热点地图与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复习题(有答案)_第1页
xx高考地理二轮热点地图与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复习题(有答案)_第2页
xx高考地理二轮热点地图与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复习题(有答案)_第3页
xx高考地理二轮热点地图与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复习题(有答案)_第4页
xx高考地理二轮热点地图与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复习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XX 高考地理二轮热点地图与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复习题(有答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专练一 地图与等值线的判读规律 时间: 45 分钟 分值: 100 分 一、选择题 (60 分 ) (XX九江高三检测 )下面的图甲是某同学到野外旅游时绘制的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米 ),图乙是他沿图甲中某线路 (图中四条线路路程均为 6 千米 )行走的路程、速度变化图。据图回答 1 3 题。 1图甲的比例尺为 ( ) A 1: 10000B 1: 30000 c 1: 100000D 1: 300000 解析 由材料可知,图中 A1B1、 A2B2、 A3B3、 A4B4 四条线路路程均为 6 千米,经测量图上距离均为 2 厘米,由比例尺计算公式可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 厘米 6 千米 2 厘米 600000 厘米 1300000,即图甲的比例尺为 1:300000(注意:千米换成厘米时后面加 5 个 0)。 答案 D 2该同学行走的路线及方向分别是 ( ) 2 / 9 A A1B1 东北方向 B A2B2 西南方向 c A3B3 东南方向 D A4B4 东北方向 解析 该同学 0 千米距离内行走时速度基本不变且保持在3 千米 /小时左右,由此可判断最初线路较平坦;之后行走速度骤降,说明在走上坡路之后速度又有起伏;最后速度一直增大,说明在走下坡路。由此可判断出该同学行走的路线是图甲中的 A1B1,且是从 A1 向 B1 方向行走的;结合图中的指向标便可判断出该同学是向东北方向行走的。 答案 A 3当该同学走到图乙中的 m 点时,其出发点到 m 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约为 ( ) A 190 米 B 140 米 c 120 米 D 100 米 解析 由上题结论可知出发点为 A1,由图中可直接读出其海拔范围为 180 200 千米 (注意等高距为 20 米 ),由图乙可知 m 点距出发点 A1 的实地距离约为千米,对应到图上距离A1 处大致为厘米处,经过测量可直接从图上读出 m 点的海拔在 320 340 米之间,由此可计算出出发点 A1 到 m 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在 120 160 米之间,答案选 B。 答案 B (XX专家原创五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回答 4 6 题。 3 / 9 4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 解析 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等高线和指向标可直接得出答案。 答案 B 5图中 处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 )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解析 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处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且海拔较高,地形抬升的作用明显,降水丰富。 答案 D 6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的是 ( ) A 之间 B 之间 c 之间 D 之间 解析 之间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易发生滑坡。 答案 A (XX乌鲁木齐一诊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 y1、 y2、 y3、 y4 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 y2、 y3 处取得相同的砂岩, y1、 y4 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 7 84 / 9 题。 7甲处属于 ( ) A向斜成谷 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 解析 在地下同一水平面上, y2、 y3 处取得的砂岩的形成年代比 y1、 y4 处取得的砾岩老,即岩层两翼新、中间老,属于背斜构造。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是谷地地形,因此属于背斜成谷。 答案 c 8若在 y2 处钻 30m 到达该水平面,则在 y4 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是深度是 ( ) A 25m B 35m c 55m D 65m 解析 从图中可知, y2 的海拔为 160 170m,钻 30m 到达该水平面,该水平面的海拔大约 130 140m。 y4 的海拔为180 190m, y4 离该水平面的距离大致为 40 60m,因此最有可能是 55m。 答案 c (XX专家原创一 )下图示意某区域等值线组合, Xy 线为锋面,读后回答 9 11 题。 9根据图中信息可判定 ( ) 5 / 9 abf ed de A B c D 解析 锋面常与低压相伴生,故 cbf;地球上除极点外,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快,而图中两条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线经山脉时向东南弯曲,即向低速度方向弯曲,说明 de。 答案 D 10影响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线 d、 e 向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解析 根据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同一纬线上线速度相同等规律,可以判定图中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线呈东西延伸是受纬度影响的结果。 答案 A 11下列关于锋面 Xy 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冷锋,雨区位于锋面 Xy 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锋面 Xy 东南侧 c为冷锋,雨区位于锋面 Xy 东南侧 D为暖锋,雨区位于锋面 Xy 西北侧 6 / 9 解析 结合第 9 题解析,线速度从北向南递减,由此可判断图示区域处于南半球,而南半球气候呈顺时针方向辐合,图中锋面向北移动,为冷锋,降水在锋后,即雨区位于锋面 Xy东南侧。 答案 c (XX浙江五校联考 )盛行风向转变指数公式: Is (F1 F7) (F7 F1) ,其中 F1 与 F7 分别表示 1 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 7 月的频率, F7 与 F1 分别表示 7 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 1 月的频率。下图示意中国近地层盛行风向转变指数 (Is)最大值的分布,据此回答 12 13 题。 12图中 a 地北部闭合等值线内的 Is 最大值可能为 ( ) A 25 B 0 c 15 D 25 解析 结合图示分析可知, a 地北部闭合等值线内的 Is 最大值小于 0 大于 20,所以 c 选项正确。 答案 c 13关于 a、 b、 c、 d 四地 Is 最大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地四周地形封闭,冬夏季风不能到达,因此 Is 最大值很小 B b 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冬夏季风明显,因此 Is 最大值很大 c c 地 Is 最大值较同纬度东部小,主因是植被茂密阻挡了7 / 9 季风 D d 地 Is 最大值较同经度北部大,主因是地形阻挡了东南季风 解析 虽然 a 地四周地形较封闭,但夏季风能到达; b 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夏季风明显,因此 Is 最大值很大;c 地 Is 最大值较同纬度东部小,主要与地形相关; d 地 Is最大值较同经度北部大,主因是 d 地夏季时受季风影响更明显。 答案 B (XX济南模拟 )下图是 XX年 1月 6 日 12时和 18时世界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 14 15 题。 14下列关于 XX 年 1 月 6 日 12 时四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信的是 ( ) A甲地风速最大 B乙地比丙地气温高 c丙地比丁地气压高 D甲地比丁地云量大 解析 据图可知,乙地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丙地纬度较乙地低、气压较乙地低,故气温高于乙地;丁地气压高于丙地;甲地受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丁地受高压脊控制多晴朗天气,故甲地比丁地云量大。 答案 D 8 / 9 15 XX 年 1 月 6 日 12 时到 18 时,下列四地风向变化最大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据图可知, 12 时至 18 时 ,甲地由位于低压槽的东侧变为位于低压槽的西侧,风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答案 A 二、综合题 (40 分 ) 16 (XX浙江名校第一次联考 )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m),读图完成 (1) (3)题。 (1)概括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_,_。 (2)在观景台 m、 N 之间修建一条 “ 森林氧吧路 ” ,与 线路相比,简述 线路的优缺点。 (3)据图分析图中别墅度假村的区位优势。 解析 第 (1)问, 地形特征要从地势、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等方面作答。第 (2)问, 线路的优缺点可从路程的长短、地势的起伏、施工的难易度、工程量的大小等方面考虑。第(3)问,应主要从地形、环境等方面回答。 答案 (1)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侧以山地为主、东南侧以平原为主 9 / 9 (2)优点:地势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 缺点:路程较长,施工量较大。 (3)地势平坦;临近湖泊,风景秀丽;靠近山地森林,空气清新。 17 (XX太原高三统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年太阳总辐射量 (单位:兆焦耳 /米 2)分布。 材料二 下表示意成都和延安气候资料。 (1)材料一图中等值线 m 的值为 _,请说明理由。 (2)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