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功控III代培训胶片.ppt_第1页
华为功控III代培训胶片.ppt_第2页
华为功控III代培训胶片.ppt_第3页
华为功控III代培训胶片.ppt_第4页
华为功控III代培训胶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为功控III代培训胶片,1,Page 1,引入,在GSM系统中,为了能降低干扰,就需要在保证电平强度和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对BTS和MS的功率进行控制,同时功率控制也可以延长手机的待机时间。,2,Page 2,第1章 功控III介绍 第2章 功控III重要参数 第3章 功控例析,主要内容,3,Page 3,功控是什么?,为什么要功控?,功控目的,功率控制:根据需要调整基站与手机的发射功率。 依据:手机和基站上报的测量报告。 目的:在保证通话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发射功率,从而降低整网干扰、减少功耗。,4,Page 4,功控分类,功率控制分为上行功率控制和下行功率控制,上下行控制独立进行。 上行功控:调整MS的输出功率,使BTS获得稳定接收信号强度,以减少对同邻频的干扰,降低移动台功耗。 下行功控:调整BTS输出功率,使MS获得稳定接收信号强度,减少同邻频干扰,降低基站功耗。,5,Page 5,功控处理过程,功控执行,测量报告处理,功控判断,测量报告处理:插补、滤波,III采用指数滤波代替功控II的线性滤波 功控III步长计算时综合电平和质量的因素并以质量为主导的“质量控” ,而功控II则以电平为核心,质量做参考的“电平控”,6,Page 6,功控III的处理流程,7,Page 7,功控III的处理流程,8,Page 8,功控III步长计算,每个功控周期,根据接收质量和接收信号综合计算功控调整步长step(k) step(k) = - sfactor*(TxMaxPower - g(k) - SThr) + qfactor*( qa (k) +QOffFh- QThr) Sfactor:信号等级调整因子 Qfactor:质量等级调整因子 BsTxMaxPower:呼叫所在载频TRX最大发射功率 SThr:接收信号等级上门限和下门限的均值 QThr:接收质量等级上门限和下门限的均值 QOffFh:为接收质量等级门限跳频偏移量 g(k):接收电平滤波值 Qa(k):接收质量滤波值,9,Page 9,功控III比功控II的改进,增加指数滤波和滑窗滤波替代均值滤波; 对测量丢失的插值优化,Rxlev丢失保持不变,Rxqual丢失用7代替; 对综合判断接收等级优先问题,优化为统一的综合接收有效电平等级和接收质量的判断公式; 修正了II代9宫格的两个格子的动作; 对原测量滤波跟踪速度慢问题,增加指数滤波,提高功控正确性 ; 根据不同类型业务设置不同质量门限。通过对AMR FS/AMR HS业务设置不同功控门限来满足AMR功控优化需求。(注:功控II后续也增加了这个改进。) 考虑跳频增益对质量影响;,10,Page 10,第1章 功控III介绍 第2章 功控III重要参数 第3章 功控例析,主要内容,11,Page 11,功控III重要参数,信号/质量等级调整因子决定了在功控时,考虑信号/质量的比重。如:信号等级调整因子为2,质量等级调整因子为8,表示功控时,考虑信号强度的比重为2,考虑质量等级的比重为8。,12,Page 12,功控III重要参数,功控目标信号等级的上/下门限,功控目标质量等级的上/下门限。针对FS,HS,AMR FS,AMR HR分别设置该参数。,13,Page 13,功控III重要参数,最大下降步长:每个功控周期内,允许向下功控的最大幅度。 最大上升步长:每个功控周期内,允许向上功控的最大幅度。,14,Page 14,功控III重要参数,上行参数含义与下行参数含义相同。上下行参数分别对上下行功控起作用。,15,Page 15,功控III重要参数,各种参数配置下测试结果显示: (2,8)参数和(4,6)参数下,HQI、掉话率、切换成功率等指标 无明显变化,主要变化体现在全网电平和功率等级分布上。 通过分析话统的功率和电平情况,得出(2,8)参数的降功耗效果 优于(4,6)参数。(2,8)参数路测C/I好于(4,6)参数。 对于郊区覆盖较弱的场景尤其是主干道上,如果功控门限设置过 低,功控步长设置过大,因车辆行驶较快,会因向上控不及时从 而导致掉话。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小区进行微调。 说明:(2,8)指下行信号等级调整因子为2,下行质量等级调整因子为8, (4,6)指下行信号等级调整因子为4,下行质量等级调整因子为6 。,16,Page 16,功控III重要参数,功控III应用推荐参数:,17,Page 17,第1章 功控III介绍 第2章 功控III重要参数 第3章 功控例析,主要内容,18,Page 18,例1:功控III实例,华为III功控参数配置 下行信号等级指数滤波周期:3 下行信号等级滑窗滤波周期:1 下行质量等级指数滤波周期:3 下行质量等级滑窗滤波周期:1 下行信号等级调整因子:2 下行质量等级调整因子:8 下行信号等级上下门限:35,25 下行质量等级上下门限:22,16 下行最大下降步长(dB):6 下行最大上升步长(dB):8,19,Page 19,例1:功控III实例,下行测量报告 MR1:DLRLxev -65dBm, DLRxQual 0; MR2:DLRLxev -68dBm, DLRxQual 1; MR3:DLRLxev -69dBm, DLRxQual 0; 下行测量报告插补 测量报告序列毫连续,测量报告连续没有丢失,不处理 接收电平指数滤波 指数滤波周期为3,通过计算得到电平滤波值为40(70dBm) 接收电平滑窗滤波 滑窗滤波周期为1,滑窗滤波值为40(70dBm) 接收质量滤波 将接收质量转换为误码率,转换为C/I.,假设接收质量滤波值为24dB,20,Page 20,功控III实例,功控判决 【下行信号等级上门限】=RxLev=【下行信号等级下门限】,且【下行质量等级上门限】=RxQual+QOffFh=【下行质量等级下门限】时,无需功控,否则进行功控步长计算流程; 滤波后的Rxlev为40(-70dBm)大于信号等级上门限,RxQual为24大于22; 功控III步长计算 step(k) = - sfactor*(TxMaxPower - g(k) - SThr) + qfactor*( qa (k) +QOffFh- QThr), g(k) 为路损 假设TxMaxPower为40w,静态功率等级设置为3,则为46dBm-6dBm-(-110dBm)=150; step=-0.2*(150-110- 30)+0.8*(24+0-19)=-6dB,即BTS以功率等级3进行发射;,21,Page 21,例2:指数滤波器周期,II代预测滤波预测方向有误,III代滤波比较准确,III代滤波跟进偏慢,浅蓝色柱状线条是空口电平,深蓝线是功控III代指数滤波周期K=4曲线,黄色曲线、粉色曲线和橙色曲线分别代表功控II代预测1步、2步和3步时的曲线。 由图可知,在信号突变区,功控II预测明显有误,功率III滤波正确。但功控III在信号渐变区滤波跟近偏慢。,信号突变区,信号渐变区,22,Page 22,例2:指数滤波器周期,浅蓝色柱状线条是空口电平,深蓝线是功控III代指数滤波周期K=4曲线,黄色曲线代表指数滤波周期K3,粉色曲线代表K2。 由图可知,功控III在指数滤波周期为K=3时在信号渐变区可以有效滤出突变信号实现正确功控,同时在信号渐变区信号跟进速度明显好于K4。,23,Page 23,例2:指数滤波器周期,在信号突变区,功控II的线性滤波都差于功控III的指数滤波。功控III指数滤波周期K=2时信号跟近过于灵活导致在信号突变区出现误控,K3,4都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在信号渐变区,功控III K4时信号跟近偏慢,导致功控速度慢。K3时跟近速度明显提升,但性能稍逊于功控II。 滤波错误会导致功控错误(即需要与实际功控方向相反)会导致掉话率升高,质量变差,对网络性能影响严重。功控速度稍慢对网络性能影响相对较小。 根据以上测试,最终确定使用功控III指数滤波周期K3。,24,Page 24,例3:功控参数设置调整举例,在功控参数优化过程中,两个思路: 1)一般固定信号/质量等级调整因子,调电平和质量得到一组最优参数。 2)固定电平和质量门限,调整信号/质量等级调整因子得到一组最优参数。 1)和2)的结果对比,综合多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