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诗歌的异同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中外诗歌的异同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中外诗歌的异同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中外诗歌的异同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中外诗歌的异同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诗歌的异同教案设计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 初步理解比较研究的方法,并能简单运用以研究其他文学现象;3.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4.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2.比较研究方法在文学评论中的运用与借鉴;3.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1.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2.领会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读法、研讨法课时:一课时导入新课1.请学生说几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并简单阐述自己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看法2.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讲授新课1.先请学生在下面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段落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请学生起来分段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骨髓 譬如 轻鸢 颦蹙 凑泊 槛外 3.进行段落划分并逐段讲解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加以阐述的? 深挚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在作者看来,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发展规律是什么?钱钟书先生又是怎样来论述的呢?第三部分(第3-7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第一层(第3段),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第二层(第4-5段),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第三层(第6段),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的风格。第四层(第7段)从诗歌的内容上看中国诗和西洋诗无甚差异.第四部分(第8段)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4.对文章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中外诗歌的异同“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应如何理解?对文章最后的“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这句话应怎样理解?5.作者善用比喻,请学生找出文章中用喻的地方,分析本体、喻体及作用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且逐渐腐化。中国人的心地里,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6.作者还善于使用例证的方法说明问题,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引用外国文史资料的地方归纳小结1.中国诗歌的特点篇幅短小, “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且富于暗示。风格上“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内容上和西洋诗无甚差异.2.文章特色:本文属于学者散文,学者散文一般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a、达意形象。化深奥为通俗,化单纯为复杂。b、旁征博引。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c、逻辑性强。靠分析、判断、推理、论证来达到服人、启人的目的。 d、幽默风趣。机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甚至大笑捧腹。是智者的品位高雅的幽默,。本文语言轻松、幽默,大量运用比喻等手法,作者以生动的比喻和大量的例证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化本位论者。作业安排1.课后自己找一些中外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课后反复诵读本文板书设计:谈中国诗史诗 异外国:史诗戏剧抒情诗中国:抒情戏剧无史诗篇幅 同外国:诗的篇幅愈短愈妙中国:篇幅短小韵味 同外国:听不见的音乐更美中国:言有尽而意无穷风格 异外国:有拨木转石的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