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材与新课程_第1页
老教材与新课程_第2页
老教材与新课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老教材与新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可谓“春风已绿江南岸”。但不可否认,在不少教师的教育心脉中,流的仍不是“新课程的血”,这从各级组织的公开课教学现状就可见一斑。我们的教师仍在“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体系”大作文章,仍在挖空心思,巧设连环,引学生“入吾毂中”。孩子们在课堂上还是可怜的羔羊,还在教鞭的指挥下为教师奔忙。即便是那些参与新课改实验、手里拿着“新教材”的教师,也不能脱离这些陈旧的樊篱,至于手里捧着“老教材”的教师就更不必说了。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说法 一:用的是“新教材”,考的是“老内容”,戴着镣铐跳舞,怎能潇洒起来? 说法二:“新教材”也好,“新标准”也罢,培训、倡导时是一套,评定、考核时又是一套,面对如此现实,究竟该选哪一套? 说法三:改革需要在摸索中前进,一下子是不能改得那么彻底的。 说法四:我手里用的是“老教 材 ” , “ 新 标 准 ” 那 是 实 验 区 的事。 如此种种,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新课改”不要搞了,搞来搞去都会像“减负”一个样子? 有句老话说“观念一变,一切都会变!”我认为,教师之所以会 有这种说法,其实是2 / 3 我们自己的观念出了问题,根本无需找那么多的客观原因。 试想一下,魏书生、姚竹青他们在改革之初所面临的教育环境,比得上现在吗(最起码现在看起来是一片改革的艳阳天)?他们所拥有的教学条件,比得上现在吗(声音图像多媒体)?然而,他们却硬是戴着沉重的镣铐跳出了优美的舞蹈!并且一跳就声震大江南北!靠的是什么?是他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他们“育人成才”的奋斗目标,是他们心中装着振兴祖国教育的大计!是他们为了达成神圣的心愿而永不 言败、始终不渝的开拓精神和顽强意志而不是斤斤计较一己之私! 再看一下李镇西、窦桂梅他们的成功,有哪一点是靠“推脱”和“抱怨”造就? 尽管他们用的是“老教材”,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智慧之泉浇开了“新课程标准”下的灿烂之花!他们的学生都成了“小能人”、“小人精”! 如此上溯,叶圣陶、徐特立、陶行知、于漪他们的手里,又有谁捧的是“新教材”呢? “老教材”中也有“新课程”,“新教材”下也有“老观念”! 深化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我们这些战斗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手中,而阻 碍其前进的根本原因也正是积淀在我们心底的“利己的、保守的陈旧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与学的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3 / 3 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应当从推脱和犹疑当中走出来,不要过分地考虑一时的得失,不要总是关注领导的好恶。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工作做实在一些。我们应该知道,任何改革的成果都是在与世俗的反复碰撞后才闪光的,为了实现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即使牺牲点利益,受一些委屈又有何妨呢? 当我们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