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作文之云南省博物馆的作文.docx_第1页
云南作文之云南省博物馆的作文.docx_第2页
云南作文之云南省博物馆的作文.docx_第3页
云南作文之云南省博物馆的作文.docx_第4页
云南作文之云南省博物馆的作文.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博物馆的作文【篇一:云南博物馆新馆参观报告】 一、参观时间 2012-10-28 二、参观地点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 三、参观目的 通过参观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开拓自身的建筑视野,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他们的设计思想,学习他们巧妙的建造手法。再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相关建筑优缺点。 四、参观收获 (1)建筑概况及总体布局 位于昆明市广福路宝象河左岸的省博物馆新馆,恢弘的主体建筑已然伫立。作为我省12个省级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中建设进度最快的一家,省博物馆新馆今年10月将完成所有土建工程。据悉,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占地150亩,主体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新馆外形呈正方形,平面呈“回”字形,四角分别设荷花池水景、室外展区、下沉式庭院广场2个,建筑边长约110米,通高41米。文物库房将是老馆的3倍,展厅面积是目前的4倍以上。 目前,在建筑工地绿色防护网的遮盖下,看上去新省博与一般建筑并无两样。但根据相关人士介绍,新馆建筑造型上采用简洁有力的现代构造,塑造了错落有致的折面体造型,隐喻云南石林,而外墙材料采用金属穿孔板凹凸不平的设计在不通光照的情况下呈现出多变的阴影形态,让整座大楼既有功能性又兼具艺术性,强调雕塑般的形体在昆明的阳光下所呈现出的动感魅力,同时,镂空的金属墙体还能把室外的自然景色融入展厅当中。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金属穿孔板) (2)总体规划构思 用地形呈规整长方形 ; 摒弃以往大型城市公共建筑设计惯用的大面积硬质广场,以低缓的绿化山坡环绕地基,给游客以城市大花园的感觉。 通过中心水体的设置,使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心之间产生微妙的对话关系。 (3)单体设计构思 收以纳文物的博古架为原型,暗喻博物馆的建筑功能 ,将博古架的平面形式层层错位叠加,结合室内外的设置,形成立体的,上下连通的建筑空间。 在平面设计中借鉴传统中国江南园林造园手法,营造建筑空间,使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感受传统园林的空间意趣。 建筑形体随平面布置自然而成,水平舒展,凹凸有致之间又见遒劲有力,犹如横梗在历史长河中的巨石, 数十年的文化积淀其中。建筑表面肌理采用及其现代的金属物覆盖形式,寓意博物馆在承载历史的同时不忘面向未来。在阳光的照射下,建筑呈现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建筑造型上采用简洁有力的现代构造,塑造了错落有致的折面体造型,隐喻云南石林 在博物馆传统展示功能之外加入新的元素,以增加博物馆功能以及场地的活力,使其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得以放大。 (4)平面功能布置 正平面功能布置博物馆主体建筑共分六层,各层平面功能由下至上依次为:地下一层平面,主要由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组成。半地下层平面,主要由临时展厅和藏品库房组成。临时展厅可由下沉广场进入。半地下层夹层,主要由临时展厅、临展服务、藏品库房、库前区和科研区组成。内部人员及贵宾由本层进入。首层平面主要由序厅(入口大厅)、观众服务区、对外接待区组成。参观人员主要由本层进入。二、三层平面主要由各常设展厅以及观众服务区组成;四层平面主要由学术交流区和云南民族聚落展示组成,四层夹层为博物馆行政区办公区域。 (5)建筑风格 几何结构、硬朗而明快的线条,玻璃、钢铁、水泥、等多种质料混搭,白、褐色的主体色调,营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韵味。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该博物馆既传承了云南民族特色,又不乏现代建筑风格的独特个性。 (6)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造型简洁、豪华、现代感强, 能反映周围的景色, 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而且将墙与窗合二为一,大大地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具有自重轻、装饰性强、便于安装施工等优点。玻璃幕墙作为建筑外墙装潢的镜面玻璃,它可吸收红外线,减少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降低室内温度。它既能像镜子一样反射光线,又能像玻璃一样透过光线。在光线的反射下,室内不受强光照射,视觉柔和。 (7)使用太阳能屋顶 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玻璃幕墙)( 太阳能屋顶)(8)使用橡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能有效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五)参观学习体会 在整个参观学习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错落有致的折面体造型和采用金属穿孔板凹凸不平的设计造型。云南博物馆新馆保留了云南民族特色,然而表达方式却又是全新的。错落有致的新馆建筑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加以创新运用于现代建筑中,将传统艺术升华,使我们更充分地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总之,这次参观之行,让我由衷感叹大师的建筑设计理念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还有就是建筑的设计要在充分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绝不可丢失文化这一建筑的灵魂。相信这次的参观体会会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发挥巨大的指引性作用!【篇二:2013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 2013年7月25日中午从聂耳故居出来我们又乘车去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是一座中国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昆明市五一路118号,创建于1951年8月,于1964年建成使用。它是一座主楼七层,两翼三层的宝塔式建筑,通高40余米。大楼一至三层为展厅,面积共4200平方米,前面是12根合抱粗的圆形大柱,屋顶金色刹杆灿灿,红星闪烁,气势雄伟,造型别致陈列面积达2400平方米。馆内现有以下10个部门,分别是:担负藏品收藏与保护的保管部;承担向社会公众介绍宣传博物馆展览的社会教育部;主管文物鉴定和文物征集的鉴定站;编辑出版馆刊云南文物、负责云南省博物馆网站日常管理维护及收藏各类书刊和信息资料的信息部;承担文物修复和保护的技术部;负责博物馆新馆建设的基建办;负责全馆外事及学术交流活动的合作交流部;负责博物馆文物安全的保卫科;负责全馆后勤保障工作的办公室;负责全馆人事管理及考核工作的人事教育科。现有职工100余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约占职工人数的一半。作为民族文化大省,考古发掘已证明了云南历史文化呈现的多样性与多民族省份是相一致的。50余年来,云南省博物馆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调查征集、社会收购和接受捐赠的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贴、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已逾19万件之多,是云南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在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中,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约1千余件。该馆的历史文物藏品绝大多数来自考古发掘。云南省博物馆的藏品最具特色的是滇文化青铜器,南诏与大理国时期 1 严隽圻2013年8月2日写于贵州遵义马家湾 2【篇三:云南省博物馆】我们对云南省博物馆新馆的期待应该从2009年就开始了,在那一年,省博新馆的选址工作刚刚完成。 6年前,听上去好远。但回看当时的设想,和已经于今日向公众揭开面纱的真面目一对比,发现重合度还真是不小从复原恐龙,展现远古云南、古代滇国直到近代的百年风云,到独特又丰富的宗教文化以及精致的古代陶瓷展,无不精准命中。 这座新馆里的一切内容包括在新科技辅助下增强的各种互动性环节,以及花费大量人力制作的历史场景还原,都在证明着我们力图展现给大家的:即在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一个博物馆所应具有的严谨、专业和人文关怀。这是博物馆的责任,亦是当代人的幸运。 人文之旅 库房 文物们的“衣橱”很高档 省博物馆新设计十分惹眼 负一层,近8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分布着文物分类库房、文物运输通道、文物室外卸载区、库内登录区、文物独立卸载区、文物临时库房区以及安全保卫区等数个专业功能区。 不同于一般库房和仓库只是将物品临时堆放和储藏,博物馆的文物库房必定要考虑到文物存放的长期性和永久性,也要考虑到它的提用方便和文物的安全。库房存放文物的储藏橱柜不但要坚固、耐用、环保,密封性能也要非常好,同时亦要考虑到防光、防尘、防虫、防潮、防干、防盗、防火、防震等多种预防手段。而不同的文物,亦有不同的预防方向。 除了文物储藏,库房对温度和湿度环境的要求同样相当之高。一般情况下,省博新馆库房的日常温度设定在16-22摄氏度,湿度设定在55%左右,但因为各类藏品的质地不同,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和反应也不同。因此,藏品要分门别类存放,具体的温湿度亦要根据文物的种类、气候的变化适当进行调整。 科技之旅 恐龙 亲密合影 免费带走“恐龙蛋” 侏罗纪古生物群复原模型 恐龙是这次省博展览的一大亮点,也是各种声光电科技在新馆的一个集中展示。说到云南的恐龙,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禄丰龙,除了巨型禄丰龙的各种化石骨架,展区内还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用硅胶制作,十数只大小不一、制作逼真的禄丰龙,以及翼龙、三角龙、原 角龙和各种食肉龙,而在人工搭建的丛林背景前,小朋友们还可以通过拍照的机器使自己出现在丛林之中,和恐龙亲密接触并合影。 新科技的融入不仅体现在会动会叫,皮肤触感逼真,在“恐龙乐园”,这里的原角龙还会下蛋。从工作人员处免费兑换游戏币,投入原角龙前面的设备,不出几秒,这只温顺的食草龙就会诞下一颗“恐龙蛋”由硅胶制作的水晶球,是可以免费带走的哦。互动 书法临摹 开心“找不同” 古人生活场景复原 如今的博物馆,早已不再是单纯展示文物那么简单。还原历史场景,成为发展的一个共识。对于横跨二三层、从5.3亿年前的云南虫,一直展示到1949年云南和平解放的梳理大历史的展览,历史场景的还原无疑至关重要。一路观之,从元谋人牙齿与身体的3d投影展示,耿马石佛洞外人、野鸡与熊的生存共处,到滇池畔贝壳堆到几米高的天子庙贝丘遗址,完整1:1规格还原的东晋大族霍承嗣的壁画墓,再到明朝云南人郑和下西洋时的船只复原,都足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昭通名门霍氏墓葬墓室复原模型 除了历史场景的大量精致还原,视频影像的广泛运用和丰富多样的互动环节亦可成为你参观过程中的一个个小惊喜,在南中称雄东汉至魏晋时期的云南展厅,霍承嗣墓穴旁边的百家姓投影十分显眼,九宫格式的姓氏投射在地面,你站在哪个字之上,头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