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山疗养院花园调查及分析.doc_第1页
五云山疗养院花园调查及分析.doc_第2页
五云山疗养院花园调查及分析.doc_第3页
五云山疗养院花园调查及分析.doc_第4页
五云山疗养院花园调查及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五云山疗养院花园调查分析及优化设计雷艳华1 金荷仙2 刘磊3(1.棕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设计院,2.中国园林杂志社,3.上海纽斯凯威建筑设计咨询发展有限公司)摘 要:康复花园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杭州市九溪景区五云山疗养院花园为例,对其建造年代、主要使用人员、功能布局、植物配置、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展开了优化设计,以期对以后的疗养院花园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关键字:康复花园,疗养院花园,五云山疗养院,优化设计The investigation and optimal design of Wu yunshan Sanatorium in HangzhouLEI Yanhua, JIN Hexian, LIU Lei(PALM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environment, healing garden has a positive meaning to people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gradually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Based on the Wu Yunshan Sanatorium in Hangzhou, this paper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era, users, function divisions, plant design, supporting facilities, for doing the optimal design, hoping it can b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sanatorium garden. . Keywords:healing garden,sanatorium garden,Wu Yunshan Sanatorium,optimal design疗养院花园是康复花园的一种类型,它依附于疗养院而建设,借助疗养院的自然疗养因子和人文景观,帮助使用者减轻身心压力,改善其生理和心理状况,促使其尽快恢复健康,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杭州五云山疗养院(下文简称云疗)位于杭州九溪西侧、五云山麓、钱塘江畔,始建于1953年,并于2002和2005年先后两次进行了整体改造和改建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云疗占地面积33,000,建筑面积为10,700,设有一、二、三疗区,即:飞云楼、听莺楼、梦园楼,有标准间100个,能同时接待200名疗员(如图1)。云疗是杭州市干部保健基地,主要为杭州市离休老同志、在职干部、劳动模范、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服务。1.研究内容本研究以杭州五云山疗养院花园为例,从调查分析及优化设计两方面展开。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疗养院花园的建造年代、使用状况、主要使用人员、功能布局、植物配置、配套设施及实地测量等方面。优化设计不是完全颠覆以前的设计,而是提炼、保留云疗中的完善和可行的部分;同时对不好的区域进行局部改造和优化设计,以期为疗养院花园设计及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2. 调查结果及分析2.1景观资源定性分析空气质量好。疗养院的使用者对院内的空气质量都非常满意。疗养院附近是九溪景区、五云山、六和塔等杭州著名的景点。声环境好。疗养院的声响环境,受访者大都认为院内环境十分安静,基本无外来噪音的干扰,并有自然界的鸟语花香,适合疗养。可利用的乡土植物种类丰富。浙江地区的植物种类丰富,有231个科,3891个种,疗养院花园中可种植和选择的植物资源丰富。据林冬青1的调查研究,九溪区3家疗养院的植物种类为209种,其中乡土植物188种,占调查植物种数的89.9%。景观及建筑整体布局合理。景观布局及功能分区合理,建筑朝向等基本都与杭州日照、主导风向等条件相符合;建筑密度低,且建筑层高基本以2-3层为主,绿化率在65%以上。丰富的文化生活。云疗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保健讲座,内容涉及心理、中医、营养、运动等各方面的保健知识;组织在疗养院内欣赏戏曲、参与舞蹈、书法、诗词大赛等,深受疗养员们的欢迎。2.2使用者及其心理特点云疗的主要使用者为: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老劳模等;疗养院护士、医生等工作人员等。对于离退休干部而言,主要为各相关单位轮休,时间不等,主要包括2天体检、5-7天体检疗养、1-6个月的身心疗养等。老人的身心特点。性情暴躁、焦虑不安、自我保守、过度依赖等。老年人相对于年轻时期而言,生理机能处于逐渐衰退的阶段。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社会失落感、生活孤独感和心理自卑感和抑郁感。当他们退休后,从原有忙碌的工作中松懈下来,便经常觉得无事可做,觉得自己被社会遗忘,失落感油然而生;同时,生活也环境发生变化,孩子长大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工作中的朋友等都逐渐变少,孤独感也随之产生;由于老人的各种系统功能衰退,理解力、学习能力下降,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老年人大都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且有一种面对死亡的恐惧,也常因生活单调乏味而使内心空虚,产生一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医护人员的心理特点。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首先是人们对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担心差错事故的发生,造成其心理压力和负担;其次是护理人员普遍配备不足,造成了大负荷的工作强度及3班倒的工作制度,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且生活规律较为紊乱。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公布的杭州市各类人群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指出:42.1%的医护人员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现象,护士的工作倦怠问题比较严重,中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0.3%,高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4.0%。对上述人员的心理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医护人员主要是心理和精神压力大、需要沟通交流及亲近自然等;对于老人而言,多患有慢性病、运动相对迟缓、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需要体育锻炼及沟通交流等。2.3功能分区 云疗的功能分区主要可分为:主入口景观、园艺活动区、竹林休闲区、体育锻炼区、阳光草坪区、职工建筑区、医疗建筑区(如图2所示)。景观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南侧,建筑群体较为集中,在园区的北侧。 主入口景观(如图3所示)。入口处设置了植物对景,色彩、层次较为丰富,植物的质感变化较大、且季相变化明显;太湖石的“硬”与植物的“软”从质感和色彩上形成对比。景亭若隐若现,不仅能给使用者提供休息场所,而且让景观获得了延伸感。 园艺活动区。园艺活动区内有疏林区及园艺展示区,疏林区以种植樟树为主。园艺展示区(如图4所示),摆放了植物盆景,但是并未预留开敞的可进入的空间给使用者进入以进行相关的园艺活动。 竹林休闲区。主要以种植毛竹为主,散植大乔木樟树,地被为沿阶草、鸢尾等。该区域相对较为私密,视线能通达到毛竹林以外,较受使用者欢迎,同时视觉、听觉效果较好。毛竹种植间隙合理,阳光可透过竹林形成斑驳的光影,满足了遮荫和享受阳光的需求。体育锻炼区。位于园区的中心部位,可方便疗员到达。该区西侧为疗员餐厅、东侧为阳光草坪、南侧为入口景观、北侧为疗养楼。东西两侧为相对公共的区域,因此受体育锻炼区的影响较小;南北两侧采用了复层植物种植方式,不仅能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同时也能有效的隔绝使用者在锻炼时带来的噪音。阳光草坪区(如图5所示)。该区是以六角亭为主景控制全区,配以开阔的缓坡大草坪及丰富的植物群落。六角亭为半私密空间,视野开阔,是使用率最高的场所之一。骨干树种为樟树,辅植了枫香、桂花、鸡爪槭、山茶、龙柏球、红花檵木、紫花酢浆草等中层及地被植物,层次丰富,色彩和质感随季节而不断变化。草坪虽然是开敞式的,未见使用者进入,疗员通常爱停留在六角亭内或草坪旁的靠椅上。 医疗建筑区及职工建筑区。医疗建筑区位于园区的北侧,职工建筑区位于园区的东侧。疗养楼以保留原有建筑为主,进行了部分立面及内部整修。该区域以简单的道路绿化和宅间绿化为主,缺少公共的交往空间或停留空间、座椅;仅在东侧的职工建筑区内的密林区提供了木质平台,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医疗职工的休息交流。2.4植物设计 乔木类主要有:朴树、香樟、黑松、雪松、广玉兰、白玉兰、杜英、女贞、金钱松、毛竹、榔榆、梧桐、金钱松、梅花、樱花、红枫、柚等;灌木类的主要有:龙爪槐、桂花、紫薇、蜡梅、含笑、山茶、枸骨、红花檵木、火棘、龙柏、南天竹、杜鹃、龟甲冬青、十大功劳、石榴、小叶栀子、金边大叶黄杨、海桐等;地被类植物主要有:吉祥草、蝴蝶花、麦冬、马尼拉、络石、常春藤、酢浆草、沿阶草等。 植物种植能因地制宜,层次分明,季相色彩分明。植物色彩主要以常绿植物为背景,辅以具有季相变化的落叶、开花、观果及色叶植物,四季有花;有部分能食用的植物(如柚),增加了使用者的乐趣,能在不同的季节给人不同感受。开花植物的颜色主要是白色、粉红、黄色、红色等偏暖色,色叶植物主要是紫红色、黄色、橙色、红色等偏暖色,观果植物基本都是红色果。鲜艳的颜色能够营造一种积极活跃的氛围,同时也有常绿植物等偏冷色系颜色为背景,色彩的变化能满足不同时期功能空间和交往空间的需要。2.5配套设施休息设施。云疗中座椅数量适当,设置的位置和区域能满足不同季节和气候的需求。座椅类型较为丰富:设置了固定的可靠式座椅、条凳及可移动的座椅,可移动座椅的材质为塑料,质量较轻,方便挪动。健身器材。器材主要种类有:上肢牵引器、三方位扭腰器、蹬力训练器、下肢康复机、骑马机、太空漫步机、扭腰踏步机、椭圆漫步机及肢体晃动器等。健身器材场地设置了塑胶,安全舒适;健身器材本身活动幅度较小,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幅度。健身器材基本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但类型不够丰富,健身场地的数量较少。 道路系统。云疗的一级道路以环形贯穿全园,各功能分区之间辅以二级、三级游园步道,能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如图6所示)。一级、二级道路材质以水泥、沥青为主,园区的三级道路等以石材为主。云疗的建筑出入口处设有无障碍通道,汀步间隙较大,景亭未设置无障碍通道。标识设施。云疗中的标识设施一般都是用简单的文字及色块进行标注,缺乏设计感,与周边环境协调性不够,能基本满足指示的需求。在入口处右侧设置了简要的园区总平面图,标注了主要建筑和停车场的位置、名称,但对于景观中的各种开敞空间及休闲场所,并未提及。健身器材区旁有各种器材的使用说明、主要功能及注意事项等,有助于使用者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灭蚊设施。在园区内相对潮湿阴暗的区域,安放了灭蚊装置,以减少园区内的蚊虫,防止病毒的传播。这种灭蚊装置是利用物理诱导进行灭蚊的,不放置化学物品,因此不会产生刺激性的气味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保证了在灭蚊的同时对人体无害。3. 优化设计对云疗进行优化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希望通过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两种方式,帮助使用者尽快恢复健康,减轻压力,减少用药量和病痛;减轻医护人员等在工作中的压力、焦虑感及担忧等负面心理作用。主动获益是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园艺操作及社交活动等方式获得;被动获益主要是指通过观看、亲近园区内的环境景观等方式获得。3.1标识系统的设计 标识系统对于人们到一个新环境来说特别重要,不仅能够快速的引导人们进入指定位置,更能让人对园区有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应在入口区醒目位置或入园区的道路右侧设置全园的地图,同时需标明各主要建筑及园区内开放空间、主要景点等的具体位置和行走路线,方便使用者识别和认知。园区内的标识设施建议用浅色的字体配以深色的背景,二者之间必须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其可读性;标识牌的表面材料不应反光,并可长期使用;设计风格应全园统一,但应注意有所变化,并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体现设计的细节美;标识牌应有夜间照明,满足夜间使用的需要。3.2 交往空间的营造在云疗中,交往空间主要分布在前园空间中(如图7所示),在医疗建筑区域较为缺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医护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可在医疗建筑区域增设部分可停留的小空间供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进行沟通、交流。如图8为云疗中一普通的小径,现将其进行优化设计,以营造小的交往空间。道路宽为2m左右,旁边植被构成为:樟树+红枫-南天竹-红继木+狗牙根-麦冬等。优化策略(如图9所示):道路分别向两侧延伸15cm,填充鹅卵石,不仅丰富路面景观,而且能隔离草坪与路面,促进路面的排水,同时还能为视力不好的人提供边界的限定和提示;保留2棵大乔木,适当取舍小灌木,增设半径约为2处弧形开敞地,铺设铺装,增设可移动座椅及条形座椅,增加草本植物营造小型花境,配合小灌木进行边界的限定,营造较为半私密空间。促进使用者彼此的交流,是在疗养院花园中营造交往空间的主要目的。多样的交往空间类型不仅能丰富空间形式,同时也能增进使用者的交流,促使其结识新朋友,减少孤独感,获得身心上的舒适感和成就感。3.3 无障碍设计云疗的建筑出入口基本上设计了无障碍通道,同时园区内的地势相对较平坦,对于残障人士的行走影响较小。但是园区中的景亭等设施未设置无障碍通道,草坪汀步不平整且汀步之间缝隙过大、部分游步道宽度不够等,难以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也不能满足园林景观的可达性原则。国际上13800-92规定的手动型轮椅的尺寸:总宽度不超过0.65m,总长度不超过1.1m,因此,走道的设计宽度不应少于其能旋转的直径1.3m(如图10所示,图片来源:/design/healinggardens.html)。在地面边缘应更改材质、适当抬高或使用醒目的颜色提示,便于视力不好的人在走出边界时能及时注意;地面的铺装接缝处应该平滑、无缝或接缝小于0.3cm,以避免轮椅、车轮及手杖等嵌入;室外道路的纵向坡度不超过5%,最适合轮椅的坡度为3-4%,横向坡度不超过2%;连接物、小山坡等的坡度不超过8%,最适合轮椅上下的坡度为6%;当地面高差超过75cm时,必须在坡道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宽度一般为150cm。3.4植物设计植物长期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对于落叶植物而言,其色彩和形态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疗养院花园中的植物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色彩、形态变化等方面的因素,以充分刺激使用者的视觉。云疗的植物色彩,植物能因地制宜的配置冷暖色系,建议在入口景观区设置小花境或摆放时花(如图11所示),使入口景观能因季节变化而有较大差异,增加使用者的新奇感。不同色系的植物能给予人不同的感受。暖色系植物容易使人产生兴奋激动或积极向上的情绪,冷色系植物则容易让人产生安静幽远的情感。在相对较开敞的适合休息或运动等区域布置偏暖色的植物,如红继木、金边黄杨、金叶女贞、紫叶李、紫叶美人蕉、金叶麦冬等常见的暖色植物,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人拥有开朗、乐观的心态。在独处或者适合安静的非正式交往的空间,可布置偏冷色系植物,如竹类、松柏类、常绿乔木等深绿色常绿植物类型,便于使用者安静的思考或交流,同时也可使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精神放松、神情安宁。 疗养院花园对于植物安全性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尽量选择无毒、无刺、无刺激性气味等植物,减少其对人带来的不良影响。在靠近路边或停留的公共空间旁,应避免种植带尖、刺的植物如:勾骨、火棘、凤尾丝兰等,它们可能会划破或擦伤皮肤,给使用者带来不便。部分植物的叶、花、果等含有毒物质或散发有毒物质,如夹竹桃的花朵有毒,花香容易使人昏睡,降低人体功能。浆果类的植物应避免靠近路边种植,以免浆果成熟时掉落地面,造成使用者滑到或摔倒。离窗户过近的某些阔叶树种(如毛白杨),过大的树叶声会影响患者的休息。据小汤山疗养院的医师谈,疗养者有1/3是怕声响的,特别是气功疗养楼,更应当保持安静3。在植物选择方面多管齐下,能为疗养院花园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及舒适的花园环境基础,从而让使用者的健康及康复得到保障。3.5配套设施道路系统云疗中的道路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容易识别和到达。道路起着联系各个功能分区、建筑、景点的作用,由于疗养院花园的特殊性,其道路设计需要清晰流畅,容易识别和到达。因此,疗养院花园中的道路应以环形一级道路绕行全园,通过二、三级次干道或游步道连接,到达各个功能区域,避免直角迂回。云疗中部分游步道的宽度较窄,且汀步之间的缝隙过大,不便于拄拐及轮椅使用者的行走。首先游步道的设计也应该满足如前所述的无障碍设计。其次道路注意防水、防滑、防眩光,满足行走安全的需要;尽量减少浅色混凝土或铺装的使用,其反射会对老年人或者是视力不好的人造成困扰,影响行走安全或造成心理上的不舒服;步行道上应有不同程度的阴影区、开放区以及围合区等,能让人体验不同的空间刺激和光线变化。休息设施疗养院花园中的休息设施主要以座椅、景亭、廊架等为主,而座椅又是其中最重要和常见的,因此主要以座椅的分析和优化设计为主。 创造围合感。调查显示,使用者喜欢在开阔空间的边缘处或景亭中停留,一方面自己的视线不仅不受干扰,同时又能保留自己的隐私。扬盖尔4研究表明,沿建筑四周和空间边缘的座椅比在空间中的座椅更受欢迎。因此,座椅的设置应充分结合周边环境,注意私密性和围合感的营造。细节设计。云疗中的座椅多为可靠式,无扶手,座椅后退路面的距离约为50cm。对云疗来说,座椅最好配备结实而圆滑的扶手,给腿脚无力或起身吃力的老人提供方便。座椅面向道路时,座位与路过行人应保持合适的距离,距离过近会使双方都不自在,甚至会妨碍过路者的通行,因此保持双方距离在1.5m以上是必要的。为活动能力有限的使用者提供休息场所,最少每隔15m应设置座椅或休息区。座椅的材质。云疗中的休息设施材质主要为:木材、石材、塑料等。有研究者曾随机调查了40名使用者愿意使用的休息设施的材质,有28名愿意选用木材类的休息设施,3名选用石材,2名选用混凝土,1名选用陶瓷,1名选用塑料,5名选用金属5。可见,大多数人比较推崇木质休息设施,其它类型的材质通常比较缺乏亲和力,冷热程度随环境变化较大,不适宜大量使用。健身设施体育锻炼是疗养院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疗养员使用户外空间的重要方面之一。户外健身场所规划合理的话,能让使用者乐意到户外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