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doc_第1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doc_第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说明:(1)本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选择题答案一律填在第2卷选择题答题栏内,否则不予评分。第1卷(选择题共45分)一、(33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盐碱 箴言 呼喊 减员增效 感激涕零B. 阐述 弹药 禅让 肆无忌惮 殚精竭虑C. 束缚 薄暮 簿册 赤膊上阵 博大精深D. 滇池 嗔怒 缜密 精卫填海 谨小慎微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留恋 流连忘返 厉害 利害得失B. 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俯和C. 变换 变幻莫恻 旁证 旁征博引D. 株连 珠联璧合 大意 微言大义3、 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之一。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A发源地 表明 共存 B.发祥地 证明 并存C.发源地 证明 并存 D.发祥地 表明 共存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经过一代代工匠们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B. 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C.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D. 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定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 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B. 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C. 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D. 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6、 在横线处填入短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到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 用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A. B. C. D.7.选出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A.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8.下列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创作倾向不同的一项是A.建安诗人的“借古题写时事” B.杜甫新乐府的“即事名篇”C.屈原等人的楚辞的“寄情于物” D.白居易的新乐府的“歌诗和为事而作”9下列有关文学文体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古典诗歌如唐代的律诗和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都可称作今体诗。B. 楚辞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由东汉时刘向编辑收录的。其中作品最多的是屈原,他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C. 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诗余、填词、乐府等,按字句多少分成小令、中调、长调。宋词与元曲小令是同一概念。D. 婉约派是词中一大流派。其词作题材较狭窄,多为男女恋情和个人遭遇。作品情思曲折,含蓄深厚,语言婉转绮丽。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柳永、辛弃疾等。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思 念舒婷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A.诗的第一节,扑面而来的是“挂图”、“代数”、“桨橹”四个意象,它们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和“思念”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诗产生朦胧、深远的意境。B.思念虽是抽象的思维,无法具体把握的感觉,但是我们通过这四个意象,分明看到了人物因思念而产生的焦灼、烦躁、惆怅、失意等情思。C.第二节通过两个比喻说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那种焦灼感和迫切感。D.全诗写“思念”,却不著一字,言约意丰,将人物的那种直率、坦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11.填入下列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此第一境也。此第二境也。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a.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b.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c.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A.abc B.bca C.cba D.bac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短文,完成710小题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重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刚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全部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混沌不清。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防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已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12画线句子所强调的意思是A.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镜头加以重映 B.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C.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 D.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两个运动过程13在作者看来,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是A.小鸡刚刚啄出蛋壳而出世的时候 B.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C.金属球由于漫长的量变而呈现出短暂的质变 D.人们可以看懂书法家的草书作品14在作者看来,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人巧妙地利用模糊概念”的一项是A.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 B.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C.人发现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 D.人过马路可以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辆15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章的一项是A. 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B. 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C. 将人类灵活巧妙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D. “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 第2卷(共105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 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卡住,你便会迷失方向。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当第二次再读时你就有机会了解它,但你必须把整本书读完一遍才行。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才能适应它的结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你耽搁多久,便需要多久来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义。在你能看出各部分真正的透视图或往往在你能看出任何图象-之前,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曾经多次受到糟蹋,因为许多代的高中生大都被迫一遍一遍地阅读哈姆雷特或 麦克佩斯等剧本,被迫查出所有的学术注解。结果是他们从未真正地读完这些剧本。相反,他们被拖着一点一点地啃,历时数星期之久。等他们读到剧本的结尾,一定早忘了开头。应该有人鼓励他们一口气读完,惟有这样,他们才能对剧本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你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所获得的了解-即使只有50或更少-完全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尝试找寻第一遍所跳过的地方。事实上,你会像游客在陌生的地方旅行一样。若曾到过某一地带,你就可以从以前所不知道的通路再去探险。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把岔路看成干道,也不会被中午的影子所欺骗,因为你记得它们在日落时的景象。你所塑造的内心地图会指引你,谷地与山丘是如何构成整个风景的一部分的。很快读完第一遍并不神奇,也不会造成奇迹,更不能用以取代一本好书的精读。然而,迅速读完第一遍可以使以后的精读更加容易。这种练习回帮助你在着手读书时保持警觉。你有多少次翻看一页又一页,心里却在做着白日梦,对你看过的东西毫无印象?没有人能以那样的方式领悟多少。你必须设法把握全书的条理,并将它牢牢地抓住。一个好的读者会力求了解书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则谜语。读者的态度就像侦探寻找基本概念的线索一样,对任何能使线索清晰的事物都保持高度的警觉。迅速地读完第一遍这一规则有助于保持这种态度。你若能遵守,就会意外发现,你可用极少的时间,领悟到极多的道理,而且做起来毫不费力,得心应手。16文中提到了莎士比亚的两个悲剧 哈姆雷特 和 麦克佩斯 ,请再写出一部他的悲剧作品:_。本学期学过的古诗也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2分)17第二自然段中,“透视图”指的是 。(2分)18第四自然段运用“岔路”与“干道”的比喻,是为了说明。(4分)19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4分):( )A.为了把握整体,不要在快读第一遍时看注解和参考资料。B. 快读第一遍时,就要把握文章的内核。C. 快读第一遍时,虽跳过某些地方,但为进一步理解打开了通道。D.迅速读完第一遍无需考虑全书的条理。20如何才能啃动一本难读的书,作者的观点是 。(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1- 24 题。(12分)虞美人 听雨 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21此首词的曲牌名是,题目是 。(2分)22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3分)。 歌楼听雨 客舟听雨 僧庐听雨 23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3分):(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24.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30字左右即可(4分) 答:五、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捐躯赴国难, 。(曹植白马篇).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女娲炼石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 (李煜浪淘沙) . ,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六、语言运用(9分)。1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