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云南的歌会八下 15 16、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云南歌会的情趣与盛况。 2、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 1、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欣赏品味文中语言片段。 2、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及教师的点拨,学会自主解读文章。 3、在认真研读文章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小型的研讨交流活动,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锻炼学生的听说 读写能力。 4、延伸拓展,横向比较,体味各地民谣民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歌会场景所触发的情感,学会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文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 “ 歌会 ” 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面中的唱歌的情景,三个场面的内容各是什么 ,写作手法上的不同特点。 2 / 12 教学难点: 1、环境描写的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赏析、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体味文中蕴含的喜爱之情。 【设计思路】 本篇课文用两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知 研读探究 拓展延伸三步教学,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出文章围绕云南的歌会写了哪几个场合的歌唱情景,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云南歌会的特点。还要把握不同场合的歌唱又怎样的特色。在写作方法上,不同的内容是怎样表现的。画出文章中自己所欣赏的语段,通过反复研读,及比较阅读体会文章写法和语言上的特色。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课外收集有关民歌的资料, 在拓展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即物起兴 (xng)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 hu) 2.收集有关民歌的资料及沈从文表现湘西农村生活的有关文章。 3.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电脑教3 / 12 学。 【学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相信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吧。近几年来,各种个人演唱 会风起云涌。你最喜欢谁的演唱会 ?能把当时的场面描述一下吗?(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情绪,活跃气氛。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评价。)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我们来一起欣赏。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了解作者:沈从文( 1902-1988),湖南凤凰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沈从文散文选等。(学生收集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补充介绍) 2积累字词:蹲踞、酬和、譬喻、淳朴、即物起兴 (xng)、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 hu)、迤西 y、熹微 x、凤哕 hu、当行 hng、出色、规矩。 3整体感知: ( 1)、读了全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说得五花八门,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种4 / 12 不同场合下的民歌演唱会。)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 2)、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 1)、课文中描写了在的大的哪三种不同场所听到的民歌演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说说与你通过电视和其它途径听到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 (要点提示: 1.第一部分:山野对歌。第二部分:山路漫歌。第三部分:村寨传歌。 2.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是急性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是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 三、研读探究、深入理解: 1、进一步读课文,看看三种场合下的演唱会在内容、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与个人演唱会有何不同?(学生读书、思考)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3、班内交流、总结: A三种场合下的演唱会,内容上有的侧重于比赛性质,有的侧重于自由漫歌,有的侧重于流传 性质;手法上有的侧重于描绘人物,有的侧重于描写环境,有的侧重于场面描写。 B个人演唱会中的歌者只有一人,是既定的;而云南歌会中的歌者有多个,可自由参加。 5 / 12 c个人演唱会演唱的歌曲是早已计划、准备好的;而云南歌会的歌唱内容是即兴而作、随意而发。 D个人演唱会的舞台是固定的,显得严肃又辉煌;而云南歌会没有特意搭设的舞台,它多疑乡村山野为舞台,自然灵动。 4、进一步阅读云南对歌的三个场面,分别把握三个场面对歌的不同特点以及作者写作的不同手法。四人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 流。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特点写作手法 (要点提示:内容特点写作手法 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重点写唱歌人 山野漫歌急性的自由歌唱,发昏性情,自然成趣重点写唱歌的环境 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云南民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重点写唱歌的场面) 5、教师评价学生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云南歌会的特点:自然、淳朴、自由、气势壮观。 6、回读课文,进一步领会云南歌会的特点,体味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四、作业 搜集你学过或听过的几首云南民歌。 6 / 12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堂课: 1我们已经了解云南歌会这种民风民俗,你喜欢它吗? 作者把对它的喜爱都融进了优美的字里行间。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这些词句,并赏析、品味(运用圈点批注的形式) 以民主表决的形式,以 “ 我最喜欢场面,这里 ” 对话方式,即兴安排学习三个歌会场景的顺序,进行语言品味。这部分着重体验作者描写的侧重点。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师 可以补充提问: 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 “ 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 , “ 各种山鸟呼朋唤侣 ” ,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 “ 赶马女孩子的歌唱 ”有什么关系 ?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 (明确: “ 山路漫歌 ” 中环境描写对人物心情的衬托作用;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味文中蕴含的喜爱之情,并摘抄、积累优美的句段 7 / 12 二、复述: 选择文中你喜欢的一种云南歌会场面,口头复述(一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训练口头表达力) 三、 合作交流、研读探究: 1、赏析文章语言: 默读课文,画出你文章中的所欣赏的语段,说说你喜欢它们的原因,注意分析这些语段的作用和写法。(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分析人物描写: ( 1)齐读课后练习二和文中的二小节,思考讨论各用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特征的? ( 2)比较两种人物描写在写法上的不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 ,及其原因。 (要点提示:文中的二小节,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藏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用一系列短句,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如在眼前,着色浓重、艳丽。 边城中对主人公翠翠的描写,中在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 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文中的二小节以写实为主,8 / 12 写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态;课后练习二中的第二段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面 貌。) 3、分析环境描写: 第四段用很多笔墨写进城一路的景色,想一想路上的景色、小鸟的歌唱和 “ 赶马女孩子的歌唱 ” 有什么关系呢,作者着力描写美丽的山野风光,其目的何在? (要点提示: “ 赶马女孩子的歌唱 ” 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首先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 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在自然地写到女孩的歌唱。其次为 “ 赶马女孩子的歌唱 ” 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 生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儿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渐沾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第三,山鸟或悠扬或朴质的鸣唱与干 “ 赶马女孩的歌唱 ” 交相应和,互为呼应,交织成一片动人的田园交响曲。) 4、通过第五段学习场面描写: 文章中的场面,一般是指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和环境中,人物同人物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即“ 一个或多个人物,在某一境界中,占若干连续的时间而有所活动 ” 。因此,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 “ 动 ” 的9 / 12 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等方法的 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等描写手段的集中表现。它要求通过人物的活动写出全场的气氛。它既有全场的鸟瞰也穿插有个别人或事的特写。 5、找出第五小节中所写的人物及人物活动,区分哪些是对全场的鸟瞰,哪些是对个别人或事的特写。 四、体验感悟、总结反思: 1、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仿写练习(可做家庭作业) 如:仿照下面的句子,以另一种动物开头,写一句话。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2、归纳总结: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对自己写作有什么指导和值得借鉴的地方。(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可提出写作训练,在课堂上或课后均可。如:谢一段人物描写、一段场面描写、环境描写) 五、拓展延伸: 1、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在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 “ 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 ,哪些属于 “ 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解答 ” ,哪些属于 “ 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 ” 。 2、收集有关民歌的音像资料,学习课文中三种不同写10 / 12 方法,把课堂上播放有关音像资料把听到的民歌及其场景 ,结合联想和想象,用 语言表达出来。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鼓励学生写出或唱出当地的一首民谣(写不出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并解释它的意思。 六、作业: 1、课外收集其他文学作品中有关描写民歌的段落。 2、课外阅读沈从文作品 资料平台 过节和观灯 我生长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 “ 送灯 ” ,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 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 “ 烧灯 ” ,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我照例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城厢内外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 “ 震天雷 ” 还是 “ 猛虎下山 ” ,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11 / 12 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有时自告奋勇帮忙,许可拿个松明火炬或者背背鼓,已算是运气不 坏。因为始终能跟随队伍走,马不离群。直到天快发白,大家都烧得个焦头烂额,筋疲力尽。队伍中附随着老渔翁和蚌壳精的,蚌壳精向例多选十二三岁面目俊秀姣好男子充当,老渔翁白须白发也假得俨然,这时节都现了原形,狼狈可笑。乐队鼓笛也常有气无力板眼散乱的随意敲打着。有时为振作大伙精神,乐队中忽然又悠悠扬扬吹起 “ 踹八板 ” 来,狮子耳朵只那么摇动几下,老渔翁和蚌壳精即或得应着鼓笛节奏,当街随意兜两个圈子,不到终曲照例就瘫下来,惹得大家好笑 !最后集中到个会馆前点验家伙散场时,正街上江西人开的南货店布店,福建人开的烟铺,已经放鞭炮 烧开门纸迎财神,家住对河的年轻苗族女人,也挑着豆豉萝卜丝担子上街叫卖了。 (选自沈从文过节和观灯,见花花朵朵坛坛罐罐) 个性鲜明的云南民歌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 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 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12 / 12 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据说,解放前的僳僳族人民 “ 打官司 ” 也是唱歌,原告、被告以歌唱申诉各自的理由,调解人也以歌唱进行裁决。一个高明的民歌手也就常常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的特别尊敬。 云南民歌不仅是云南民族音乐的核心和基础,而且对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各民族歌舞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民族器乐发展的胚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襄阳市城县襄阳东津新区汉水小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抗美援朝课件模板
- 纸牌魔术的题目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雄安新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医疗康复器材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领胜上岗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江苏入团考试题目及答案
- 慢性宫颈炎的课件
- 计算机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管理制度
- 环保行业成本管理制度
- 沈阳地铁入职笔试题目及答案
- 杜甫草堂介绍
- JG/T 337-2011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
- 大唐集团两票管理制度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全流程护理专家共识解读
- 《天然植物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机制》课件
- 购买铁艺围栏合同协议
- 有机食品超市可行报告
- 肿瘤危重症护理从急救到安宁的全程管理2025
- 自行车比赛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