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分糖果.docx_第1页
大班教案分糖果.docx_第2页
大班教案分糖果.docx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教案分糖果【篇一:大班十月份教案】 十月份: 第一周(10月8日10月12日) 活动一:造字的故事(语言) 活动目的: 1、欣赏有趣的故事,了解字的来源。 2、形成“字”的概念,引发对文字符号的兴趣。 3、学习词语:结绳记事、山脉起伏、光芒四射。 活动准备: 1、常见易懂的结构简单的象形文字卡片如:人、日、山等。 2、绳字一条。 3、与故事内容相符教育挂图。 指导要点: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第一遍故事。 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造字的人是谁? 2、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边出示打结的绳子、象形字边讲述故事,让幼儿明白结绳记事的意思和象形字的基本特点。 提问:(1)结绳记事“是什么? (2)发明字的仓吉为什么不赞成用绳子打结来记事的方法? (3)仓吉遇见一只大乌龟后有什么想法? 3、出示故事中提到的象形文字符号:旦、日、山、人、鹿等,让幼儿对字的来源有进一步的认识。 4、最早的象形文字是不是很像画出来的形状?你已经知道的象形字有哪些? 5、学习儿歌造字歌。 活动二:单数与双数(科学) 活动目的: 1、理解单数与双数的意义,区分单数和双数。 2、体验寻找与发现的乐趣。 (一)分糖果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套:10个自制的糖果、两个盒子、标有数字110和相应圆点的卡片、记录纸、铅笔等。 (2)准备学习包科学、圈星星。 指导要点: 1、请幼儿每次取一定数量(10以内)的糖果,并用卡片表示糖果的个数。将糖果分到两个盒子里,一个盒子分一个,轮流分完为止,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引导幼儿思考并交流几个糖果可以让两个盒子平分,几个糖果不能平分,引导幼儿按能平分和不能平分的标准将糖果的个数归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能让两个盒子平分的糖果的个数是双数,不能平分的糖果的个数是单数。 3、结合卡片说一说哪些数字是双数,哪些数字是单数。 4、引导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东西是双数。如一张嘴是单数,两只耳朵是双数;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是单数,两只手的十个手指是双数。 活动三:小树叶(艺术)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和落业在秋风中飘落的意境,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2、 萌发亲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地上的落叶,倾听树叶发出的“沙沙”声。 2、 组织幼儿拾落叶,并观察和利用。 指导要点 1、 玩游戏小树叶,感受音乐表达的意境。 2、 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倾听歌曲,再次感受和理解音乐抒情、优美的旋律,并尝试用体态、语言 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引导幼儿听感情伴奏,有感情地边念歌词边做与歌词有关的动作,并随旋律哼唱。 4、 引导幼儿选择多种形式一起演唱,如:全班唱、小组唱、男女对唱、个别幼儿领唱等,启发幼 儿有感情地演唱。 5、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歌声和适当的表情、动作再次玩游戏小树叶,并带领幼儿到户外 玩。秋风爷爷和小树叶的游戏。 第二周(10月15日10月19日) 活动一:快乐的小乌龟(艺术) 活动目标: 1、安静地倾听乐曲,感受其欢快、活泼、幽默、诙谐的情绪。 2、模仿乌龟的各种动作并尝试创造性地表现乌龟的各种动态,体验用动作表现滑稽、可爱的乌龟所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 丰富幼儿对乌龟的认识。 3、 准备乌龟图片、乌龟头饰、双响筒。 4、 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指导要点: 1、 出示乌龟图片,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倾听配乐故事。 2、 完整地欣赏音乐,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欢快的风格,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小乌龟找妈妈的 过程。 3、 启发幼儿依据故事情节创编与故事情景相符的动作。 活动二:比一比(语言) 活动目标: 1、 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 2、 练习使用量词,学说短句:“这是一x(量词)xx(名词) 活动准备: 1、 准备录音机、磁带(录有好听的音乐和怪诞的笑声),实物卡片,可翻动的记分牌。 2、 活动前带领幼儿从活动室走到户外草坪上,一边观看一边说:“这是一x(量词)xx(名词)。”(如:“这是一本书。”“这是一张椅子。”) 3、 自由活动时,请同伴互相谈谈,家里什么物品可以用“一x(量词)xx(名词)”来说。 指导要点: 1、 集体游戏:以击鼓传花的形式确定一名幼儿,由他从老师手中任意抽出一张事物卡片,后说出 这一实物的名称,另一幼儿答出正确的量词。(如:“这是雨伞。”“这是一把雨伞。”)大家评判:说对的,请他听一听好听的音乐;不对的,听听惹人发笑的声音。 2、 分组比赛:每两组一对,轮流出题答题(如:“这里有皮球。”“这里有一个皮球。”)答对的,得 一分。最后得分多的一组获胜。 3、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提醒幼儿使用适当的量词。 活动三:大熊猫的成长(科学)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大熊猫成长的过程,对大熊猫的成长奥妙感兴趣。 2、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知道大熊猫的哺育很困难。 活动准备: 准备学习包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猜想和讨论:大熊猫妈妈生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它们是怎样长大的? 2、观看“大熊猫成长记”的vcd,观察了解大熊猫成长的过程。 3、谈话交流: a.大熊猫妈妈生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b.大熊猫孩子是怎样长大的? c.大熊猫爱吃什么?喜欢住在什么地方? e.大熊猫有什么本领?它们是怎样学本领的? 4、按大熊猫成长的过程,使用学习包中的图片逐图讲述大熊猫成长的过程。 5、讨论如何在班上建构一个“大熊猫乐园”。 6、在谈话交流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再次观看“大熊猫成长记”的vcd片段或生成新的问题。 第三周 (10月22日10月26日) 活动一:科学:自然测量(数学) 活动目的: 1、学习自然测量长度的方法,尝试测量周围的物品并表达测量结果。 2、了解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标遇到的简单问题。 指导要点 1、提供小棒、吸管等测量工具,人手一份记录表/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桌子的一边有多长,有多宽?长比宽长多少?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教师示范测量的方法:首尾相接,做下记号,记录次数。 3、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结果。 4、交流和比较各自的测量结果。5、组织幼儿讨论: 大家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说一说分别用什么工具,比一比工具是不是一样。引导幼儿得出结论:工具不同,结果不同;工具长,次数少;工具短,次数多。 活动二:落叶(语言) 活动目标: 1. 能专心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秋天叶落的优美意境。 2. 初步领会散文中拟人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并能由此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 配乐朗诵录音带。 2. 组织幼儿户外拾落叶。 1. 以配乐朗诵的形式让幼儿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 老师边朗诵边出示教具,重点教幼儿欣赏作品中拟人与夸张的画。 3. 老师和幼儿讨论:燕子为什么说来信了?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 4. 让幼儿模仿原文的句子展开联想与想象。 延伸:让幼儿到户外观秋景,谈感受。 活动三:太阳、红旗(艺术)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较有表情的演唱,唱准曲调,增强节奏感。 2、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结合国庆主题活动,让幼儿参加升旗仪式。 指导要点: 1、 启发幼儿回忆升旗仪式的活动与情景。 2、 教师范唱,第一遍可在休止部分加上拍手节奏,第二遍范唱了让幼儿来拍手。 3、 可整首跟唱法让幼儿学唱歌曲,结合歌曲内容给幼儿讲述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升旗的时间及 有关的事,把太阳与国旗联系起来。 4、 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如何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唱歌一组拍手,然后交换:另外,还可将拍手 动作改为拍身体其他部位或做其他动作。 第四周(10月29日11月2日) 活动一:大马大马告诉我(艺术) 活动目标: 1. 感受和发现某些自然音响的特点,并与打击乐器的音色相比较。 2.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创编马蹄声,并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3. 初步养成看指挥演奏乐器的习惯,遵守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规则。 活动准备: 准备铃鼓、碰铃、木鱼、双响筒、串铃、大鼓等乐器。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指导要点: 1 以模拟发声引入活动。教师模拟马蹄的哒哒声,引导幼儿模仿并讨论:“你见过奔跑的马吗? 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发什么声音能催马儿跑的更快?” 2 幼儿欣赏音乐。 (1) 引导幼儿安静地欣赏音乐,感受马儿奔跑时活泼、欢快的情绪。 (2) 随音乐用语言和拍手配合进行表现。例如:每个乐句的前两个小节模拟马跑的“哒哒” 声,后两小节拍手。 (3) 集体跟随音乐练习。 3 看指挥分声部练习。 4 乐器演奏。 (1) 尝试探索音色:教师敲击各种乐器,引导幼儿根据音色想象什么乐器象马蹄声,什么乐 器象马铃声。 (2) 教师指挥,幼儿持乐器进行演奏练习。 (3) 幼儿交换却器演奏。 活动二:快乐转转转(科学)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陀螺,进一步探索使陀螺平稳、持久转动的条件,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2、锻炼手指小肌肉,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火柴梗或牙签、儿童剪刀、彩刀、橡皮泥、打空机或小钻子、废纸篓等。 2、准备学习包 指导要点: 1、做陀螺。 a、观察幼儿对多种卡纸或薄塑料片的选用情况。对尚不能迁移已有经验选用材料的幼儿。鼓励其大胆尝试,引导其使用比较探究方法制作陀螺。 b、鼓励幼儿做一做、玩一玩、观察自己制作的陀螺转动的情况,并通过调整使自己的脱落能平稳、持久地转动。 2、做彩色陀螺。 a、在幼儿已学做陀螺的基础上,投放彩色陀螺,引导幼儿观察彩色陀螺转动所产生的现象,激发幼儿制作彩色陀螺的兴趣。 b、观察幼儿使用色彩的情况,引导幼儿关注陀螺上不同色彩的搭配所产生的现象。 活动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玩自己做的陀螺,观察、寻找、收集或记录会转动的物体。 活动三:辨认安全标志(健康) 活动准备: 师幼共同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 指导要点: 1、 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所认识的标志及其含义,说说在什么地方有这些安全标志。 2、 向幼儿介绍几种平常不太熟悉的安全标志。 3、 引导幼儿找找园内、家中有哪些地方应注意安全,并设计、粘贴安全标志,向中班、小班弟弟 妹妹宣传。【篇二:蒙氏阅读大班】 诗歌名称:小池塘 诗歌内容:小池塘,抱月亮,鱼儿睡在蓝天上。 小青蛙,抬头望,乐得呱呱把歌唱。 风儿吹,水儿荡,摇得月亮轻轻晃。 教学目标:孩子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巩固认识小动物和植物。 诗歌名称:手指数数 诗歌内容:小棍一,敲敲敲。剪刀二,剪剪剪。 小叉三,叉叉叉。菜刀四,切切切。 小手五,拍拍拍。电话六,喂喂喂。 镊子七,捏捏捏。手枪八,啪啪啪。 钩子九,钩钩钩。拳头十,当当当。 教学目标:孩子喜欢朗诵诗歌,并且边朗诵边做动作。 诗歌名称:玩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1、感受诗歌中描述事物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 2、喜欢阅读诗歌并能感受诗歌带来的幽默。 3、初步接触重点字词:玩、牙齿、牙刷、蜜蜂、公园、积木、电脑。 诗歌内容:早上醒来,泡沫玩牙齿,牙齿玩牙刷,风儿玩花朵,花朵玩蜜蜂。 下午去公园,云朵玩太阳,太阳玩影子,鱼儿玩波浪,波浪玩皮艇。 晚上回家,地板玩积木,积木玩娃娃,网络玩电脑,电脑玩爸爸。 家庭延伸:家长与孩子以游戏的方式说说一天所做的事情,如:刷刷牙啊刷刷牙, 刷了牙呀洗洗脸,洗洗脸啊洗洗脸,洗了脸呀穿衣服。 诗歌名称:玩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1、大胆想像,能够表达出相关联事物的关系。2、了解诗歌句式,尝试用“a玩b,b玩c”的句式进行诗歌仿编。 3、认读重点字词:玩、牙齿、牙刷、蜜蜂、公园、积木、电脑。 诗歌内容:早上醒来,泡沫玩牙齿,牙齿玩牙刷,风儿玩花朵,花朵玩蜜蜂。 下午去公园,云朵玩太阳,太阳玩影子,鱼儿玩波浪,波浪玩皮艇。 晚上回家,地板玩积木,积木玩娃娃,网络玩电脑,电脑玩爸爸。家庭延伸:家长与孩子一起寻找生活中有相关联系的物品,并模仿诗歌中的句式创编。 诗歌名称:喜欢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1、感受诗歌活泼、欢快的情绪,喜欢朗诵诗歌。 2、学习、理解诗歌中动词的含义。 3、能运用语言对画面内容进行形象的描述。 4、初步接触重点字词:喜欢、乌龟、沙滩、爬、飘、翻。 诗歌内容:乌龟喜欢在沙滩上爬来爬去,鱼儿喜欢在大海里游来游去, 小鸟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小马喜欢在草原上跑来跑去, 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白云喜欢在蓝天上飘来飘去, 我最喜欢把这本书翻来翻去。 家庭延伸: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与家人分享快乐。 诗歌名称:喜欢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1、能用句卡摆出诗歌,并准确朗读。 2、了解诗歌句式,能将自己的画用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4、认读重点字词:喜欢、乌龟、沙滩、爬、飘、翻。 诗歌内容:乌龟喜欢在沙滩上爬来爬去,鱼儿喜欢在大海里游来游去, 小鸟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小马喜欢在草原上跑来跑去, 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白云喜欢在蓝天上飘来飘去, 我最喜欢把这本书翻来翻去。 家庭延伸:1、家长辅导孩子在书写册上书写第7-8页的汉字。 2、家长与孩子一起创编诗歌,并记录下来,制作成一本喜欢的小书 故事名称:打不开的门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1、细致观察画面,根据人物神态猜想故事内容,并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 法。 2、能把图片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有序排列。 3、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故事内容:从前,有个小王子住在一座宫殿里。宫殿里有一扇小门,上面有一个拉 手,小王子怎么拉都拉不开。王子找来仆人一起拉,拉不开。仆人找来哨 兵一起拉,拉不开。哨兵找来队长一起拉,还是拉不开。队长吹响了哨 子,跑来许多士兵一起拉,门的拉手拉断了,还是拉不开。谁都打不开 这扇门,只有请最最聪明的人来开了。最最聪明的人把门研究了半天,说 这是一扇打不开的门。仆人的孩子跑来,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别人告 诉他,这扇门打不开了。孩子说:“怎么会呢?昨天我还开过呢!” 他走到门前,轻轻一推,门开了。 家庭延伸:幼儿和家庭成员分角色表演故事。 故事名称:打不开的门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1、喜欢欣赏故事,能感受故事的特点,有欣赏美、感受美的情感。 2、能够有表情地表演故事内容。 3、能将故事中的道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会逆向思维。兵一起拉,拉不开。哨兵找来队长一起拉,还是拉不开。队长吹响了哨 子,跑来许多士兵一起拉,门的拉手拉断了,还是拉不开。谁都打不开 这扇门,只有请最最聪明的人来开了。最最聪明的人把门研究了半天,说 这是一扇打不开的门。仆人的孩子跑来,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别人告 诉他,这扇门打不开了。孩子说:“怎么会呢?昨天我还开过呢!” 他走到门前,轻轻一推,门开了。 诗歌名称:雨点儿 活动目标:1、喜欢阅读诗歌,能够看图理解诗歌内容,感受“雨趣”。 2、大胆想像,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读重点字词:画画、菊花、游戏、滑梯、游泳、挤。 诗歌内容:雨点儿会画画,在干干的地上,画一朵朵菊花。 雨点儿爱游戏,在宽宽的树叶上,打着转儿滑滑梯。 雨点儿想游泳,跑到小河里,挤来挤去好欢喜。 家庭延伸:1、请家长在雨天和孩子一起外出观赏雨景。 2、家长可做一套与诗歌内容一样的小句卡,与孩子一起摆放朗读。 诗歌名称:风在哪里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1、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能够用连贯的语句表达画面内容。 2、能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初步接触重点字词:哪里、花朵、轻轻、晃、身边。 诗歌内容:风在哪里?树叶翩翩起舞,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花朵频频点头,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小草轻轻晃动,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风就在我们身边。家庭延伸:1、家长指导孩子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制作卡片:我找到的风。 2、家长与孩子一起玩风车、放风筝。 诗歌名称:风在哪里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1、能朗读和表演诗歌,感受其中乐趣。 2、根据自己的想象防编诗歌。 3、认读重点字词:哪里、花朵、轻轻、晃、身边。 诗歌内容:风在哪里?树叶翩翩起舞,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花朵频频点头,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小草轻轻晃动,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风就在我们身边。 家庭延伸:孩子和家长一起防编诗歌。 诗歌名称:会走路的小松鼠 活动目标:1、感受诗歌的韵律,体验诗歌的情趣。 2、对诗歌文字感兴趣,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了解小鹿外形特征,理解小树所指。 4、认读重点字词:松树、淘气、小鹿、摇、走路。 诗歌内容:看那只淘气的小鹿,头上长着两棵小树。 小树摇一摇,小鹿走一步。小树摇两摇, 小鹿走两步。快看,快看,会走路的小松树 家庭延伸:家长带孩子去动物园时,可以观察鹿角的特征,让孩子观察鹿角还长的像什么。 诗歌名称:汽 水 活动目标:1、感受诗歌中描述事物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 2、大胆想像,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读重点字词:透明、汽水、气泡、海洋、浮、喝、吐 诗歌内容:透明的汽水瓶里,住着一条小鱼吗? 我摇一摇瓶子,就有气泡浮起。【篇三:大班 数学教案 学习9的组成】 数学活动 活动内容:学习9的组成 活动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