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描述一个主题.doc_第1页
两种描述一个主题.doc_第2页
两种描述一个主题.doc_第3页
两种描述一个主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种描述一个主题 三国时期的末代皇后曹节在历史上原本是一个一笔带过的人物在陈寿的三国志武帝纪中也只是简简单单提到: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秋七月汉献帝聘迎曹操的三个女儿为贵人其中年龄最小的留在曹家等待成年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春正月汉献帝立曹操的第二个女儿为皇后除此之外包括这个第二个女儿的姓名、生平、卒年在三国志中都没有进一步交代而在范晔的后汉书献穆皇后传中则弥补了陈寿记载的缺陷该传载: 献穆曹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十九年并拜为贵人及伏皇后被弑明年立节为皇后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人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后在位七年魏氏既立以后为山阳公夫人自后四十一年魏景元元年薨合葬禅陵车服礼仪皆依汉制 通过这个记载我们终于得知曹操的这三个女儿分别叫做曹宪、曹节、曹华这个曹皇后就是曹节从这个记载中我们还可以了解这个末代皇后对于曹丕所谓“禅让”的态度她是站在自己的丈夫一边而反对自己的哥哥的除了以上这两本史书中加起来还不到200字的记载之外再也不见关于曹皇后的踪迹 不过就这么一位非常简单的历史人物引起了后来的两代文学家的关注纷纷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了改造首先是罗贯中没有放过这个人物在其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罗贯中把关于曹皇后的故事做了一个改编情节变成了这样: 次日官僚又集于大殿令宦官入请献帝帝怯惧不敢出曹皇后曰:“今百官请陛下设朝问政何相推也”帝泣曰:“汝兄欲篡汉室故令百官相逼朕故不出”曹氏大怒曰:“汝言吾兄为篡国之贼汝高祖只是丰沛一嗜酒匹夫无籍小辈况且夺秦朝天下吾父扫清海内吾兄累有大功为何不可为帝汝即位三十余年若不得吾父兄汝为齑粉矣!”言讫便要上车出外帝大惊忙更衣出前殿(见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十六“废献帝曹丕篡汉”) 罗贯中的修改目的非常明显借曹皇后的逼宫体现了汉献帝的悲惨处境揭露曹操进献女儿为后的目的这种修改在经过几百年后又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做出这个改动的是毛纶、毛宗岗父子在章回本的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中曹皇后又变成了这个样子: 次日官僚又集于大殿令宦官入请献帝帝忧惧不敢出曹后曰:“百官请陛下设朝陛下何故推阻”帝泣曰:“汝兄欲篡位令百官相逼朕故不出”曹后大怒曰:“吾兄奈何为此乱逆之事耶!”言未已只见曹洪、曹休带剑而入请帝出殿曹后大骂曰:“俱是汝等乱贼希图富贵共造逆谋!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言罢痛哭入宫左右侍者皆歔欷流涕 这个再修改实际上是把曹皇后的形象恢复到历史的之中对于这个修改毛纶、毛宗岗父子是非常满意的并特意在该回总评中提到: 吕雉王产、禄而刘几化吕;武曌宠三思而周几代唐若曹后者诚过之矣曹后之骂曹丕比之王后之骂王莽庶几相似乎然以后之贵而贵其族者王后也;以族之贵而贵为后者曹后也族以后之故而得贵则后之斥之也易;后因族之故而得立则后之不党其族也难推曹后之心使其身非曹操之所出我知其必与父兄同谋讨贼如伏后、董妃之事耳伏完有女而曹操亦有女董承有妹而曹丕亦有妹曹后之贤殆将与伏后、董妃并列为三云 其实这个改动的目的在于:突出曹丕篡汉不得人心连篡汉者的亲妹妹都极力反对和阻止从而达到作者“拥刘贬曹”的主题 这两种改动孰优孰劣到了现代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宁希元先生在“毛本三国演义指谬”一文(见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一书)中认为: 对于献帝这样一个可怜虫曹后自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好感毛氏父子出于封建正统观念硬要作翻案文章让曹后大骂曹丕实在无味的很 对于这种观点张国光先生在“毛宗岗继承金圣叹小说理论评改三国演义的贡献”一文(见三国演义论文集一书)中指出: 毛本特别注意围绕尊刘贬曹的中心思想来删去小说旧本中某些与这一主题相矛盾的故事情节而补充以能够从不同的侧面表现这一主题的内容例如通俗演义写曹后闻献帝骂其兄丕为“篡国之贼”又怒曰:“汝高祖只是丰沛一嗜酒匹夫无籍小辈况且夺秦朝天下”又斥献帝说:“若不得吾父兄汝为齑粉矣!”殊不近情毛本改为“曹后大怒”骂曹洪等“希图富贵共造逆谋!” 毋庸讳言毛宗岗删改或补充小说的某些内容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有效地鞭挞曹操这个大奸雄的形象 如何看待罗、毛的改动和现代关于这个改动的争论呢笔者认为:如果从历史的来看毛纶、毛宗岗父子的改动显然更加符合历史宁希元先生所言的“对于献帝这样一个可怜虫曹后自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好感”一说显得证据不足在历史上没有事实在小说中也找不到其他的证据说明宁先生的推断而张先生所谓“殊不近情”的判断似乎也没有什么必然性应该说这两种可能性都是有的因此这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其次作为小说而言对于文学形象的定型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