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读后感_第1页
莫言作品读后感_第2页
莫言作品读后感_第3页
莫言作品读后感_第4页
莫言作品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莫言作品读后感 篇一:莫言作品读后感 红高粱是我读的第一本书,很平淡的感觉,甚至觉得内容很丑陋。其实记忆已经不是很深刻了,可能因为只顾着想象里面一段描述日本兵逼着孙五活剥罗汉大爷的场面, 割完耳朵,又割生殖器,之后又剥了皮,当时描述的场景让我心惊胆战,可还是忍不住去想象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场面,自己在场的话看了会不会得精神病,一直不停地想。之后的内容,几乎是一边还残留着那个场景的恐惧,一边往后看的。 丰乳肥臀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虽然有时候感觉有些段落太过繁杂,或者场景切 换得太快跟不上思路,但顺着总体思路摸索下去,还是很震撼人心的。故事的一开头就很吸引人:一个普通乡镇的一家以打铁为生的普通家庭的普通产妇临盆,于此同时,要生产的还有家里的一头驴。因为产妇之前生过 7 个女儿,而驴是第一次生产,因此全家的接生重点竟然放在了一头牲畜身上而不是一个人身上。直到最后,驴难产经过请兽医帮忙后顺产了一头骡子,产妇因难产而奄奄一息,最后请了接生婆,生出了一女一男,女孩被2 / 12 认为是多余的;男孩,也就是男主角,被接生婆宣告死亡后又被闯进来的日本人救活了。从此开始了他漫长而又痛苦的人生。 以前看过关于革命的小说或者故事,都是讲主角如何的参军,如果 英勇 的为祖国 奋斗打胜仗,看得心血澎湃。而看这部从普通民众视野写出的小说,却感到战争的无奈。无论是哪边赢了,人民该活的还是要活下去,红军赢了,你掌权,可我还是照样种我的菜吃我的饭;地主赢了,我还是一样,甚至地主会把投影机给村民们放电影,还会让村民们见识到人也能像小鸟一样地在天上飞翔。 战争并不能拯救任何人,人性的拯救才是最重要的。作者从日本侵略一直讲到日本投降,解放战争,继而到大生产运动以及文革等等,我对历史并不了解,可我能看到小说中描绘人性的丑陋。战争并不是最让人痛苦的,痛苦的是战争结束后的人性转变!大生产时,文中的三姐自吹自嘘,把牛的精子射到母羊里,把兔的精子射到牛里,期待着像骡子一样的变种出现。大饥荒年代,每个人都吃不饱饿得前背贴后背,可还存在着 狼心狗肺 的人 利用炊事员的职务吃饱喝足后 把热乎乎的馒头当做诱饵诱奸了毫无反抗之力的女人。文中的四姐因家庭贫困自愿卖身做妓女,积累了无数的3 / 12 珠宝后收手不干想回家孝敬母亲过上好日子,最后却被公社的人挖去了珠宝进行了批斗,被铁拳狠狠地锤在了脸上。男主角唯唯诺诺,胆小懦弱,连母亲死后,入土为 安以后,还被一位公家人逼着要他挖出母亲进行火葬,声称国家的神圣领土不许随便乱埋尸体,而之后不到的几个小时,有一年轻小伙跌入附近的沼泽池里,陷了进去,救不上来,却没有公家人出现说不许乱埋尸体,两者形成了强大的反差。 总之,这是一部很沉重的小说,每往前一步,似乎都带着沉重的脚镣前进,社会在进步,人性的道德底线却没有跟着发展。 篇二:莫言作品读后感 蛙描写的是计划生育抓得最紧的那些年代,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我很支持计划生育,估计是一直以来在网 上看到的中国人口局势以及这几个月来找工作遇到的太多竞争者的缘故,心里真真恨过当初人们不节制的生育引起的后果。可一方面看到小说里面描述的场景,只要是生过小孩的,一律结扎,侥幸怀孕的,无论几个月大,一律抓去做流产手术,为此小说中男主角的老婆就因为流产手术而死在手术台上。其实这些事我小时候也听说4 / 12 过,一个小学女同学,已经有个弟弟了,后来妈妈又怀了一个,计生办的来抓,她妈妈就跑到深山里面去。这是她跟我描述的,当时心里也着急的帮着同学祈祷她妈妈不被抓住。不由得对小说里面的孕妇多了几分的同情,对小说里狠抓计划生育的姑姑 带了些恨意。 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只有一点感触最深。当年毛主席说,必须生小孩,壮大中国人口,奖励生完小孩的家庭。因此人们像得了命令一样的毫无节制的生养小孩,我家当地还出现了生完 10 个小孩后的母亲被封为英雄母亲的事情。而后来又因为中央领导的一句话: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底下的人又领了圣旨一般,什么狠、辣、毒的事情都做得出。因此,领导的政策是如此的重要,好的领导,不会一会儿东一会儿西, 不会让底下的人左右动摇, 不会让别人为他付出惨重的代价。 以前只是在网上看到人们怎么评论莫言,怎 么猜测他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看完他的小说之后,不由得很佩服他,能把人类的天性描述的如此的现实,完全的把人性中必须改变的地方赤裸裸地展现在了人的眼前。想起他说过的一段话: 5 / 12 讲故事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长大以后变成讲故事的人。但是讲故事变成一种职业以后,目的就不仅仅是愉悦他人,而是用自己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生社会的种种看法,用故事来歌颂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所以讲故事是件很严谨的事情。故事里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最好的故事是让每个读者在故事里都能看到他自己。所以我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篇三:莫言作品读后感 我读了莫言的作品透明的红萝卜,对于这篇文章,我有很多的感想,老铁匠在那种年华老去,将为小铁匠取而代之的悲惨命运下的苦苦挣扎,也是文章的动人之处。 这里我就选录文中表现最激烈的两处: 打得最精彩的时候,也是老铁匠最悲哀的时候,仿佛小铁匠不是打钢钻而是打他的尊严。正当老铁匠要为手中的钻子淬火时,小铁匠耸身一跳到了桶边,非常迅速地把右手伸进了水桶。老铁匠连想都没想,就把钢钻戳到小伙子的右小臂上。小铁匠嗷地号叫一声,他直 起腰,对着老铁匠恶狠狠地笑着,大声喊:师傅,三年啦!6 / 12 老铁匠在雾中说:记住吧钻子的淬火权掌握在谁手中,谁就是今后的支配者,小铁匠的挑战和老铁匠的顽守在这里演绎地淋漓尽致。 文中老铁匠的歌,也是一首失落的挽歌。而这首歌正是在小铁匠向黑孩表示他可以收他为徒时唱起的。能否收徒弟是技艺是否完成的标志之一,小铁匠的这种公然挑战,到底使老铁匠凄凉了。恋着你刀马娴熟,通晓诗书,少年英武,跟着你闯荡江湖,风餐露宿,受尽了世上千般苦 你全不念三载共枕,如去如雨,一片恩情,当作粪土。奴为你 夏夜打扇,冬夜暖足,怀中的香瓜,腹中的火炉你骏马高官,良田万亩,丢弃奴家招赘相府,我我我我是苦命的奴呀 一个似乎在说,三年啦,我还要处处受制于你这个没用的老头,该让我独立了;而另一个则心寒地哀叹着,这三载来,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现在你翅膀张硬了,倒要把我这个恩人一脚踢开了。三年和三载的暗合正是小铁匠与老铁匠分别在自己立场上,对这种暗暗较量所做的注解。 篇四:莫言作品读后感 因为我一直做图书阅读推荐和新书上架宣传的缘故,7 / 12 再加上自己号称不可一日不读书,一周至少读两本,莫言获得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很多读者朋友、作家、编辑,再在 QQ 或电话里遭遇,就免不了问我:你觉得莫言的书写得怎么样? 实言以答:不好意思,莫言先生的书,我一本也没读过。严格来讲,莫言先生的文章,我一篇,甚至一个字也没看过,实在没办法评价。照例会得到一片惊讶之声。于是,我不得不补充,但我肯定知道莫言,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这个补充答复,总算是对提问者的一场安慰吧。 于是,下决心 读一下莫言的书。在莫言文集中,我选择了檀香刑。没有任何理由,只是因为我自己偏好悬疑恐怖刑侦类的,所以就选择了这一本来进行阅读,这完全是根据读者自己的喜好。 读莫言的书需要耐心 这几乎是纯文学或者是经典文学一惯的情况,也是跟网络文学一个显着的区别。经典文学的语言,需要细细品味,不会像网络文学一样,一泻千里,一目十行,甚至一页的作法,也只存在于网络文学作品阅读上,经典文学,这样做的8 / 12 后果是,你这样看的两个小时,还不如去逛街,纯粹浪费时间。 第二个是情节的耐心,檀香刑 进入情节已经很快了,但还是拥有较长时间的铺垫。如果不是真正的读者,只是想浅谈辄止的人,很难读过这个精彩的铺垫。而网络文学,却是一上来,就用大量目不瑕接的情节来吸引你,但它也只是吸引而已,虎头蛇尾,之后的情节就严重拖沓,注水。而檀香刑绝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阅读的过程,它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让你的读感越来越多,越来越浓厚。 显然,剥洋葱,不仅是需要耐心,更需要方法和坚韧力的。 莫言的写作艺术手法很成熟 光说作品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时间,莫言这本檀香刑,就是 一场第一、第二、第三等所有人称,以及顺叙、倒叙、插叙等所有的活教材了。读完了这本书,这两种主要的叙述功能,你就可以无师自通了。 另外,他的场景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细节情节描写,9 / 12 真是达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读起来,不仅感觉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甚至我们也成了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亲历者。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对于一个作家来讲,真是难能可贵。 莫言的小说很完整,但欠缺高潮 这几年来,我们读作家的书,下半程,俗点说,总会觉得尿急;雅点说,其实就是虎头蛇尾。小说开篇开得宏大牛 B,但结尾 不仅做不到豹尾,甚至连画龙点睛、锦上添花都很难,更缺乏开放式的联想结尾。 莫言的这本檀香刑,是完整的佳品。当有人推荐我读一个作家的书时,我总是先问:完整吗?这个是有双重含义的,第一个完整,当然是指写完了没有,是不是全本。第二个,就是作品本身,是不是完整,有没有尿急。 这一个完整要求,中国现在很多着名的作家,都很难做到,而且做到的人,非常之少,少到用你的两只手的手指,就轻松数完了。莫言先生算一个。 但细品檀香型,还是感觉有缺陷,缺陷就在于高潮,大家都知道,这个 高潮,是层层递进,在种种因素推动10 / 12 下,最终达到了一个高潮。虽然在檀香型里小高潮不断,但我们期待的大高潮,却在全书结束后,也没有出现。并且,整本书的情节递进,虽然也有扣人心弦处,但总得来讲,还是失之平坦。 令我们欣喜的是,莫言先生现在正处于创作的盛年期和高潮期,我想,在未来五年,十年,他们创作出更具人心震憾力的作品,而在人心震憾力这一点上,高潮的作用,显然是必要条件。 篇五:莫言作品读后感 我很喜欢莫言,可是我的老婆不喜欢,说他的小说没有美感,难以卒读。 的确,莫言的小说看上去很丑,里面的形象都不怎么光鲜,甚至文学传统里一向光明的母亲形象,在他的笔下,也大打折扣。比如欢乐里的母亲,说话漏风,形容邋遢,甚至满身虱子,连老鼠都肆无忌惮地爬过她的身体。而他的乡亲,在他的笔下,都是满嘴猪屎牙,长相难看,言辞鄙俗。他甚至诅咒他周遭的绿色,说它是最肮脏的颜色。 11 / 12 可是,他的小说在暴露这些真实的外在的丑陋之后,所留下的些微的内在的美,不是更真实和可贵吗?比如 言情小说网 欢乐里的母亲,虽然形象委琐,怕媳妇而且迷信,但是为了送她的小儿子上 复读班,去向人乞讨;而且乞讨时讲述真实的情况,而不是撒谎来欺骗他人的同情;当她的儿子说她丢人时,愤怒地打了他。这不是美吗?在那一刻,这个母亲的形象,不比那个所谓的风流倜傥,绰号大学生的小儿子永乐美多了吗?甚至在他看来可恶的哥嫂,在生活的重压下,仍让他再复读一年(已经是第五年了),这不是人性的美吗?让他感到少有的温暖,让他欣赏自己的乳房,对所有人,包括他的母亲和蔼可亲的鱼翠翠,不美吗?在 都市小说 的末尾,附上的中学生习作,正是通常所谓的在生活中提炼出的美。可是在这些文字里,哪里有她母 亲真实的形象,哪里有她满腹的艰辛?这样的美,是隔了一层的美,比正文里的众多卑微,丑陋掩盖着的美,深度差多了。 不禁想起庄子里提到的很多身体残缺,外形丑陋的高人。在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