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著名作曲家刘长远先生作品音乐会、作品赏析讲座有感_第1页
观著名作曲家刘长远先生作品音乐会、作品赏析讲座有感_第2页
观著名作曲家刘长远先生作品音乐会、作品赏析讲座有感_第3页
观著名作曲家刘长远先生作品音乐会、作品赏析讲座有感_第4页
观著名作曲家刘长远先生作品音乐会、作品赏析讲座有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观著名作曲家刘长远先生作品音乐会、作品赏析讲座有感 民乐靠挖掘乐队潜力的严肃创作前行 观著名作曲家刘长远先生作品音乐会、作品赏析讲座有感 刘长远的作品百听不厌,耐人寻味,这是多数观众对他作品的评价;在专业圈内,演奏员们对他作品的印象多是刚接触时叫苦叫累,拿下来以后大呼过瘾。因此,也流行着这么一个玩笑,在乐队排练刘长远作品期间他从不露面,因为他总是挑战演奏员的演奏技术和速度极限,大家练起来辛苦,愁肠百结。但排下来以后,刘长远就笑呵呵的来了,那时演奏员们也都换了副嘴脸,喜笑颜开地大声叫好 。 这场周末音乐会,是 指挥家彭家鹏带你赏民乐 系列首次以作曲家个人作品构成的专场演出,选曲民族管弦乐抒情变奏曲忆龙跃东方三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们不仅在专业圈内得到认可,在广大听众中备受欢迎,也是海内外各大乐团争相上演,中、小学乐团比赛的必选曲目之一。作品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在彭家鹏挥舞的棒下总能得到完美诠释,柔情与动感并存,激烈而又内在,音乐流淌入心,令观众为之倾倒、震撼。 下午的讲座中,刘长远详细讲解了民族管弦乐未来2 / 7 的希望梦释。为了让讲座更加生动,他特意邀请了青年演奏 家王玉珏首演扬琴协奏曲月下无影,音乐灵动,技巧高超;赵志勇吹奏了唢呐协奏曲金声,展示了唢呐细腻委婉的一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获奖的民族室内乐水墨画,虽然学术性强,但可听性也不逊色,在张莹莹、丁雪儿、董淼的演奏下,其精致的旋律线条优美动听。 有趣的是,一位号称 拒绝听民乐 的听众却破天荒地从头到尾跟着聆听。他是从青岛特意赶来的著名歌剧导演王景彬。曾经,王景彬和彭家鹏一起合作歌剧茶花女,演出非常成功,他就对彭家鹏说 你还是跟我一起弄歌剧吧!中国民乐有几个问题解决不了 律制不对音不准、 齐奏混奏不具交响性、音响太杂噪音多。 彭家鹏习惯性地耸耸肩,只微笑说了一句 民乐你还是要听一听 .王景彬听了彭家鹏劝告 ,看了音乐会,他惊讶地发现:彭家鹏把民乐这三个问题天衣无缝地解决了,刘长远的作品更是把民乐的张力和潜力挖掘深入,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民乐!他像是被敲开了喜爱民乐的心门, 以前没有真正认识到民乐这个瑰宝。现在有了好作品,在一流指挥和乐队的诠释下尽显了民乐的美,民乐完全可以交响化、国际化! 王景彬改变了对民乐的旧识。 中国民乐杂志内页 从偏见到偏爱,发现一片未开垦之地 3 / 7 刘 长远真正介入民乐写作,是从 xx 年抒情变奏曲一炮打响开始的。第一次写民族管弦乐就获得巨大成功,给了他很大鼓励。 xx 年,他创作了琵琶协奏曲戏弹; 2016年用自然音写成展示多种乐器 solo 的民族管弦乐四季;2016 年受上海民族乐团委约创作了打击乐分量十足的龙跃东方; 2016 年受澳门中乐团委约为纪念辛亥革命而作未来的希望; 2016 年写下了名扬海内外的忆他的很多民乐作品常闪耀在舞台上,刘长远对民族管弦乐创作越来越熟悉,对它表现力的掌握也越来越自信了。 然而,在这之前,刘长远对民族管弦 乐的理解也有些偏差。他 9 岁开始拉小提琴,还坐过交响乐队, 1985 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 1987 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获硕士学位; 1992-1995 年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获艺术大师文凭。这些经历使他掌握了扎实先进的作曲技法。虽然也写过一些民乐小重奏,但他对民族管弦乐还是比较陌生的,民乐也一直不像西方音乐那样能钻到他心里去。在八九十年代,像很多人一样,刘长远也曾觉得民族管弦乐音不准、节奏不准、声音偏小偏窄。直到 2000年以后,面对写交响乐得不到演出机会,呕心沥血谱出的乐章仅上演一两 次就被尘封在抽屉中的无奈现状,使刘长远深深感到作为作曲家的身份价值得不到体现,恰好此时指挥彭家鹏也总是鼓励他催促他写民族管弦乐作品,就这样,刘长4 / 7 远踏进了民乐领域。 渐渐地,刘长远发现 展示民族乐器本身的特色取决于作品 .民乐作为独奏和重奏形式非常好,但同时,作为管弦乐队,它诠释的那种柔美和张力更具韵味。因为中国乐器跟西洋乐器不同,西洋乐器音准稳定,但民族乐器善于表现变化音,有些还可以通过气息随心所欲控制音高。并且,民族管弦乐队也可以在节奏、音准上做到非常准确,关键在于指挥的要求。运用好中西乐队之间互补 、相融的关系非常重要。 这让刘长远感觉进入了一个非常广阔的新领域。十余年光景,他不断挖掘民族管弦乐的特色。他有一个使命感 在世界音乐中证明中国作曲家能像西方作曲家一样对艺术做出贡献 .他希望不只自己这一代人这样想,需要一代代中国人去证明。他说: 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 60 多年,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它才刚刚开始。我们中国作曲家比较幸福,因为我们有民族管弦乐这片未开垦的土地。 与肤浅对立,追求思想内涵深刻的作品 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有人喜欢突出色彩性的创作,有人喜欢描写民间风土人情,有人喜欢优美婉转的曲调,有人喜欢先锋派的无调性音乐。而刘长远创作的最大特征则是思想深刻、张力十足。 刘长远认为, 有思想性的音乐能给人带来更大的触5 / 7 动。 平时看起来,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但在他的作品中,却不时体现着严肃性。他喜欢在音乐中表现思想,表现人生哲理,让人听完音乐之后不禁深思。就像听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会思考什么是死亡,刘长远的忆让人想到伟大的母爱或者爱情,抒情变奏曲则寓意人生的沧桑变化。在刘长远 的音乐中,这些对人生意义、人性情感的表达与思索时常流露。艺术哲学家阿诺德?豪塞尔指出: 严肃的、真正的、担负责任的艺术必定会卷入生命和人类存在意义之类问题的探讨。 历史的车轮也证明了这一点,载入史册的多是思想性、艺术性极高的作品,这样的音乐实际上才是真正的主流文化。 其次,音乐张力巨大,旋律独创也是刘长远作品的一大特征。弱的时候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强的时候疾风骤雨一般,慢的特慢,快的特快。著名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曾评论 刘长远的音乐极富戏剧效果,给人以画面感 .它给人带来的触动和震 动较大,易引人入胜。彭家鹏不止一次赞叹 刘长远所有的旋律几乎都来自自己的灵感,他是自己想出来的,这太难了,就像上帝告诉他的一样,每一部作品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声音,无法代替。 刘长远的观点是: 人要追求不肤浅,肤浅的对立就是深刻。因为毕竟是严肃音乐,不是娱乐音乐,娱乐音乐是6 / 7 另外一回事。 但好在,他的深刻是考虑听众的,他从来不迎合不讨好听众,却想尽办法能让观众听懂。他主张作曲家必须要把民间的艺术提炼上升到人文的艺术,与专业相结合,又让听众喜欢,才能雅俗共赏,引领观众的审美品位。 用心挖掘乐队潜力, 推动民乐向前发展 事实上,现在很多民族管弦乐作品都非常棒,但彭家鹏似乎对刘长远的作品 情有独钟 .在他指挥的音乐会中,几乎都会安排刘长远的作品,一首,甚至更多。这种偏爱缘于 刘长远不断把民乐的潜力和空间向前推动 ,这是刘长远的贡献和追求,同样也是彭家鹏的。 当前,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家和指挥家贤者辈出,可是没有好作品,乐团难以提高。作为贯通中西的一流指挥,彭家鹏指出 刘长远的每一首民族管弦乐作品都是对乐队的飞跃提升 .刘长远特别用心地挖掘民族管弦乐内部的可能性,在民族器乐的演奏速度、演奏方式上挑战极 限,他把民族乐器好听的、科学的东西写了出来。手法新颖,音乐语言和节奏型运用复杂,配器与技法应用现代又适度,极具时代感和表现力。虽然在每次排练过程中,彭家鹏和演奏员们都感觉很辛苦,但他们还是坚持要做,在尝试中不断突破自我。 至于怎么写好民乐作品,也是门艰深的学问。由于民族管弦乐队没有铜管,很多人都误以为民乐出不来非常有张力的、气势恢宏的场面。细心的彭家鹏发现,刘长远在处理7 / 7 作品矛盾冲突时,除了使用中乐的管乐以外,他把民族管弦乐团独有的弹拨乐发挥、调动,用弹拨乐的扫弦、轮指,像狂风急雨一样渲染氛围,效果同样 令人震撼。因为看到中西两种乐团的发音、编制、和声、共振、思维方式、音乐语言等不尽相同,刘长远非常智慧的寻找到了中国民乐自己的创作方式,决不盲目照搬模仿西方音乐。 还是那句话,作品决定了民族管弦乐发展的未来。西方管弦乐经历了几百年发展,是各国作曲家共同创造的。试想,如果没有这些伟大的作曲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