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和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和反思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也是多元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中蕴藏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本节课我在 “ 学探议练 ” 教学模式思想的指导下,由小说三要素入手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渗透。强化 “ 积累 ” 、 “ 诵读 ” 、 “ 体验 ” 、 “ 生活 ” 等角度的语文教育的 回归。加深对 “ 孤独 ” 、 “ 成长 ” 、 “ 哭泣 ” 、 “ 坚强 ” 、 “ 责任 ” 等情感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 “ 孤独之旅 ” 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 / 9 教学重点: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 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导学生勇敢面对孤独,健康成长。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视频展台。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跳读法、揣摩法、点拨法、文本细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思路 、课前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进行预习,自行解决阅读障碍; 、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恼与快乐导入新课,展开学习,教师抓住小说三要素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以课文插图为突破口,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抓住重 点词句进行细读研读,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联系学生自身,由课内走向课外,通过课内外文学的积累赏析来品味孤独,从而丰富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勇敢的面对孤独。 教学流程 (课前为了缓解师生紧张的心理情绪,也为文本学习创设情感的基调,特播放歌曲真心英雄,熟悉的旋律使同学们轻松了起来。) 3 / 9 一、情感导入,营造氛围 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恼或快乐) 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 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当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道旅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 二、设疑激趣,整体感知: 1、小说写了谁的孤独之旅? 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段孤独之旅呢?(研读第一段,品味词语 “ 竟 ”“ 忽然 ”“ 只好 ” 。) 2、假如让你不上学,跟着自己的父亲去谋生,你愿意吗?(换位思考,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杜小康愿意跟着父亲去放鸭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找出关键句子) 过渡:课文第 48 段说,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这个结局是令人欣慰的,但杜小康是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考验才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呢?让我们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三、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1、请看大屏幕(课本里的插图),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描4 / 9 绘或者说明一下它?通过对画面的观察,谁能猜出杜小康当时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茫然、恐慌、孤独等等) 2、据学生的回答追问,进行文本细读: 追 问:你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语句吗?课文是怎样表现杜小康的茫然、恐慌和孤独的?(让学生划出相应的段落句子,引导学生仔细的品味推敲揣摩语言) A、茫然 抓住第 11 自然段中的心理描写,更换人称朗读,采用第一人称朗读,让学学生谈 “ 杜小康的茫然 ” 的切身感受并相互评价。 B、恐慌 齐声朗读第 21 自然段: 质疑: 、你觉得那些词语用得较生动?这些词语能否更换? ( “ 涌 ”“ 围 ” 突出了芦苇荡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 、更换人称朗读、体验。说说为什么描写芦苇 荡。(以景衬情,衬托杜内心的恐慌) c、孤独 研读第 29-33 段,读读议议,说说杜小康的孤独体现在哪里? (背井离乡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茫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心灵寂寞的孤独) 质疑:品味题目 “ 孤独之旅 ” 的含义? 5 / 9 ( 杜小康与父亲一起离开村庄,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环境的孤独。 杜小康心灵的成长过程) 3、看到杜小康如此的茫然无助、孤独无奈,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将会怎样安慰他?请几名同学说说。 点拨:最好能够用一首诗歌 来劝慰一下他,想一想咱们学过的诗歌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生齐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过渡:(教师幽默风趣的,手指大屏幕)看!杜小康听到我们声情并茂的 “ 劝慰 ” ,感动得都哭了。 ?!他有没有哭? 4、从文中看,杜小康在什么情况下哭的?(经历了暴风雨,在暴风雨中找回鸭子之后) 过渡: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暴风雨?在暴风雨中他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呢? 文本细读: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 36 自然段和 46 段。小组合作讨论。 质疑: 、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暴风雨的?(视觉、听觉)试找出相关句子。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和拟人)有何妙处?(分析 “ 歇斯底里 ” 一词) 、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反衬主人公的勇敢与坚强) 6 / 9 、暴风雨过后, “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 你能说明白吗?(委屈;激动;战胜了暴风雨的考验,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 5、主题: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 6、教师小结: “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正是因为 杜小康忍受了孤独,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才学会了坚强,完成了这段 “ 孤独之旅 ” 。我们相信杜小康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强稳重,因为情感上的寂寞、生活上的无助、环境中的恐慌和对未来的茫然等诸多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仔细的雕刻着他的灵魂。 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杜小康 - 茫然、恐慌、孤独 - 磨难 - 坚强 成长之旅 拓展延伸,品味孤独: 1、其实,有许多成功的人物,都曾经经受过孤独?想一想,在 语文课本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多少经受孤独的人物7 / 9 形象呢? (丑小鸭、韩麦尔、闻一多、贝多芬、鲁滨逊、夸父、孔子、居里夫人 ) 总结:孤独是一种创造,是灵魂的舞蹈。我相信孤独的心灵肯定包裹着一颗珍珠,那珍珠是它坚韧而又柔软的追求和理想。 2、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而这过程绝非永远 “ 一帆风顺 ” ,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屈辱与泪水。成长,也是需要付出 “ 代价 ” 的。孤独就是其中最贵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残酷又美丽的题目。 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会怎样看待 “ 孤 独 ”? 3、结束语:同学们,其实你们身上也有杜小康的优秀品质。因为今天你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勇敢、好学、谦虚、坦诚 希望你们在与孤独不期而遇时,要勇敢面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现在我们将满腔感慨化作歌声,让我们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以 “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为原则,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8 / 9 为主体,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面试从以下两个方面略作反思。 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教学设计立足大语文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 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张孝纯语)。我认为,有限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抓住文本,放眼课外,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相关的语言资料,并加以积累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我紧扣 “ 成长 ” 和 “ 孤独 ” 角度进行教学立意,从学生喜爱的歌曲入课,设计了 “ 换位思考的体验 ” 、 “ 劝慰式的口语表达 ” 、 “ 孤独形象的举例 ” 、 “ 孤独心曲的倾诉 ”等衔接自然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课堂教学彰显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9 / 9 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与自由境界(程少堂语)。鉴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中力图以生动的语言、昂扬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将学生有语言、文体的层面引入文化、人文的层面。笔者抓住了小说文体的特点,由人 物形象、环境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蒸汽包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班常识教学题目及答案
- 线段的判断题目及答案
- 显著性检验题目及答案
- 沧州十四中一模考试题及答案
- 物业保安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中药药剂学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考试试题题库
- 2025年超细铜粉项目建议书
- 2025秋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学期教学计划
- 2025年语言能力等级考试英语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全集
- 客运驾驶员安全行车课件
- 【初一】【七年级】【语文上】【秋季】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今朝》【课件】
-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局工作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吴忠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电梯困人救援演练记录表
- 医疗器械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范文模板)
- 蚩尤、三苗、九黎的传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