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作描写传神三步课例赏鉴【教学目标】以修改文段为依托,指导学生学习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提升学生把人物写得传神的能力。启发学生调动心灵的感受,雕琢文字,传达神韵。【教学重难点】通过动作描写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神韵气质。【课堂实录】一、导入师:人的内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动作才是真实可靠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就曾经说过:人最深刻的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见诸现实。可见,动作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是人物传达情感、展现内心、凸显性格的重要手段。而成功的动作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神韵气质,正可谓“动辄传神”啊!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从动作描写入手,去探索如何将人物写得传神。二、技法指导(一)初试身手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视频展示公益广告打包。)师:画面虽已定格,内心却难以平复。视频让我不由得想起那首由叶芝的诗改编,唱到每个人心底的歌曲当你老了。是啊,“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高尔基)画面中失智老父亲的形象让我们印象深刻,心情沉重,尤其是他“打包”饺子的动作触及了为人子女内心最柔软之处,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执着而深沉的父爱。同学们,“笔乃心灵之舌”,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将心中的这份感动化作文字,描写老父亲在餐桌上的习惯性动作,传达出那份深沉的父爱!(学生写作。)师:好,大部分同学已书写完毕,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一下书写的片段。生:父亲呆滞地坐在餐桌前,一言不发,当那一盘饺子端上桌,他迅速地抽出他的手,将饺子放进了自己的衣袋。眼里泛出淡淡的光,当我责问父亲时,他喃喃地说道:“这是给我儿子的,他最爱吃这个。”师:请其他同学点评一下他的这个片段。生:首先,他没审题,老师的要求是描写老父亲在餐桌上的动作,但他不仅写了动作,还描写了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其次,他的动作描写太简略甚至粗糙,一点也不传神。(生笑。)师:没错,你很敏锐,点评也很犀利。人物描写传神的方法有很多,但今天我们的着力点是在人物的动作上,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哟!而且,老父亲的那个习惯性动作描写也不够到位,就像老舍先生所说,人物没有“站立”起来。再请一位同学展示一下。生:老父亲眼神迷离地坐在椅子上,突然,他伸出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抓起一个饺子,放进了衣袋。师:他的这个片段,你们觉得写得如何呢?生:他注意了描写动作,但总觉得他笔下的老父亲不像视频中的老父亲。师:是啊,集中描写了动作,但人物却并不传神。那怎样才能使描写的动作传达出人物的神韵呢?(二)技法一:精准摹状示例。师:我们来看这样几个句子(投影)。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孔乙己)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守财奴)师: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经典作品中的句子,在这些句子中,你认为哪些词语特别传神?生:“排”“摸”“扑”。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了这几个动词上,为什么?生: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当时的得意穷酸,刻画出孔乙己冒充斯文和阔绰的一种酸腐相。生:腿被打折以后,生活窘迫,已到了欲充斯文而不能的地步,“摸”字则将人物此时的潦倒悲惨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充分刻画了孔乙己精神被彻底摧毁的悲惨境遇。生:生动地写出了葛朗台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写出了他的贪婪。师:你们分析得真好。的确,这些动词准确地将人物的形象、性格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尤其是“排”与“摸”,同是描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付酒钱的动作,却入木三分地反映出他处境的变化。虽一字之差,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小说主人公的前后遭际、命运之别,用词之精辟,不由得令人击节赞叹。何为精准?这就是精准。就像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福楼拜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所说的:“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投影)他们如此苦苦追求那个“唯一”,其实就是选用准确的词语,精准摹状,以传达出人物的风貌神韵。(板书:精准摹状)我们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也应如此,选用最准确的词语,精准摹状。比如,同样是“看”,却有不同的看法,它可能是司马迁笔下“相如持其璧睨柱”的斜视,也可能是荆轲刺秦王中瞪大眼睛的“士皆瞋目”,还可能是葛朗台弥留时的“盯”。再比如,同样是“走”,却有不同的走法,它可能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小心谨慎地“溜”,也可能是雨巷里寂寞彷徨地“彳亍”,还可能是背影中老父亲走到铁道的“蹒跚”。技法操作。师:同学们,请审视一下你的习作,你找到那个最准确的词语了吗?你精准描摹出老父亲在餐桌上的那个动作了吗?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请你针对老父亲的动作,重新措词设语,通过同桌互改的方式,修改习作。(投影)文段第一改重新措词设语,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相互修改,精准描摹老父亲在餐桌上的习惯性动作。生:老父亲注视着盘中仅剩的两个饺子,颤颤巍巍地探出了手,捏起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装进了上衣口袋中。师:能谈谈你前后修改的想法吗?生:我只修改了两个字,但却琢磨了很久。(生纷纷会心一笑。)最开始,我用“伸出了手”,但后来我觉得,“伸”字太平淡、太普通,没有情感,任何人的动作都可以用“伸”,它不符合老父亲年迈、失智的实际,而且也体现不出老父亲对饺子的关注与珍视,所以我改为了“探”,“探”既能表现老父亲动作的迟缓,也能传神地写出老父亲对饺子的珍视。同样的,我把“抓”改为了“捏”,更能体现老父亲的小心翼翼,对饺子的珍视。(全场掌声。)师:真棒!“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变动,但老父亲的形象却瞬间生动化、人情化了,这就是选用准确的词语,精准摹状的效果啊!好,还有想展示的吗?生:他盯着盘中的饺子,探出了一只满是皱纹的手,捏起一个饺子,拉开上衣口袋,将饺子藏了进去。我也修改了关键的两个动词,一个也是将之前“伸”出手改为了“探”,一个也是将“拿”起饺子,改为了“捏”起饺子,前面已经说明理由,我就不再赘述。但我还修改了一处,就是“装”饺子,我改为了“将饺子藏了进去”,我也试着改作“放”“揣”,但比较一番,我觉得还是“藏”更好,因为这才能充分表现老父亲对饺子的珍视。(全场掌声。)师:我很欣赏你的修改,古人强调炼字,讲求“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看得出,你也在苦苦追求!(三)技法二:分解放慢示例。师:阿尔卑斯山谷旁有一条著名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动作描写也是如此,我们要有“放慢脚步的勇气”,抓住人物动作中的某一点分解放慢,细化延长,呈现出一个动态过程,而非固态静止,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朱自清在背影中,有一段描写父亲买橘子的经典语段(投影为两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师:在这两段文字中,朱自清先生用了哪些动词描写父亲的动作行为?生:“走”“探”“穿”“爬”“攀”“缩”“倾”。师:第段是对哪个行为动作的分解?生:越过铁道。师:那第段又是对哪个动作的分解?生:爬上月台。师:这样的分解有怎样的效果呢?生:作者把父亲越过铁道这个行为动作,分解放慢成了“走探”两个部分,而对于爬上月台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动作又细致分解成了“攀缩倾”三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道中落、行动不便却深爱儿子的老父亲形象,使这个简单平常甚至很容易被忽视的动作,具有了如此强大的感人力量。技法操作。师:那让我们再次聚焦老父亲在餐桌上的习惯性动作,试着对其进行分解放慢,凸显老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再次播放视频。)(投影)文段第二改聚焦老父亲“打包”饺子的动作,分解放慢。(学生写作。)师: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到你们的文字了。生:老父亲伸出一只手一寸一寸地探向盘子,微合着三根手指,捏起盘中的一个饺子,小心翼翼地缩回来,又用另一只手拨开上衣口袋,将饺子轻轻地放进去。生:我最初只描写了探、捏、放三个动作,按照老师的提示,我又将整个动作作了更细致的一个分解,将拿起饺子的动作分解成了“合捏”,放饺子的动作放慢为“缩拨放”,我觉得这样一分解,老父亲年迈的形象,珍视饺子就像珍爱儿子一样的形象一下就鲜活了。(全场掌声。)师:是啊,我也觉得像特写镜头一样,让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啊!(继续展示学生习作。)生:只见他身子微微向左倾着,艰难地抬起手臂,一点一点地探向饺子,他张开手指,小心翼翼地捏起一只饺子,慢慢缩回来,又用左手的两个手指缓缓拉开口袋,将饺子放进去。生:我修改的幅度比较大,将“探捏放”分解成了“倾抬探张捏缩拉放”这一系列动作,我觉得分解后,不单单知道老父亲做了什么事,而且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都传达出来了。师:通过他的文字,你们知道老父亲为什么这样做了吗?生:因为他对儿子的爱。生:因为他的年迈,因为他行动不便。师: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而你把怎么做呈现得如此生动传神,为你点个赞!(四)技法三:夸张变形下水文示例。师:如果说精准摹状是对人物动作精准塑形的过程,那么分解放慢则是从形准到神准的过程,而要让人物气韵生动,我们还可以强化人物动作中的某个点,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如夸张、比喻等,使这个动作更加突出立体,从而传神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神韵。师:今年春节,我陪外婆到开县老家。在那座因三峡工程水淹而整体搬迁的城市里,外婆的言与行,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作故土,什么叫作“根”!师(朗读日记):外婆轻轻走着,缓缓地行着,是怕惊扰了那悠长幽深的梦?把手浸入江中,慢慢地搅动着,搅出了日历的褶皱,却搅不动岁月的浓酽。临别时,她一寸一寸地往后退,一分一分地往后挪。这一退一挪间,似经千里,历万年。眼睛定格在江面,是想把那云盖水遮望穿?突然,外婆幽幽地叹息一声:“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这一声叹息,使夕阳倏然而隐,天地苍茫。技法操作。师:看似简单,实则韵味深长;看似平常,却深沉有张力。视频中老父亲打包饺子的动作也是如此,请抓住老父亲动作中最有神韵的那个点,夸张变形,写下最意气骏爽的文字。(投影)文段第三改对老父亲“打包”饺子的动作,进行适当的夸张、变形,从而传神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神韵。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分享你们最后修改后的文字吧。(学生展示习作。)生:突然,他探出了一双颤抖的手,颤颤巍巍地伸向那盘饺子,用三根手指轻轻捏起一个,缓缓地往回缩,另一只手拨开上衣口袋,将饺子慢慢地放进去,再用手满满地捂着,仿佛里面装的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师:质朴深沉,你笔下的老父亲感人至深。生:老父亲木讷地坐着,突然,他像发现了珍宝一般,艰难地抬起手臂,迟缓但执着地探向了那盘饺子,伸出三根手指,微微合拢,轻轻地捏起其中一个,缓缓地缩回来,仿佛他捏起的不是饺子,而是薄如蝉翼的一羽翅膀、滴落人间的一滴甘露,一点一点,一寸一寸,轻轻地藏进了他的衣袋。(全场掌声。)师:细腻的文笔,让我们沉浸其中。薄如蝉翼、轻如水滴,方寸间,却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深沉而厚重的父爱。老舍先生是塑造人物的高手,今天你也让我们记住了你的精彩。三、课堂总结师:“文章不厌百回改,璞玉雕琢方器成。”今天,我们从动作描写入手,通过“精准摹状分解放慢夸张变形”这三步,层层推进,不断雕琢文字,传达神韵,书写精神。英国诗人蒲柏有这样一句话:“感受最深的人才会有传神的笔调。”这,是一个写作者的信仰。而我们,如若也能唤醒自我的内心,感知生命的鲜活,赋予文字以灵性,亦能从笔端流淌出生命的神韵!执教感言生长的力量杜威说“教育即生长”,学生与教师的成长如此,语文课堂亦是如此,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生长的“场”。一、唤醒种子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防应急救援指挥培训考试题库:消防应急救援指挥培训预案编制试题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题库
- 202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库
- 中级会计大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卷: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意设计试题集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教育案例分析试题集(含答案)
- 高压电工2025年考试题库-高压电器设备原理与安全评估试题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题型强化题库:文言文实词与虚词运用试题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趣味知识拓展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康复护理学题库:康复护理护理教育学试题
- 文化自信作文800字议论文
- GB/T 28287-2012足部防护鞋防滑性测试方法
- GB/T 27677-2017铝中间合金
- GB/T 19627-2005粒度分析光子相关光谱法
- 芜湖宜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名编外工作人员(必考题)模拟卷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二年级健康成长上册教案
- 齿轨卡轨车课件
- 中国监察制度史
- 供水公司主要安全风险公告栏(总)
- 屠宰加工企业组织机构职能分配表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