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_0_第1页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_0_第2页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_0_第3页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_0_第4页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_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文 /常志云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类精神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广泛渗透,客观上要求语文教学活动表现出更高、更丰富的审美性。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引入意境,感受美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审美感知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第一要素。通过审美感知,可有效引起学生心态的系列变化,触动学生理智、认 知的改善。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一步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图景的美,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 ,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和美的感染。 2 / 8 把学生引入意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感知形象,进入意境 例如,利用板书板画、投影、挂图、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我在教学窗前的树像山那样思考等课文采用了板书和版画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离太阳最近的树好雪片片等课文时,采用多媒体和阅读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了美育 的形象性特征,使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形象化。 2.通过课本剧使学生钻进教材、体验形象,去发现美、认识美 如,在教学荷花淀项链士兵突击这类情节起伏有波澜的课文时,组织学生演剧,让他们当演员,贴近形象,这样寓教于乐,使学生直接地感知美、体会美,激发他们的情绪,从而产生丰富的美感。审美活动,实质上就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活动,如何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中介是教师的“情感” .所以,教师只有将作品中的感情化为执教者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3 / 8 撞击出美的火花。 二、剖析结构,理解美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向,是作者审美情感逐次展开的过程记录,它体现着作者的思维图式和认知图式。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的结构,可以进一步理解文章中的美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以鲜活的人物个性、丰富的设喻说理方式、精巧别致的结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脍炙人口。分析考察邹忌讽齐王纳谏结构,令人击节叹赏的是“三叠法”的巧妙运用。从整体文章结构来看,其行文结构分三个层次:邹忌比美悟出受蔽原因以身设喻,讽谏齐王除 蔽广开言路,齐国强盛。具体到各部分,文章则是通过一系列的三层排比形式,将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令、三赏、三变自然结构起来,使文章变得简明浅显,轻灵自然。剖析本文的整齐的结构美,就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印象深刻。 古代文论家总爱把结构比作造房子与缝衣服,其关键就在于严谨,越严谨的作品,给人的美感就越强烈。药4 / 8 以明暗两条线索,将吃人血馒头与革命者被杀这两件事紧密结合起来。两条线索穿插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是结构严谨美的范例。荷塘月色之所以有恒久的艺术魅力也在于结构上的匠心独运,即采用了行踪 线索和感情线索的双线形式,使素淡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哀愁丝丝入扣,相反相成,反映了作者艺术构思和结构经营的巧妙。 通过严谨美的教育,让学生养成做事严谨、有始有终、周密细致、干净利落的好习惯,改掉松散、拖泥带水、疏忽大意的弊病。 三、深入品味,鉴赏美 鉴赏美是指在审美感知基础上,对审美对象的意味、内容及象征意义的整体把握和全面占有,是探求审美对象内部联系的理性认识活动。 如,教学项链一文时,可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提出三个问题:小说为什么以“项链” 为题?项链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关系?你对主人公马蒂尔德有何看法?接着,让学生自由畅谈。学生一般对前两个问题能谈出自己的见解,有些还是十分精辟的。但对第个问题却流入5 / 8 表浅,认为马蒂尔德爱慕虚荣,自讨苦吃,活该!没有领悟到小说独特凄婉的悲剧美。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从前两个问题深入到第个问题。项链以借项链 失项链 赔项链为贯通全文的线索,与主人公 的遭遇交织相连,课文开头的铺垫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作者颇具匠心地将主人公马蒂尔德置身于尖锐对立的矛盾中。这与其说是主人公个人的悲剧,倒不如说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悲剧,更是对浮华的社会风气的辛辣嘲讽。文贵曲折,课文前“扬”后“抑” ,一正一反,恰到好处,使绝然的反差产生了调侃的情趣和幽默的讽刺效果,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性。主人公肉体美和灵魂美都被毁灭了,这不就是美的毁灭的悲剧吗!美的攀跃与美的毁灭和项链的得失密不可分。项链最终以“假”现原形,成为资产阶级虚伪风俗的象征。 引导学生去鉴赏美,既可以动之以 情,又可褒之以真善美,贬之以假丑恶,将学生从狭窄的英式课堂带到无限丰富、绚丽的天地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体会到一种美的享受。 四、因势利导,创造美 在将学生引进美的境界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6 / 8 泼、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随着情感的不断升华,必会产生一种表达美和创造美的强烈愿望,这时教师要以情激情,因势利导,捕捉学生创造的思想火花,完成美的创造。 1.通过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假如在欣赏文学作品时缺乏联想活动,僵化在字面上,又怎能感受其中丰 富的美?例如,山东兖州语文教师张超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在讲上阕“湘江秋景图”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设身处地体会作者饱览大好秋色情景,把作者独立江州、上下远近观赏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生上台演示)让学生揣摩作者的手是倒背好还是卡腰好,“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课堂上兴趣盎然,充满活力。再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看谁的脑海绽开的想象花朵最美丽。指导分为四步:第一步“勾勒形态” :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 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 :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第三步“使画面生动起来” :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燃烧的烈火,江面上大小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飞翔,游鱼在清澈的水中自由嬉戏;第四步“让画面更加细致、逼真” ,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7 / 8 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荧屏”上看到这一幅幅湘江秋景,真切地感受到这段文字所描写的绚丽画面。联想使美感丰富活跃,扣人心弦。 2.通过写作,拓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我们在讲析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结尾部分时,权位在廉颇之上的蔺相如面对“宣恶言”的廉颇却一在躲避,甚至连他的门客都觉得羞辱难当,请求离开他。矛盾冲突达到了高潮。教师立即启发学生:蔺相如真的怕廉颇吗?学生结合课文很容易地回答了问题,于是教师深入地提问:蔺相如一再退让,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学生有的答宽容忍让;有的答团结他人;有的答以国事为重教师肯定了他们的答案后问道:宽容在生活中是否很重要?还能不能举出宽容的例子呢?他们开动脑筋,议论纷纷,认为宽容很重要,大到事业安危,小到人际和谐,都与宽容密切相连。有的举出了悲惨世界里主教宽容了冉阿让,改善了他 人生;有的则从反面举出马加爵的悲剧认识到宽容反映了一个人品质的可贵、心胸的宽广、人格的崇高在这种集思广益的讨论中,学生对黑板上的以“宽容”为话题进行作文,就跃跃欲试了,他们写出了学会宽容宽容是美丽的有一种高贵叫宽容等作文,读着学生的习作,我们体会到创8 / 8 造美的魅力,这种思考写作的过程,正是美的创造过程。 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