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1_第1页
《我的老师》1_第2页
《我的老师》1_第3页
《我的老师》1_第4页
《我的老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9 我的老师 1 课型教读课 课时三课时 教学分析 分析教材 这篇教材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应加强朗读指导,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教本文,不必划分段落,可从理清作者思路入手,分析各个片断间的联系和照应,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分析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 “ 依恋、思念老师 ” 的深厚感情。 2 / 19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范例,课内安排口头作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师的思想 教学策略 教具学具 一、课前预习: (一)查字典,注音:芸 (yn)榆 (y)痣 (zh)褪 (tu)卜 (b)3 / 19 磕 (k) (二)熟读全文。 (三)思考题: 作者选择了哪几个生活片断写我的老师? 这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作者对蔡老师怀有怎 样的感情?找出表达作者深厚感情的语句。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 ?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 ?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板书课文标题 ) (二)默读、勾画:看看共写了几件事,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对详写的事件要画出起因、过程和结果;思考几件事之间的联系。 (三)讨论、点拨:作者第一句话就扣题 “ 我的老师 ” ,那4 / 19 为什么不用蔡芸芝先生作主语呢?(为了突出 “ 难忘 ” )(板书 “ 难忘 ” )围绕 “ 难忘 ” 写的几件事能不能用小标题或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1.假愠 2.教舞 3.观蜂 4.教读诗 5.看写字 6.排解小纠纷 7.梦中寻师)能不能将七件事归类,哪几件事是记叙的重点?( 1 4、 6 写师爱生, 5、 7 写生爱师,其中有互爱, 6、 7 是重点)这里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四)朗读全文,再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五)布置作业:列作文提纲,写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第二课时: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 (二)细读分析,理清情感线索,辨析、推敲课文的语言,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重点段落、词语如何理解,表现了蔡老师哪些品质,表达了 “ 我 ” 什么样的感情。 (三)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 / 19 (四)总结全文,本文以 “ 难忘 ” 为重点,以师生的感情 “ 爱 ” 为线索贯串始终,记叙了七件事,五略两详,依靠那些质朴而饱含真情的语言,表达了蔡老师对学生、对“ 我 ” 的热爱和 “ 我 ” 、 “ 我们 ” 对蔡老师的依恋、敬佩、思念之情 。 (五)作业:读课文,写作文。(要求:着重写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并以此为中心选择材料;要善于从小处、细处去勾勒人物;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教学设计二 一简介作者: 魏巍,原名鸿杰,笔名红杨树,当代著名作家。一九二 年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贫民家庭。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后,他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八路军。此后,一直生活在部队里。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二教师范读课文,读后理清课文脉络: 6 / 19 读前提示: 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生活片断来回忆他的老师?哪 些片断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 这几个片断从第几自然段写到第几自然段?它们在课文中占什么地位? 讨论,明确:作者写了七个生活片段,前五个片断是略写,后两个片断是详写。这些生活片断从第三自然段写到倒数第二自然段,在文中占重要地位。课文除了开头两个自然段总写蔡老师留给作者的印象,最后一个自然段交代与蔡老师分别的原因外,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课文表达了蔡老师热爱学生、学生热爱蔡老师的真挚感情。 (共记叙了七件事: 蔡老师假装发怒; 课外教我们跳舞; 带我们观察蜜蜂; 教我们读诗; 我们对 老师的依恋; 正确处理 “ 我 ” 与同学间的纠纷; 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三、研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一)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辨析一组句子: 最使我难7 / 19 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蔡芸芝先生是我最难忘的女教师。 明确:这两句意思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句 强调了 “ 最难忘 ” 。 “ 难忘 ” 这个词很重要,它是贯穿全文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蔡老师对 “ 我 ” 的教育培养和帮助 令人难忘;二是表达 “ 我 ” 对蔡老师的感情十分深厚、真挚,难以忘怀。 (二)第二自然段里,作者是怎样写出对蔡老师的总的印象的? 讨论后明确:这一段三句话,第一句写年龄,说明蔡老师那时很年轻;第二句写出了蔡老师明显的面部特征;第三句是对蔡老师总的评价,说明她品格上的特点, “ 美丽 ” 不只是指外表,更主要的是指心地纯洁美好。这是总写老师的品格。 四集体朗读前五个生活片断。读后讨论: (一)在第一个生活片断里, “ 狡猾 ” 这个词怎么理解?这样用词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 / 19 明确: “ 狡猾 ” 原是贬 义词,现在作者在它前面加了限制成分 “ 儿童的 ” ,这样贬义词就没有贬义了,在这里是 “ 调皮 ”“ 淘气 ” 的意思。作者这样用词,形象地写出了 “ 我 ”天真调皮的神态,反映了 “ 我 ” 与蔡教师非常亲近的心理状态。 (二)在第三个生活片断里,作者为什么不写 “ 看蜜蜂 ” ,而写 “ 观察蜜蜂 ” ;不用 “ 看到了蜂王 ” ,而用 “ 认识了蜂王 ” ,不说 “ 第一次吃了蜂蜜 ” ,而说 “ 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 ?为什么这样用词? 明确:用 “ 观察 ” ,说明不是一般地看,而是仔细地看;用“ 认识 ” ,表明不仅看到了,而且了解了有关的知识;说 “ 平生第一次 ” ,强调了有生 以来没吃过蜂蜜。作者这样用词,突出了难忘。 (三)在第四个生活片断的描写中,哪些词句写出了老师对他的影响之深? 明确: “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 , “ 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9 / 19 益的影响 ” 。 (四)辨析两个句子: 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急于模仿她握铅笔的姿势明确:句 只写出学生模仿蔡老师握铅笔的姿势;句 表明连握铅笔的姿势这么细小的动作都急于模仿,那么,模仿和学习蔡老师的其他言行举止就更不用说了。 (五)这五个生活片断,作者是怎样组 织安排的? 明确:作者从课内写到课外,从课外写到校外,既写了儿时有趣的生活,又写了老师对自己的良好影响。组材的顺序也体现了作者步步加深的感情。 (六)表情朗读第 3 第 8 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时注意各个生活片断之间的间隔和衔接,突出有表现力的词语,要读得深情。 五讲读 “ 占据过我的心灵 ” 的一件小事: (一)指名朗读第 9 自然段(读后讨论)。 10 / 19 (二) “ 占据 ” 这个词在这里怎么理解?作者这样用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 占据 ” 原义是强力占有,课文中表明这件事在孩子心中占有的分量太重了。这样用词,写出了作者当时心里充满了对蔡老师的感激之情,也意味着至今仍铭记在心。 (三)这件小事为什么会占据孩子的心灵呢? 明确:当年作者的父亲生死不明,母亲非常焦急、忧伤,而不懂事的小朋友却还要以此来取笑他。这不能不使他也感到痛苦、悲伤。在这样的困境中,蔡老师援助了他,不但批评了那些 “ 反对派 ” ,还写信劝慰他,说他是 “ 心清如水的学生 ” 。慈母般的关怀温暖了他的心,这事自然便占据了他的心灵,久久不能忘怀。 (四)作者热情地赞颂他的蔡老师 ,连用了三个形容词: “ 慈爱 ” 、 “ 公平 ” 、 “ 伟大 ” 。这三个词用得好不好? 明确:这三个词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就蔡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纠纷这件小事来说, “ 慈爱 ” 、 “ 公平 ” 是容11 / 19 易理解的, “ 伟大 ” 似乎大词小用了,但前面有个状语 “ 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 ” ,这样说就不过分了。 六布置作业: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用下面的词语和句式造句(当堂交流): 默默地 从来不 仅仅有一次 即使 连 都 3.课后复习:( 1)按照 “ 思考和练习二 ” 的要求:把描写神态的语句划 出来,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2)准备口头回答 “ 思考和练习三 ”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第 10 15 自然段;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以我的老师(或我的 )为题口头作文。 12 / 19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复习: 指名回答并讨论 “ 思考和练习二 ” 。明确:第三自然段写蔡老师举起教鞭好象要打人,但却 “ 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 ,而且随着大伙的笑声, “ 她也笑了 ” 。这些举动神情的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爱。对于学生的淘气,她似乎发怒了,但是 “ 轻轻地敲 ” 表明她怒是假,爱是真,于是师生都发出了会心的笑。两个 “ 笑 ” 字,把师生的感情融化在一起了。 “ 我 ” 的神态,在课文中也写到多处。如: “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 ” 、 “ 我默默地站在她身边,看着她 ” ,以及在睡梦中 “ 迷迷糊糊地往外走 ” 、 “ 模模糊糊地回答 ” 去找蔡老师。这几处神态的描写,充分表现“ 我 ” 天真调皮但又非常重感情、非常爱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二讲读第七个生活片断: (一)指名朗读课文,读后讨论:作者是如何写出对蔡老师的依恋和思念的? 13 / 19 明确: “ 我们就更不愿意离开她 ” ,一个 “ 更 ” 字,既照应上文,又写出此刻心情。 “ 默默 ” 、 “ 站 ” 、 “ 看 ” 这几个词语生动地表达了 “ 我 ” 对蔡老师的依恋。接着,作者又描绘了一幅睡梦中找蔡老师的动人情景,突出地表现了对蔡老师的思念。 (二)辨析句中带点的词语,说说它们能否互换位置: 我急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 “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 明确:不能互换位置。 “ 迷迷糊糊 ” 是 “ 迷糊 ” 的重迭,它的反义词是 “ 清醒 ” ,句 说明行动不清醒; “ 模模糊糊 ”是 “ 模糊 ” 的重迭,它的反义词是 “ 清晰 ” ,句 说明说话含糊不清。 (三)请学生辨析两句句子: 什么时候,我能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我多么想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呀。 14 / 19 明确:句 感情深沉含蓄,句 感情热烈外露,在课里联系前后的语气和感情,用句 表达效果更好。 三教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示:结尾一句话交代了与蔡老师分别的原因,这样使文章的结构更完整。 四巩固总结: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读前提示: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讨论明确:课文中写的虽然是一些 “ 小事 ” ,但都是作者感受最深的,他记忆中最美的、最难忘的,曾激动过他心灵的事,因而也最能表现蔡老师爱学生、学生也爱蔡老师这一中心 。 (二)课堂讨论:行文至第 9 自然段,中心已经明确。作者回忆了与蔡老师相处时的六个生活片断,赞美了蔡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和真诚的帮助,同时抒发了作者对蔡老师热爱、尊敬、感激的思想感情。那么,第七个生活片断是否可以不写呢?为什么? 15 / 19 明确:不写当然也是可以的,但写了能更有力地表现中心,也能使文章更感人。第七个生活片断写我对蔡老师的依恋和思念,说明了蔡老师已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这样就把学生对蔡老师的爱提到了更高的境界。用学生对老师的依恋和思念来衬托老师对学生的爱,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三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值得学习? 明确:作者用第一人称,写出了其童心的特有的感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五课堂练习: 以我的老师(或我的 )为题口头作文。指导:可以模仿和借鉴范文的写法,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来写老师(亲属或同学等),不要讲套话、空话。(先列提纲,后口述、评议) 六布置作业 1.以我的 为题书面作文(课外或作文课做)。 16 / 19 我的老师教法一例 (一)听朗读录音。凭借听的印象,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蔡老师爱学生的五件事: 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 2.在课外的时候 3.在假日里 4.她爱诗 5.有一件小事, 占据过 “ 我 ” 的心灵,这件事是 写出 “ 我 ” 想念老师的两件事: 1.每逢放假,我们不愿离开蔡老师。放假前,我 2.记得一个夏季的夜里,我 17 / 19 (二)打开书,默读一遍。对照上边做的练习,检查自己的听、记能力。 (三)边看书边做下面的练习: 1.“ 温柔 ” 一词形容蔡老师的,揭示了她的内心美; “ 美丽 ” 一词形容蔡老师的,指出了她的外表美。 2.第三段中的 “ 从来 ” 、 “ 仅仅 ” 、 “ 好象 ” 、 “ 轻轻 ” 、她也 “ 笑 ” 了,这些词语表现了蔡老师怎样的内心活动和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