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在阳光下漫步,和着温暖,gu着惬意,捧着一本书,学牛反ch,从阅读中不断吸收养分,这样才能有今天的美好和未来的希望。时光会吞sh所有di慢的人,而福报会给予所有知道勤奋的人。【答案】裹、刍、噬、怠【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首先要读准字音,才能联系文意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噬”的书写。所写汉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我们把留有这空隙称为“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墙壁。”目的就是让孩子把汉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B家乡盛产的桃子呀,柿子呀,葡萄呀,都是我从小到大喜欢吃的水果。C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D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A项中第一个“,”应放到引号里面。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七(6)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B受蔡英文大陆政策的影响,今年冬天或许是台湾旅游界最冷的一年。C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A项用词不当,将“德高望重”改为“很有威信”;B项搭配不当,删去“冬天”;D项缺少主语,删去“由于”。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6分,每题1分,第题2分)东隅已逝, 。 ,无心插柳柳成阴。不应有恨, ? ,有容乃大。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写生不逢时的诗句是 , 。【答案】桑榆非晚 有意栽花花不发 何事长向别时圆 海纳百川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解析】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5名著阅读。(4分)(1)下列关于名著小王子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说叙述者“我”是飞行员,“我”给小王子画了一头带犄角的公羊后,小王子愉快地接受了。后来,在小王子的要求下“我”还给羊画了嘴套。B小王子爱着自己星球上的一朵花,却因为和花闹了别扭而赌气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到其他星球上去旅行。C小王子访问的第六颗行星上住着一位地理学家,他住在这个星球五十四年只被打搅过三次,他一直在计算星星的数目,并写在一张小纸头上。D小王子在地球上的沙漠中与“我”一起求生,寻找水源,在与狐狸谈心时被 “我”救下,同患难,共担当。(2)下面的图A和图B分别是小王子中的 和 (人物)。(2分)【答案】(1)D(2)国王 点灯人【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D项是“蛇”,不是狐狸。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在第一个星球小王子遇到醉心于权势的孤独的国王,他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不要为权利所诱惑;在第五个星球小王子遇到具有实乾精神的点灯人,但他因循守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2分) 作家赵丽宏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为此七年级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一】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1分)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 (2)【活动二】 在这次活动中,班级要出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其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遨游书海,与经典同行”,请你拟写恰当的下联。(1分)上联:遨游书海,与经典同行 下联:_ 。 【答案】(1) 示例1: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 示例2:读书让思维变得缜密 (2)示例:漫步书廊,与名书为伴【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掌握能力。严格的仿写,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相等,结构相称,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修辞一致。不严格的字数上可放宽要求。根据两个例句可知,字数一样,结构相同,都是“读书让变得”,第一个省略号要写一个名词短语,第二个省略号要写一个修饰主语的形容词短语而且例句的字数是相同的,我们写出来的句子也要相同,并且尽量押韵。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试题分析:本题要结合对联常识来分析。首先,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其次,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第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第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第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在补写对联时,必须根据活动的主题和上联的内容来构思。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5分)春色斗空花亦休,绿园深锁更谁游。残枝遗萼不中看,暮雨霏霏起暗愁。【注释】斗:陡然,突然。萼: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一。7(1)此诗为宋代梅尧臣所作,根据你对此诗的理解,最适合这首诗的题目是( ) (2分)A早春 B探春 C惜春D赞春(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起暗愁”的原因。(3分) 【答案】(1)C(2)春色突然就消失,花落,使人愁; 园林深锁无人游,冷清,使人愁;残花败枝不可赏,凄凉,使人愁; 傍晚时的霏霏细雨,使人愁。【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品味诗词语言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知每个要点及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理解诗歌的内容,要反复诵读,从诗中找出关键词句来揣摩。本题可从“暮雨霏霏起暗愁”一语来判断,此句的意思是:傍晚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雨,凭添了我几分愁绪。从“暗愁”可以知道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解答时需要结合重点词语句分析。诗人“起暗愁”的原因,主要是眼前的景物令人伤心不快,只有自己可知,别人是无法洞察的,因此说是暗愁。仔细阅读诗句,提炼作答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崔衍,左丞相伦之子。继母李氏,不慈于衍。衍时为富平尉,伦使于吐蕃,久方归,李氏衣弊衣以见伦。伦问其故,李氏称:“自伦使于蕃中,衍不给衣食。”伦大怒,召衍责诟,命仆隶拉于地,袒其背,将鞭之。伦弟殷,闻之趋往,以身蔽衍,杖不得下。因大言曰:“衍每月俸钱,皆送嫂处,殷所具知,何忍乃言衍不给衣食!”伦怒乃解。及伦卒,衍事李氏益谨。后历苏、虢二州刺史。虢居陕、华二州之间,而税重数倍。衍乃上陈人困,曰:“臣所治多是山田,且当邮传冲要,属岁不登,颇甚流离。旧额赋租,特望蠲减。”帝乃令减虢州青苗钱。居宣州十年,府库盈溢。及穆赞代衍,宣州岁馑,遂以钱四十二万贯代百姓税,故宣州人不至流散。【注】弊衣:破旧的衣服。责诟:责骂。 虢(gu):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属岁不登:连续多年欠收。 蠲(jun):除掉。 青苗钱:唐代赋税名。馑(jn):荒年。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衍时为富平尉 ( ) 伦问其故( ) 袒其背,将鞭之( ) 及伦卒(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崔衍,左丞相伦之子”A至之市(郑人买履) B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C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故 宣 州 人 不 至 流 散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衍事李氏益谨。(2分)译文: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幼时记趣)(2分)译文: 11请你说说崔衍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答案】8(1)做,担任 原因、缘故 鞭打 等到 (4分) (2)D 9故 /宣 州 人/ 不 至 流 散 10(1)崔衍侍奉李氏更加恭敬。 (2)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11非常孝顺继母;爱民如子;非常勤俭。【解析】8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意,通过对崔衍事迹的叙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孝顺继母、爱民如子、非常勤俭的人。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译文】崔衍,是左丞崔伦的儿子,崔衍的继母李氏,不喜欢崔衍。当崔衍在富平做都尉时,他的父亲崔伦正巧出使吐蕃,很长时间以后才回到家,李氏穿着很破烂的衣服去见崔伦。崔伦问她为什么穿得这么破,李氏说:“自从您出使吐蕃以后,崔衍不给饭吃不给衣穿。”崔伦非常气愤,叫来崔衍当面责骂,并让奴仆把他按在地上,露出他的脊背,将要用鞭子抽打他。崔伦的弟弟崔殷快步赶来,用身体遮住崔衍,棍子没有落下来。于是大声说:“崔衍每月的俸禄,都交给了嫂子,我全都知道,却怎么忍心说崔衍不供给她吃穿呢!”崔伦的怒气才消。等到崔伦死后,崔衍侍奉李氏更加谨慎。后来历任苏州、虢州刺史。虢州位于陕州和华州之间,但赋税比其他两州重好几倍。崔衍于是向上反映这件事。说:“我管理的大多是山区,并且处在邮差来往的交通要道,连续多年欠收,很多人流离失所。过去的赋税,恳请能够减免。”唐德宗于是特地下旨让他们减征虢州的青苗钱。在宣州任职十多年,使宣州的府库充实。等到穆赞接替崔衍时,宣州年成不好,就从府库中拿出四十二万贯钱来抵百姓的赋税,所以宣州的人没有流散。(三)阅读年味浓浓一文,完成1214题。(6分) 俗话说:“小寒、大寒,吃过腊八饭,过年还有二十二天半”。尽管距离春节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春的脚步正一天天向我们缓缓走来,空气中的年味也一天天地浓醇起来,忙碌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品味着迎接新年的快乐。声声爆竹辞旧岁,点点梅花迎新春。离春节愈近,年味也就愈浓这种味道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是难以用言语形容和表述。它弥漫在寒冬腊月的空气里,散发在城乡每个角落里,只要你一推开房门,年味就会扑面而来。用你的鼻子轻轻嗅嗅,用你的眼睛仔细看看,用你的耳朵细细听听,这年味就会注入你的肌体,让你也拥有这种味道。年味,弥漫在街巷飘散在村屯。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吉祥的装饰、精美的虎年挂饰、镶边的虎年对联、带有卡通老虎图案的精美窗花,无处不见,营造出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夜幕下,林立的高楼大厦上耀眼霓虹灯,点燃了人们心中久违的激情。在农村,辛勤劳作一年的村民朋友早已歇下脚来,蹲坐在自家小院自办年货。杀猪、做豆腐、蒸粘豆包当炊烟在家家户户阵阵升起时,村屯里便飘出一阵浓浓香味。年味,弥漫在商场超市。浓浓年味,浓浓情。品种繁多的年货堆积如山,琳琅满目,步履匆匆人们穿梭于各大商场超市,精心为家人挑选着喜爱的物品。从他们敞开胸怀的微笑中,我看到了年味,年味也无声息地感染着人们的心情,快乐幸福的字样写满脸上,藏进了心田。年味,弥漫在车站港口。怀揣着思乡喜悦的学子、农民工,满载着收获,满载着喜悦,满载着期望等候在车站港口,相互问候着。翘首期盼故乡情的人们便拿起手机,向父母家人报平安。急切的心情恨不得自己能插上一双翅膀,瞬间飞往自己的故乡,投入亲人的怀抱。年味,弥漫在祝福中。那一封封写满温馨的乡思家书,那一张张精美饱含祝福的贺年卡,那一条条写满情谊的手机短信,那一桌桌盛满醇香的亲情家宴,无不写满了浓浓的年味。年味,是寒冬里的一把热火;年味,是亲人久别的一次相聚;年味,是爹和娘的一声呼唤;年味,是老母亲的一手好菜。这色香的年味啊,从远古的风俗中走来,从大地飞歌中走来,从幸福的生活中走来,从欣喜的笑容中走来,成为中华民族一道永恒的风景,飘散在每一个人的心间,让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这浓浓的年味之中。1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写出了哪几个方面的浓浓年味。(2分) 商场超市 车站港口 13简要说说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1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2分 【答案】12街巷村屯;商场超市;车站港口;在祝福中。13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从嗅觉、视觉、听觉的角度,(答出任意一个方法得1分)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年味的浓烈。14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而紧凑;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浓浓年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点明题旨,照应题目。【解析】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层次的能力。仔细阅读全文,抓住本文地点的转换和环境的变化,看作者写了哪几个场合的“年味”。尤其要注意文段开头的“中心句”(根据全段内容的句子),比如第四段写道:“弥漫在街巷飘散在村屯”,第四段写道:“弥漫在商场超市”,第六段写道:“弥漫在车站港口”,除此之外,第七段写道:“弥漫在祝福中”。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表达效果”,要从两个点上回答,一是运用了什么方法,二是运用此方法的作用是什么。方法可以是“修辞方法”,可以是“写作手法”,“作用”可以是语言上的,可以上内容上的。回答此类“效果”“作用”的题目,不要忘了用“具体”“形象”“生动”“突出”等专用语。先理解“表达”,画线句显然是排比,然后理解“效果”,注意每个分句所写年味的角度,不同的角度表达共同的内容:年味浓。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D。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结尾句子作用的分析。记叙文结尾的句子或段落作用:画龙点睛,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文题);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答题格式可以固定为:在内容上,起到;在结构上,起到。内容的作用包含“含义、思想感情”,结构的作用包含“呼应、过渡、伏笔、铺垫、总领、总结等。仔细阅读文章,注意题干中的“最后一段”“作用”两词,最后一段开头一句“这色香的年味啊”,显然与上几段不同,不是具体写哪个场所的年味,而是在对年味抒发感慨,显然是在作总结。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四)阅读孙道荣的煎蛋术一文,完成1518题。(15分) 女儿要出嫁了,向母亲学几招过日子的小窍门。早起,跟着母亲学煎鸡蛋。母亲煎的鸡蛋,好看,呈半椭圆,像上弦月;色白,微焦黄;好吃,外脆内嫩。每天早晨,盘子里都会有三只煎蛋,一家三口一人一只,多少年了,一直是这样。母亲将平底锅烧热,加油,然后拿起两只鸡蛋,轻轻一磕,一只鸡蛋破了,蛋黄在蛋白的裹夹下,顺势滑入锅中。有意思的是,另一只鸡蛋完好无损。女儿问,要是磕不好,两只鸡蛋同时破了,岂不是一起滑入锅中,搅和在一块了?母亲笑了:“傻丫头,用一只鸡蛋去磕另一只鸡蛋,往往是被磕的那只鸡蛋先破了。人也是这样,受伤重的大多是被动的那个人。两口子过日子,要和气,永远不要硬磕硬。”女儿笑笑,这就教育上了呢。待鸡蛋冒出热气,母亲将火拧小,说:“火候很关键,火太大,底下很快熟了,焦了,上面却还是生的。炒菜要用大火,炖汤和煎蛋,则必须用小火,急不得。这就像你们小青年,谈恋爱,是大火,火烧火燎,扑都扑不灭;但结了婚,这过日子可就是个细活了,像流水,得慢慢过,一天天过,必须用小火。”母亲边说,边拿起筷子,轻轻地将圆圆的蛋黄拨破,黄灿灿的蛋黄, 向四周散开,像一层镏金,铺在蛋白上。这是母亲煎蛋与众不同的地方,别人煎的蛋,蛋黄是完整的,高傲地躺在中心。但母亲煎的鸡蛋,蛋黄都均匀地铺散在蛋白中了,平展,白中偏黄,尤其是在入口时,嫩的蛋白,香的蛋黄,混合在一起,爽口,脆香,不腻。母亲说:“你小时候不喜欢吃蛋黄,从那时候起,煎蛋时我就将蛋黄搅均匀,煎出来的鸡蛋就分不出蛋白和蛋黄了。”原来是这样,女儿抱了抱母亲。说着话,一面已经煎好了,母亲用筷子轻轻一夹,一抄,给鸡蛋翻了个身,煎另一面。一只又嫩又白又黄的鸡蛋,煎好了。母亲将煎蛋盛入盘中,拿起剩下的两只鸡蛋,轻轻一磕,鸡蛋滑入锅中。这只鸡蛋有点散黄了,筷子轻轻一碰,蛋黄就均匀地铺散开了。又煎好了一只鸡蛋。母亲拿起最后一只鸡蛋,轻轻地在锅沿上一磕,鸡蛋滑入锅中。很快,三只鸡蛋都煎好了。女儿端起盛着三只煎蛋的盘子,喊爸爸,吃早饭了。母亲说:“慢一点,你知道哪一只鸡蛋是你的,哪一只是爸爸的吗?女儿不解地看看母亲,又看看盘中的三只煎蛋:“随便啦,这有什么分别吗?”母亲点点头。女儿忽然明白了什么,笑了,用手指着一只煎蛋说:“这只一定是我的,因为我每天吃的煎蛋,都是你煎得最好看,也是最好吃的那一只。”母亲点点头,又摇摇头 :“平时是这样,但今天不是。这只鸡蛋虽然煎得最好看,但它有点散黄了,不太新鲜了,所以这只煎蛋不是给你吃的。”女儿动情地看着母亲:“那么,这是给爸爸吃的吗?”母亲又一次摇摇头:“你爸爸最辛苦,饭量也最大,因此,他应该吃最大的。但这只煎蛋,看起来最大,只是在煎的时候,摊开得比较大一些,但很薄,其实,另一只更大些,因此,那一只才是你爸爸的。都是我煎的鸡蛋,所以我最清楚,哪一只煎蛋是我们哪个人的。”女儿激动地说:“这么说,每天早晨放在我面前的煎鸡蛋,其实你都是有选择的?”母亲反倒有点难为情了,摆摆手:“只是个习惯罢了。”女儿的眼睛有点湿。她恍然明白,这个早晨学到的不仅是母亲煎蛋的技术,还有她默默地对这个家庭和每个成员的付出,那才是这么多年来最营养的早餐啊。15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蛋 煎 好 的 情 态给谁原 因蛋黄都均匀地铺散在蛋白中了,平展,白中偏黄女儿自己有点散黄了,不太新鲜另一只更大些最辛苦,饭量大16在母亲煎蛋过程中,女儿学到了哪些?(3分) 17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4分)(1)说说下面句中母亲这个“习惯”的含义。(2分)母亲反倒有点难为情了,摆摆手:“只是个习惯罢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2分)母亲边说,边拿起筷子,轻轻地将圆圆的蛋黄拨破,黄灿灿的蛋黄,向四周散开,像一层镏金,铺在蛋白上。 18精彩的小说往往通过真实的细节刻画人物形象。链接材料及文中第段划线句子都运用了同样的方法来刻画母亲,试分析两位作者分别是怎样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5分)【链接】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莫言卖白菜) 【答案】15蛋黄都均匀地铺散在蛋白中了,平展,白中偏黄;不爱吃蛋黄;看起来最大,只是在煎的时候,摊开得比较大一些,但很薄;爸爸16两口子过日子,要和气,永远不要硬磕硬。(1分)过日子可就是个细活了,像流水,得慢慢过,一天天过,必须用小火。(1分)就像煎蛋一样,生活中每件事都是有选择的,都要用心为家庭和每个成员付出。(1分)17.这个习惯就是母亲每天早晨用心煎蛋,并有选择地分配;(1分)其中包含着对这个家庭和每个成员的付出。(1分)比喻,将蛋黄比作流金,(1分)写出了煎蛋的色彩美,表现了母亲煎蛋技术的高超。(1分)18都运用了语言描写(1分),链接材料通过语言生动地写出母亲因我的不诚实而产生的失望与悲伤,(1分)刻画了母亲诚实善良的形象。(1分)文中第段通过语言描写交代了母亲煎蛋时将蛋黄搅拌均匀的原因,(1分)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细致而深切的关爱。(1分)【解析】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提炼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抓住母亲三次煎蛋的情节仔细分析,从“蛋见好的状态”“给谁吃”“原因”三个方面提炼词句作答即可。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和提炼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抓住母亲一边煎蛋,一边说的话语中的内容来分析,从中找出母亲的教育和“我”感悟到的生活道理来作答。如:两口子过日子,要和气,永远不要硬磕硬。过日子可就是个细活了,像流水,得慢慢过,一天天过,必须用小火。就像煎蛋一样,生活中每件事都是有选择的,都要用心为家庭和每个成员付出。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17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D。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记叙文比较阅读的能力。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比较阅读两个片断,共同点是都运用了语言描写,不同点是材料通过语言生动地写出母亲因我的不诚实而产生的失望与悲伤,刻画了母亲诚实善良的形象;文中第段通过语言描写交代了母亲煎蛋时将蛋黄搅拌均匀的原因,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细致而深切的关爱。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采砂厂承包环境治理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广播系统安全监测与预警合同
- 二零二五年搅拌站砂石料一站式采购合同模板
- 2025版航空燃油灌装作业安全协议合同
- 2025电子商务纠纷公证处理专项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服务协议范本
- 2025版互联网接入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智能广告牌项目投资与运营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投资并购合同
- 2025版医院后勤管理服务合同
- GB/T 14188-2008气相防锈包装材料选用通则
- 钴领域:华友钴业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 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课件
-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
- 设备检修管理流程图
- 最新《心衰指南》课件
- DB4401-T 43-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防冲撞设施-(高清现行)
- 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3篇(施工单位节能验收报告)
- 堤防工程重点难点
- 卸料平台(落地搭设)验收记录表
- 新媒体研究方法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