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_第1页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_第2页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_第3页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_第4页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 m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的结构特点 2、了解散文的常用手法 3、欣赏积累散文优美的语言 教材分析: 初三学生读散文不但要读出浅层次的内容,不但要体悟到文章的情感和中心,更重要的是要尝试做 “ 小小鉴赏家 ” ,学会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欣赏和解剖,在有滋有味的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写作规律的影响。 白鹭是一篇写物的精美散文,总分总的结构,围绕“ 诗 ” 这一特点,分别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表达:外貌特征、水田钓鱼、悠然树顶、黄昏 低飞,全文自然地使用了这样一些手法:对比、比喻、拟人,用自然清丽的语言勾画出脱俗清雅的白鹭形象。 关于散文白鹭是一篇鉴赏性的小品文,作者先谈了散文的大体特点,罗列了各个大家的散文风格,然后说到郭沫若的散文风格 ,最后着重赏析白鹭。赏析白鹭作者使用了这些的方法:总体概括课文内容、适当摘抄呈现2 / 10 课文内容、引用古人、名人的品论性的语言。教学重点为了解散文的常用手法 ;教学难点为教会学生欣赏散文的思路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设想: 学白鹭、写白鹭、谈共鸣。学生学习白鹭,写出自己的鉴 赏小品文,然后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晓雪的进行对照,谈比较之获。尊重学生对文章的原始体验,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授以思路方法,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主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说出文章 “ 总分总 ” 的结构,说出作者眼中白鹭的特点 “ 诗 ” 。 二、默读课文,说说 “ 诗 ” 的内涵 、带着 “ 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 诗 ” 的问题,学生再读课文,并圈画点评。 学生随机回答教师点评小结:白鹭的外貌淡雅而精致仿佛是一首小巧别致的诗;白鹭与清水之微波余辉,田地之拙朴 阔然而构成的田野水墨画是一首古朴灵动的诗;白鹭在寂寥迷蒙的清晨独立枝头,悠然眺望是一首意蕴清绝的诗;白鹭低飞于黄昏的空际,又是一首浪漫而多情的诗。 、细读课文,选择课文最钟爱的一点,简略地写写晓雪说3 / 10 白鹭这篇文章是 “ 诗 ” 的原因。 教师示范: 文章的意境很有诗意 “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时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 这段文字描写出了一幅宏阔而又纯净的画面,暮至而息的白鹭成了空中的精灵,成了宙宇间一道绝美的舞蹈者,非常形象真切地演绎着 “ 清澄 ” 者个词语的内涵 。 学生自由阅读、讨论、书写、交流。 生: 文章的结构是一首诗 开头和结尾巧妙呼应,凸现主体,强调白鹭特点。中间选择几幅别有特色的画面围绕 “ 诗 ” 来呈现。这样的结构小巧别致,玲珑剔透。 生: 文中的比喻是一首诗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体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 本体是水田与白鹭,喻体是琉璃画,是一幅有水有田有白鹭的画,让人顿时就联想到那清雅素净的中国水墨,这纯净的境界不正是诗的内核吗? 4 / 10 生: 文中的拟人是一首诗 “ 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 而它却很悠然 ” 孤独地站立、沉静地思考不正是诗人所特有的本质? “ 悠然 ” 不又显得白鹭是如此潇洒而淡定? 生: 文中的对比是一首诗 “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分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 用白鹤与朱鹭、苍鹭比出白鹭的小巧与别致的美,用铿锵的歌比出白鹭的婉约柔和。这率性地对比正表明了作者对白鹭的由衷地赞赏。 生 三、选段朗读课文,表现文章的诗 情画意 指名读、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生演读。 四、读关于散文 ,说说作者谈白鹭的哪些语句与你产生了共鸣。 教师示范: “ 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 ” 5 / 10 我揣摸作者说的就是散文的特点 “ 形散而神聚 ” ,白鹭不正是这样的吗?中间的那几幅画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每幅都充满诗意;两次对比,看似任性而为,其实每次对比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对白鹭的欣赏与喜爱。 学生在书上圈画、点评、交流。 生: “ 郭沫若的散文 也有的 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就是后一类散文的典型例子。 ” 白鹭中白鹭的形象确实清丽而秀美,语言柔婉而含蓄,就像一位待嫁的新娘欲说还羞。 生: “ 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 ” 文中 “ 那 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的句式,整齐而又精练地描摹出白鹭的美丽外貌也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欣赏角度和欣赏感受。 生: 莱辛说: “ 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 ” 晓雪引用 的这句话正适合白鹭,白鹭的语言、白鹭所勾勒的白鹭的形象、白鹭所营造的意境、白鹭所表6 / 10 现的白鹭的灵气都让人越读越有余味。 生: “ 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 晓雪引用的古人语段,提炼出白鹭一文中白鹭的清新淡雅、脱俗不凡的气质,也点出了郭沫若此类散文的特点 秀美含蓄、婉约清丽,同时又意境深远、令人回味不已。 生 五、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课堂小结 题目:初三学生如何欣赏散文(以白鹭为例) 内容:散文作者的总体风格: 散文主要内容与情感: 散文语言特点: 散文手法简析: 六、作业: 选择你喜爱的一篇散文,尝试写鉴赏性的小品文。 板书设计: 散文作者的总体风格 散文主要内容与情感 散文家谈散文: 散文语言特点 7 / 10 散文手法简析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品味欣赏精短散文; 2.初步感受散文短评的写法。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其实由两 篇短文构成,一篇是郭沫若的散文白鹭,一篇是文艺评论家晓雪的短评关于散文 ,如此布局,编者的意图有二,一是让学生阅读欣赏郭老的散文,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阅读体验;二是阅读晓雪的短评,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体悟散文短评的基本写法。 郭沫若用极其简练的文字,描绘了白鹭 “ 被人忘却的美 ” ,这个美是精巧和谐的, “ 一切都很适宜 ” ;这个美是清澄淳朴的, “ 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 ;这个美是淡雅秀丽的,一块清水田、一只两只站着钓鱼的白鹭,便构成了 “ 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 ;这个美是悠然脱俗的,白鹭孤独而悠然地站立在有小树的绝顶, “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 所有这些美的核心是什么呢?作者在结尾的时候说, “ 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 ,散文诗是没有固定格式的,是最自由自在的文体,这样看来,作者欣赏的,是白鹭展现的自由之美! 晓雪的短评,从喜欢散文说起,介绍了散文的各种风格,说8 / 10 到了郭沫若的散文风格,然后简要评论了这篇 500 字的美文,语言优美凝练。晓雪的短评将重心落在 “ 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 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 的美 ”这个点上,无疑是一 语中的,作者还摘引了郭沫若白鹭中一些句子作为佐证,也增强了评论的说服力。至于引用古人对于美文的描述,以及莱辛对于如何读美文的论述,其用意就不在于 “ 评 ” 了,而是 “ 引诱 ” 我们去读,引导我们去“ 品味,反复地品味 ” 。最后的结论说白鹭一文 “ 言有尽而意无穷 ” 却偏偏不将其无穷的 “ 意 ” 说出来,作者恐怕也是想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悟。 所以这样安排教学重难点:用文本细读的理念,品味欣赏白鹭;感受散文短评的基本框架,并补充细化;感受、学习散文短评的基本写法。 教学设想: 学习本文,首先是要将所选散文白鹭读透彻 ,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认识;其次是读懂短评,将评论家观点与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对比,以修正、完善、提高自己的认识。 所以,对这两篇短文的处理,是不能平均用力的,我想,白鹭一文的品味欣赏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来落实,晓雪的短评,尊重其基本框架,但是,要在 “ 细读 ” 上做文章,即对于晓雪短评中的一些内容,进行细化补充,这样做,一方面9 / 10 是为了强化 “ 文艺评论 ” 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是侧面入手正面解读选文,可谓一石二鸟。 白鹭仅有 500 字,但是美不胜收,意蕴深厚,品味欣赏这样的精短美文,一定要有 “ 文本细读 ” 的意识和方 法,将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读出味道,拧出水来。细读的设计,按照 “ 白鹭之美、语言之美、意蕴之美 ” 三个步骤,循着内容 -语言 -主题的思路,逐层推进,走进文本深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诵读白鹭,说说白鹭之美。 明确:作者笔下的白鹭之美,美在精巧和谐,美在清澄淳朴,美在淡雅秀丽,美在悠然脱俗,美在诗意自由 二、品读白鹭,说说语言之美。 明确:本文的语言之美,美在凝练简约,美在动静结合,美在虚实相映,美在定点特写,美在修辞,美在句式 新课标第一网 三、演读白鹭,说说 意蕴之美。 明确:本文的意蕴之美,美在字里行间渗透浓郁之情;美在对常见之物的美具有独到发现;美在借物抒情,表达自己对诗意自由的向往 四、默读短评,补充美点赏析。 明确: 1.第 4 节,在 “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10 / 10 适宜。 ”“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 这些句子之后,分别补充它们各自表现了白鹭怎样的 美。 2.第 7 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