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见 》有感_第1页
读《看见 》有感_第2页
读《看见 》有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读看见 有感 读看见 有感 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看见,而我边看边不由得思考、赞叹! 前半部分看得很动情,因为她写人关注人,尽管她多次提到记者不应带着情感去看待和报道新闻事件。但如果记者只是负责准确报道新闻真像的冷冰冰机器的话,我想我也不会这么喜欢柴静,喜欢看见了。特别是陈虻不死一篇,看了好感动。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柴静是幸运的,遇到很多 好人 .但幸运何尝不是来自自身的努力?就像机会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记得书中写过这么一句,大概是:以前以为客观就是不在任何一方加 入记者自己的个人情感,原来真正的客观是要站在双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有读懂了新闻事件的双方才有可能做到客观。双城的创伤我们终将浑然难分沉默在尖叫都给人带来深深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我想,有些东西,是只有你用心了,赋予自己的情感了,才能让别人咂出味道的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感情用事,失去理性的判断! 而现实是,我们往往做不到。 由此想到了换位思考,于我而言简直可以说是一场思2 / 3 想上的博弈!置身其中,都让思想走得很远。无能的力量,直到看完,我都无法理解卢安克。顺其自然,无欲无求,如老 庄。不过合书一想,却是感到一阵战栗!从世俗的眼光,卢安克做的毫无意义,但读完就是有一种令人内心惶恐震撼的力量!他说过,不需要目的,发自内心去做。我从其中看到了丑陋的自己,尽管知道他不可效仿也不可推广。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中的大多数何尝不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做事行人?在卢安克面前,我们才是那么的可笑。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中,作者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去思考。土地问题,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制度问题!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立个法就能够解决的。然而,面对这类问题时,我们往往会选择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就像前不久的广州小贩和城管冲突一事。在舆论和社会问题面前,我们更愿意倾向于代表自己利益的一方,因为我们就是弱势大多数中的一员。 这就是感情用事,失去理性的判断了。新闻报道需要理性,把思考留给观众,观众更需要理性地看待一件事情。社会的文明进步,需要其理性的民众。但过于理性又会失去自己的个人爱憎立场使面对事情时态度变得模糊,而且很多时候暴力才能解决问题,辛亥革命、新民主革命莫非如此如何在矛盾中把握好理性思考的度,则考量着每个人的智慧。 3 / 3 思想的火花四溅。就像 书中说到的,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是写药家鑫一案,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为恶人的死亡欢呼,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但为什么堂堂学艺术的大学生会如此丧心病狂地杀人?近来发生的上海研究生投毒案、南京高校命案等校园刑事案件频频发生,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难道不应该该好好反思反思?!我们的社会都应该为此思考,而不只是看客般的只会拍手鼓掌。 生活本身矛盾遍布,人又何尝不是?思想又何尝不是? 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 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我想,书也是的吧? 在矛盾中理性地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