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背景】巴金先生的散文诗日和月,朴实无华,充满诗意,富含哲理,给人很深的教诲与启迪,被选入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该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都是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内心倾向、主观色彩极明显的文体,具有真诚的自我表现色彩。无论是教参,还是课外提供的一些资料,都将赏析的重点放在对日的主题与飞蛾、夸父形象的分析上,而对月的意向以及姮娥形象的分析,则多含糊其词。有的资料,将奔月的姮娥说成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而对月的象征意义,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仅肯定其正面、美好的象征义。我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却发现,学生在认真研读教材后,对月的意象与姮娥形象的分析,产生了不同的见解。现将教学过程呈现如下。【课例呈现】短文两篇教学实录一、课文导入师:同学们,对于“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当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曾写过散文诗日和月,里面也写到了夸父和嫦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篇短文,去感受巴金笔下的“他们”,与古老的神话与传说中的“他们”,有什么不同,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作者,赋予了“他们”哪些别样的深意。二、通读课文,提出问题(师引领学生通读全文,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生:文末“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那个人是谁?三、从学生问题切入,研读课文,初步感知形象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的是什么人的面影?这个人是谁很重要吗?生1:当然。这个人应该说是作者推测的姮娥奔月的原因。大家仔细阅读最后一节:“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这个“或者”,不就是作者对姮娥奔月原因的推测吗?师:大家同意这样的推测吗?生(众):好像有点道理。师:好。我们要想也去推测这个人是谁,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作为这个人出现的背景“月”,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生2:这个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冷”、“寒”。师:结合例句来说明。生3:第3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第4节,“我望着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第5节,“月光冷得很。”师:作者解释了月光寒冷的原因吗?生4:第5节,“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作者认为,月球的光是死光,没有热力。师:而前文日中的光,又是怎样的光?与月光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生5:就是有热力。飞蛾将身子扑向灯光,是那种燃烧油的灯;上古的夸父追赶的是供给人类所有热量的太阳。这两种光都是热光。师:日中的飞蛾、夸父,月中的姮娥,他们出现在两文中,你们认为他们代表什么形象?生5:同为追求者。师:有区别吗?生6:他们本身对理想的追求没有区别,而是他们追求的对象有了区别。师:那么,对象的不同,导致的结局怎样?生6:飞蛾和夸父,一个“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里”,一个“渴死在旸谷”;而姮娥,在月中虽没有明说,但在日中,有这么一句:“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加上自古以来的传说,我们知道她得到的是永生,但是,是寂寞的永生。师:你们刚才找到的这句话,正好引出了我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对这两种结局的看法。生7:关于姮娥,我就不重复了,一句话,就是生不如死!而对为追求热光而献身的飞蛾和夸父,不仅赞美他们,“飞蛾是值得赞美的;我怀念上古的夸父”,肯定他们,“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且在日文末写道:“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一句话:死而无憾!师:一样的追求,不一样的结局。毫无疑问,飞蛾、夸父的人生是作者肯定的理想人生,那么,姮娥的人生呢?生8:有点遗憾吧。因为她很孤独,而且,也不能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四、品评关键语句,深入研讨日、月形象的别样深意师:很多资料上,都说姮娥是为了改变这个星球而去的。虽然理想不能实现,但她追求理想的勇气,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例如,教参上是这样表述的:“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还有,“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你们同意这样的看法吗?生1:仅凭“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这个问句,就断定姮娥是“为了改变这个星球而去的”,很难有说服力。况且,问句后面的那一句,显然是作者推测的原因。师:终于又回到我们起先探求的问题上了。我们再去仔细阅读课文,看看前面,有没有提到月中人影的地方。生2:在月的开头一节有,“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第2节,“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师:在这里,人的形象,一是望月,一是影子留在了月中。这时,月的形象代表什么呢?生3:月,也许代表思念,因为在古典诗歌里,月,就是思念的代名词。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4:或者是一种向往。“月”自古也是人们向往追求的事物。比如传说中的姮娥,一面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一面也是因为对月宫的神是作者肯定的理想人生,那么,姮娥的人生呢?生5:而且,这种向往还不在少数。作者用的是“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子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这里的“我们”、“都”、“一定”都加强了作者的意思。生6:我想,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姮娥?刚才那位同学提到了姮娥奔月的动机,这会不会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之间有某种联系?师:能这样联系去思考,很有些意思。谈谈你认为的“联系”吧。生6:姮娥奔月,注解中引淮南子原文:“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目的很明显,为了自己的长生不老。她的理想与飞蛾与夸父不同。前者的理想很直接,就是有热量的光明,为之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姮娥的理想,似乎在光明之外,月亮不过是承载她理想的一个寄托。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月的美好,就成了她幻想的世界。于是出现了想象中的别样的人影,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师:也就是说,你认为“什么人的面影”,其实就是幻影。生6:对。师:理想也好,幻影也罢,这都促使我们对“日”、“月”两个形象进行分析。作为能有魅力让人们追求的对象,它们之间意象的不同,又在哪里?生7:表面看,一个有热,一个无热。而真正的光,应该是有热量的,那样,发出的光,才是自己的。大家知道,月球本身并没有热和光,它是靠反射太阳的光发光的。文中也说它是“死了的星球”、“月的光是死的光”。所以,我认为,对于追求真正光明的人来说,月光具有欺骗性。也就是说,这个理想本身,是虚幻的,不值得追求的。师:请联系文章谈理由。生8:对于被欺骗者,让她一生在“寒冷、寂寞中”度过。对于月本身,即使骗来几个追随者,也不能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我们即使将姮娥看成自愿去改造月的现状的奉献者,她也只是于事无补的徒劳者。师:顺着你们的思路去理解,巴金先生在那个年代,又那么年轻,写了这样一篇文章,他的用意是什么?生9:可能有提醒大家怎样确立理想的意思吧,尤其是在抗日进入艰苦阶段的背景下。师(小结):让我来帮大家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对巴金先生这两篇短文的解读吧。我们主要通过探讨两组形象的异同来感受作者的感情。一是飞蛾、夸父与姮娥,二是日与月。作为理想的追求者,飞蛾、夸父与姮娥是一致的,他们都勇敢、坚定;作为理想的象征,日、月对世人都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但他们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飞蛾与夸父,对理想的追求,专注而执著,在作者笔下,他们成了为了追求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而姮娥,对理想的追求,是建立在虚幻的,甚至有些自私的立场上,从而成为悲剧人生的象征。作为理想,日是光明的代表,它将追随者引领到他们理想中的充满活力的境界。而月是寒冷的冷光,它将追求者误导到一个与理想相去甚远的陌生的世界,只会给追求者带去无尽的寂寞与悔恨。作者在那个年代,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处,可能有规劝人们正确地确立自己的追求目标,选择好人生的道路的意思。【案例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实践,实现个性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还规定:“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读材料”,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个性阅读,首先是作者本身的个性要求。所有作者,哪怕是最负盛名的,也不过是讲讲故事的人,讲讲他们如何生活过,爱恨过,思考过,他们的作品,是一种创作,其中注入了他们的观念、意识,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审美与思考。因此,阅读作品本身,就是对作者个性的一次解读。强调个性阅读,也是读者本身的个性要求。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只有一个,为什么每个读者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主见、经历、修养、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并制约着他们对作品的感受、体验、理解。当学生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困惑甚至偏见时,学习是不会存在的。实际上,只有当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个性感受时,教育才有机会。强调个性阅读,还是作品本身的魅力要求。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既包含界限,又拥有开放。界限,来自它的完好,而开放,来自它有着足够的未阐明的缺口。这些缺口,可能来自语言所具有的模糊性,不确定性,还可能来自作者的含蓄、留白。界限,会让学生提出正确的问题,得出正确答案;而断断续续、含糊不清的文段,却为学生提供了进入自己思想中去思考的空间。这就意味着,此刻学生寻求的,不仅是这篇文章教给他什么,而且是我们通过这篇文章能教给他们什么。教材和教参,不再像菜谱那样被遵从。在个性化的解读下,作品的内涵,将得到不断丰富,甚至超越作者的认识水平。学生的解读,不一定到位,但这种开动思维,从文本文句入手分析形象,解读主旨的方法与习惯,很让我欣慰。同时,学生的很多想法,也给了我很好的启示。什么是学生主体?什么算个性阅读?什么叫多元解读?他们在探究中的互相点燃,不正是对以上问题的最好诠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报告
- 现在进行时课件新东方
- 江苏省常州市达标名校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高分技巧试卷 案例分析与策略
- 王者荣耀知识培训课件
- 研究生重点题目及答案
- 202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某某院物业管理服务采购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玉米种植采摘课件
- 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
- (2025)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知识题库附含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临汾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版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基孔肯雅热预防宣传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月”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福建卷(未来总是甜的)-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题解读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3832-2018)
- 涉外导游英语口语实训教程整套课件完整版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教案(最新)
- 新疆新昊诚保温材料有限公司年产万吨岩棉生产线项目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