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这是一篇传统的经典篇目,有出色的写作技巧与深刻的主题表现。作者都德是法国 19 世纪后半叶杰出小说家。作品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但这篇小说却别出心裁,既没有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课中。 需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所写的故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初一 的学生不大容易体会主人公的悲愤与沉痛。同时,因文章篇幅较长,学生容易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忽略了对细节的咀嚼品味和深层次的探究,教师应注意引导。 教学建议 一、教学理念: 1、 “ 长文短教 ” 抓住文章重点,突出文章精髓。这篇文章的篇幅较长,可学点、可教点较多,教学设计时教师的取舍尤为重要,应力求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突出最精华的部分,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读写相联系,以读促写作。这篇小说在写作技巧上2 / 17 有着许多值得借鉴,值得学习的地方。如:以小男孩为主人公的叙述角度,生动细腻 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诙谐幽默又不乏表现力的语言等等,应力求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2、情感目标:领会文章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发展目标: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引导学生创新写作,激发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 三、教法: 1、文献法:指导学生预习时搜集作品写作背景 、了解作家及历史。 2、诵读法:通过默读、品读、理清思路、熟悉情节,并用简要语言复述出来。 3、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品质、个性特征及社会意义。 4、创新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 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3 / 17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完成积累 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 ¬-原句在第 11 段中。 (板书:最后一课 ) 2、作者于 1873 年写下了这篇文章,你知道这段历史吗?本文体裁是什么? 师生交流:本文写于 1873 年,反映的是 1870 1871 年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故事。 (板书:小说 ) 3、本文作者是谁? 都德是法国 19 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 13 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 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板书作者:都德 ) 4、出示投影仪,检查课前预读情况 注音:哽 ()赚 ()踱 ()捂 ()惩罚 ()祈祷 ()诧异 ()宛转 () (二)教学过程 1、第一个教学板块:听读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4 / 17 (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了解。 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 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 (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 (2)默读全文,说说文章思路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考,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以上 “ 最后一课 ” 为重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文章的思路。可能有如下几种: a、课前、课上和下课 b、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下课 c、上课前,上课时 小结:以上故事情节的三种划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种更为妥当,因为:它将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下课 ,突出了 “ 课上 ” 的情景;而第二种将故事情节分为四个层次: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课之前,不必单独划开;最后一种划法将故事情节分为两个部分:上课前、上课时,但不包含 “ 下课 ” 的情景,缺少了故事的5 / 17 完整性。所以课文按第一种分法为好:第一部分 (1 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 (11 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 (24 29):写下课时的情景。 (板书:课前、上课、下课 ) 2、第二个教学板块:品读 ¬-体味语言感悟思想 (1)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 “ 还能管住自己 ” 。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 “ 最后一课 ” 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板书:语言动6 / 17 作心理 ) (2)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集中讨论、学生评析、教师小结归纳。从以下三个重点问题入手。 a、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节日盛装? b、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 的含义是什么? c、韩麦尔的动作、神态表现了韩麦尔怎样的感情? 小结: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 40 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 “ 法兰西万岁 ” 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 必胜的坚强信心。 3、第三个教学板块:运用 ¬-激活思想创新写作 ( 1)激活思想 小结全文: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法国沦陷时 “ 最后一课 ” 中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7 / 17 提问:同学们学习了最后一课后,你受到了哪些教育?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 学生明确:失去国土的法国人民这样热爱他们的民族语言,这样热爱他们的国家!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我们要热爱中 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在写作上,我们要学习本文通过典型环境,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写法。 2、创新写作 续写提示: 题目设计为 之后。 紧承文末一句话,围绕爱国主义的主题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如:愤怒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开教室,人们高呼: “ 我们要法语,不要德语! ”“ 打倒普鲁士! ”“ 法兰西万岁! ” 普鲁士兵凶补恶煞的冲进教室,与人们厮打起来 人们含恨离去 几天后,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聚集在一起,韩麦尔先生又给人们上法语课 结构要完整。 二、教学反馈 1、填空: 最 后 一 课 的 作 者 是 法 国 作 家-¬¬¬¬,这篇小说描写的是故事发生在法国同 -王国之间战争后,法国阿尔8 / 17 萨 斯 地 区 遭 受 普 军 侵 占 , 小 弗 朗 士 在 最 后 一 堂-课上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陷时的 -心情和强烈的 -精神。 2、选择: ( 1)我不上学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去 得晚,迟到了怕被韩麦尔先生责骂。 b.我热爱大自然,想到野外去玩玩,欣赏春天美景。 c.韩麦尔先生说还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 2)上学路上,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鸟在树林边宛转歌唱,还有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物描写队表现主题起到的作用是() a.反映了小弗朗士无忧无虑、纯真幼稚的心理状态。 b.描写了阿尔萨斯的美丽风光,使文章更为优美,突出了爱国的主题。 c.为以后小弗朗士思想感情的转变作铺垫。 d.突出了文章轻松的基调,同时写出了 小弗朗士是一个兴趣广泛的孩子。 3、用 “ 惩罚 ” 、 “ 懊悔 ” 、 “ 祈祷 ” 连成一段(或几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三、教学反思 9 / 17 本课是篇教读课文,依据 “ 读写说 ” 综合教学实验方案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本教案在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发展的本体地位,努力实现积累、运用、实践、创新的实验目标,用三个教学板块强调了读写说的综合教学。第一个教学板块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导地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议,在听读中理清思路,注重了学生的读与说。如其中的 “ 讨论与交流、小结 ” 这两个教学中学生必须要说,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第二个教学板块,注重把学习方法的传授落实到具体的课文分析中,使学生轻易掌握了阅读分析的方法,达到了 “ 教是为了不教 ” 的教学境界。而第三个教学板块中 “ 激活思想 ” 这一教学环节,注重了学生情感的引导与培养,使教材的思想性得以充分体现。 “ 创新写作 ” 则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置于实践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开启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真正突出了 “ 写 ” 的重要性。根据本教案教学,发现学生能大胆表述,勇于思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阅 读习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案例推荐 网址: http:/news/ 可以比较阅读最后一课 10 / 17 (选自郑振铎蛰居散记,上海出版公司 1951 年出版) 练习题库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 (q)诧异 (ch)和蔼 (i)宁可 (nng) b、膝头 (q)督学 (d)懊悔 (o)夹缝 (ji) c、惩罚 (chng)宛转 (wn)郝叟 (ho)哽咽 (gng) d、踱步 (du)号角 (ho)喧闹 (xun)钥匙 (yo)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1)春回大地,天气渐渐 _起来了。 (2)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 _地说: “ 快坐好 ” (3)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 _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 我的孩子们 ” (4)天气那么 _,那么晴朗! a、柔和暖和温和晴和 b、暖和柔和温和晴和 c、温和暖和晴和柔和 d、晴和温和柔和暖和 3、选出下列 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11 / 17 一样。 c、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d、这些字贴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好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4、下列事例不能说明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者的是() a、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 b、直率地批评阿尔萨斯人并自责。 c、听到教学钟声,他脸色惨白,并使出全身力量 写下“ 法兰西万岁! ” d、看见我,很温和地说: “ 快坐好,小弗郎士 ” 5、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是个() a、贪玩,学习不用功,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b、不关心国家大事,没有爱国意识的学生。 c、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学生。 d、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意识得到了升华,最后成为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学生。 6、朗读下面四个含 “ 最后一课 ” 一词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1)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读出 _的语) (2)他穿上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读出 _的语气) 12 / 17 (3)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读出 _的语气) (4)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读出 _的语气) 二、理解鉴赏 (一)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穿戴。()整个教室有一种平常的严肃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1、在选文的空格中依次填上恰当的关键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只要就虽然却 b、只才而且还 c、只才但是而且 d、只就因为所以 2、选文描写了镇里的人在教室中的表现,意在说明() a、对韩麦尔先生的留恋 b、镇上的人对学校教育 极为关注 13 / 17 c、预示着将要发生惊心动魄的事件 d、要指责小弗郎士的迟到 3、从下列哪方面看不出 “ 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 () a、老师穿了礼服 b、 “ 我 ” 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c、教室里坐满了镇上的人 d、个个脸上都很忧愁 4、本段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的作用是() a、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b、与 “ 我 ” 不认真学习形成对比。 c、烘托气氛,作好铺垫。 d、刻画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主题。 (二)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 !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 想起这些( 1),我多么懊悔!我这些( 2)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 3),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1、 “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 单句独立成段,作用是_ 14 / 17 2、选文第 段主要运用了 _描写,共中有 4 个感叹句,集中表现了小弗郎士 _的深厚感情。 3、 “ 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 ” 中的 “ 现在 ” 与本段中的 _一词相照应。 4、第 段中有 3 个 “ 这些 ” ,请写出分别指代什么。 5、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弗郎士是个单纯幼稚的孩子,尽管韩麦尔曾经惩罚过他,用戒尺打过他,但他并没有怀恨在心。 b、对于韩麦尔先生的惩罚,小弗郎士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c、小弗郎士是个懂事的孩子,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时,他懊悔极了,心中充满了对学习的留恋,对 老师的敬意。 d、小弗郎士无忧无虑的天性,使他忘了曾经受的惩罚和挨的戒尺。 三、拓展延伸 下边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平被日军占领后,某学校的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 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祁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须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15 / 17 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缚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 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齐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 ,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呢?他可以教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相机租赁合同范本英文
- 食堂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 塑料成品模具合同范本
- 钢管产品订货合同范本
- 企业招聘中介合同范本
- 众筹合同范本
- 武装押运租车合同范本
- 衣柜拆装服务合同范本
- 单位音响租赁合同范本
- 承包羊舍建设合同范本
- 苏州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招聘考试真题2022
- 安装电工电气调试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2乳的验收与预处理解析
- 三峡大学级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本培养方案
-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病三则
- GB/T 778.1-2018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 GB/T 11547-2008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 伤口造口新进展课件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 恶性骨肿瘤化疗及注意事项(58张幻灯片)课件
- 国有企业采购规范和示范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