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中高 精选 教案 试卷 选集第三章 声的世界一、知识梳理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乐音的特征(乐音的三要素)3.噪声 、噪声的危害及控制4.超声与次声二、题型、技巧归纳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 ,它可以在 , 不能传声。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它具有 。2.发声器振动快慢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 。声音的音调与 有关。发声器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A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声音的速度变小了C声音的响亮变大了 D声音的音调变低了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归纳小结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生看课文内容,讨论总结:(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它具有能量。(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大。2. 乐音的特征(乐音的三要素)(1)响度:声音的强弱(2)振幅:振动的振幅不论何种发声器,若无振动,则不能发声,所以,发声器发出声音的强弱应与振动有关。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高低课堂实验:用同样大小的力量拨动松紧程度的橡皮筋,学生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快慢。学生根据实践活动中的现象,比较橡皮筋振动的快慢,并回答音调和频率之间的关系教师说明:发声器振动快慢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有时高,有时低。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器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在物理学中,音调与响度有严格的区分,分别用高低与大小来形容,而在日常中没有严格区分,甚至有时两者混在一起(3)音色三个学生分别持碰铃、横笛、 竖笛在教室外发出声音,室内的同学分辨发声乐器。有人模仿歌星唱歌很象,但你还能分辨出来,为什么?音色不同。3. 噪声 、噪声的危害及控制(1)噪声及其来源强调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来源大致为以下几方面:交通运输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2)噪声的大小及危害噪声的等级由响度的单位分贝来表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0的表,引导学生注意在这些环境中的的分贝数,让曾经体会这些噪声污染的学生描述当时的主观感受。同时,可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对于城市、工业区等区域内噪声标准的界定,说明噪声在当代社会造成的危害已需通过法律进行防治,提高学生的公民环保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另外,可以向学生说明,噪声除了对人生理和心理有影响外,噪声还有其他危害,如噪声能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例如喷气式飞机发出的声音能将附近的建筑物的玻璃窗震裂。(3)如何控制噪声以听到声音的条件为线索,引导学生想出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吸音的物质可作为制造声音屏障的材料。4.超声与次声(1)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见声音就兴起手,直到听不见声音就放下手臂,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相应的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以同样方式测一测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每个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并不相同,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各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不同,像蝙蝠、海豚、飞蛾能听见超声波;而大象、鲸能听见次声波。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2)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又称亚声波,它是一种频率低于人的可听声波频率范围的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致为10-4Hz20Hz。次声波的传播距离较远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起飞都能产生次声波。超声波的波长比可闻声波波长短得多,它基本上沿直线传播。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很强,能穿透几米厚的金属。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可使液体内部产生相当大的液压冲击。超声波可以用来制造各种乳胶,颗粒极细,而且均匀。超声波在诊断、医疗和卫生工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参考答案二、题型、技巧归纳1【答案】 振动而产生 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中 真空 声波 能量2. 【答案】.有时高,有时低 声源振动的频率3【答案】C4.【答案】A5.【答案】B考前的心理准备,考前可通过心理暗示缓解紧张情绪,进行临场心理调节。紧张时可用“我能行”、“静心”、“认真”等自我暗示来稳定情绪,适当做做深呼吸。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参加成考的学生需要将平时的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全丢掉,轻装上阵。Coming back home in the evening, family and I sat and watched TV together, we are returning and eating the fruit while chatting, the whole family is happy and harmonious!考试要淡定。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动笔,先浏览试题,粗略知道各题的难易、分值后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分值较小的题,如果一时做不出来,可先放一放,抢时间先做会做的题,然后再回头考虑本题。.I live very happily today! In the morning, it is very fine! Then I climb the mountain with family, the air on the mountain is very fresh, the flowers plants and trees on the mountain all seem extremely beautiful. This kind of charm doesnt need any decoration.It comes out of your heart and reaches directly into others hearts.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So they choose to reach a compromise and become mediocre. They become the background colors in others eyes.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认识成分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所学课程的一种带有评价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它反映着学生对学习的价值的认识,它是学习态度的基础。 They wont achieve anything great to be written down in history, nor can they bring any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鹤岗市工农区新南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4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4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4金华市东阳市千祥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5年医疗行业人才培养体系现状与智能化改革路径分析报告
- 工业4.0背景下增强现实(AR)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美容仪器行业2025技术创新与市场推广策略研究:案例分析报告
- 《逻辑与思维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 2025年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疫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自考经济学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心脏起搏器学习课件
- CREAFORM三维扫描仪操作creaform三维扫描仪操作
- DPU编程与实践课程
-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课件
-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12K101-1 轴流通风机安装
- 邮政储汇业务员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卷5套(完整版)
- 新药发现与开发第一章概论
- 山西省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
- YY/T 1792-2021荧光免疫层析分析仪
- 认识电影走进电影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