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_第1页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_第2页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_第3页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_第4页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 131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 作者陆凤娟 【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第 9 课母亲的恩情 教材简析:本文通过叙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逢衣、天明送别的情景,以及孟郊由小草沐浴太阳光辉而触景生情,联想起母亲的关怀之意,进而引出他 50 岁时写的古诗游子吟。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第 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诗歌的意境。第四自然段,即古诗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待了游子吟的写成。本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课文所配 3 幅彩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增强对诗句的感受。第一至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借文悟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儿子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2 / 8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文悟诗,理解 游子吟的意思。能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能力目标:诗文对照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意境,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感情。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谁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课文里有一首诗,看谁读得最正确。 二、读古诗,感知古诗内容。 1.出示古诗,学生自己读读古诗。 2.指名学生读古诗。 师:孟郊怎么会写下这首古诗的呢?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 1 3 自然段。 三、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 3 / 8 1学生自由读 1 3 自然段。 2师:这个小故事里还藏着这首诗的意思呢,现在请大家把课文和诗对照起来读,看谁能自己从课文中读懂诗句。你在课文的哪些语句中读懂的,用横线 把句子划下来。 3学生再读 1 3 自然段,诗文对照着读。 四、精读 1、 2 自然段,体会母亲的 “ 恩情 ” ,理解前四行诗 1出示前四行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交流:谁读懂了这四行,你从故事中的哪儿读懂的? 3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 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 1)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 “ 恩情 ” 师:请同学们在好好地读读这一段话,你有什么体会? 生:母亲很爱、很关心自己的儿子。 生:母亲对儿子有着深深的爱。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母亲辛苦一天肯定已经很累了,但是她不顾自己的劳累,夜很深了 “ 还在 ” 缝补儿子的衣裳,我体会到母亲很爱自己的儿子。 4 / 8 生:夜很深了,母亲本来应该休息了,但是她还在 “ 忙着 ” 缝补儿子的衣裳,由此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 生:母亲是 “ 一针针一线线 ” 密密地缝补衣裳,看得出她缝得十分仔细,非常认真,把自己对儿子 的深深的爱都缝进了衣裳中了。 师:在孟郊的家乡有这样一个习俗,儿子要出远门,母亲为儿子缝衣服的针脚细密,儿子就会早点回家,不然儿子就会迟迟不归。这一针针一线线缝入的是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和期盼啊! 生:母亲一边缝着衣裳,一边还在想着儿子这次出门“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 ,母亲的心中牵挂着的是儿子,我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 师: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这位母亲深夜缝衣的情景。 生:学生看多媒体课件中的录像。 师:假如你就是孟郊,亲眼目睹了母亲在深夜里一针针一线线密 密缝衣裳的情景,此时此刻,你会怎么想? 生:母亲真好! 生:母亲对我的爱真深啊! 师:母亲熬夜逢衣为的是 (儿子),心里时时刻刻牵挂着的还是 (儿子) 师:这么深深的爱,这么浓浓的情,就是 “ 恩情 ” ,指名有感情地读好词语 “ 恩情 ” 。 5 / 8 师: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母亲的 “ 恩情 ” 。 生:学生再看录像,深入感受母亲的恩情。 ( 2)指导朗读出示的句子 师:现在谁能读好这一段话,读出一位母亲对子女的深厚情意。 生:指名读 评议 指名读 指名读 齐读 (注意读好 “ 还在 ” 、 “ 夜深了 ” 、 “ 一针针一线线 ” ) 过渡:母亲的恩情你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呢?请你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 4学生自己读第二小节,自己体会。 5引导学生交流体会: 生:第二天一大清早,母亲亲自把孟郊送到村外。联系上一个自然段母亲深夜还没有休息,现在大清早又不顾劳累亲自送到村外,可以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恩情。 师:出示多媒体画面(送别)。这就是当时母子俩在村外依依惜别的情景。 生:母亲的头上 “ 又多了几根 白发 ” ,这是为儿子操劳而增添的呀!母亲对儿子的恩情多深哪! 生:母亲拉着儿子的衣服舍不得儿子离开,她叫儿子要早点儿回来,体会到母亲的恩情。 出示句子:她望着儿子说: “ 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 6 / 8 师:谁能读好母亲的这句话?指名读评议指名读 师:母子马上就要分别了,母亲还有许许多多的话要对儿子说,她回说些什么呢? 生:郊儿,你一个人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当心生病。 生:郊儿,你远行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生:郊儿,你可要时常给家里写信呀,娘会一 直盼着你的来信的呀! 生:郊儿,你晚上看书学习不要太熬夜,要当心身体。 师:千言万语化为了一句话,让我们再来深情地读好凝聚着母亲全部感情的这一句。 生:齐读句子。 6指导朗读前四行诗句。 师:母亲的恩情令孟郊感动,他一直深深地铭记在心不能忘怀,在几十年后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四行诗,谁来代孟郊深情地吟一吟 生:指名读评议指名读齐读 五、精读第三小节,体会孟郊的 “ 感激之情 ” ,理解后两行诗句。 1出示多媒体画面(孟郊远行路上) 2师生接读 师:孟郊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母亲,踏上了远行的路,心里百感交集,这时他看到 学生接读 7 / 8 师:一路走,一路想,想到母亲对自己的恩情,孟郊忍不住深情地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 学生接读 3后两行诗你理解了吗?你从哪儿读懂的? 出示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交流后出示文字: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师:请大家好好读读这段话,想想:孟郊由 小草想到了谁?由太阳的光辉想到了什么? 生:自己读这段话思考,交流:孟郊由小草想到了自己,由太阳的光辉想到了母亲的慈爱。 师:再读句子,孟郊写的是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其实,他想说的是 (自己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 师:孟郊对母亲充满了感激,谁能读好这段话。 生:指名读评议指名读齐读 师:于是,孟郊又充满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两行诗。 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两行诗。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师:母亲的恩情如此深厚,让孟郊难 以忘怀,一生都铭记在心,于是在 50 岁那年,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怀,让我们来读好这首诗。 8 / 8 2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指名读指名读齐读 5.背诵古诗 七、指导书写古诗中的生字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 “ 迟、寸 ” ,指名读。 2、用课件展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