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皇帝的新装人教七上 35 26、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 2、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3、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像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4、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 1.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教学难点 对童话主旨和借助夸张、想像反映生 活的写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讨论法。就情节发展、传神写法和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2 / 18 童话故事。 3.探究拓展法。如故事情节的增补训练,童话主题的多元阐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分析皇帝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说起童话,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因为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好,让我们一起看屏幕上的这几个图片,(画面展示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将学生引入童话世界)请指出它们的出处 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 作者相同 安徒生,体裁相同 童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徒生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童话作品皇帝的新装。 二、简介作者与本文的体裁 1、作者简介: 安徒生( 18051875): 19 世纪丹麦文学巨 匠,世界著3 / 18 名的童话作家。他的 160余篇童话在近 150年中被翻译成 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 1835 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乃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 三、检查预习 1、正音 炫耀 ( )称职 ( ) 滑稽 ( )赏赐 ( ) 爵 ( )士随声附和 ( ) 勋 ( )章陛 ( )下 头衔 (xin)御 ( )聘 (p ) 骇 ( )人听闻 钦 (qn)差( chai)大臣 4 / 18 四、整体感知,理清情节脉络: 1、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思考: ( 1)作者围绕 “ 新装 ” 写了哪些事情?分别用一个词语加以概括。 ( 2)这篇 课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 ( 3)文章围绕 “ 骗 ” 字,作者安排了哪些人物,文中的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 “ 骗 ” 字进行活动的呢?能否用两个字概括 ? 通过疏理情节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课文内容。 五、品味朗读,感悟形象 1、分角色朗读。 2、听读中,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爱好、心理活动和相关动作的语句,通过揣摩、分析,在 “ 一个 -的皇帝 ” 句式中选用恰当的词,给皇帝以准确的定位。 3、写皇帝的心理活动三处 、典型动作一处、爱好一处。就学生举出的语句,教师设疑以诱导,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进一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如: 5 / 18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 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 皇上在更衣室里。 ”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 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 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 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 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皇帝为什么会 “ 感到不大自然 ” ?这段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3)“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 皇帝心里想, “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 哎呀,真是美极了! ” 皇帝说, “ 我十分满意! ” 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4)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 “ 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 因此他摆出一 副更骄傲的神气。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 “ 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 ? 6 / 18 4、归纳皇帝的性格特点:骄奢淫逸、昏庸虚荣、愚蠢无能、自欺欺人等。 六、课堂小结: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佳作。安徒生以他天才的想像,把皇帝、大臣本质的 “ 丑 ” 在并不存在的新装的“ 美 ” 的比照中,展示得淋漓尽致。读过之后的笑声,恰是对以皇帝为首的一伙丑类的讽刺。 七、布置作业: 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 的想像和思考的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就课文的内容,深入研讨主题、特色写法。教学步骤: 7 / 18 一、检查作业 小组成员相互传看,每组推举 12 篇有创新的优秀习作在班上交流。 二、问题研讨 1.、学生速读全文。 2、思考: (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你如何评价 骗子? (2)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试就其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 (3)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4)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身处当时的情境,会怎样做呢? (5)对于这篇童话的主题,你怎么认识?如果说它仅仅是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你如何看? (3)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讲出真相: “ 他什么衣8 / 18 服也没穿呀! ” 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孩子无所顾忌、直言不讳,因无私才无畏。相形之下,皇帝、骗子、臣民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 (4)鼓励学生谈出真实、有创新的想法。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有时还要付出代价,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5)直接主题:揭露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虚伪、腐朽的恶劣本质。 升华后主题:自私自利是罪恶的根源,无私才能无畏。 三、体验与反思: 听读之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有什么联想呢? 四、写作方法: 作者在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子。 9 / 18 五、课堂小结 一篇皇帝的新装,一场欺骗的闹剧,在嘲讽、讥笑过后,总觉诙谐中寄寓着严肃的主题,催促我们去思考人性中那份脆弱的、易受社会浸染的纯美,如诚信、无私,该怎样去呵护、去坚持,让心灵家园永远烂漫、秀美。愿这不会只是善良的翘盼。 六、作业布置: (一)小组合作,改编课本剧 改编课本剧的方法指导: 1、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表情来表现剧情和塑造舞台人物形象。 2、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来确定角色。 3、篇幅不能太长,依照故事发生较为集中的皇宫、织房、和更衣室到游行广场三个场景编排幕次,演出时间最好在 10-20 分钟之间。 (二)推选演员,课后排练 在本堂课即将结束时,各小组交流设想、选好演出剧本,并由同学自荐或推选最佳表演阵容,课后由班长、课代表分配角色,组织排练 。 10 / 18 板书: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丹麦) 引子:爱新装 开端:织新装 发展:看、穿新装 高潮、结局:穿新装游行 11 / 18 官员 助 传 受 百姓 揭 行 皇帝 骗 小孩 骗子 12 / 18 学生回顾、欣赏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安徒生的资料及文体知识。教师作适当的强调和补充。 13 / 18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赋予生命,注入思想,使它们人格化。 2、释义: 滑稽: (言语、动作 )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称职:思想水 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称,适合、相当。 精致:精巧细致。 呈报:报告 (上级 )。 炫耀:夸耀。 14 / 18 ( 1)爱(引子) 织(开端) 看、穿(发展) 游行(高潮、结局) ( 2)骗 ( 3)骗子 行骗,皇帝 受骗,两位大臣 助骗,百姓 传骗,小孩子 揭骗。 要求:分到角色的同学能够把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读出来;旁白:好像是在给孩子讲故事,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人物的心里活 动也由角色朗读,但声音可以适当放低,似乎是自言自语。 学生圈点批注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15 / 18 (1)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 “ 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 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 (2)联系课文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 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自信,所以他心里感到 “ 不大自然 ” 。这段精彩的、一波三折的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3)一句 “ 骇人听闻 ” ,一句 “ 最可怕的事情 ” ,两个 “ 难道 ” 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 “ 极 ”“ 十分 ” 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4)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用 “ 更骄傲的神气 ” 掩16 / 18 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恰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小组讨论辨析,选定 “ 自欺欺人 ” :童话以骗开始,又以骗结束,以至演出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看似荒诞无稽,而骗局却成功施展,一方面在于两个骗子毒辣地利用了根本不存在的 “ 美丽的新装 ” 可以检验是否称职或愚蠢的奇怪特性,更主要的在于从皇帝到大臣,到满京城的人自欺欺人的心理本质。 17 / 18 学生评议。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童话一开头就对皇帝嗜新衣成癖极尽渲染,两个骗子毫无顾忌、大胆行骗,竟在皇帝身上施展拳脚,正是抓住了皇帝的致命弱点。赋予奇怪特性的新装,不但迎合皇帝的虚荣,而且用以检验臣民,巩固统治,这样对皇帝就更具吸引力,骗局和皇权就结合起来。在骗局中揭露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的自欺欺人的恶行。(讨论人物性格的时候,鼓励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对文章要有个性化的理解。) (2)三个场面 类似而不同,情趣横生,刻画了皇帝和他的臣属丑恶可笑的嘴脸。 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的神态、动作各有不同。老大臣在惊奇之余,先是 “ 把眼睛睁得特别大 ” ,然后又一边称赞, “ 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 ,最后则“ 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 ” 。而那个官员只是 “ 看了又看 ” ,并没进一步的动作。 心理描写也各有不同。写老大臣用祈使句,表示他的可怜和哀叹;写皇帝则多用疑问句,表示吃惊和怀疑;官员用疑问句,年轻18 / 18 得志自我怀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春季初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高效备考模拟试题试卷
- 2025年经济师考试 经济师考试冲刺押题卷
- 2025年计算机二级Office高级应用考试模拟试卷
- 2026届浙江名校新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秋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高频考点冲刺试卷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冲刺试卷 逻辑思维训练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会计科目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玩具销售知识培训课件
- 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
- 急诊医学概论培训课件
- 高级技师鉴定职业道德复习题
- 核电电缆桥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
- 科技挖核项目
- 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外周前庭系统解剖生理及原则课件
- 《明史海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题)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课件
- 民航概论-完整版ppt课件最全课件整本书电子教案最新教学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