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论文_第1页
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论文_第2页
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论文_第3页
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论文_第4页
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论文 学习新课标 执行不走样 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 江汉大学 韦志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6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颁布了,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带有法律性质的纲领性文件,值得我们语文教育界的同仁认真学习,切实贯彻执行。 新课标的制定经历了漫长的十年,十年磨一剑,还真是不容易。十年前,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版,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心急火燎地登上了语文教改的舞台,给期盼改革的语文课带来了生气和力量。虽然众说纷纭,但毕竟规范了 语文教改,也让改革者在十年中锻炼,淬火,经受了风浪,赢得了成熟和坚强,从而挺起了中国语文教学的脊梁。所以,新课标是十年来语文教改成绩的总结,由此上溯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是 60 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直至几千年来我国语文教学优秀传统的弘扬。把新课标与实验版的课标进行比较,我以为最为突出的亮点是: 2 / 6 一、第一次界定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什么?许多人未必知道,有人也可能简单一句回答,教语文的课呗。那么,科学地定义一下,虽然从古到今,曾有一些说法,什么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什么语文课姓语 ,什么语和文不能分家,什么语文就是语文,云云,但并不能揭示这门课的本质。 新课标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简洁明了,一语中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语文课程之于教育的最大价值,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 (语文教学论文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目的,正如包子铺卖包子,饺子铺卖饺子一样,历史课教历史,物理课教物理,分门别类,各负其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语文课程独当其任的任,就是语文课程必须要完成的务。有了这个定义,就不会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德育课、环保课、班会课、学生的检讨课等,而必须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否则就不是语文课了。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课的命根子,语文教学的生死存亡之道。本乎此就生存,背乎此就死亡。它恰似贾宝玉脖子上挂的通灵宝玉,那是丢不得的,丢了就要命。3 / 6 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语文教学有两次低谷,一次是 1958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教学质量极低。一次是文革十年,把语文课上成革命大批判课、毛泽东思想课、批林批孔课等等,语文教学质量极低,甚至出现了白卷英雄。数十年风雨兼程,历史经验 证明,语文课必须把住这个方向,正其名务其实,才不会左右摇摆。记得郑板桥有竹石诗云: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仿造一下,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咬住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运用中。千诵万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明确了这一点,就不怕风吹草动,就可以把握住方向,上成名副其实的语文课,就可以避免或者制止语文课滑向非语文化的现象。为此,我们已经交了昂贵的学费,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探讨,千万要珍惜。 当然,过去历届语文教学大纲曾表示对语言文字要理解和运用,现在统一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可见强调运用是关键。运用包含着理解,也只有理解了的语言,才能进入运用层面,所以运用就表明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教学生把祖国的语言文字用好、用活,一辈子受益无穷。 4 / 6 既然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必然有综合性、实践性。从综合看,牵涉到读写听说,搜集处理信息等不同形式的途径;从实践看,牵涉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凡是用得着语言文字的地方,都是实践的场所。综合性保证语言文字运用的面比 较宽,在凡是需要用的场合都能运用;实践性保证语言文字运用到位,学生开口能读、能说,动手能写,听话能逮住准确信息,并作出得体的反应;二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也不可偏废。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实验版课标提出的新概念,十年的教改实践中,这个概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新课标赋予了语文素养新的含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语文素养,包括以下内涵: 打好两个底子:一是语言文字底子,二是精神底子。前者 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者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5 / 6 人格。 落实三个基础:一是学生学好了语文,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二是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三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把语文课的功能作用,作为一门课程的价值进行恰如其分地阐发,不夸大,不缩小,切合实际。培养和形成四 种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如求学升造的需要,从政、经商、务农的需要,个人表情达意的需要等等,这四种能力,综合为生存的能力,有了这四种能力,大抵就学会生存了。 所以,说千道万,语文课的这二、三、四,尤其是四种语文能力,是硬指标,不能实现这四种能力,叫做语文课欠了学生的账;学生有了这四种能力,就终生受用无穷,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是功德无量。 三、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点久违了,如今终于在当下的语文课程中找到了回家的路。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汉语汉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