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1页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2页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3页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4页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本单元首先要重点把握“快乐少年”的主题,其次通过感悟、美读和想象画面等途径,力求把课文还原到一个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第三,课堂上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朗读,在学习中规范和丰富自己的语言。第四,鼓励学生读作者的相关作品,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少年旅行队是一篇散文组诗,用五个小标题连缀全文,表明少年旅行队向往多彩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在实践中去进步、在社会中成长的美好愿望。跟祖父学诗和夏午这两篇课文都记叙的是作者童年有趣的事情,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童年烂漫时光的美好回忆。本单元的古诗诵读是杨万里的舟过安仁,口语交际是我们给他出主意,作文内容是写一位同学。课时安排:1少年旅行队 2课时2跟祖父学诗 2课时3夏午 2课时诗词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一) 6课时1少年旅行队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2、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4、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三、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作者柯蓝的资料。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1、同学们,你外出旅行过吗?你觉得旅行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有一支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分享。3、介绍作者柯蓝。(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地读课文。3、再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找出不明白的地方。4、想一想,课文可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小标题是什么?(三)朗读课文,了解每部分的意思1、指名朗读每部分,说一说每部分的意思。2、你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四)巩固生字1、区分形近字。 簿-薄 幢-撞2、区分字形。 “溪”右半部分的写法;“茂”下半部分的写法。3、听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回顾原文1、有感情朗读课文。2、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二)自读-发现与探究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3、出示句子:“.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师激情引读。诗人从哪几方面写了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闻、所做?指名读课文。4、朗读这组散文诗。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三)品读-理解与感悟1、指导学习方法,学习出发(1)少年旅行队出发了!我们赶快跟上他们的步伐!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读出发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识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永远”、“长久”有说明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谁能美美地读,读出旅行队员们出发前的期待与渴望?(4)出示“我们不停的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这里“.”表示什么?试着补充一下。(5)总结学习方法。细读文章,了解大体内容,标出不懂的问题。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由课文留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有感情朗读。2、请同学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从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味。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少年旅行队队员在旅途中的心情。5、少年旅行队队员们一路唱着欢乐的歌走来-齐读旅行者之歌。结合课文说一说你对“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6、背诵旅行者之歌。(四)总结-拓展与延伸诗中说:“大山它使我坚强、镇静,让我长得像一片茂盛的树林。大海它使我心胸开阔,热情汹涌。所有的河流,使我灵巧活泼,永远前进.”“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这么大的神力吗?你有没有这一类体验?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板书设计:少年旅行队增长知识,寻求梦想,体验快乐2跟祖父学诗教学目标:1 积累文中出现的古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有什么收获? 预设学生活动:(1)交流生字读音。(2)谈文中出现的诗句意思和诗的题目、作者等相关知识。(3)知道作者是萧红,提到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2、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大量的文字提到祖父,尽力捕捉她和祖父在一起的细节。为什么萧红对祖父念念不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跟祖父学诗,看看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情景,去体会她与祖父在一起的感受。(二)听一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1、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过渡:你们喜欢吗?自由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2、自由读文。3、检查初读情况。(三)细读体会,感悟情感1、自主学习,批画思考。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围绕问题,边读边思,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的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体会。3、相互交流,感悟情感。(1)读完全文,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预设:快乐、无忧无虑、自由、幸福(2)同学们用了一组美好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快乐”呢?(3)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引导。预设:A、早晚念。抓住“早晨晚上半夜醒了”进行交流。B、大声喊。抓住“跟着喊”、“比祖父声音更大”、“房盖被你抬走了”、“照样地喊”、“瞎念”、“满口的大叫”等进行交流。C、喜欢听。抓住“很好听”、“真好听”、“多好听”、“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等进行交流。D、心情好。抓住“很高兴地跟着喊”、“笑了一会儿”、“我很喜欢”、“我更喜欢”、“高兴起来了”、“得意极了”等进行交流。(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普通,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洒脱,很灵动,很孩子气,字里行间洋溢着两个字快乐!(5)指导学生读文。第二课时(一)回顾原文1、有感情朗读课文。2、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3、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体验角色,深化情感1、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人物的特点。2、从你们用心的朗读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和一个怎样的祖父?3、预设学生用“童真”、“童趣”、“顽皮”、“活泼”、“可爱”、“天真”等词语来描摹“我”童年的形象。用“慈爱”、“宽容”、“幽默”等词语来勾画祖父的形象。4、出示:“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三)教师小结(四)拓展延伸:1、把文中涉及到的诗句完整地诵读。2、联系实际,说说你们是怎么学诗的?有什么体会?学生相互交流。板书设计:跟祖父学诗我:天真活泼 充满童趣 祖父:幽默 宽容 有耐心 有爱心3夏午【教学目标】 1学习课后生字,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中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体会作者用细腻的文笔描绘出生动多彩的午后风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回答课后问题,理清文章条理,体会重点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有意识地摘抄和赏析优美文字,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作思路,感受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初读全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文笔的优美,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理清文章条理,学习文章1-3自然段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夏日的午后你们曾经到大自然中去吗?去观察过什么呢?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全班交流) 2、师:每个人的心里,都珍藏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在作者罗兰的心里,夏天的中午会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 1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反馈难读的生字词。 3同学们,当我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有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在你眼前出现。请同学们再次走入课文,静静地读一读,在作者描写的画面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说说你的感受。 (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请把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三理清文章条理。 1同学们,一幅幅画面是那么生动、可爱,让我们印象深刻。同学们,夏日的午后,人们往往容易困倦,可是作者呢?他对于午睡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请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2生反馈:“从小,我就逃避午睡。” 3作者逃避午睡,相关的句子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请找出来。想一想,这种感受分别是作者在什么时候所产生的? 4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14)“我”逃避午睡,享受那充满生命快乐的后花园的精彩。 第二部分(15-17)成年后,“我”仍逃避午睡,牵挂窗外的自然。 第三部分(18)逃避午睡,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过渡:罗兰的文字如行云流水,优美流畅;罗兰的童年如美丽的画卷,赏来心情舒畅。让我们走入作者的童年,去感受作者在午后的快乐生活吧! 四指名读文章13段: 1儿时的作者是怎样逃避午睡,跑到园子去的?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文章的13自然段,勾画出相关的词句。 2学生反馈: 重点句子的赏析: “母亲总是逼着我午睡,而我,却常常在母亲睡着以后,悄悄地爬起来,轻轻地迈过那一尺高的门槛,经过开着荷花的院子,打开通往后花园的小门,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 A勾画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B注意作者描写的动作的叠词的运用,再现作者逃避午睡时的动作及神态。 (悄悄爬,轻轻迈,经过,打开,享受) C指导朗读。 D第三段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是下文的总起)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认真读书,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很好!儿时的作者虽然逃避午睡,可也乐趣无穷。当他悄悄地走到院子里,享受到怎样的快乐?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文章后半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体会作者成年后享受午后时光的感受。从中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情感美。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表达。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二抓住情趣,赏析画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411自然段,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呢?从作者的文字背后你读到了怎样的情趣?快拿起手中的笔,勾画一下。 2学生反馈:(在此部分的反馈时,教师要把握住训练的重点,详讲“野花图”“戏蚁图”和“菜园趣”,而对于其它的画面则通过以读带想的方式略处理。) A“野花图“片断精读: “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树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指名读句子,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引导: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去看如果用我们的鼻子去闻如果用我们的耳朵去听) 你们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能够将优美的文字还原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 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这读书的能力又上了一层。请大家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预设:学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和拟人的句子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如果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用自己有滋有味的朗读表现出来,读书的能力更上了一层。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B“戏蚁图”片断精读: “我并不欣赏它们那细瘦的模样,但我欣赏它们的动作,沉着、迅速而有规律。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轻轻地拨回来。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扰乱了它的工作,耽误了它完成任务。” 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我”观看地上的蚂蚁。) 根据上个片断的学习方法,想像地上一群蚂蚁的忙碌和“我”与之亲近的情景。 读出作者看蚂蚁时的那种专注和逗蚂蚁的乐趣。 C“菜园趣“片断精读: “花园的左边是菜园,种着刚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小葱和被一个无形的嘴吹得 越来越肥胖的茄子。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着园中这一片宁静”你读诗,眼前出现了什么画卷? 你爱这宁静的菜园吗?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作者呢?他爱吗?那个词让你深切的感受到了这种情感?(板书:享受) 让我一起享受宁静的夏午吧!全班齐读。 3重点朗读,体会情感。 歌德曾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出示句子:“小时候的夏日中午,总是这样过去,我从不厌倦那充满生命快乐的花园。” 联系上文理解“充满着生命快乐的花园”。 用相近的词语来替换“总是”、“从不厌倦”,说说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联系前文“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读句子,读出童年的“我”对快乐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 三、品读文章1518自然段,感受作者成年后对午睡的态度。 1成年后的作者仍不放弃对午后风光的享受。此时的作者又是看到怎样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感受呢?指名读15段。 2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体会到作者在大自然中的美妙感受)能读出来吗? 3是啊,在这样的午后,作者在享受着这样美丽的景致,难怪他会说出这样的句子:(出示句子:“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 读句子,说说这个句子中你最喜欢哪个字?(醒) 说说喜欢的理由。 你们对这三个“醒”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命快乐的画面,那么“我也醒着”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也醒着”,这个“醒”的意思是说作者不仅“人”醒着,他的“心”也醒着。你们看,一个看似普通的“醒”字,在罗兰的笔下竟然运用得这么神奇,把她的情感表达得如此真切,多么让人赞叹!来,让我们读读这个充满夏日诗意的句子。 4有感情的自由读最后三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看到作者和大自然都睁大眼睛,共享这美妙时刻。他们似乎心灵相通,他们彼此欣赏。)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吧。齐读最后一段。指名有感情的读最后一段。 四全文小结: 夏日午后,也许会让你感到疲倦,可是作者却在这午后感受到了别样的美丽。真好。我想,只要有一颗平静的心,你也会享受到生命的美丽! 【板书设计】 3 夏午享受着快乐的花园逃避午睡 享受生命牵挂着窗外的大自然古诗词诵读 舟过安仁教学目标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3、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点:感受小童形象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教学过程:1、 感情朗读,背诵古诗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古诗。在舟过安仁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诵读古诗。2、 再读课文,掌握诗意。(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释义: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张、使风”描绘出两个淘气、可爱、天真的孩子。)(3)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3、再读诗文,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5、作业:背诵古诗。语文乐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表示“借代”的修辞形式并积累词义相同、表达相异的这类词语。2、让学生认识由祈使句和感叹句组成的句子的结构特点,体会感叹号所表达出的强烈情感。3、引导学生读懂短文的主要意思,感悟读书的重要作用。(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积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教育学生形成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留心观察,运用在书本中学到的写人方法,练习写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四)课前准备:搜集相关的典故(五)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一读,理解下列每组词语的意思。1、让学生讲搜集到的“桃李满天下“的典故。听完故事后学生畅谈感受。2、让学生结合刚刚听过的故事,理解“桃李”与“学生”的关系。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后面几组。4、全班交流故事,交流感受,小结关系.。5、你还知道哪些词义相同、表达相异的这类词语?(巾帼女子、须眉男子、汗青史册、同窗同学、手足兄弟)二、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1、自由读句子2、说说这两组句子的特点?3、出示意思相同的两个句子:“你看一只小纸船能漂得又久又远。”“你看,后花园有丰富的色彩。”4、让学生对比朗读,体会书中的两组句子表达的效果。 这两个句子都含有赞美之情。5、学生模仿着写一两句,教师相机加以引导。第二课时三、读一读,记一记1、自由读古诗文名句。2、指名读古诗文名句。3、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4、练习背诵。四、读一读求知善读1、自由读短文,思考读书的作用是什么?自己是不是属于会读书的人?2、把文中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小组交流。3、鼓励学生质疑,组织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弄懂词意,。4、引导学生再读,讨论交流: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题目的理解是怎样的?5、默读思考: 读了本文后受到什么启发?谈谈自己读书的收获?6、全班交流。 7、教师小结:我们要正确认识读书的重要作用,做到善于读书,要多读书,读好书。第三课时口语交际:我们给他出主意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促进学生形成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3、引导学生养成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的习惯。教学过程:1、了解口语交际的话题,板书:我们给他出主意。2、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1)在交流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要诚恳。(2)表达的时候要吐词清楚,语速、声调要适当,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化人。3、创设口语交际情境。选用录音、图片或表演等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小帆想在寒假里参加田径训练队,父母希望他回老家陪奶奶,他爱奶奶又不想错过训练的机会,他很矛盾。.4、进入口语交际情境。(1)学生自选交流伙伴组成两人小组,在两人间进行口语交际。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如何去建议他人,如何让他人脱离困境还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地加以指导。(2)邀请几个小组到班上交流,指导评议。.5、拓展延伸,小结激励.(1)说说自己面临的实际矛盾。(2)鼓励同学们热心出好主意,明晰地交流自己的观点。(3)师生评议,小结。板书设计:观点明确态度真诚内容具体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习作课: 我眼中的同学教学目标:1、能留心周围的人,注意观察,抓住人物个特点。2、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学重难点:学生能真实、生动、具体地抓住人物特点,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学时数:三课时第四课时内容:作文指导一、启发谈话,确定对象。1、同学们,在你们五年多的校园生活中,与同学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不妨用的笔写写你眼中的同学。2、想想:在这么多同学中,我最想写的是谁呢?是什么原因让我最先想到他(她)?3、分四人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习作对象。二、读中学写,领悟要点。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课外读了许多有关介绍人物的优秀习作,想一想:哪些习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指导学生从习作“病例”中领悟写法。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1)启发谈话:最近老师收到一篇介绍人物的习作,老师看了不够满意。现在请你们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2)出示“病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小组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篇习作所介绍的人物为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习作,以及从刚才讨论修改的“病例”中,你认为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方面呢?三、分组讨论,交流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四、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拉反映人物的特点。第五课时内容:修改与誊写一、构思起草,修改完善。1、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3、指导修改,完善习作。(1)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自己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2)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3)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4)课堂交流。指导交流时,教师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二、交流评价,赏识激励。1、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两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2、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快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都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段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断。3、创造发表条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1)将优秀习作或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张贴在教室里。(2)将班级中的优秀习作推荐给少儿报刊发表。第六课时内容:作文讲评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以“骄傲中华”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伟大的的出征讲述“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故事,表达了中国人民的骄傲与自豪;北京欢迎你,本文通过在申办2008奥运会时所作的陈述词,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真诚、热情以及为北京人的自豪。我爱你中国汉字紧紧围绕“汉字的魅力”尽情抒发着对汉字的喜爱、珍惜与与赞美之情。学习这组课文,要注意加强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加强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4、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指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典型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收获,提炼、总结出好的读书方法。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单元课时安排:4伟大的出征 3课时 5北京欢迎你 2课时6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3课时诗词诵读:碛中作 1课时语文乐园(二) 6课时4伟大的出征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2、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3、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难点1、明白杨利伟作为一名宇航员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2、场面描写的作用以及写法3、民族自豪感的内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教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习为主。课前准备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征”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出征才称得上是伟大的出征呢?1、展示杨利伟、“神五”图片。大家还记得他是谁吗2、出示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从这些事件中,你发现什么?3、出示中国航天史中大事件,你从这些事件中又感受到什么?4、师述: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历史一刻吧!5、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初读课文,了解那激动的一刻。6、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交流明确:内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感受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走近人物师述:主人公杨利伟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下面让我们一块走近人物杨利伟,感受他的风采。文中是怎么描写的?你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吗?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请笔画出来。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准备交流。2、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1)、本文只写了杨利伟出征前半个小时内发生的事,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共写了几个场景?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吗?(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杨利伟是一位综合素质优秀的航天员?读中体会(步伐的从容而稳健;神态是微笑和深情;敬礼的标准;心情的激动以及插叙中的概括介绍。)师:其实这些素质是每一个成功人士的都应具有,都是我们所需要的。(3)、师:神五的成功发射已经载入历史,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伟大的英雄们缔造的伟大的时刻,请看2003年“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授予获奖人物杨利伟的颁奖辞: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4)老师充满激情地介绍:杨利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训练,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并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面对如振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宇宙辐射、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眠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人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5)、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说一说其作用。(这是一次.)学生依据思考题阅读文本进行体会其含义。4、教师小结: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二课时一、送英雄出征作为举世瞩目的壮行,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人都在关注,更不用说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了,让我们来关注一下送行的人们吧!1、学生思考: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讨论明确:送行人有教练、专家们、少先队员、军乐队员、少数民族少女、落选的战友等,他们的心情都无比激动,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送行人数众多表现出人物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的激动、高兴,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2、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吧!(先确定自己的身份,再设身处地地思考)基本的要求是:(1)内容要切合特定的场合;(2)措辞要切合自己的身份;(3)语言要求形象、生动、精彩,能给人深刻的印象;(4)篇幅要简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二、探究质疑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杨利伟的光彩人生。而体裁上的独特和选材上的巧妙也成就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精彩文章。下面我们将就这则新闻的体裁与选材进一步来探究几个问题。1、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2、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讨论明确: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报道,这样内容更集中,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第三课时一、品味鉴赏因为抓住一个场面以速写形式报道事件,于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具有了鲜明的特色。一起来欣赏一下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吧!1、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领会可从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炼等角度来赏析。例如:“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2、学生再读课文,勾画美的语句,与同学交流。3、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还很多,同学们课后还应反复的诵读、细细的品味。二、课后学习描写一个场面,要求:要写出场面的特点;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三、小结语:今天,我们一块重温了“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的伟大历史时刻。这次壮举成功了,我们中国从此步入了世界航天大国之列。让我们同英雄杨利伟一起向我们伟大的祖国敬礼吧!(在“歌曲五星红旗”的嘹亮的歌声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师生同唱歌曲五星红旗结束。板书设计:4、伟大的出征等待送行 庄严出征 站满 从容稳健的步伐 激动 洪亮的报告声(果断、从容、)渴望 标准的军礼爱国的情怀附:1、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第一颗人造卫星:前苏联于年月日发射的卫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在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前苏联于年月日发射的东方红宇宙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年月日,美阿波罗号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第一个登月的人:美国的艾德林?康世朗林斯。2、中国航天史中大事件: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90年4月7日,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1998年7月18日,长征火箭首发欧洲国家制造的通信卫星成功。2002年12月30日,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宇航员。5北京欢迎你教学目标1、 学习10个生字,了解应用文的基本格式。2、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充满激情的演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并说说自己将为3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做些什么。教学重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陈述了哪些内容,感受爱国情怀。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奥运会的资料,简单了解北京申奥的过程。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言激趣、导入新课:谁知道,2008年我国将有一件什么重要的喜事到来?它是多少届奥运会?我们来比一比,对于奥运会知识,谁知道得最多?可是,在申奥的旅途中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今天,我们学习奥运大使杨澜在向国际奥委会申办北京奥运会中的演讲稿。二、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生字:鞠 恭 繁 坛 餐 弘 讴 穆2、词语:蹴鞠 精彩纷呈 讴歌 永恒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没有读好的地方可以反复多练练。2、再浏览全文,你觉得哪一句话最能概括全文的内容呢/四、检查学生初学情况1、认读生字,区别“弘恒”的读音,注意“餐”的书写。2、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些内容?3、这里的“主席”指的是谁?简单了解演讲稿开头的格式。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感悟情感。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最理想的城市?1、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一段讲什么?2、读第九自然段,“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什么叫“神奇”?课文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的神奇?(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历史根源)作者是怎样有条理的陈述这一方面的内容的?(1)、历史文化古城:传统体育蹴鞠有着名的名胜古迹紫禁城等提问:这一段让我们体会到什么?(2)、现代化的大都市:餐饮、购物方便等思考:什么叫:“恭候”,说明什么?(3)、北京人友善、喜爱体育运动,开展了多元化的文化活动。思考:“教育”和“交流”和“交流”指什么?什么是“奥运精神”?这一部分我们用什么语气读更合适一些,用一个词概括这一段。(4)、整体感知开幕式和闭幕式及火炬接力与众不同。(5)、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部分,重点体会第七自然段“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说一说“新的局面”、“新的高度”各有什么含义?从中体会到什么?(6)感情朗读,说一说你还能展示北京的哪些优势? 师述: 文章只是阐述了北京举办奥运会所具备的条件的一部分,大家接着展示北京的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啊,北京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城市,北京人从古自今热爱体育运动,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是最理想的奥运会举办地,北京申奥的成功,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7)、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总结课文陈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作为东道主,你想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呢?1、 学生互相交流。2、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爱国情怀。3、 简单了解应用文格式三、奥运小知识1、(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2、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是( )。3、用你手中的妙笔画一个你喜欢的福娃。板书设计:北京欢迎你体育传统介绍北京文化计划6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知识与技能:1、学会10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意境美。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齐读课题,你读出什么含义来了?2、 从课题上分析,作者会紧紧围绕哪方面来描写?简介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着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近几年他写作散文颇丰。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台、港文坛对其散文评价颇高。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意、德、西等多种文字。3、初步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说一说你从书中知道了关于汉字的哪些内容?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学生读生字,注意“坠”、“脂”、“骋”的正确读音。2、指名朗读课文,把每句话读通顺。三、学生书写生字1、 读课后的生字,看清每个字的形。2、 注意“幽”的书写顺序。3、 学生书写课后生字。 第二课时一、抓住文字,赏析内容。1、默读课文,说一说你喜欢作者对中国汉字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