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 工 原 理 实 验 报 告 实 验 名 称: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 学 院: 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日 期: 一、 实验目的1、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2、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原理;3、学会测定过滤常数K、qe、e及压缩性指数S的方法;4、了解操作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二、 实验原理1、过滤是以某种多孔物质作为介质来处理悬浮液的操作。在外力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从而实现固液分离。过滤操作中,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固体颗粒层的厚度不断增加,故在恒压过滤操作中,过滤速率不断降低。2、影响过滤速率的主要因素除压强差、滤饼厚度外,还有滤饼和悬浮液的性质,悬浮液温度,过滤介质的阻力等,在低雷诺数范围内,过滤速率计算式为: (q+qe)2=K(+e) (1) K、q、qe三者总称为过滤常数,由实验测定。对(1)式微分得:2(q+qe)dq=Kd (2) 该式表明以d/dq为纵坐标,以q为横坐标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斜率为2/K,截距为2qe/K。(2)式中可用/q代替d/dq,用代替q 。上式可以改写成:/q=2/K* q+2/K* qe (3)在恒压条件下,用秒表和电子称分别测定一系列时间间隔i,和对应的滤液质量M(除水的密度换算成体积Vi),可计算出一系列i、qi、i,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q的函数关系,得一直线,斜率为2/K,截距为2qe/K,可求得K和qe,再根据e=qe2/K,可得e。三、 实验装置流程图一、板框压滤机过滤装置图CaCO3的悬浮液在配料桶内配制一定浓度后,利用压差送入压力料槽中,用压缩空气搅拌,同时利用压缩空气将滤浆送入板框压滤机过滤,滤液流入量筒计量,压缩空气从压力料槽排空管排出。四、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 开启电源开关,关闭所有手动阀门。配制含CaCO335(wt%)的水悬浮液。2. 料液搅拌:开启空压机,关闭阀1、阀4、阀5,打开阀3、阀2,将压缩空气通入配料槽,使CaCO3悬浮液搅拌均匀。 3. 安装过滤系统:正确装好滤板、滤框及滤布。滤布使用前用水浸湿。滤布要绷紧,不能起皱(注意:用螺旋压紧时,千万不要把手指压伤,先慢慢转动手轮使板框合上,然后再压紧)。4. 重力灌料:等配料槽料液搅拌均匀后,关闭阀3,打开阀5及压力料槽上的排气阀,使料浆自动由配料桶流入压力料槽至其视镜2/3处,关闭阀2、阀5。5. 压力料槽搅料:打开阀4,通压缩空气至压力料槽,使容器内料浆不断搅拌。压力料槽的排气阀应不断排气,但又不能喷浆。6. 压力料槽稳压。打开1#气路,打开阀2、阀5、阀7、阀10、阀12、阀14,开始实验。7. 开启过滤段阀门,开始计时。手动实验时每次实验应在滤液从汇集管刚流出的时候作为开始时刻,每次V取0.10.5kg左右,滤液量可以由电子天平处读出。记录相应的过滤时间及滤液量。每个压力下,测量810个读数即可停止实验。8. 切换气路,压力稳定后重复过滤实验。9. 料液压回:实验完毕关闭阀2、阀4,打开阀4、阀6,将压力料槽的悬浮液压回配料桶。10. 清洗滤布:每次滤液及滤饼均收集在小桶内,滤饼弄细后重新倒入料浆桶内,实验结束后要冲洗滤框、滤板及滤布不要折,应用刷子刷。11. 关闭空气压缩机电源,关闭仪表电源,打扫卫生。五、 原始实验数据(附页)六、 数据处理1、已知:每个框过滤面积0.038m2,框数2个 A=220.038=0.152 m2表6-1、滤液量数据记录时间(S)低压P1中压P2高压P3滤液量/Kg滤液体积V / m3滤液体积增量V / m3滤液量/Kg滤液体积V / m3滤液体积增量V / m3滤液量/Kg滤液体积V / m3滤液体积增量V / m3201.2311.231*10-31.231*10-33.0223.022*10-33.022*10-32.2192.219*10-32.219*10-3402.4652.465*10-31.234*10-36.0016.001*10-32.979*10-34.3564.356*10-32.137*10-3603.4753.475*10-31.010*10-38.6258.625*10-32.624*10-36.1406.140*10-31.784*10-3804.4604.460*10-30.985*10-311.2311.23*10-32.605*10-37.8807.880*10-31.740*10-31005.4805.480*10-31.020*10-313.72613.726*10-32.496*10-39.4679.467*10-31.587*10-31206.4056.405*10-30.925*10-315.87915.879*10-32.153*10-310.99010.990*10-31.523*10-31407.2977.297*10-30.892*10-318.12518.125*10-32.246*10-312.46312.463*10-31.473*10-31608.1458.145*10-30.848*10-320.17120.171*10-32.046*10-313.90613.906*10-31.443*10-3表6-2、单位时间过滤面积对应的滤液体积和体积增量(计算公式: q=V/A)时间间隔(20S)低压P1中压P2高压P3q/(m3/m2)t/q/(sm2 .m-3)q/(m3/m2)t/q/(sm2 .m-3)q/(m3/m2)t/q/(sm2 .m-3)18.099*10-32469.4419.881*10-31005.9814.599*10-31369.96216.217*10-32463.6639.480*10-31020.4628.658*10-31422.58322.862*10-33009.7856.743*10-31158.5540.395*10-31704.01429.342*10-33086.4273.881*10-31166.9951.842*10-31747.18536.053*10-32980.1890.303*10-31217.8862.283*10-31915.52642.138*10-33286.77104.467*10-31412.0372.302*10-31996.21748.007*10-33407.73119.243*10-31353.5581.993*10-32063.77853.585*10-33585.51132.704*10-31485.7791.487*10-32106.591)、低压P1, t/qq曲线:低压时得到直线y=24429.97x+2253.5K=2/24429.97=8.187*10-5 qe=2253.5/24429.97=0.092 e= qe/K=1126.72)、中压P2, t/qq曲线:2)、中压P2, t/qq曲线:3)、高压P3, t/qq曲线:中压时得到直线y=4297.80x+885.6K=2/4297.80=4.65*10-4 qe=885.6/4297.80=0.2061 e= qe/K=443.23)、高压P3, t/qq曲线:高压时得到直线y=10374.75x+1215.5K=2/4297.80=1.93*10-4 qe=885.6/4297.80=0.1172 e= qe/K=607.2七、结果分析与讨论1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原理,实验时要注意夹滤布要对牢板上的洞,安装滤板和滤框用螺旋压紧时,千万不要把手指压伤,先慢慢转动手轮使板框合上,然后再压紧。1、 本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但是容易产生误差。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 1)、板框之间连接不紧密,水没有经过滤布就直接流下来被作为滤液;2)、CaCO3没有搅拌均匀;3)、接、到滤液时不慎溅出;4)、计时产生的时间误差;5)、仪器本身的误差;6)、读数时的个人无误差。八、 思考题解答1、在恒压过滤实验中,为什么随着过滤的进行,所得滤液越来越少?过滤实验,主要是靠压差滤液过滤进行的,在恒压过滤中,随着过滤的进行,虽然其压差不变,但是过滤的滤渣积压压缩成滤饼,随着滤饼的增厚,滤液通过的滤饼的阻力加大,实际提供给滤液作为动力的压差减少,滤液越来越难通过滤饼,甚至在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就会因为阻力大而停滞。2、为什么过滤开始时,滤液常常有点混浊,过段时间后才变清?在过滤中,主要靠滤饼层。刚开始没有滤饼层,过滤效果不佳,随着滤饼层的增厚,滤液就变清了。开始过滤时,滤饼还未形成,空隙较大的滤布使较小的颗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景区空地租赁及旅游产品开发合同
- 2025年草书符号训练题库及答案
- 动物疫病防控科技创新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2025年5G网络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
- 伸缩门的施工方案
- 钳工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北师大版2019
- 专题25.2随机事件的概率(原卷版)
- 合规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专业知识和实务试题及答案
- 全产业链视角下我国低空经济保险发展研究
- 储能电站项目进度控制与质量管理方案
- 2025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1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15课 红红火火中国年(教学课件)小学二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XX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各岗位廉政(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 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6.去外婆家》教案设计
- GB/T 320-2025工业用合成盐酸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附答案)
- 08K507-1 管道与设备绝热-保温(有水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