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卷(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 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 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 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 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 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 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 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 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 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 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 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 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 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 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 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 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 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 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4 分)寻找穷人宾炜这天,某公司的经理老郑到寺里烧香,从佛堂出来时,随手抽了支签,想看看未来的运程。解签的和尚看着那支签,沉吟良久才缓缓地开口,说老郑明年有血光之灾。老郑一听就 急了,问他可有解法,和尚说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做一件大善事。老郑心想,不就是拿钱做善事吗?不过。对象一定要选好。 这天一早,老郑开车去公司。前面拐弯处突然飞快地跑出来一个背着蛇皮袋的小女孩。老郑一个急刹车,女孩却停不住脚,一下子撞到了车头上。老郑忙下车一看,原来是街坊阿 贵的小女儿丹丹。老郑把丹丹扶起来,问她怎么样。丹丹揉了揉肚子,说:“郑伯伯,没事了, 不痛了。”老郑不放心,拎上装满空瓶子的蛇皮袋,把丹丹送回了家。阿贵是个下岗工人,老婆是个药罐子,干不了什么重活儿,全靠阿贵在外面干苦力养着一家人。大女儿在上大学,丹丹虽然只有十一岁,可是已经在帮家里挣钱了。放假的时候, 她天天上街捡瓶子。到了丹丹家,老郑不好意思地对阿贵说了刚才的意外,还当场拿出五百块钱,让阿贵带 丹丹上医院检查一下。他说,有伤的话,他一定负责到底,没事儿的活,这钱就当是给丹丹 的零花钱。阿贵两口子说啥也不肯要。老郑硬是把钱留下,匆匆走了。坐上车后,老郑一琢磨,阿贵家虽然困难,但还不至于过不下去,还不是自己要选的资 助对象。又过了一天,老郑从公司开车回来,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忽然发现邻居老杨叔坐在路边 捂着肚子,额头冒汗。老郑吃了一惊,马上停车下来,问他咋了。老杨叔说,胃病犯了,偏偏忘了带药。老郑 说:“快上车,我送您上医院吧。”老杨叔摆摆手:“不用,不用。老毛病了,家里还有药,回去吃两粒就行了。” 老郑皱了皱眉头,只好把老杨叔送回了家。临走时,老郑诚恳地说:“我知道您节俭惯了,可有病千万别舍不得花钱。您这么大岁数了,把钱省着做什么呢?要是没钱,您就跟我说一 声。”老杨叔呵呵笑着,连连点头:“行,行。”上了车,老郑不禁摇头苦笑。他不止一次听老婆唠叨,说老杨叔是个退休老干部,每月 光退休金就两千多。两个儿女又都十分富裕,给老爸的零花钱动不动就是好几千。他一个人生活,这些钱足够他过十分舒服的小日子了。但这老头儿一向舍不得吃,舍不 得穿。这不,连看病也不太舍得。 这天,老郑刚到家,老婆就告诉他一个不幸的消息。老杨叔前两天发病,送到医院仅一天就去世了,原来他患的是胃癌! 儿女们整理遗物时,发现老人的全部财产只有几百块钱。每个月好几千块呢,也不知这老头到底是怎么花掉的。 老郑感到有点儿意外,不过也只是叹息了一会儿,没放在心上。 一晃过去了半年。有一天,老郑闲着在家上网,一个寻找爱心救助的帖子引起了他的关注。一个女大学生,家里十分贫困,母亲又常年有病。为了给母亲治病,她主动退学,回来 打工挣钱,每天晚上,她都带着年幼的妹妹在街上捡垃圾。有人拍下了她们捡垃圾的照片,还跟着姐妹俩去了她们家,又拍了好多照片传到网上。老郑一张一张地看着,鼻子不由得一阵阵发酸,眼眶也湿润了。他忽然觉得照片里的场景有些眼熟,再仔细一看,这不是阿贵家吗?照片上那个小姑娘不是丹丹吗? 原来他家现在这样困难,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啊? 老郑惊讶极了,立马起身出门,向几十米开外的阿贵家走去。 “阿贵,你怎么能让女儿退学呢?”老郑关切地问。 阿贵长叹一声,说:“没有办法啊!老婆的病,也不是轻易能治好的。每个月都得花钱,不花钱她就支持不下去。一边是女儿的学业,一边是老婆的命,只能牺牲一头了。” 老郑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以前见你们不是过得还可以吗?虽然不宽裕,到底也过得去啊,怎么就” “以前”阿贵露出一脸苦笑,“每月挣几百块钱,连老婆的药费都不够,不过还真的能过得去。现在过不下去了,那是因为,因为”说到这儿,他忽然泪流满面,哽咽起来, “那是因为老杨叔不在了啊”“什么?”老郑一怔,十分诧异地望着阿贵。 阿贵突然蹲到地上,双手掩面,放声大哭起来:“我这个家早该倒了!这些年来,全是老杨叔在撑着。女儿能上大学,老婆能治病,碗里能有块肉,都是靠老杨叔我,我真没用 呀,害得老杨叔走的时候,连个棺材钱都没剩下”老郑怔怔地听着,傻了一样。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写老郑到庙里抽签、和尚解签的情节,一方面交代了故事的缘起,另一方面揭示 了老郑行善的动机。 B.“老杨叔呵呵笑着,连连点头”这一细节描写,既体现了老杨叔低调行善的特点,又为后 文揭开真相暗埋伏笔。 C.小说写老郑寻找资助对象,暗写老杨叔资助阿贵一家,明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 紧凑,突出老杨叔的形象。 D.小说通过老杨叔暗中资助阿贵一家的行为,反映了底层民众真实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作品 关注疾苦民生的主题。5.小说结尾部分为什么要写阿贵“女儿能上大学,老婆能治病,碗里能有块肉,都是靠老杨 叔”的哭诉?请简要分析。(5 分)6.小说以“寻找穷人”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 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 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 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当然,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他们是想读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此次 调查中得到验证。由 81.4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主要是因为功课多,很 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也因此有 54.64%的学生认为即便要读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 次看完知道结果的。但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幻 上长文章畏惧综合症。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 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 追捧。杨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 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 材料三:此外,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 3.27 小时,而每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 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长,读书时间少。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部用于阅 读的学生也仅占 3.69%,大部分学生上网还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 原因。调查中有 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29.86%的同学认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网络媒体的冲击、缺乏教师引导和图书 价格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仅有 8.7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读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导 致学校缺乏读书氛围。其实阅读危机应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今令人忧虑的不仅仅是“阅读危机”本身, 更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并非大学生单方面造成的,单单问责大学生是无法真正触及危机根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正视与疗救。要知道,在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已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崇拜。被欲望的洪流裹挟,作为理应引导社会价值的大学精英亦无法全身而退。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阅读缺乏症的病因。(摘自 2014 年 9 月中国教育报:聚焦大学生阅读缺乏症:浅阅读盛行,兴趣至上) 材料四: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 1 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 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 1 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 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但在 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人们无暇体会深阅读带给人类心灵的滋养。静水流深,现 在我们有理由担心,阅读之浅,或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涸辙之鲋,会让我们当下的文化成为 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摘编自刘瑾亚马逊中国 2015 全民阅读调查报告)7、下列各选项分别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浅阅读的定义浅阅读产生的背景及特点浅阅读的常见内容B. 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专业人士的担忧中学生阅读主流及困惑C. 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因素阅读危机引发的人文、精神危机 D. 浅阅读常态化的社会现实大众阅读的现状调查对浅阅读社会化的反思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快感和心灵怡悦,有可能来自于阅读材料的画面感和阅读介质的 新鲜感以及阅读过程的主动参与。B. 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缺少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们恰恰迎合了中学生不敢读大部头作品的心 理,致使浅阅读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C. 因为中学里已经流行浅阅读,所以大学里也已经很难遏止浅阅读的发展趋势,最终使“读 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D. 浅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趋势不可阻挡。但是他会给人类文化造成 多大的伤害,一时还无法预料。E. 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一些思想深刻的读本不受欢迎也是可 以理解的,深阅读的兴趣需要引导。9根据上述几则材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浅阅读”流行的主要原因。(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1013 题。(本题共 4 小题 19 分)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 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 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 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 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和:唱和,同声相应。 B. 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C.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诚:确实。 D.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比:比较。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疑其有改悔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 皆白衣冠以送之以其无礼于晋C.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 仆所以留者所以游目骋怀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子”是中国古代封建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 子,称“太子”或 “世子”。B. 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分类,比如“谦称”“敬称”“贱称”等等,“竖子”是对人的贱称,“仆” 是古时男子谦称自己。C.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D. “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例如文中的“乃朝服,设九宾”。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2)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唐多令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爱国词人,与辛弃疾多有交往唱和。安远楼:在 今武昌黄鹄山上,又称南楼。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浑是:全是。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 开头两句写楼外之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满”、“寒”把萧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 融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画面。B. 本词运用对比手法,将眼前凄冷的景象与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进行对 比。C. “未稳”可见行色匆匆,“又”字更给人以时序催人的忧心、烈士暮年的悲感和无可奈何 的叹喟。D. “浑是新愁”,含义丰富:本有旧愁;添了新愁;愁到了“浑是”的程度,极言分量之重。 E. 买花载酒,是想要重温少年冶游放荡之乐,然而,“不似”一转,毕竟时过境迁,徒增岁 月,无复当年乐趣矣。15此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联系全词作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 1 分)(1)沁园春 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 _, ,_ 。(2)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深切回忆与同学们到湘冮中游泳,不畏艰险一幕的诗句是: , 。(3)徐志摩在再别康桥第一节中,用人们习惯性的动作,对康桥说“再见”的两句诗是: , 。(4)在鸿门宴中樊哙用“ , _。”来说明做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道理。(5)鸿门宴中作者点明项庄舞剑的真实目的的句子是 , 。第卷 语言文字表达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写文章,最好是开宗明义,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考场作文更应这样,要让阅卷老师 看得更清楚。 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对于自己的处女作过客,吴宇森用心去拍,片名的选定也是费尽心思。没想到一语成谶:过客竟成了电影院的过客!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从善如登,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肯纳谏的皇帝了。但他接受意见,并不 总是那么痛快,思想斗争往往也是很激烈的。近年来,随着网络书店的迅猛发展及电子阅读的日渐普及,很多实体书店都难逃十室九空 的命运,令很多经常做客书店的人们感慨万千。 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 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ABC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 分)A. 美韩两国防务部门当日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决定在驻韩美军部署“萨德”系统,将影 响东北亚安全形式,导致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调整。B. 有网友认为,特朗普的对外经济政策是围绕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的,其若当选,与美国有 这大额贸易顺差的国家的贸易盈余将减少。C. 2016 年 9 月 1 日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开始施行。法律明确禁止的,是个人开展公开募捐,但不禁止个人求助。D. 通过参与国家公祭日,我们不仅掌握了千真万确的史实,而且能够培养起真正热爱和平、守卫和平的认知。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 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点审美特征。 , , 。 。 , ,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通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观,是主体的心灵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 A.B. C.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5 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 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是因为这些根内没 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 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21、“艺术起源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仿照横线上的三句诗, 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6 分)诗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1)。(2) (3) (二)写作(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 告别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 惑着你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或者是 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路有你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语文参考答案1A B 项将第一段“数字化记忆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和第四段“大数据技 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进行简单拼接,强加因果。C 项“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 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表明了“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 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 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D 项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可推知,“数 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的行为本身属于数字化记忆霸权,而且明确表 示“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2D D 项混淆时态。“可能”错误,文章分析的是已然发生的问题。3B B 项以偏概全。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 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4、D5.交代老杨叔退休金的动向,侧面表现了老杨叔对阿贵一家的慷慨资助;表达了阿贵对 老杨叔的感激与愧疚之情;揭示老杨叔对阿贵的无私资助,与老郑一已私念的资助形成对 比。6.有作为线索的作用。小说以老郑“寻找”作为资助对象的“穷人”展开并贯穿全文; 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老郑与老杨叔在资助他人的动机与方式上的对比,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 考。标题中的“穷人”有揭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