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宁)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第10课 赤壁赋课件 语文版必修1.ppt_第1页
(豫宁)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第10课 赤壁赋课件 语文版必修1.ppt_第2页
(豫宁)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第10课 赤壁赋课件 语文版必修1.ppt_第3页
(豫宁)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第10课 赤壁赋课件 语文版必修1.ppt_第4页
(豫宁)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第10课 赤壁赋课件 语文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赤壁赋,第四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全篇。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重点体悟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理解赋的文体特点,赏析本文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学习目标】,预读先学,多读厚积,品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7)蜉蝣()(8)枕藉()(9)横槊赋诗()(10)山川相缪()(11)酾酒临江(),一、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1)壬戌()(2)窈窕()(3)桂棹()(4)嫠妇()(5)愀然()(6)江渚(),语言知识强化,rn,tio,zho,l,yu,ji,shu,lio,qio,zh,sh,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凭虚御风:_(2)遗世独立:_(3)不绝如缕:_(4)正襟危坐:_(5)沧海一粟:_(6)杯盘狼籍:_(7)逝者如斯:_,凌空驾风而去。,遗弃人世,超然于物外而无牵无挂。,像细丝一般延绵不绝。,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大海里的一颗米粒,形容非常渺小。,酒杯、盘碟杂乱地摆着,形容宴饮后桌上零乱的样子。,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2.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_今义: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西班牙斗牛是一种人跟牛相斗的娱乐活动。(2)白露横江古义:_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天上的斗宿和牛宿。斗,南斗。牛,牵牛。,白茫茫的水气。,(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_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4)歌窈窕之章古义:_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宫室、山水)幽深。(5)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_今义:美貌的女子。,旷远的样子。,出自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章。,借指内心思慕、向往的人。,3.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意义,纵一苇之所如:_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_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如期完成:_,(1)如,到去,好像,比得上,按照,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举匏尊以相属:_属予作文以记之:_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_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2)属,劝酒,劝酒,通“嘱”,嘱咐,隶属,亲属,类,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逝将去女,适彼乐土:_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时不利兮骓不逝:_,固一世之雄也:_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3)固,本来,险固,使动用法,使稳固,顽固,(4)逝,流逝,通“誓”,发誓,去,消失,跑,4.掌握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舞幽壑之潜蛟:_(2)正襟危坐:_(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4)侣鱼虾而友麋鹿:_(5)方其破荆州:_(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7)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正,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伙伴;以为朋友,形容词用作动词,占领,名词用作动词,捕鱼砍柴,名词用作动词,攻占;向东进军,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不知东方之既白:_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苟非吾之所有: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_,(1)之,5.写出下列加颜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助词,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或助词,无意义,助词,无意义,助词,不译,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取之无禁,用之不竭:_扣舷而歌之:_倚歌而和之:_纵一苇之所如:_凌万顷之茫然:_,(1)之,代词,这些景象,代词,这些景象,音节助词,代词,代“歌”,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_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倚歌而和之:_抱明月而长终:_扣舷而歌之: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_耳得之而为声:_羽化而登仙:_侣鱼虾而友麋鹿:_,(2)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月出于东山之上: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托遗响于悲风:_,(3)于,而不知其所止:_其声呜呜然:_何为其然也:_方其破荆州:_,(4)其,介词,在,介词,从,表被动,介词,在,代词,它,指“一苇”,小船,代词,那,代词,指箫声,代词,他,指曹孟德,6.写出下列句式类型(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2)凌万顷之茫然:_(3)渺渺兮予怀:_(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5)而今安在哉:_(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_(8)客有吹洞箫者:_(9)而又何羡乎:_,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译文:_(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文:_(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译文:_,有位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的声调和节拍吹奏应和。那箫声呜呜咽咽,像怨恨又像思恋,像啜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像细丝一般延绵不绝。,本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希望)同神仙结伴遨游,同月亮一起永远存在。,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2.课外名句作者名句(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文本常识积累,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作为诗人,与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作为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与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作为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二、背景展示宋代的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因为那儿有一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这座山崖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他曾站立在江边的赤壁之上,眺望如画的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在七月十六日这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三、文学常识1.壬戌: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之一。天干(10个)的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个)的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60年一个循环,故有“六十甲子”的说法。2.既望:农历望日之后的第二天,即农历十六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3.斗牛:天上的斗宿和牛宿。斗,南斗。牛,牵牛。,品读研析,有这样一位文人,他满腹经纶,却被一贬再贬;他备受忧患,却能从容淡定并深得其乐。因其卓绝的品行,无论是荒凉的黄州还是蛮俗草莽的儋州,都成了中国文化中耳熟能详的字眼和富有诗意的天堂。他就是苏轼。苏轼不幸,被贬到了赤壁;赤壁有幸,因有了苏轼,那一缕清风、一轮明月和浩渺江水,传唱了千年。,课堂导语,通读整体感知,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并将其填入图示的圆圈内。,答案,答案乐悲喜,1.第一段写作者开始游赤壁时的情景,此时景色如何?作者有哪些活动?作者的心情如何?,答案,答案(1)景色: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澈,如梦境一般。(2)活动: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3)心情: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深读重点探究,2.朗读第二段思考:面对同样的明月清风、良辰美景,主与客的感情有何不同?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作答。,答案,答案(1)主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2)客悲。(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朗读第三段思考:客为什么面对明月清风、良辰美景却奏出充满哀伤的音乐?,答案,答案(1)无枝可依之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暗含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感叹。(2)英雄不再之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人生无常之悲。“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朗读第四段思考: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轼是如何说服客的?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答案(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阐发观点。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可以永恒存在的;从“物各有主”的角度,提出“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即要顺其自然。(2)体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食”,多么达观。,苏轼在文中表达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的观点,看上去是洒脱旷达的,但也有人认为他是消极的。那么,结合全文或现实,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听任自然的人生态度呢?,答案,延读思维拓展,答案(示例一)苏轼这番话听起来很超脱,但他借由客人之口,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这都是不切实际的,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流露出不能改变自身命运的忧伤和无奈。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示例二)苏轼的随遇而安、听任自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不利时,苏轼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不幻想、顺乎自然,积极地去适应现实。在现代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多读厚积,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赤壁赋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相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文章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揭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读技法勤练笔,【技巧点拨】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自然真切巧抒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是要把文章写得感动人,以引起读者共鸣。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含蓄却真切,即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叙事抒情等。也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地倾泻出浓烈而真挚的情感,即直接抒情。,2.画龙点睛妙议论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议论是在文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感受,可出现在开头,总领全段、全文;可出现在中间,丰富内涵;也可出现在结尾,总结全文、突出主题。记叙中的议论要建立在事实即记叙的基础上,要做到少而精,言简意赅,忌泛泛而谈,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作用。3.叙抒议三位一体叙述写景中的抒情、议论与记叙要三位一体,水乳交融。叙事是抒情和议论的基础,只有选择典型、感人的事件来记叙,才能做到情缘事而发,议由感而生。情、理、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要以抒情、议论之笔来叙事,收到笔笔含情、即事见理的效果。,【迁移运用】请描写一个片段,由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或者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能有一定的哲理,做到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350字左右。,答案,答案(示例)偶然一次,在路旁看见一枝梅花带着花盆被人丢弃。花盆中的泥土大多数都撒掉了,枝干无奈地低头耷拉着。枝上没有多少绿叶,稀稀拉拉地挂在枝头。我不禁这样想:这就是传说中傲立雪中的梅花吗?就这样也可以称为不怕寒风彻骨?一点都看不出有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我猜想着:它被人随意抛弃,也许过不了几天就会干枯吧!过了几天,当看见那一片粉红色的花朵,我惊呆了。一枝被人们认为毫无用处的梅花竟然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开花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着那一朵朵白中泛红的花朵悄然挂在枝头,闻着那缕缕的梅花香味,我深深地被梅花震撼了。谁会知道它的花苞要在寒风中经过多大的努力,才能带伤开放?看那枯瘦的枝条,谁又能相信它能哺育出美丽的梅花呢?,“梅花香自苦寒来”,是的,梅花是最坚强、最坚忍不拔的花,它用它那不怕寒冷、不畏艰难、经霜傲雪、不屈不挠的精神红遍天下,闻名于世,让画家去描绘,让诗人去赞颂,让世人去传唱。,1.课本素材【点击文本】谪居黄州期间,凄风苦雨中的苏轼泛舟赤壁,在清风、明月之中超越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意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伤,参悟了水与月的辩证法,捕捉到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最终彻底顿悟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清风”“明月”,读素材善积累,苏轼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萎靡消沉,而是寄豪情于山水,荡胸臆于自然。身处逆境而豁达洒脱,随缘自适,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我们也要用乐观驱散阴霾,用旷达解读挫折,永远保持理智与乐观。,【运用示例】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顿悟。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任平生”的大境界。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2.课外素材“麦当劳”之父的经历在美国,有一个名叫雷克罗克的人。他出生的那年,恰遇西部淘金热结束,一个本来可以发大财的时代与他擦肩而过。按理说,他读完中学就该上大学。可是1931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又使他囊中羞涩且与大学无缘。后来他想在房地产方面有所作为,好不容易生意打开了局面,不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烽烟四起,房价急转直下,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就这样,几十年来低谷、逆境和不幸一直伴随着雷克罗克,命运无情地捉弄着他。,56岁时,雷克罗克来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伯纳地诺城,看到牛肉馅饼和炸薯条备受青睐,于是就到一家餐馆学做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已年过半百的学徒来说,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后来,这家餐馆要进行转让,雷克罗克毅然接了过来,并且将餐馆的招牌改为“麦当劳”。现在它的分店遍布全世界,年收入高达几亿美元。雷克罗克是一个时运不济的人,可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执着追求,屡败屡战,最终有所成就。【选材感言】回避命运的玩笑,只会让人徒增烦恼;直面命运的挑战,就可能寻到理想的面包。56岁前的雷克罗克有谁知道?可是,因为他坚持寻找生命的意义,而今,又有谁不知道“麦当劳”?,文赤壁朱增泉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读美文会赏析,江山如画,逝者如斯!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臜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读后启悟】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苏轼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苏轼拥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怀风骨,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苏轼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这篇文章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抒写历史,抒发了对苏轼的赞美、崇敬之情。,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关系之十敬业1.名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周官译文功勋卓著在于立志,事业广大在于勤勉。,读国学厚素养,解读周官是记载周成王对百官进行训诫的历史文献,对百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更提出了官员的基本职业道德标准。在古人看来,官员作为国家事务的具体实施者,负有协助君主治理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责任。因此,官员应当对自我严格要求,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远大的志向,用勤勉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和执行公务。“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做好事,就心安理得,自己也很快乐;做坏事,就心态阴暗,自己也难受。越处在高位越要居安思危,对为官的事时时要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一官员“敬业”准则,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2.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译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解读三国时期,蜀汉名臣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三足鼎立的基业,深受刘备器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