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调研报告范文4篇.doc_第1页
专业调研报告范文4篇.doc_第2页
专业调研报告范文4篇.doc_第3页
专业调研报告范文4篇.doc_第4页
专业调研报告范文4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调研报告范文4篇 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十五”期未,xx市编制了xx市人事人才“xxx”计划和发展规划,确定了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发展目标。截止到XX年底,xx市人才总量目标达到了37.5万人,增长约9.37%。各类型单位人才队伍的发展呈现不同趋势:国有企业人才总量逐年递减,党政人才和事业单位人才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乡土人才开发步入正规,非公经济领域人才总量较快增长,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较快,对推动全市科技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成为xx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xx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职务结构逐步优化,到XX年底,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9.77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52.75%,成为xx市人才队伍的主要力量。 1、专业技术人才总量逐年递增 自XX年底至XX年底,xx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由15.22万增长到19.77万人,总量增长3.98万人,年均增长约为8.7%。其中,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由6.7万人增长到11.08万人,在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占有主体地位。 图1xx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增长图(单位:万人) 2、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学历逐年提升 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全市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逐年递增,从XX年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7.37%增长到XX年的29.11%。其中,研究生学历人数从1103人增加到1717人,占总数的0.87%。 图二专业技术人才学历增长图 3、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主力军 在全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才占71.46%,已经成为该市专业技术队伍的主力军。 4、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能级结构不断优化 xx市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担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逐年递增,专业技术职务能级结构不断优化,XX年初,xx市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684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4.5%,聘任中级职务的有4294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28.22%,高、中专业技术职务的能级比例是1:6.3。到XX年底,全市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12090人,增长了76.6%,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6.12%,聘任中级职务的有63352人,增长了47.5%,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32.1%,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能级比例调整到1:5.2。 图三高级职务人数增长图 5、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xx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极大地推进了全市“双高”(高职称、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到XX年底,除了执行国家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制度,百千万人才工程,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培养制度外,xx市还先后启动了人才强市百千万人才引进集聚行动计划和人才强市百千万人才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全市已拥有6名国家级高层次专家,73名省级高层次专家和315名市级高层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90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03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77人,高级职称人才1.2万人。另外,我市国有事业单位有博士学位人才59人,硕士学位人才613人。 6、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 专业技校人才的培养对于增强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XX年底,xx市事业单位有34505人参加了各种培训,占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5.75,国有企业有2178人参加了培训,占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9.1,通过多年的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学历得到明显提升,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事业单位是专业技术人才最为密集的地方。XX年底,xx市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人才67467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34.13%,如何盘活和用好这些人才,很大程度上决定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xx市从XX年开始,逐步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以聘用制作为基本用人制度,用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逐步建立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合理使用和科学评价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激发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热情,自我提高的个人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人才之间的竞争步入良性轨道。 8、非公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快速发展 非公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xx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非公领域人才数量也快速增长。XX年初,全市非公经济领域有专业技术人才28180人,到XX年底发展到110814人,增长了393%,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的56.06,已成为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力军。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xx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与苏南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人才密度低 近年来,xx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保持了较快增长。XX年底,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19.77万人,人口总量为459.25万人,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是430人。苏南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密度为838人每万人口,苏北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密度为261人每万人口,从数对比,可以看出,xx市专业技术人才处于江苏中等水平,远低于苏南地区。 2、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缺乏领军人物,难以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xx市按人才规划纲要,培养、聚集和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仅有6名,XX年底,全市“双高”人才总共有1.2万人,仅有二名“两院院士”,博士学位人员也只有59人,缺乏科技领军人物,难以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3、专业技术人才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和专业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影响区域和行业经济的发展 专业技术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要有较合理的结构和分布,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推动区域和行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从区域结构看,xx市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县以上中心城市,乡镇及以下人才量很低,且近90%为中小学教师和卫生人才,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人才则少之又少,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处于低量,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分布也不均衡,其中科学研究、金融管理等行业的人才偏低。从专业分布看,教育、卫生、会计、行政管理等类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九层左右。而研究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的比例不到10%,影响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 4、人才管理和评价机制不活,制约人才作用的发挥 虽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但人才活动和人才作用的发挥仍然受诸多因素制约,由单位人走向社会人还需要一个过程,人才就业渠道难以拓宽特别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活,创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技术人才的隐性流动和能力的充分发挥。 三、“xxx”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展望 “xxx”是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xx市将抓住和充分利用这个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1、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把人才建设提高到关系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走人才强市道路,真正把xx变成人才的磁场,形成以人才推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提升人才的良性循环,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2、加快发展人才总量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 “xxx”是xx经济社会稳步快速的发展时期,能否实现xx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是关键。针对人才总量小,发展速度较缓的现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重点应加快发展人才总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一是加强基础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确保接受高等教育人数逐年增多,加快人才成长速度。二是抓好人才储备工作,减少人才浪费和防止人才流失。三是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制度,继续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引进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四是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深化职称改革,不断推进各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梯次发展,进一步提升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继续开展专家选拔工作,不断壮大专家队伍,努力建设一支以高级专家为骨干的素质较高、总量适度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展望 xx市“xxx”人才开发规划已经制定,现正在启动实施。“xxx”期间,xx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培养为重点,以市场配置人才为基础,在重点产业和行业需要的人才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快发展非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盘活国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开发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人才保证。面向未来,还必须努力实施“xxx”人才规划项目,进一步加大人才开发投入的力度,努力提高人才资本的使用效率,力争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报告显示,截至XX年底,我国有专业剧场873家,占全国演出场所的30.7%。全年专业剧场演出4.05万场,观众总人数3229万人次。这些剧场从区域分布看,呈现东多西少的特征;从行政层级看,呈现上重下轻的结构;从剧场规模看,以大中型剧场为主;从建成年代看,本世纪以来建成的专业剧场最多。它们的经营模式呈现多样化,大体可分为自主经营、托管经营、院线式经营和场团合一四种模式。相较演出收入和配套设施及其他服务收入,政府补贴仍是专业剧场的主要收入。在专业剧场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当前存在较为突出的主要问题有四点:一是总量不足和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同时并存;二是分布不均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并存;三是快速发展和管理运营相对滞后的现象同时并存;四是演艺市场潜在需求旺盛和实质消费不足的现象同时并存。 针对专业剧场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报告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解读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报告认为,我国专业剧场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人才、经费等方面的现实原因。专业剧场定性定位模糊、建设管理和服务标准欠缺、管理和运营人才匮乏、我国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尚未形成、引导激励社会资本进入剧场的渠道政策仍不完善等一系列难题亟待破解。 报告指出,专业剧场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进一步发挥专业剧场的服务效能,统筹规划,多方协作,合力推进。对此,报告建议,应明确专业剧场性质和定位,加强相关配套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借鉴发达国家的公共剧场经费模式,建立政府补贴、社会基金(赞助)、演出收入三者结合的多元化剧场经费保障体系,并以税费优惠政策降低专业剧场的运营成本。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对专业剧院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给予必要的规范、指导。制定专业剧场建设标准,杜绝新剧场盲目立项;制定剧场建设规范,建立全国统一的专家论证机制;改善剧场分布结构,对老剧场、小剧场与县级剧场的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引导;建立专业剧场管理的质量体系,提升运营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剧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考核、认证制度。积极构建剧场从业人员认证制度,通过培训考核和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培养剧场专业人才。从宏观层面上引导培育健康的演艺市场环境。一方面规范惠民演出,提高剧目创作质量;另一方面着力扩大文化消费市场,重视群众文化消费观念的培育。 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截至目前止,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97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9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28个。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市级试点的有3个、县级试点的有5个,共涉及果业、蔬菜、生猪、水产、农业机械和粮食等6个产业,共有农户3500户,占全县总农户的5%。 通过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一是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增强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四是解决了农村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五是实现了农民增收。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类型 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五种:一是能人或专业大户牵头兴办,如新大地专业合作社等;二是依托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牵头兴办合作经济组织,如生猪产业类合作社;三是依托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与农民联合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如农业机械服务类的合作社;四是农村经济组织或村委会根据本地产业情况牵头兴办,如蔬菜(香菇)专业合作社;五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创建合作经济组织,如粮食专业合作社。 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特点 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县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联合组建的。农户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后仍然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家庭承包责任制没有变,土地承包关系没有变,个人财产所有权、处置权没有变。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但没有削弱家庭承包经营,而且进一步发挥了家庭承包经营的潜力。 二是坚持自愿参加、自主兴办。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是农民自愿联合兴办的,农民自愿参加、自由退出、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有的是农户与农户之间联合办,有的是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联合办。社员民主选举管理机构,民主制订规章制度,凡是涉及社员切身利益的大事,都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社员民主选举的理事会、监事会处理日常事务,充分体现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三是经营形式灵活多样。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在合作形式上,既有劳动、产品联合型,又有资本入股和土地经营权入股型;在合作领域上,涵盖了农林牧渔各业和生产加工及农业的开发建设;在合作内容上,既有侧重于技术服务型,又有侧重于产品营销型,还有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型;在利益关系上,既有实行服务让利型,又有以最低保护价保利型,还有按交易量返利型和按股分红的。 四是以主导产业和产品为依托。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进行联合与合作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从调查的情况看,凡是农业结构调整搞得好,主导产品和产业突出的地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发展得快;凡是专业化、市场化程度高的产业,如粮食、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依托这些产业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多。许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名称都体现了所从事的主导产业或生产的主要产品,通过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将不同经营主体结合起来,促进销售公司与农户、农户与基地及市场的紧密联系。 五是促进社员综合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民联合起来,统一进行购买生产资料、统一进行生产技术服务、统一进行产品销售,降低了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提高了抗御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农民的效益大幅度提高。据统计,县各类合作社生产总量达82351吨,总收入达44147.83万元,其中大多数是通过合作社作为载体,开拓市场、销网全国各地。 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户的覆盖率低,带动能力不强。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县已有正式注册的合作社69个,共有社员3500户,占总农户的5%;带动相关农户7600户,占总农户的11%。而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农户都是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美国合作经济组织对于农场主的覆盖率在80%以上。 二是经济实力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规模小,缺乏资金、资产,综合实力不强,自我发展后劲不足,甚至有一部分合作经济组织仅有一块牌子、一个章程、一个印章,而没有办公经费和固定的办公场所。 三是合作水平低,运行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不规范。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很多是在“能人效应”下成长起来的,缺少完善的、可操作的章程,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随意性大;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合作经济组织与会员的利益联结主要体现在产权制度和盈余分配上尚末真正结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多数没有建立起类似风险基金的风险保障机制,一旦农产品的价格、销路出现问题,合作经济组织自身无力抵御,其风险有可能转嫁给农户,给农民利益带来损失;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目前协会成员大多是普通农民,在组织管理、市场营销、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 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 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健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小、散、弱的农户组织起来,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服务,解决了政府包不了、村里办不了、农民又迫切需要的社会化服务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家庭承包经营后集体经济薄弱、统一经营服务功能弱化的不足,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既是对家庭承包经营的巩固、完善和发展,又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二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作社围绕当地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组织农民从事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涌现出许多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如县出现的香菇专业村、葡萄专业村等。 三是促进了标准化生产,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县无公害柑桔和蔬菜生产基地是目前一家一户难以做到的。 四是改善了农户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使农民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代表,具备了与龙头企业(如粮食加工)对等合作和谈判的地位,有效地调节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关系。合作组织通过谈判,促使龙头企业除按合同收购农产品外,还按交易量向合作组织返还部分利润。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期盼 一盼政府引导。抵御市场风险,己经成为广大农民的愿望,而要实现这个愿望,就需要政府及时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盼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完善,既有赖于内部运行机制的健全,更要靠外部政策体制的有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所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扶持政策不足、不到位的原因,从而影晌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盼提高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只有农户专业化生产达到一定程度,在独立进入市场需要支付较高交易成本时,农民才可能产生对组织的需求。 四盼新型人才。合作经济组织需要好的带头人和组织领导者。但现阶段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凝聚和带领农民共同闯市场的企业家人才稀少。因此,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企业家人才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环节。 3、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合作组织通过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延长和巩固了农业产业链,实现了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这样保护了农民利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依托自身的组织优势,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纽带作用,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是有利于整合农民和农业生产要素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品或产业,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联合和合作,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同时,也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培养经营大户和吸收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创造了条件,促进农业生产要素集中度的提高和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 三是有利于新形势下政府对农业管理指导。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合作组织这个平台来指导或引导农民把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实处,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另一方面,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给政府,并及时得到由政府发布的真实可靠的农业产销、科技和政策等信息。 四是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合作组织培养了农民参与管理经济的民主意识,提高了农民的政治文化素质。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组织得到了实惠,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利于促进农村的民主化进程,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是有利于推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随着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迫切需要培育新型农村市场主体,而为农民提供统一的生产经营各环节服务是合作组织所发挥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组织功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完善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且顺应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发展潮流,代表着末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的一个方向。 三、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式 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重点。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农业综合开发在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方面,突出粮食专业合作社、果蔬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 二是择优扶持。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根据合作社发展情况、运行状态、产业优势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对县域经济发展和惠农影响大的给予择优扶持。 三是典型示范。在典型示范方面,支持以粮食、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典型示范,摸索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起到借鉴作用。 四是平等竞争。在项目扶持的具体措施上,引入竞争机制,确立扶持对象。 2、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范围和重点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加以重点扶持,积极支持合作组织发展,把符合财政支农的合作组织纳入政府扶持范围,优先纳入农业综合开发专项扶持。 3、扶持主体的立项条件 一是粮食方面合作组织成员农户须达到30户以上、耕地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果树方面的合作组织成员农户须达到20户以上、果园面积达到XX亩以上,蔬菜方面的合作组织成员农户须达到50户以上、蔬菜面积达到500亩以上;二是合作组织运行状况良好,管理规范;三是产品商品率高,或具备一定的加工附加值,对当地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的合作组织。 4、扶持的重点产业及其关键环节 一是粮食产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农业政策倾斜的方向;二是水果产业。县是全国著名的果树(柑桔)产区,面积、产值和带动农民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三是蔬菜产业。县菜蓝子工程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政府“以人为本”和“三保一弘扬”(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执政理念的突出体现。 扶持的关键环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推广示范、技术培训、信息平台等软件设施建设。 5、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方式及投资标准 a、土地治理项目扶持措施。农业措施。农机具和农业机械项目申报立项,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并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实施有关项目。如在农机具购置补贴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购置的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耕整机等给予优先安排扶持。投资标准控制在财政资金总额的25%以内。科技措施。一是优先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接受农机和植保技术等培训,提高其农机操作、维修、保养和农业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能;二是加大支持力度,一方面引导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推广农机新技术,特别是水稻插秧技术。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植保技术信息扶持,无偿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布各种服务信息,并配置一些必要的机动喷雾器等设备;三是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区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好的项目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优先认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的无公害农产品特别是粮油产品,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政策给予奖励。投资标准控制在财政资金总额的10%以内。 b、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措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办的种植、养殖和加工企业,在项目安排上优先立项扶持。投资标准执行现行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开发政策,按照中央财政贴息和中央财政补贴两种扶持方式,以中央财政贴息为主。 一、我市农技协的发展现状 xx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辖七县一市三区,总人口有610多万,农业人口比例大。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级科协组织将农村科普工作的重心下移,着力抓好农技协建设,把促进农技协发展作为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造农技协这个科普载体,建立起广大群众参与科普的活力机制,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技协这种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正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和欢迎,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的一支主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拥有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农技协)2个,省级示范农技协4个,省级优秀农技协1个,市级示范农技协15个。 我市农技协发展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巩固、提高、再发展几个阶段。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民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强,在各级科协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各类农技协478个,拥有会员12万多人,遍布全市七县一市三区,涉及种植业(瓜、果、农、林、茶、桑、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养殖业(鸡、鸭、猪、鳝、蟹、鱼等)、服务业(主要是中介经营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方面的二十多个门类。其中县级农技协169个,乡镇级155个,村级154个,跨省的8个,跨市的10个。我市89.1%的农技协都经过了各级有关部门的审批,其中科协审批的139个,农林部门审批的114个,其他部门审批的173个。在这些农技协中经民政部门登记的有273个,工商部门登记的有93个;农民牵头创办的有180个,龙头企业牵头创办的94个,科协、涉农部门牵头创办的170个;股份制的有49个,合作制的86个,公司协会的115个,支部协会、科研单位协会的共有103个,专业户领办的98个;开展技术服务的有193个,信息服务的141个,产加销一体的275个,技术经济实体的74个;聘请专家1406人,农民技术员4531人。据统计,X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2120万元,农技协生产总值607693.2万元,农技协生产总值占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例达31.6。XX年全市农技协会员人均纯收入7109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一倍。有相当部分农技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开始由最初仅以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的低层次合作形式,发展到现在围绕某一农业主导产品的开发,创办一体化经营的高层次复合型实体;由会员最初仅是本村、本乡农民发展到打破区域界线,会员辐射到周边乡镇和跨省、市、县农村的大型农技协。有80多个农技协生产规模超过千万元,19个农技协生产规模超亿元,其中桐城市大关蛋鸭协会年销售收入已达到3亿多元。这些农技协都已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和综合性的发展轨道,成为了一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二、农技协在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技协工作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技协以农民为主体,以有致富能力的专业户、龙头企业、乡土能人为核心,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以产业为依托,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和带动农民科技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年来各级科协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找准科协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和发展农技协组织,充分发挥农技协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农技协已成为我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农技协利用与农民的亲缘、地缘关系,以及技术传播直接、信息渠道通畅的特点,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直接有效地传授给农民,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普及速度与新成果的推广步伐。到XX年底全市农技协共推广农业新品种1100多个、推广新技术600多项、新材料200多项,其中自主研发的就有150多项(个),创建示范基地近900个。我市望江县网箱养鳝协会以养殖基地为示范,通过常年举办培训班和开通技术服务热线电话为载体,以技术服务、深入养殖现场指导和帮助销售为手段,大力推广普及网箱养殖技术。目前该协会已有会员1136户,分布全县的10个乡镇和邻近县市,全县网箱养鳝规模达到13万只网箱,成鳝产量达到400多万公斤,产值可达1.5亿元左右,已成为我市特种水产养殖的第一大品牌和安徽省网箱养鳝的第一大县,XX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宿松县河蟹协会积极壮大协会队伍。会员由成立之初的82个发展到2168个,其中单位会员22个。聘请专家举办河蟹养殖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会员1000多人次。同时组织会员赴外地学习精养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河蟹养殖水平。努力做到河蟹苗种生产、供应、品牌、销售、生产技术标准和生产资料供应的“五统一”。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目前该协会“皖江”大闸蟹已销往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常州等大中城市,并打入国际市场。 2、农技协已成为农民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径。引导和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是农技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科协十分注重在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能人中培育和发展农技协,通过他们因地制宜地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依靠科技脱贫上取得一定成效。全市农技协共带动农户27万多户,培育科技示范户2.3万户,开展技术培训近4000次,培训人数46万多人次,为带动本地农民致富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潜山县是个贫困县,蚕桑生产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潜山县蚕桑技术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贫困山区蚕农服务,通过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对贫困农户家庭实行一对一帮扶,为蚕农提供种子种苗及蚕需物资供应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开展蚕业产业化经营,本着“技术为依托,以质量为基础,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原则,力求达到“会员带动,蚕桑发展,蚕农增收”的目的。目前,在全县已建立了40个蚕桑示范基地,培育了650多户示范户,带动全县4800户蚕农,为振兴潜山县蚕桑事业,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农技协已成为农村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桐城市大关蛋鸭协会作为XX年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表彰的“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在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该农技协在为蛋鸭产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同时,着力推进养殖基地的建设,提高单位养殖效益,降低成本。为进一步把协会做大做强,他们与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市畜牧兽医局联合,走“市场+企业+农户+科研院校+农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和邻近舒城、庐江、枞阳等县的几十个乡镇,形成了我省较大范围的农村特色区域经济。产品除内销外,部分还进入东南亚国家,XX年实现销售年收入3.7亿元,利税XX万元,并建立了“大关禽蛋市场”,拥有自己的办公楼、销售市场、培训学校和网站,已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强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其规模化程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当前我市农技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技协虽然遍布我市七县一市三区,涉及行业较多,但各地发展还不平衡,覆盖面还十分有限,农技协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技协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形势下农技协的重要作用还未被充分认识,有些地方对农技协的性质、地位和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国家和省、市有关扶持农技协发展的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没有把农技协建设放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看待,缺乏研究,在宏观上缺少政策法规及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指导。 2、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示范带动面不广。 由于农技协多数是以各类“土专家”为核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和各种专业学会建立合作关系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固定的合作关系,导致一些新技术、新成果无法迅速传播和推广。 3、缺少资金支持,发展后劲不足。 缺少活动经费,是各级农技协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协会因缺少经费无法开展活动,发展新产业和扩大规模等许多业务无法有效开展。大多数农技协的主要产品约80%集中在种植、养殖业上,获利和发展空间小,尚难能建立强有力的经济实体,可持续发展空间狭小。 4、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市部分农技协内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组织机构和自律机制不健全。协会与会员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循环机制,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能力较弱。即使有实体的协会,组织仍较松散,凝聚力不强。有的产业还没有建立协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