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闽南文化主题人偶造型创意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论文-闽南文化主题人偶造型创意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论文-闽南文化主题人偶造型创意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论文-闽南文化主题人偶造型创意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论文-闽南文化主题人偶造型创意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 毕业论文 摘 要本设计作品中的人偶形象以源远流长的闽南文化为主题,吸取了北京绢人制作的艺术手法及特色,以全新的方式来呈现,在传承技艺的同时有所创新。文中首先分析和介绍了闽南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人物形象特征,包括海神妈祖、医神保生大帝及福建三大渔女。通过初步设计方案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制定了人偶造型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介绍了人偶创作的创新点。最后从人偶平面的绘制到立体造型的制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提出创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闽南文化 北京绢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偶制作 AbstractBeijing silk figure and Culture of Southern Fujian i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the design works the image of doll is with a long history of Minnan culture as the theme, drawing on the Beijing silk figurine making the artistic techniques and characteristics, presented in a new way of expression, want to in the tradition of innovation, respectively introduces the Minnan has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s. And draft the methodology adopted in this study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design, formulated the doll style design for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and describes the innovative points of the doll creation. Finally from the doll plane drawn to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production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puts forward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creation and solution.Key Words:Culture of Southern Fujian Beijing Silk Fig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duction Figure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言11 闽南文化概述.21.1北京绢人21.2闽南文化 32北京绢人概述.43闽南文化主题人偶造型分析.43.1闽南文化主题人偶的创新点42.2人物形象分析42.2.1 妈祖形象42.2.2 保生大帝形象52.2.3 福建三大渔女形象52.2.3.1惠安女形象.52.2.3.2湄洲女形象62.2.3.3蟳埔女形象64 闽南文化主题人偶设计制作过程83.2初步设计方法 83.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83.4人偶造型制作实施方案 84闽南主题人偶造型设计84.1平面造型绘制94.2立体人偶造型制作134.2.1 人偶制作基本流程134.2.2人物分别的制作工艺144.2.2.1妈祖制作过程.144.2.2.2保生大帝制作过程154.2.2.3小岞惠安女制作过程154.2.2.4大岞惠安女制作过程164.2.2.5湄洲女制作过程174.2.2.6蟳埔女制作过程185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20结论21致 谢22注 释23参考文献24附 录25 引 言法国的社会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曾说:“技艺,是人类在宇宙中为自己找的位置。”传统手工艺作为浩瀚的人类文明书卷当中最辉煌的一页,不断的为历史的发展作出贡献。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绢人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精湛和高超的制作技艺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被人们所喜爱。绢人又称“美术人形”、“人偶”、“绢偶”、“扎彩”、“绸塑”或者“纱阁戏人”,北京绢人在2009年已入选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文字记载的绢人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唐代,却因为绢丝的材料不易保存等原因,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实物少之又少。本设计作品的人偶形象以源远流长的闽南文化为主题,选取了非常具有代表性和鲜明特色的几个人物,并且结合绢人制作的表现方式来呈现。闽南地区承续历史、继往开来的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兼容并蓄,使如今民族文化与人文景观独具特色。闽南文化主题的人偶造型则以传统北京绢人为基础,进行了人物形象、制作技艺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并对其创新的制作工艺进行介绍和总结,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新和转化进行了思考。1 概述1.1 选题背景及选题原因1.1.1 选题背景北京绢人在中国属于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记载资料和出土实物来看,绢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国、日本、缅甸等国都有风格各异、形态不同的手工绢人,有的以木雕人形为素胎、有的以铅丝做骨架并用丝包棉花成型。在绢人前面加上“北京”二字,即是说明以铅丝做骨骼、棉花为肌肤、纱为皮肤的北京绢人是北京独有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它的产生要追溯到1954年,我国接受了印度在新德里举行的“国际玩偶及人形比赛”的邀请,但是由于当时寻找不到做美术人形的手工艺人,于是就邀请全国妇联来帮忙,全国妇联找到了葛敬安、李佩芬、杜崇朴等工艺美术工作者,他们通过大量的查找史料、请教老工艺美术家,最后以绡、绫、绸、缎为原料试制出了最初的美术人形,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融合了中国传统民族风格和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工艺品就此复兴。宋乾道四年泉州知事王十朋:“八闽名胜无双地,四海文化第一邦”写下的这幅对联,印证着以历史名城泉州、厦门、漳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在历史的卷轴中清晰可见。战国,越族入闽,闽越相交,语言融替;到了汉代,闽越文化渐趋形成;至魏晋唐宋,汉人大规模南迁,中原文化在闽南地区流播生根;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崛起,中外文化交流,互为辉映,独特的海洋文化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闽南地域人文景观。闽南文化古往今来,其厚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智慧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红砖文化区”的闽南民居、“五境之美”的茶文化、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民谣、著名的漳浦剪纸、惠安石雕、厦门漆线雕等民间工艺美术、中国八大方言之一的闽南语等。北京绢人和闽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都非常具有特色,本人此次的创作作品欲将二者结合,将地域人文文化、传统手工艺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相结合。1.1.2选题原因北京绢人的人物形象多数取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或者名著里的人物,大多以美貌示人,形象多是淡定温柔,目光谦逊柔和,举止端庄大方的,所以本人以我国源远流长的闽南文化为主题,选取了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分别是妈祖,保生大帝,三大渔女(惠安女、蟳埔女、湄洲女),其中惠安女由于地域差异,在形象上还被划分为了大岞和小岞XX。由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在不断的流失,取而代之的是批量化的、没有注入情感的现代产物。绢人艺术大师齐聪颖曾无限感伤地说:“不景气了,技艺传承不下去啦。”,所以本人想通过这次的设计作品,将融入了中国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设计作品呈献出来,不仅继承了传统,也在传统中有所创新。1.2 选题内容 后面加形象 每段里也最好有一些形象上的描述闽南文化主题人偶的原型人物为闽南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和代表性的民间或神话人物。每个人物都独具特色,成为闽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有海神妈祖、医神保生大帝两个民间信仰人物,还有极具特色服饰的汉族女子福建三大渔女,下面本人将对这几个人物及其特色进行分析说明。1.2.1 妈祖形象妈祖信仰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之一,妈祖作为民间信仰,影响很大,世上凡有江河海湖之处,就必有妈祖信仰。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信仰的海神,有学者指出,妈祖是从中国闽越地区的巫觋信仰演化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又纳入了道教、佛教和儒教的因素,最后逐渐从诸多海神中脱颖而出,成为闽南海洋文化及东亚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妈祖也叫林默娘,在最后一次站恶神、解民于危难之中时献出了自己年仅28岁的生命,她在死后羽化为神仙,专司海上救援之责,成为沿海地区的航海女神。据说妈祖每次显灵救人时都身着朱衣,所以妈祖故乡的渔女也喜欢学妈祖穿红衣,但妈祖为神明,可全身着红。妈祖形象美丽动人、端庄、意志坚定、有胆有识。1.2.2 保生大帝形象保生大帝是中国大陆闽南地区及台湾、东南亚华人所信奉的医神,俗称“大道公”、“吴真人”、“花桥公”。据文献记载,保生大帝为北宋闽南人士,本名吴夲,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乡积善里。祖籍泉州府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因神迹传说流布,及历代朝廷追封,遂成为闽南地区重要民间信仰。而随同安移民迁徙,也成为台湾、东南亚同安籍人士信奉的乡土保护神。保生大帝生前为济世良医,施恩惠雨露无数人,医德高尚,民间尊称其为“神医”,形象高大,平易近人、乐善好施。1.2.3三大渔女形象闽南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因为有了湄洲女、惠安女和蟳埔女,而变的风情万种。这三大渔女闻名遐迩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勤劳与贤惠,还有长期的沿海劳动造就了独具特色与风采的服饰和头饰。三大渔女是汉族女子,与其它汉族妇女的服饰不同,她们服饰、头饰的特色和民间习俗也因此备受关注。现在蟳埔女生活习俗与惠安女服饰都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3.1 惠安女形象惠安女是三大渔女中最具知名度的。惠安女主要居住在惠东半岛的崇武、山霞、净峰、大岞、小岞,惠安女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它的起源与演变一直是人类学、民俗学专家研究的课题,本设计主要是根据解放至今中青年妇女“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这一现在被大众所广泛熟知的特色形象来创作,并且由于地域的差异,惠安女主要还被分为了两种形象,大岞惠安女和小岞惠安女,其两种形象主要的差异是在头部装饰上细节部分。解放之后,大岞村妇女的头饰发生了重大变革,从黑色头巾变成了花头巾,并且有个头巾架用来固定,颜色多以蓝底白花和绿底白花的单色花为主。发型是剪短发或者梳两条辫子,头顶单独梳一圆形的圆髻,成为“中扑”,再分两股与“边鬓仔”合起来一起编两条辫子,中扑上都要插上一把梳子。头巾上的装饰物被称为“缀仔”,主要是用布和毛线刺绣而成,色彩多为红色,装饰在腮边、颌下三、六、九不等数量对称排列。标志性的黄斗笠其并不是惠安女的传统头饰,最早它是用来在海边作业劳动时遮风挡雨的,在艰苦的劳动下,惠安女依旧保持对美的追求,在斗笠上进行了装饰,外表整体刷上了黄漆、在尖顶上漆上四个相互对称的红绿小三角,斗笠上还会装饰上各种绢花、绒花、塑料花。小岞惠安女发型相对大岞惠安女比较简单,齐刘海,在头顶中分辫成两股麻花辫,也没有大岞头禁用的头巾架,头戴的头巾是暖色系,大多以红黄为主色调,斗笠是黄色尖顶的平斗笠,装饰比较简单,相对于大岞惠安女就要朴实的多,当地人会通过这些特征一眼就辨别出大岞惠安女和小岞惠安女。1.2.3.2 蟳蜅女形象在每天的朝起朝落下,都有蟳埔女的牵挂和希冀。蟳埔女也是海的女儿,在海洋文化的催生下,蟳埔女的服饰和头饰特色也成为闽南民间特特重要的组成部分。蟳埔女的服饰特点较惠安女和湄洲女来讲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同是上窄下宽的 “大裾衫”和 “宽腿裤”。她们最迷人的是有着“头上花园”美誉之称的“簪花围”发饰。“簪花围”是指蟳埔女头上的一轮一轮的鲜花簪头饰。蟳埔女们最重视的就是头部的装饰打扮,不管男女老少,她们一直乐此不疲的一轮一轮的把各季的鲜花插在头上。蟳埔女除了美丽的外表外,她们更为人称道的是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坚韧的性格。1.2.3.3. 湄洲女形象据湄洲岛当地的人说,妈祖是最杰出的湄洲女。“帆船头”又称“妈祖髻”,是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头饰,湄洲女将长发梳的像帆船一样,在左右各插一只波浪形的发卡,象征着船桨,盘在上方发髻里的红头绳,代表船上的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髻代表船上的锚。服饰相对头饰就简约的多,“海蓝裳,红黑库子保平安”,上身是红、蓝搭配的斜襟大布衫,下身是红黑拼成的裤子。蓝色象征着海洋,红黑色都代表着吉祥。1.3 研究方法1.3.1 初步设计方法本设计是对人偶的造型进行创意设计,作品是立体的实物,在完成了平面的造型设计之后,需要考虑到立体制作的方法,在导师的推荐下,本人在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人偶制作的学习,了解了传统北京绢人制作、人偶制作的基本方法,开始了主题创作。1.3.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格式不对 内容别照抄我的 (1)文献研究法本人将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闽南文化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艺术进行梳理归纳,对与其相关的产品思路进行研究学习。(2)案例分析法 本人将对现有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若干典型个案进行案例分析,如和夏布、剪纸、刺绣、蓝染艺术等,以及两地故宫博物院、北京礼物、唐人坊等。(3)田野调查法本人将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对一些非遗项目(传承人)、文创品牌、设计师等进行实地调查访谈。通过他们的口述,如实记载当下存在的问题,探究北京绢人创新人偶的可行途径。1.3.2 实施方案 第一,深入了解闽南文化特色特点,确定人偶的原型人物。第二,了解北京绢人制作这一传统手工艺,思考怎样把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相结合。第三,列出设计大纲,分析每个人物特点,为人偶造型确立基础形象。第四,了解传统北京绢人制作工艺,学习立体人偶的制作方法。第五,确定人物后,通过查找相关人物原型照片资料,进行初步手绘。第六,手绘初稿完成后进行电子版修改。第七,根据完成的平面稿开始手工制作人偶立体造型。第八,修改并完善,最终完成作品。1.4闽南主题人偶的创新点绢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制作起来技术复杂高难,费时费力,需要十几年的学习功底,又受到材料所限制,很难长久保存,并且面临着后继无人、技艺再次失传的危险。本设计作品意在用创新挽救遗产,运用现代工艺、材料、制作技艺等对传统绢人进行创新,但也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地进行创新,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保留传统传统文化,融入新的技术形式,以新的三维立体形式来表现。2闽南主题人偶造型设计 图外面不要框,每个图一个图注说明2.1 平面造型绘制 格式不对步骤如下:第一步:手绘铅笔,如下图(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图2.1 妈祖(正面、反面)图2.2 保生大帝 图2.3 小岞惠安女 图2.4大岞惠安女 图2.5 湄洲女 图2.6 蟳埔女第二步:电子稿上色,如下图(图2.7、图2.8、图2.9、图2.10、图2.11、图2.12): 图2.7 妈祖 图2.8保生大帝 图2.9小岞惠安女图2.10大岞惠安女图2.11湄洲女图2.12蟳埔女2.2北京绢人制作工艺介绍北京绢人的主要特色是全身都以绢为制作材料,除了头部装饰物用丝、毛、及金银饰品点缀外,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是丝绢制品。通常绢人的制作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集中了雕塑、绘画、花丝、木工、服装设计、裱糊、缝纫等记忆的精华,融各种工艺为一体。绢人以金属丝为骨骼,棉花为肌肉,纱绢为皮肤,真丝为发,布帛为衣,做成人形。经过“做模型”、顿号都加上“针、丝织品糊头”“描画头部容貌”“缎丝做头发”“金、银丝制作头饰”“佩戴饰品”“做手部骨架和做手”“用乔其纱做皮肤”“包出体型”“手工做服装”“用漆和金粉绘花纹、色彩”“各部分连接”“摆造型穿姿钉”,最后塑造成三维立体造型。绢人的造型形式大致可分为圆塑、浮雕、悬挂式双面浮雕三种。其主要形式有糊头式绢人、包头式绢人、胸像式绢人、扁挂式绢人和插举式绢人,其中糊头式绢人是北京绢人中艺术性最强的精品。2.3人偶制作2.3.1 基本流程第一步:按照效果图,泥塑造型,包括头部和身体。第二步:雕刻翻模模具。第三步:用生石膏水翻模,凝固后表面打磨光滑,用调好的颜料水在表面上一层浆。第四步:选择所需的所有材料,包括头饰、服饰布料、装饰物。第五步:头部制作,用丙烯颜料描绘五官,粘头发,梳好所需发型。第六步:粘好身体石膏底座,黏上左右手。第七步:制作衣服样板,按照样板裁剪衣服布料,缝纫机缝制衣服。第八步:身体部分穿上衣服,部分用热熔胶枪固定,插上梳好发型的头。第七步:制作头部装饰物,包括编花、帽子,把装饰物固定在头部。第八步:整体组装,穿上衣服外套,整理装饰物。所有粘合部分使用热熔胶枪。2.3.2 分别的人物制作工艺(1)妈祖 没有()和1. 2.格式不对1.体型:普通石膏体型,左手兰花指,右手握姿,下身包红布。2.衣服:按裙子样板裁剪,用黄布做裙子,有里衬;按外套样板裁剪用另一种红布裁剪,做外套,有里衬。按样板裁剪衣领,两片无里衬布缝合在一起,粘在外套的领子里边,胸口部分往外翻一点粘在外套的外面。3.头:按电子图化妆,上眼珠 ,上头发,梳头发,粘睫毛。4.衣服配饰:云肩按照样板切割;袖口用缎带粘,遮住毛边;腰带如图束在腰上,粘上马面;马面两侧用珍珠链装饰裙子两侧;外套中间的系绳用流苏粘上。5.把画好妆梳好头发的头安在穿好裙子的身体上,脖子用缎带遮住接缝,作衣领。6.头饰:帽壳用半球形塑料壳,用金色布包裹上;用三根金色的丝编花;把编花用串好珍珠铁丝固定在帽壳上;帽子上的平板用硬纸板剪出长方形形状,用金色布把纸板包上,把穿好的珠串包边包在里边;平板上方拿铁丝固定编花;平板做好粘在编好花的帽壳上。7.头饰做好粘在头上,穿上外套,系好流苏,云肩粘在穿好的外套上,捏出角。8.胸前黏上编好的编花。粘好袖口。摆好如下图(图2.13)造型。图2.13 图左右切掉(2)保生大帝1.体型:普通体型,左、右手握姿,下身包黑布。2.衣服:按裙子样板裁剪,用红色布做裙子,有里衬;按外套样板裁剪用红色布裁剪,做外套,有里衬。3.头:化妆,上眼珠 ,上头发,梳头发,粘睫毛。4.衣服配饰:袖口和衣服边用缎带粘,遮住毛边,多余部分窩进去,只留缎带有金色花纹的部分,缎带中间裁两半用;腰带束在腰上,用缎带;两条马面分别黏在腰带下面。5.把画好妆梳好头发的头安在穿好裙子的身体上,脖子用缎带遮住接缝。6.头饰:用硬纸板剪出帽子形状,两片,黄色绒布包起来,两片粘合起来,用五根金色绳子黏在合好的帽子上,边用金色缎带包起来,帽顶穿进珍珠。帽子前面帽檐粘一颗红色半珠。7.头饰做好粘在头上,穿上外套。8.马面上黏上编花,粘好袖口。摆好如下图(图2.14)造型。图2.14(2)惠安女小岞1体型:带腿有胸石膏体型,上左右手握姿手,下身包麻质蓝布;2衣服:上衣按样板裁剪缝纫,用小碎花布,无里衬;马甲用绿色布裁剪缝纫,无里衬,边粘麻绳。3头:化妆,上眼珠 ,上头发,梳头发,粘睫毛,头顶盘圆髻。 4衣服配饰:袖口用两种缎带粘,遮住毛边,用两种样式缎带;腰上粘两种缎带。5把画好妆、梳好头发的头安在穿好衣服的身体上,穿上马甲。 6头饰:帽子,用硬纸板剪出直径8cm圆形,中间掏出直径3.5cm圆形孔;硬纸板剪出半径直径6cm的半圆,窝成锥形,粘在刚掏空的圆里,固定成帽子的形状;把藤编帽子拆下的边绕圈黏在帽子上;7. 摆好造型,如图2.15所示。 按这个格式叙述图图2.15(3)惠安女大岞1体型:带腿有胸石膏体型,上左右手握姿手,下身包黑色布;2衣服:上衣用蓝色布裁剪缝纫,有里衬。3头 :化妆,上眼珠 ,上头发,梳头发,粘睫毛,头顶盘圆髻。 4衣服配饰:袖口用缎带粘,遮住毛边;腰上粘缎带;粘完缎带后围上银色配饰挂在腰间5把画好妆、梳好头发的头安在穿好衣服的身体上。 6头饰:帽子,用硬纸板剪出直径9cm圆形,圆边剪口,向下窝出一个弧度,做向下的帽檐,中间掏出直径3.5cm圆形孔;硬纸板剪出半径直径6cm的半圆,窝成锥形,粘在刚掏空的圆里,固定成帽子的形状;把藤编帽子拆下的边绕圈黏在帽子上;帽尖周围粘如图三角,底层橘色大三角,再在上面粘红色小三角,角粘绿色珠子;帽子上两边粘上花;头巾按图裁剪,切割,固定在头发上;额头上放正中间头发竖着贴一把弧形小梳子。7袖口捏紧,摆好如下图(图2.16)造型,右手抓一根棍子、左手抓一个花篮。图2.16(4)湄洲女1.体型:普通石膏体型,前后挖出腿缝,左右手兰花指,下身包黑色布;在腿的一半以上处包上枚红色布,左短右长。2.衣服:按上衣样板裁剪,缝纫;衣领按样板裁剪两片布裁剪缝缝合在一起。后背花纹按照样板裁剪用绣花布,无里衬切割,粘在衣服背面,边用麻绳封住。3.头:化妆,上眼珠 ,上头发,梳头发,粘睫毛;头发,头顶盘髻,中下方编辫子竖过来做成一个帆船髻,用一根黑色铁丝夹住帆船髻,从上到下夹6-7根,把髻夹成扁扁的样子,髻两边分别用两根黑铁丝拧在一起粘上。4.衣服配饰:袖口、衣服下摆用缎带粘,遮住毛边。5.把画好妆、梳好头发的头安在穿好衣服的身体上,衣领贴上,用麻绳绕住脖子遮住接缝绕到右边腰下。6.头饰: 在髻的两侧插上花;顶上的圆髻贴上铁片和红色缎带。7.裤腿下摆粘一圈缎带,露出3-4mm,多余部分窝到脚下。8. 袖口捏紧,摆好如下图图(2.17)造型,右手捋头发造型。图2.17(6)蟳埔女1.体型:带腿体型,左、右手握姿,下身包黑色布。2.衣服:按上衣样板裁剪,缝纫,有里衬;衣领按样板裁剪两片布裁剪缝缝合在一起。3.头:化妆,上眼珠 ,上头发,梳头发,粘睫毛。4.衣服配饰:袖口用缎带粘,遮住毛边,露出一半,黄黑颜色均等,多余部分窩进去。 5.把化好妆梳好头发的头安在穿好裙子的身体上,衣领贴上,用金色绳子绕住脖子遮住接缝绕到右边腰下。6.头饰:用包了绿纸的铁丝在头上窝一个比发髻稍大的圆,在铁丝上绕圈粘上黄色花苞,花苞方向冲外,做花圈的第一圈,固定在头上;同理,用白色纸花制作第二圈花圈,固定在黄色花苞花圈上面;在白色花圈上插上如图的花,用少量胶固定,过多会烫化花;同理前两个花圈,用红色纸花制作第三圈花圈,固定在白色花圈之上,插上的花在红白花圈之间;在额头上方中间头发平插一把弧形把小梳子,用胶固定,左侧粘一编花,右侧粘一条红绳;后方发髻中间插一编花,用胶固定。7.做两个花篮,用一根棍子挑在身体前后,棍子在手上用胶固定,花篮固定在棍子上。 8.上衣下两角用胶黏住,捏出两个向外的弧形角度;脚边粘上红边,大约露出2-3mm在上面,多余部分窝到下面。9. 摆好如下图图(2.18)造型。图2.184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太少 至少写一整页在设计的过程中实物的制作非常困难,涉及到多方面的手工艺制作方法,包括雕刻、服装制作、化妆等等。尤其是人偶的服装制作方面,由于需要打板、缝纫,在这方面本人缺乏实际经验,所以在唐人坊实习的这段时间,虚心地向公司里的人偶设计师史师傅进行学习,教我如何从最开始的测量、打板、再到机器缝纫,最后完成一件制作完整的衣服,本人十分的感谢史师傅。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的困难,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耐心的解决了困难,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结 论通过毕业设计中对闽南文化主题人偶的设计制作与研究,本人提高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有了新的了解。一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的广泛介入,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并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才能更好地实现技艺和文化的共同传承共同发展,传统手工艺融入社会才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除了注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可以通过结合大众和市场的需求,开发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品,以丰富的衍生品形式进行推广、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深入人心,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和非遗的兴趣,最后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致 谢本次毕业设计作品是在杨慧子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所以本人要第一个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一开始选题到具体实施方案再到最终的定稿,还有后期的制作,老师都给了我很多专业性的建议。同时还要感谢在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唐总、秦老师、史师傅,他们无私的向我教授人偶制作的工艺,还有公司里贵州的姑娘们,她们向我介绍了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比如蜡染、刺绣等,又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还有这四年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感谢你们的悉心栽培和勤劳付出,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助,我才能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完成本次设计作品。在这四年里,本人在学校收获了很多,丰富的专业知识、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