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及监考教师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在题号对应位置答题。否则不予得分。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xx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节选自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人就已经通过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这种幸福观对后世的许多中国人影响很大。B.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重要内容,但与之相较,精神层面的快乐则是必须的,是更应该看重的内容。C.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提出的观点说明个人的发展终究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D.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天下百姓的幸福念念不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从而修身行道,先秦诸子认为这样做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B.不沉溺于物质享受不等同于不追求物质财富方面的幸福,先秦诸子在这方面强调的是要持一种淡泊的态度,因为他们更看重精神快乐。C. 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实现幸福,即便是在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这些问题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D.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他主张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高度赞赏安贫乐道的弟子,孟子主张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在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重要意义。B.墨子认为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所以,他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C.在先秦诸子看来,只有不因外在的诱惑而丧失气节,不因外在的压力而改变主见,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D.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这是一个追求幸福之人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体现。(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4.“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A、通过女师大事件,作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B、“三一八”惨案中,作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C、“三一八”惨案中,三个女子临难从容、殒身不恤的行为证明了人民是压不倒的,人们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希望。D、“三一八”惨案使苟活者看见了微茫的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5.“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一话有什么含义?(6分)6. 刘和珍等人面对反动统治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愤然而起,追寻真理与革命。文中,鲁迅先生不赞成徒手请愿。请谈谈你对刘和珍等人的行为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课内文言知识(本题共5小题,22分)7.下列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太子迟之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晋军函陵群臣怪之 发尽上指冠 使使以闻大王 樊於期乃前曰A、/ B、/C、/ / D、/9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夫晋,何厌之有若属皆且为所虏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大王来何操 是寡人之过也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不然,籍何以知此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A/ B/C/ D/10.下列对句中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则虽欲长侍足下”,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几乎已不再使用。B.“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C.“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临行时祭祖先,是古时常见的一种送行仪式,这里引申为饯行和送别。D.“为变徵之声”,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壮。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曾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2.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红枫、碧水、雄鹰、鱼儿这些客观物象,一经融入作者的主观情趣,就成了种种美的意象,作者借此抒发了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感受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B、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与诗人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C、从美学上讲,这首词展示的是一种崇尚美。这种崇尚美既是来自此种所描绘的雄奇伟丽风光,更是来自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伟大理想和胸怀。D、这首词中的秋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相比之下古人“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这样的诗句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境界上都显得逊色了。13. 诗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5分)(3)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4.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1) 记念刘和珍君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_,_(2) 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的一句是:_,_。(3)再别康桥中写与康桥离别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_。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片片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 ,让人恍然进入梦境。现在,( ),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 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宁静,那么典雅。油纸伞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如今,油纸伞早已被式样繁多的自动伞、折叠伞所取代,它们做工精细,变化无穷,如五彩的花朵在大街上、小巷里、阡陌中次第开放。虽然我清楚地知道,它们也源于油纸伞的构想,是油纸伞的沿袭,但已缺乏了油纸伞的诗意。因为它们已没有了木质的温润,油纸的芬芳;没有了其张开时的热烈、坦诚和闭合时的羞涩、 ,已缺失了一个民族的古典情怀。所以,当若诗若梦的油纸伞逝去后,我们就再已无缘读到一首像雨巷那样令人心澄眼热的诗歌和一个像白蛇传那样 的故事。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接踵而至 眉清目秀 情不自禁 缠绵悱恻B. 纷至沓来 明眸皓齿 含情脉脉 缠绵悱恻C. 接踵而至 明眸皓齿 情不自禁 辗转反侧D. 纷至沓来 眉清目秀 含情脉脉 辗转反侧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B. 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C. 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D.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17.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油纸伞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B. 油纸伞不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C. 油纸伞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D. 油纸伞仅陪我走过少年和童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霉变、破损,直到永远地消失。18意象是诗歌表达情意的主要手段,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大量的意象意义比较固定,下面对诗句中意象意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亮:思乡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象征着游子漂泊不定C.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大雁: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D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捣衣:羁旅愁思的情愫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D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20.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对联:一副有关春节,另一副有关端午节。要求:上下联各为7个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6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四、写作(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材料一:临河三中学生日常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禁止将手机带入校园;迄今为止,政教处处理因手机违规的学生已将近100人。材料二:“昨天我参加了同学聚会在饭桌上,每个人都拿着手机,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有人提议去KTV,好,一路上却依然是手机,原以为音乐会点燃他们的热情,但我错了,他们的手里不是麦克风,而是手机,一部又一部智能手机。 ” 节选自高一学生周记。材料三:“在老家过年,亲友们不要糖果,不要饮料,不聊天。进门先问wifi密码,然后再找插座,玩手机玩iPad;饭桌上,每道菜拍照后赶紧发朋友圈微博。”网友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它也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当代高中生,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想,请以此写篇作文。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书写要求:工整且有体,字号大小匀称不写连笔字,不要乱画乱涂。临河三中xx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1 C (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无中生有)2. A (原文: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3. B(强加因果,所以后面的内容与前文无因果关系)(二)4. D5.(6分) 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6.(6分)我敬佩刘和珍等人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家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候,就该站出来,使民族觉醒而能生生不息。尽管牺牲了生命,但唤醒了“庸人”及“苟活者”,激励了革命者。这是生命最大的意义。我赞成鲁迅先生的观点。正如煤的形成,革命是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的,所以要注重革命的方式,不做无谓的牺牲。(言之成理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一)7. D 解析:A项告辞,拒绝;B项召见,表示被动;C项把当做边邑,浅陋的;D项都是“谢罪”。)8. B 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名词作动词9. A 解析:省略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判断句10. C 祭路神11.(10分) (1)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上白衣戴上白帽来送他。(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二)12. D13. (5分) 由远及近 远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动静相宜 动景: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静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俯仰结合 仰观:鹰击长空。俯视:鱼翔浅底。 14.(5分)(1)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