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数据汽轮机设计汽轮机型号NK63/71被驱动机械给水泵旋转方向(从汽轮机向被驱动机械看)右(顺时针)功率(KW)设计功率6492最大功率10000转速(r/min)汽轮机(额定转速)5479最小连续转速2800最大连续转速5750脱扣转速(电子)6270脱扣转速(机械)6380汽轮机技术数据:蒸汽压力蒸汽压力(Mpa)以下压力均为绝对压力。在运行工况下,规定的压力作为一个受限制的区间对不可预料的波动是许可的。可以理解,这些值的运用应在严格限制的范围内,尤其是当最大压力和最大温度同时发生时。主蒸汽(四段抽汽)进汽压力(额定值)0.9643进汽压力(最大值)1.1备用蒸汽(再热器冷端)进汽压力(额定值)3.487进汽压力(最大值)3.9排汽正常运行压力0.00627最大运行压力0.01351)报警和跳闸的设定点参见器材清单0-0620-6535-00功能表部分。汽轮机技术数据:蒸汽温度蒸汽温度在运行工况下,规定的温度作为一个受限制的区间对不可预料的波动是许可的。可以理解,这些值的运用应在严格限制的范围内,尤其是当最大压力和最大温度同时发生时。主蒸汽(四段抽汽)正常运行温度364最大运行温度380备用蒸汽(再热器冷端)正常运行温度321最大运行温度333嘉兴发电厂二期(4x600MW)工程3#、4#机组配套用2 x 50NK63710型锅炉给水泵汽轮机(产品代号T653536)汽源切换计算数据汇总目 录一. 概述二. 技术协议等对本汽轮机汽源切换给出的要求与条件三. 轴承耗功计算汇总四. 汽源切换计算数据汇总四.汽源切换计算数据汇总1 进汽为主机四段抽汽,排汽压力为0.00627MPa(a),双机并联运行,计算结果见表四: 表四:进汽为主机四段抽汽,计算数据汇总;主 机 负 荷VWOTHA755030进汽压力 MPa(a)1.09060.96430.75620.52440.3278进汽温度 363.3364373.6376.8345排汽压力 MPa(a)0.006270.006270.006270.006270.00627转速 rmin54795070439534703020五阀点流量 kgs13.50511.9869.5086.7574.2五阀点内功率kW102518944676442751960给水泵轴功率kW80126492411920181300汽轮机需要内功率kW81626642426921681450汽轮机内效率81.2781.476.8865.6262.07进汽量 kg/s10.8148.936.233.913.13计算汽耗kg(kW.h)4.864.9525.456.988.67计算热耗 Kj/(kw.h)1474215040166702142926090保证汽耗 kg/(kW.h)15145轮室压力 MPa(a)0.6250.5030.3470.2110.162注:热耗=(进汽焓凝结水焓(1511)*流量轴功率。2 进汽为再热器冷端蒸汽,排汽压力为000627NPa(a),双机并联运行,计算数据见表五: 表五:进汽为再热器冷端抽汽,计算数据汇总,主 机 负 荷VWOTNL755030管道调节阀前蒸汽压力 MPa(a)3.9063.4872.5591.7431.09管道调节阀前蒸汽温度 332.9320.1311.3318.9314.9速关阀前蒸汽压力 MPa(a)0.92070.77830.5410.33330.2526速关阀前蒸汽温度 299.3288.0286.7303.0305.5排汽压力 MPa(a)0.006270.006270.006270.006270.00627转速 rmin54795070439534703020给水泵轴功率 kW80126492411920181300汽轮机需要内功率 kW81626642426921681450进汽量 kgs12.03310.3077.2574.533.475轮室压力 MPa(a)0.6670.5620.3880.2360.178汽轮机技术数据:油压和油量值油压(MPa)所有的压力为表压力!润滑油0.25调节油0.85速关油0.8油流量(m3/h)前径向轴承4.9后径向轴承9.6推力轴承7.6给水泵轴承9.0安全油3.0泄油总量-调节油-总油量(不包括调节油)34三、汽轮机及装置描述1、 概述本汽轮机为单缸、轴流、反动式,进汽速关阀与气缸法兰连接,速关阀的作用为紧急情况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本汽轮机有两个汽源,一个是工作汽源,蒸汽压力较低,另一个为备用汽源,蒸汽压力较高。工作汽源和备用汽源均由调节器控制,汽源的切换也由调节器自动完成。工作蒸汽经速关阀进入蒸汽室,蒸汽室内装有提板式调节汽阀,油动机通过杠杆机构操纵提板(阀樑),决定阀门开度,控制蒸汽量。蒸汽通过喷嘴导入调节级或直接导入轮室。备用蒸汽由管道调节阀控制,管道调节阀法兰连接在速关阀上。备用蒸汽经管道调节阀调节后依次经过速关阀、调节汽阀后进入喷嘴做功。此时调节汽阀全开,不起调节作用。整个汽轮机安装在底盘上,底盘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水泥基础上。汽轮机前猫爪搁在前轴承箱上,气缸受热膨胀时猫爪推动前轴承箱一起向前移动。后猫爪位于排汽缸两侧,支持在底盘上,排汽缸后的立键被固定在底盘的导向槽内。本机控制系统采用电液调节,控制室布置在集控室,通过电液转换器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电源转换器布置在汽轮机旁,通过速关组合件实现汽轮机就地或中控开车。盘车有油涡轮和手动两种方式,油涡轮盘车的特点室汽轮机动静部分无机械连接,安全可靠,高速盘车,但是往往受到结构限制,盘车力矩不能很大,因此配有顶轴装置减少启动力矩。保护系统配有危急保安装置,用于超速和轴位移保护,停机电磁阀用来接受来自ETS的停机信号。汽轮机旁配有手动停机阀,用于切断速关油,关闭速关阀。轴瓦温度、轴振和轴位移的停机信号均通过ETS实现遥控停机。汽轮机旁配有仪表架,装有压力表和转速表,供巡回检查用。2、 汽轮机纵剖面图3、 导叶持环作用:导叶持环用来支撑汽轮机叶片组的导叶片,使用导叶持环除了加工上的优点外,还可以拆下下半外缸及其管道更换损坏的导叶片。结构:导叶持环为轴向剖分的,通过法兰和中分面螺栓组合在一起,导叶持环以车出来的凹槽定位于与外缸铸在一起的搭子,这样轴向就定为了。导叶持环的搭子位于持环的两侧,通过调整元件来调整导叶持环在汽轮机轴向的水平位置,侧面用偏心导柱来校正,偏心导柱与中分面垂直,相配于外缸底部的凹槽内。不仅导叶持环两侧搭子的支撑面,而且偏心导柱都位于导叶持环的对称面上,这样可以保证由于热膨胀引起的自由滑动。4、 外汽封作用:汽封体的内圆上嵌有汽封片,它于嵌在转子上的汽封片或车出来的梳形齿组成了汽封。在转子和汽缸之间起着相互不接触的密封作用。依次排列的汽封片构成了迷宫式汽封,其作用是:通过把位能(压力)转换成动能(流动速度),再把动能以涡流的形式而消散,在这种不接触的密封中有少量的漏汽是不可避免的。结构:汽封体纵向剖分为两半,依靠紧固措施,两半之间不会错开或转动,不锈钢材料的汽封片和方形钢丝两者一齐被专用工具嵌入汽封槽中。正压汽封:在正压汽封中,绝大部分漏汽从其中间部位抽出,只有少量的蒸汽通过出汽端的冒汽管排到大气中去。在冒汽管部位,转子上有一个薄圆片,通过离心作用,把汽封外端的空气吸向冒汽管,同时也把露出的蒸汽吸向冒汽管,排入大气,从而防止蒸汽流入轴承。负压汽封:其作用在于阻止空气进入汽缸,在汽封中部开有接口,从这里通入比大气压稍高的密封蒸汽,它进入汽封后又分成反向的两股,一股流入汽缸,另一股通过冒汽管排入大气,从而阻止了空气进入汽封内部。5、 内汽封作用:内汽封可靠地密封从轮室泄漏出来地蒸汽,同时内汽封前后压差也可有效地补偿叶片中和蒸汽力所产生地轴向力,因此,汽封直径可根据推力补偿的要求来决定。结构和工作方式:内汽封是轴向水平中分面形式的,它的两半通过中分面螺栓来紧固,用定位销来正确定位,其轴向定位是由汽封外圆上的凸肩或凹槽与相应部套内圆上的凹槽或凸肩相配来完成的。汽封的周向定位是由平头螺栓来完成的。汽封内圆上装有汽封片,它是由不锈钢材料的汽封片和方形钢丝一齐被嵌入汽封槽中而形成,汽封片的齿尖部分伸入对应轴圆周上开出的梳状齿中,形成动静体间互不接触的密封结构。依次排列的汽封片和汽封齿组成了有效的迷宫式密封,这种密封效果的获得是通过把蒸汽的压力能转换成动能,再在汽封中把流动的动能以涡流形式转换成热能而消耗掉。在这种不接触式的密封中少量的漏汽式不可避免的。汽封片的齿尖部分伸入对于轴上的梳齿槽中,它的轴向和径向间隙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避免由于动静体碰擦而引起的损坏。汽轮机型号的选择以及对平衡推力的要求是汽封设计的决定性因素,从上图中即可看出尺寸及参数的具体变化关系。6、 汽轮机转子(单轴冷凝型)汽轮机转子由三大段组成:前段(1到6),叶片段(7到9),后段(10到14)。7、 叶片概述:蒸汽的热能在叶片内转换成机械能,因此叶片汽轮机的效率和运行的安全起决定性的作用。叶片的选择、强度的保证、加工的精确及表面质量对叶片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另外还需要避开共振。在结构设计中,对于无围带的动叶片应进行调频,即叶片的自振频率和转动频率应避开一定范围。叶片组装后,需对每只叶片的安装位置和紧固程度进行仔细检查。调节级和转鼓级叶片都是连围带一起铣制出来的。自带围带部分的叶片不要求调频,因为他们的围带部分紧密相连,会产生很大的阻尼,使得振动不会达到很危险的程度。的压级扭曲叶片,由于叶型截面小,而叶片顶部节距大不能采用铣制围带,而是用钢或钛制的松装拉金来阻尼振幅。所有的叶片均用不锈钢材料。调节级:凡是需要调节通过喷嘴蒸汽流量的汽轮机,就具有调节级,由于是部分进汽,所以采用冲动式叶片。反动级:调节级后面的转鼓级就是具有50反动度的反动级,其动叶和静叶的叶型和角度都基本相同。动叶:具有围带和倒T型叶根的动叶是由整块材料铣制而成,装入轮缘的叶根槽中,用垫细条嵌紧。叶根之间不要隔叶块,而靠其自身结构使叶片间保持节距,以形成汽道。在轮缘上为了装叶片而开的装叶槽,应用末叶片填装,末叶片用螺钉固定在轮缘上。导叶是用整块材料铣制而成,叶根围勾状,叶根之间装有隔叶块以保证正确的间距,围带是铆上去的,它把若干只导叶连成一组,构成导叶组。低压级组:冷凝式汽轮机的最后几级(低压级)已成为标准化级组。末级轴向排汽流速应在容许范围内,以减小排汽损失。由于叶片根部和顶部的圆周速度差别很大,故采取扭曲叶型。级组的前面第一和第二级叶根为倒T型,叶片径向装入后用垫细条胀紧,最后一级为叉型,插入轮槽后用锥形销固定。叶片的出汽边较薄,避免形成水膜和大的水滴。为使静叶出来的水滴充分雾化,同时未雾化的水滴仍有较长的离心加速距离,从而使进入动叶的撞击速度降低,这样设计成末级动静叶之间轴向间隙较大。叶顶的径向汽封:50反动度的汽轮机级,在导叶和动叶上都有压力降。这种压差在动静叶间的径向间隙之间流动,从而造成漏汽损失。为减少这种损失,在叶片的径向间隙处装上汽封。对等截面的动叶和导叶,在围带上车出高低部分,它们和汽封片一起组成有效的迷宫式密封。自带围带的单只动叶片,一只接一只紧密组装成一圈,其顶部就形成了整圈围带,它和嵌在导叶持环上的汽封片相配。导叶的围带是铆上去的,它和嵌在转子上的汽封片相配。汽封片有不锈钢制成,它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较大的压差。另外汽封动静体间发生碰撞、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持环或转子,由于汽封片很薄、易磨损,因而不会使持环或转子发生热变形。汽封片是容易拆除的,在碰擦损坏后需恢复规定的间隙时,可在定期检修中用拆换汽封片的办法来实现。8、 前支座作用:前支座系统中有前轴承座、基础底板(无底盘时)、气缸猫爪、调整元件等。其作用为支撑气缸和转子,并用于这些部件的相互对中。汽轮机在各个方向的正确位置,由这些部件上的滑键系统来保证。结构:前支座系统的主要部件是前轴承座、径向轴承。前轴承座通过定距螺栓与基础底板或底盘连接(图2),在通过地脚螺栓与基础牢固的连接起来。气缸猫爪就搁在前轴承座上,通过猫爪横键、轴承座调整元件、猫爪调整元件、猫爪压板连接(图3)。当汽缸受热膨胀时,通过猫爪横键推动前轴承座一同在轴承座调整元件上向前滑动,猫爪上由猫爪压板防止猫爪向上抬起。装在基础底板或底盘上的汽缸立键,保证汽缸横向的正确位置(图5),装在基础底板或底盘上的轴承座立键,保证前轴承座滑动时的横向正确位置(图4)。前轴承座具有水平中分面,其内安装有径向轴承何推力轴承,支撑转子和转子的轴向定位。在轴承座内转子通向汽缸一侧的部位装有油封环,以挡住飞溅的油滴。9、 推力轴承作用:推力轴承的作用有两个:承受转子的推力和给转子轴向定位。推力轴承承受平衡活塞还没有平衡掉的部分转子推力以及齿式联轴器传递过来的推力,这些推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汽轮机负荷。推力轴承把这些推力传递给前轴承座。另外,推力轴承也起着固定转子相对于汽缸轴向位置的作用。结构:推力轴承放在前轴承座内,其主要零件是水平剖分的轴承体(3和9)和推力块(6和13),若干块可倾式推力瓦块装配成一个环。推力块通过轴承体和调整垫圈把推力传给前轴承座。推力块与推力盘接触的表面浇有轴承合金(巴氏合金)。每个推力块的背面有一条凸出的支撑面,推力块可以绕它倾斜。通过推力块和推力盘之间的相对运动就建立了油膜,由于推力块能够倾斜形成油楔,从而保证良好的润滑和传递推力。推力块由圆柱销(5)径向定位,以防止在圆周方向移动。推力盘两面的轴承结构氏对称的,这样可以适应来自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体的外圆上还有左右两付环形垫片(2)以调整它在轴承座内的轴向位置。润滑:从润滑油系统来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供给推力轴承。润滑油从轴承座下半进入轴承体外圆的环形外油槽,然后经进油孔,进入推力块的结出面,再靠离心作用流入环形内油槽,轴承体上半的两面开有若干个排油孔,排油总总面积是根据转速和轴承尺寸来调整,要求再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证轴承内部的油压,调整的方式为用螺塞堵掉一个或几个排油孔来进行。油温由温度计检测,推力块巴氏合金温度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推力轴承体两端的油封齿保证了轴承内的油压,从而阻止了沿转轴吸入空气。10、 径向轴承作用:安装再前后轴承座中的径向轴承将汽轮机转子支撑在导叶持环与汽缸的中心位置。结构:径向轴承由轴向剖分的两半轴瓦组成,轴瓦的工作表面上浇有巴氏合金,在适当位置上安装的定位销能防止轴承在轴承座内的轴向或径向位移。与通常使用的圆柱轴承相比较,该轴承的特征是内径不圆,两个轴向润滑油槽配置在工作表面的对称位置上,且根据规定的精确度加工成使轴承的孔径稍大于轴颈外径,在转子轴颈和轴承轴瓦工作表面之间的这个半径差就构成了楔形间隙,此间隙是槽中最宽和两槽键为最窄的联接通道。润滑:轴承有带压力的润滑油,润滑油通过环形油槽径向进入油孔和轴向油叶对轴承轴颈供油的。当转子旋转时将油引入楔形油隙,而当转速升高时就建立起以流体动力油膜。当楔形油隙的形状、油的粘度与圆周速度之间的关系适当时,通过摩擦和压缩现象所产生的润滑油压将足以将轴从轴瓦上抬起,甚至在重载的条件下也是如此,因而转子将支撑在润滑油膜上且没有任何金属间的直接接触。温度监控:为确保汽轮机的安全运行,轴承装有测温装置,测得的温度可用作指示、报警和汽轮机跳闸。测量温度的两种方法:测量轴承金属的温度(远传测量):对于流体动力径向轴承而言,在轴承最小油隙区的金属温度提供了最安全和最精确的测量值。轴瓦的温度由进口油温、油量以及汽轮机转子的负荷大小、转速来决定。测温元件能灵敏的直接按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快速变化。轴瓦上的孔可供热电偶测温元件深埋至离巴氏合金运行表面仅23毫米的地方。测量润滑油的温度(就地指示)测量润滑回油温度是检测轴瓦温度的另一种手段,采用该方法测量比使用测量轴承金属温度的方法所测得的温度要偏低,而且由于条件变化而引起温度的变化反应较为缓慢,因此往往作为辅助手段。顶轴油系统:对于二油楔轴承,可以同时具有顶轴油功能。在轴瓦底部中央加工成的特别油槽,由轴瓦下侧的供油油道向其供高压油。这就能是转子还在静止状态是使其从轴瓦的底部抬起,以致在启动和停机时不致发生金属间的直接接触。11、 后支座作用:后支座系统中有基础底板(无地盘时)、后轴承座、排汽缸猫爪等,其作用是支撑汽缸和转子,并用这些部件相互对中,还组成了整台汽轮机热膨胀的基准点死点。结构:后支座系统的主要部件是基础底板(无地盘)、后轴承座(与排汽缸做成一体)、调整元件等。排汽缸猫爪搁在基础底板或底盘上,通过定距螺栓联接,猫爪上的螺孔留有间隙,允许品排汽缸受热向猫爪两侧膨胀。猫爪与底盘之间有八块调整垫,用来调整排汽缸的高低位置。猫爪与基础底板或底盘之间有圆柱销或横键,他们的中心线与转子轴线垂直相交,这一点就是汽轮机的死点,汽轮机受热时值允许它从这点向前膨胀。汽缸高低方向热胀时靠排汽缸上的键槽(图3)和装在基础上的立键(无底盘时)或底盘上的立键来保证。径向轴承安装在径向轴承调整圈上,用来调整、轴承转子的正确位置。在转子通向汽缸一侧的部位装有油封环,以挡住飞溅的油滴。启动和停机时用的盘车装置,无论是油涡轮盘车、手动盘车、冲击式盘车或电动盘车都安装在后轴承座内。12、 汽轮机外缸汽缸内部装有喷嘴环、导叶持环和汽封体。外缸分前、后两个区段,前缸部分为铸造,后缸部分为焊接,两部分用螺栓连接。外缸具有水平中分面,下缸通过猫爪支撑在前轴承座上。上、下两半汽缸用中分面螺栓连接。中分面螺栓预紧使用专用设备液压拉伸工具,中分面螺栓预紧力见随机技术文件。13、 汽缸膨胀测量作用:汽轮机受热使得汽缸产生轴向绝对膨胀,对膨胀过程的监视表示了轴承座支撑面是否滑动自如,汽缸膨胀式是否存在倾斜的位移。在负荷便哈、启动和停机过程中特别需要连续监视。为了测量汽缸膨胀,在前轴承座(1)的左或右侧装有一指针(3)。当汽缸膨胀式,指针就相对于基础底板或底盘上的刻度移动。14、 油封环作用:油封环是用来阻止或减少润滑油沿着转轴从轴承座内向汽缸一侧飞溅出来。结构:油封环是水平剖分的,上下半分别安装在轴承座(1)上下半的槽内并轴向定位。在其内圆上和转轴相配的地方嵌有油封齿(4),它和轴(5)上的挡油盘(9)一起阻止润滑油外流。在下半油封环(6)的油封齿之间开有几个泄油孔(7)。把挡住的右汇集起来,再引入轴承座内。油封环一侧装有隔热板(2),在高温的情况下用以保护轴承座。15、 调节汽阀作用:满足汽轮机功率所需的蒸汽流量,是通过调节汽阀来控制的,功率不同时,对应的调节汽阀开度也不一样。阀座为扩散形状以减少汽流的损失。结构:见图1阀碟(6)自由悬挂在进汽室(3)的阀樑上,阀樑通过两根阀杆(4)和连接叉与杠杆(1)相连。杠杆由油动机(9)驱动,同时也受到弹簧(8)的作用力。油动机用螺栓固定在前轴承座上;弹簧支撑在托架(7)上,托架用法兰紧固在汽缸上。作用方式:汽轮机停机时,弹簧力和蒸汽力把阀碟压在阀座上,通过电液转换器来的二次油,使油动机将杠杆的一端往下压,而另一端通过阀杆提起阀樑。这样,自由悬挂在阀樑上的阀碟就可按规定序逐个开启。16、 管道调节阀任务:当调节汽阀全开,进汽量仍不能满足功率要求时,管道调节汽阀打开,高参数蒸汽径管道调节阀进入速关阀。通过控制管道调节阀的开度,使得蒸汽流量与所需的功率相适应。所采用的滑套式阀碟的结构可提升力减小至足够小。结构:见图(1)在阀碟(1)的上端用阀盖(2)密封,阀盖中装有衬套(3)用作阀杆(4)的导向,阀碟在滑动轴套(5)中滑动,阀座(6)装在阀壳的下部并加以固定。在阀盖上装有四根螺杆(7),它们支撑着支架(8),支架下装有弹簧(9),杠杆(10)被支撑在上面,油动机(11)的运动通过杠杆传递给阀杆(4)和阀碟(12)。作用方式:停机时,弹簧通过弹簧座和阀杆将阀碟压到阀座上。如果要开启阀门,受二次油压控制的油动机动作,将阀杆向下拉,阀门就相应开启。管道调节阀的出汽法兰紧固在汽轮机速关阀壳体上。17、 速关组合件结构:速关组合件主要由速关油电磁阀1842、启动油电磁阀1843、停机电磁阀2222,2223、手动停机电磁阀2250和速关阀试验用手动阀2309组成,以及速关油回路上的Dg16插装阀,停机回路上的Dg40插装阀,还有溢流阀1853。原理:原理图(附后)所示阀滑状态为电磁阀不通点状态。控制启动油电磁阀的时间继电器设为60秒(一般为4575秒)控制速关油电磁阀的时间继电器设为15秒(一般为1020秒)启动前,先调整溢流阀1853,使启动油压F低于速关油压E,约0.5bar,启动时,使电磁阀1842和1843同时带电(计时开始),侧电磁阀1842的P口与B口连通,A口与T口连通,Dg16插装件关闭,切断E1与E2通道;同时,电磁阀1843的P口与B口导通,建立启动油F和开关油M。15秒钟后,电磁阀1842断电复位,则E1与E2导通,建立速关油,这时速关阀油缸活塞两侧分别为启动油F和速关油E,借助溢流阀E(约0.5bar),速关阀缓慢开启。60秒钟后,启动油电磁阀断电复位,启动油与回油T口接通,速关阀完全打开。注意:a.电磁阀1842,1843动作顺序不能调换。b.启动之前应确认电磁阀2222和2223带电状态。c.启动之前应确认启动油压低于速关油压(约0.5bar)d.启动之后(速关阀打开后)启动油压应降为零。e.启动之后(速关阀打开后)电磁阀1842,1843始终不带电对于失电运行的电磁阀2222和2223任一带电,使Dg40插装阀上腔压力油与回油口接通,这时弹簧力的作用使插装阀开启,速关油迅速泄掉,关闭速关阀。对于带电运行的电磁阀2222和2223任一失电,使Dg40插装阀上腔压力油与回油口接通,这时弹簧力的作用使插装阀开启,速关油迅速泄掉,速关阀关闭。手动调节阀2250动作原理与电磁阀2222和2223相同。使电磁阀2309带电,则H1与压力油P导通,对速关阀进行在线试验。停止试验,只需电磁阀失电即可,因为油节流孔板,速关阀部分位移和范围动作迟缓,不会出现速关阀关闭现象。18、 危急遮断器作用:当汽轮机转速超过最高连续运行转速的910时,通过危急保安装置是汽轮机停机。结构:在汽轮机转子前轴段部分的径向孔中,装有导向环(5)和导向套筒(9),导向环由压紧螺母(4)压在径向孔中的接触面上;导向套筒由弹簧(8)压住,在导向环和导向套筒内装着一个被弹簧顶着的飞锤(6),飞锤中装有调整螺钉(7)。作用原理:若汽轮机转速升高到整定的动作转速时,飞锤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了弹簧力出击,打在危急保安装置的挂钩上,引起速关阀关闭,使得汽轮机立即停机。19、 危急保安装置作用:当汽轮机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时,危急保安装置将速关阀中速关油泄掉,使速关阀关闭,切断进入汽轮机的汽源。结构:见图7危急保安装置安装在前轴承座侧面,滑阀(3)可在装于壳体内的套筒(5、10)中水平滑动,滑阀上由两个控制凸肩(8、9),套筒(5、10)于凸肩相应的端面起着对凸肩的限位和油路密封作用。危急保安装置不投入工作时,弹簧(7)将滑阀推向于套筒(10)端面接触的位置。滑阀的一端是活塞(12),它与拉钩(13)相连接,而拉钩的另一端插在转子上的两个凸肩之间。工作原理:从液压组合件来的开关油M,使危急保安装置的滑阀处于工作位置(如图所示),这样,压力油从接口P经节流孔板(17)进入危急保安装置。由于活塞(12)的环形面积比凸肩(8)的环形面积小,所以运行时速关油在滑阀上的作用力大于弹簧力,将滑阀凸肩(8)密封的压在套筒(5)的端面上,这样,回油T被切断,而速关油经油孔E流出壳体,通过液压组合件进入速关阀。如果危急保安装置前的油压下降,则弹簧把滑阀推向套筒(10)的端面,使进油切断,速关油与回油接通,则速关阀关闭。危急保安装置可以通过以下途经动作:1、 手动:将杠杆(1)往下压;2、 机械式轴位移保护在:拉钩被转子上凸肩抬起而脱扣;3、 危急遮断器动作(详见危急遮断器说明)。21、 速关阀作用:速关阀是新蒸汽管网和汽轮机之间的主要关闭机构,当运行中出现事故时,它能在最短时间内切断进入汽轮机的蒸汽。试验装置能在不影响汽轮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检验阀杆动作是否灵活。结构和作用原理:见图8速关阀是水平安装在汽轮机汽缸的进汽室上,它主要由阀体、滤网和油缸三部分组成。阀体部分新蒸汽经过蒸汽滤网(3)流向阀碟(1),在这个主阀碟中装有一只卸荷阀碟(2),由于它的面积相对于主阀碟要小的多,所以在速关阀开启时能够减少提升力。在卸荷阀开启后,主阀碟前、后的差压减小,主阀就容易被开启。阀盖(5)中的衬套(4)有一个轴向密封面,当速关阀全开后,阀杆(7)和衬套之间就不会有漏汽,而阀门关闭时,阀杆和衬套(4、6)之间的漏汽经接管(K)排出。作用在阀盖上的蒸汽力大部分直接传递到包围阀体的汽缸上。油缸部分速关阀是由油压控制的,开启过程是通过液压组合件来操作的。启动油经过接口F通到活塞(14)前面,使活塞克服弹簧(12)力并将其压向活塞盘(15),而由液压组合件来的速关油通过接口E进入活塞盘后面,速关油压力将活塞盘和活塞一起推到试验活塞(17)的终点位置,阀门也由阀杆提升而开启,这时,活塞前的空间和液压组合件中的回油口相通。 当手动紧急停机阀或紧急停机电磁阀动作时,速关阀油路中压力迅速下降。弹簧力大于活塞盘后油压力,于是活塞盘和阀杆,阀碟被迅速推向关闭位置。活塞盘后残留的部分速关油流入活塞和弹簧空间并经回油口T排出。 试验装置 为了检验速关阀功能的可靠性,液压组合件来的试验油经油口 H流向试验活塞(17),将试验活塞压向活塞(10)底部,并通过活塞及活塞盘使阀杆向关闭方向产生相应的位移。 许用的试验压力P10.67MPa,而实际的试验压力P2可以从压力表上读得,若试验压力P2大于许用压力P1,那么可能是阀杆部分结盐或油缸部分有油垢所致。 为了使阀杆能正常工作,则须在这种情况下多次重复试验,如果仍不能减小试验压力P2值,则必须拆出速关阀,进行检查并排除故障。 试验可以在汽轮机运行期间,包括额定负荷在内的任意负荷下进行。新汽转速监测功能 汽轮机运行需监测转子转速。汽轮机装有数个转速传感器,分别接到调节器用于转速控制,接到指示仪用于运行人员观察和监视。结构 汽轮机转子前端装有发讯盘,传感器沿径向固定在轴承座上。振动监测功能汽轮机运行时转子要产生振动。振动通过轴承传递到轴承座。测量轴承座壳体的振动是间接的,因为转子振动传递受到轴承油膜的刚度,阻尼的影响。直接测量转子的振动是最好的办法。振动的大小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设备的寿命。结构每个径向轴承装有互成90度的二个探头,探头固定在轴承座壳体上。探头通过电缆与前置器连接,组成传感器系统。前置器输出模拟量信号供二次表采集,处理,指示等。轴位移监测功能 推力轴承用于汽轮机转子轴向定位。任何超过规定的轴向移动 对设备都是有害的。经常观察轴向移动情况是十分必要,特别是位移达到报警值时要引起高度重视;当位移达到危险值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停机检查。结构 轴位移探头安装在前轴承座的一个托架上。探头与前置器组成传 感器系统,输出模拟信号供二次表采集,处理,指示等。推力轴承与转子推力盘之间有一定间隙,一般将推力盘置于中间时,二次表指示设置为零。顶轴装置顶轴装置用于盘车时通过高压油顶起转子,使转子不与轴瓦直接接触,减少摩擦力。同时也防止轴瓦损伤。顶轴装置投入前要进行调整。首先将顶轴油溢流阀(既泵限压值)调整到8.0Mpa(g),1台电机带2个独立的泵,因此要分别调整溢流阀,然后逐渐开大各节流阀的开度。节流阀的调整应借助于百分表或测振传感器进行,以观察转子浮起状况。前轴承的轴瓦底部沿轴向开有2个顶轴油口,分别接节流阀供调整用。2个节流阀开度应尽可能基本一样。转子浮起不小于0.03-0.05mm。同时应注意防止转子顶起过高,将转子顶到轴瓦的上端,这相当于没有顶轴,或许更糟糕。顶轴装置调整时应注意油温,尽可能接近运行温度。这样可避免每次启动前要重新调整。参见润滑油系统图:0-0640-机组代号-00 轴封系统 汽轮机轴封系统用来建立真空,阻止空气进入汽轮机汽水系统。汽轮机轴封系统由前汽封体(1),后汽封体(2),封汽管路(3),节流调节阀(4),前冒汽管(5)和后冒汽管(6)组成,系统如图所示。 来自主机轴封系统的封汽蒸汽经调节阀(4)降压至0.003-0.006Mpa表压,再由封汽管路导入前后汽封体,少量蒸汽经前后冒汽口排出,进入主机汽封冷却器。注意事项:1.压力表PI185压力太高,蒸汽会窜入到轴承座内,有可能造成油系统进水,影响油品质。2.压力表P1186,P1187始终应有一定的负压,否则蒸汽不能畅通排出,多余的蒸汽也会窜入到轴承座内,造成油系统进水。3.汽机运行时应注意观察压力表示值,汽机负荷变化大时,更应注意观察压力表示值,及时调整调节阀开度,使P1185压力表示值在适当的范围内。4.在保证冷凝系统真空度的前提下,P1185压力应尽可能低。盘车控制装置一、安装注意壳体上的箭头,油流从P口至A口。三、原理油涡轮盘车基本原理是通过压力油冲转固定在汽轮机转子上的涡轮,因此动静之间没有机械连接。盘车控制装置的任务是控制进入油涡轮的压力油量来实现盘车的启停和盘车转速高低。盘车时需要大量的压力油,甚至由2台油泵来提供。汽轮机启动时应当停止盘车才能建立速关油。汽轮机停机时转速降到500转/分以下时就可以投入盘车,这样可减少盘车启动力矩:当然待汽轮机完全停止后再投盘车也行。三、操作 见原理图(附后)所示状态为盘车停状态电磁阀(2000)通电,插装阀(3000)上腔回油,压力油P克服弹簧力(O.1MPa(g),顶开滑阀,从A口流出,至油涡轮。手动阀(1000)转动90,插装阀(3000)上腔回油,压力油P克服弹簧力(O.1MPa(g)顶开滑阀,从A口流出,至油涡轮。调整插装阀上的限位螺钉(3001)(拧开堵头,用螺丝刀调整),改变插装阀开度,而改变压力油P的流量,从而改变油涡轮盘车转速。将盘车转速控制在120rmin左右。 附 件油涡轮盘车装置物号21640任 务如果汽轮机停机,汽轮机转子不再转动了,则在汽轮机冷却过程中,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汽轮机转子的弯曲,尚若在这个阶段。汽轮机又重新起动,则可能引起叶片汽封的摩擦和损坏。为了在这段时间中使再起动不出现危险,就要采用油涡轮盘车装置,它通过其连续旋转,使汽轮机转子均匀地冷却,并防止弯曲。 结构与作用原理: 油涡轮盘车装置装在后轴承箱上。它是由压力油驱动的单级油透平,由一喷嘴组外壳(3)及一个叶轮(2)所组成。叶轮红套在汽轮机转子上。 在盘车过程中,汽轮机转子(1)由压力油冲动的叶轮所驱动。辅助油泵供给压 力油,压力油通过截止阀流入喷嘴组壳体,喷嘴组把油流导入叶轮的叶片。 在冲动叶轮后,动力油流入轴承箱。且和轴承油一起流入出油管。当截止阀 全开时,采用油涡轮盘车装置般地可使转速达到80120转/分。 手动盘车装置 任 务 当热态汽轮机停机后,盘车装置能防止转子的弯曲。在汽轮机冷却期间.经过定的时间间隔,由于散热不同,会引起汽轮机转子的弯曲。如果汽轮机在这个时间里又要重新起动。则可能引起叶片汽封甚至叶片的摩擦和损坏。这样,利用盘车装置在汽轮机转子停稳后立即对其进行均匀的盘动,是肯定可以避兔任何弯曲的。 手动盘车装置也可以对液压或电动盘车装置的功能进行补充。如果在不利的起动条件下,轴系的起动力矩是很大的,并且液压或电动盘车装置必定会不经济地设计得很大。 结构和作用原理 盘车装置通常装在后轴承座上。在轴承座的上半部(13)用螺钉固定着一个套筒(5),拉杆(7)在套筒中滑动。杠杆(1)是在拉杆上端的通槽中滑动,在拉杆的下端用一销轴(12)悬着可活动的框架(11)。 用杠杆可以把拉杆和框架一起向上拉到挡肩(6)为止。而另一个销轴(9)作用在红套在汽轮机转子(8)上的棘轮(10)上,这个棘轮带着转子旋转一个一定的角度。 如果汽轮机又要起动,则应该卸掉放在杠杆上的管子(3),并装上杠杆保险(2),以避免在汽轮机时触及它。杠杆本身仍停留在图示位置上,从而使框架固定在非工作位置上。 注:只有在转子停止转动时盘车装置才可以投入操作。疏水装置作用:启动时,进入汽轮机的热蒸汽在冷的管壁和汽缸壁上凝结成水。如果汽缸积水,汽轮机就不能均匀地加热,汽缸壁将出现温度差,而引起不应有的热应力;大量的凝结水进入通流部分将对叶片造成很大的损害。启动时的疏水启动前,进汽管道必须进行充分疏水。启动前,打开疏水装置的所有阀门,直至汽轮机冲转,暖机并带上一定负荷后(一般10),可以关闭疏水装置的所有阀门,停止疏水。停机后的疏水考虑到刚停机时汽缸炽热,不宜立即疏水,以防冷空气倒流入汽缸。一般停机一小时后打开疏水装置的所有阀门,充分疏水。结构:疏水装置由气动阀,截止阀,电磁阀和行程开关等组成,并配有电气接线箱。安全可靠起见,气动阀为气关式。既当停止疏水时,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进入气动阀,关闭阀门。当开始疏水时,电磁阀切断压缩空气进入气动阀,阀门靠弹簧力开起。中控室电信号操纵电磁阀控制疏水装置,行程开关安装在气动阀阀杆上,将阀门状态反馈给中控室。截止阀正常时全开,仅当气动阀失控或气源消失时而要停止疏水,可将截止阀关闭。因为气动阀与截止阀串联在一起。供油装置使用说明书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辅机分公司2002年6月目 录一、供油装置的简介 1、性能简介.3 2、接口尺寸表.3 3、安装基础图.4 4、外型图.4 5、主要组成部套(设备)说明 5.1油箱.7 5.2油箱排风机9 5.3主辅油泵9 5.4事故油泵9 5.5仪表架10 5.6调节油滤油器10 5.7润滑油滤油器.12 5.8双联板式冷油器13 5.9蓄能器14 5.10排汽阻油器14 5.11温控阀15 5.12三通切换装置 15二、供油装置的运行 1、供油装置的安装16 2、供油装置运行前的检验16 3、供油装置的运行16 4、供油装置的检修17一、供油装置的简介 1、性能简介: 1.1供油装置为集中油站,两个供油装置为对称布置。 1.2供油装置的型号为:YG-063005和YG063006。 1.3供油装置供汽轮机润滑油、调节油和盘车油。 1.4本供油装置的没汁和制造,按照标准: ZBK5403689 工业汽轮机润滑和调节供油系统技术条件。 带单独的溢流底盘,仪表架(带接线盒)。 1.5本供油装置的使用环境为: 电气防爆等级为: dIIBT4 1.6正常工况下的供油参数如下: 1.6.1供给汽轮机和给水泵的润滑油,经过节流阀、冷油器和润滑油滤油 器。供油参数如下: 油量为: 26m3h, 油的过滤精度为: 25m, 油压为: 0.25MPa, 油温为: 45”: 1.6.2供给汽轮机的调节油,不经过冷油器,经过节流阀、调节油滤油器。 供油参数如下: 油量为: 1m3h, 油的过滤精度为: 25m, 油压为: 0.9MPa, 油温为: 4360 1.6.3供给汽轮机的盘车油,不经过节流阀、冷油器和滤油器,直接取自主油泵出来的油,并且要求二台油泵同时运行。供油参数如下: 油量为: 75m3h, 油压为: 0.6MPa, 油温为: 4360 1.7事故状态下润滑油供油说明 在事故状态下,供给润滑系统的油,不经过节流阀、冷油器和润滑油滤油器,直接由事故油泵从油箱中打出。供油参数如下: 油量为: 18m3h, 油压为; 0.3MPa,油温为: 4360 2、接口尺寸表序号 接口名称 管口规格数量1润滑油出口DN80 PN2.5 JBT82.112调节油出口DN50 PN2.5 JBT82.113油箱回油口DN200 PN2.5 JBT82.114油箱排风机出口DN80 PNO.6 JBT8115盘车油出口DN80 PN2.5 JBT82.116过滤机进口DN50 PN2.5 JBT82.117过滤机出口DN50 7N2.5 JBT82.118放油口DN50 PN2.5 JBT82.129冷却水出口DN100 PNl.6 JBT82.1210冷却水进口DN100 PNl.6 JB,T82.1211油箱加油、漏气口DN5013、安装基础图 本供油装置的安装基础图见下表: 地脚螺隆规格为:M20X300 GB799 数量为:6个4、外型简图 YG-0630-07的外型简图见第5页俯视图和第6页主视图。 YG-0630-08的外型为对称布置。 其中各件号说明如下: 1油箱 2油箱排风机 3主辅油泵 4事故油泵 5仪表架 6调节油滤油器 7润滑油滤油器 8双联板式冷油器 9蓄能器 10底盘 11栏杆 12排汽阻油器 13液位计 14温控阀5.主要组成部套(设备)说明5.1油箱 数量:1台5.1.1概述 在整个供油系统中,油箱是必不可少的,是储存汽轮机用润滑、调节等油, 同时也是分离油中的水、气、消除泡沫和沉淀杂质的主要设备。 油箱的公称容积为:6.3m3,实际容积约为:9.8m3,初始装油量约为:9.0m3,能保证连续循环的油在油箱内有充分的停留时间。 油箱材料为:碳钢。5.1.2油箱简图5.1.3油箱结构说明5.1.3.1油箱是密封的,能防止水和尘土进入。5.1.3.2油箱的底部是倾斜的,在最低点有泄放口,保证能完全徘放。5.1.3.3油箱面板上有能进入油箱进行检修的人孔。5.1.3.4油箱回油口安装滤网,对回油进行粗滤。保证油箱内部的清洁度。5.1.3.5油箱上装有远传液位指示器,带高低报警,用于测量油箱油位。5.1.3.6油箱上装有带过滤罩的排汽阻油器,能排除油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暑期工会活动方案
- 某公司庆典活动策划方案
- 枣庄公司宣传片策划方案
- 村务宣传活动方案
- 景区年前活动方案
- 景区烧烤活动策划方案
- 景区晚会活动方案
- 服务礼仪活动方案
- 暑期音乐活动方案
- 服装童装展会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速公路广告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数据挖掘和分析考试试卷及答案
- 口腔粘结系统
- 2025至2030年中国尼龙再生料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焊工考试试题及答案下载
- 德克士的区域扩张计划
- 辅导员职业资格考试2025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报告
- 试油气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重有色金属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