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一年级语文它是谁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它是谁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京版第一册第八单元 15 课它是谁的第一课时,由于水平有限,在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课标中指出: “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 如何让学龄只有两个多月的孩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享受愉悦的同时与学习语言、 感悟语言有机结合,是我设计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它是谁是一篇猜谜式的文章,课文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把“ 小宝贝 ” 的出生过程写得生动、有趣:住在蛋壳里 蛋壳破了 站起来 摇摇晃晃地走几步 会走路了。这么可爱、有趣的小宝贝,它是谁呢?课文没有明确的答案,而且谜底还不止一个,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发现的欲望。 学生对于猜谜式的文章很是喜欢,再加上文中的谜底可能是小鸡、小鸭等小动物,学生就更加感兴趣,因此我抓住这个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动作模仿、2 / 9 想象体验、角色朗读等多种手段,使 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效提高阅读实效。 依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字,读好课后的 3 个词语,写好 “ 宝 ”“ 贝 ”二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以上两条是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3、知道 “ 小宝贝 ” 指的是小鸟、小鸡等卵生、有脚会走路的小动物。(难点)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 图片导入,设疑激趣初读课文,尝试猜测细读课文,了解特点筛选答案,训练表达识写 “ 宝 ”“ 贝 ” 二字 下面,我着重从四个方面具体说一说: 一、结合课文和学 生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 比如:在课文伊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件(幻灯片中缓缓的出现 “ 一个蛋壳 ” ) 我自然地说:这里面住着一个小宝贝,它是谁呢? 从我的语调上强调 “ 它是谁呢? ” 然后让学生也来这样问一问,在指导学生读好课题后,我说: “ 答案呀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 ” 从而引发学生初读的兴趣。 3 / 9 【我这样做,是想通过课件和老师的语言描述,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从视觉和语言上引起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主动发现的欲望,引发学生思考。】 又如:在初读之后,引导学生尝试猜测,主 动发现 教学片断 如:我让学生初步猜测 “ 这个小宝贝,它是谁呢? ” 在学生猜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一连串的谜底后,我不马上进行评判,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感悟去进一步发现、探究。师:这么多答案中,有的是文中的小宝贝,有的可不是,这个小宝贝它到底是谁呢,我们可要好好读读书,想一想小宝贝有什么特点。 【我这样做是想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认真读书和思考,去验证 “ 自己的猜想 ” 是否正确。再次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发现的欲望。】 再如:在细读课文,了解了小宝贝的特点后, 引导学生结合特点,筛选答案 老师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小结这个小宝贝的两个特点: 1 住在蛋壳里; 2 有脚会走路。 再引导学生看看黑板上贴的小动物的图片,想一想,有没有不对的,为什么不对,从而使小宝贝的两个特点在学生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 4 / 9 二、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本篇课文内容虽然比较浅显、易懂,学生读几遍课文就能猜出谜底,但如何使浅显易懂的小文让学生感到生动,学有情趣,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 在引导学生感悟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段: 1 角色体验,使学生入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对于一年级 小学生来说,角色体验很有效。 如 :在感悟它觉得这个家太小太暗了。这句话的时候,我准备这样引导: 师:现在你就是小宝贝,住在蛋壳里,想想怎么呆着呢? 引导学生做动作体验,两手抱住双腿,头低下来,紧闭双眼。 而且让学生蜷缩着待上 10 秒钟左右。 之后追问:你们为什么这样蜷缩着?(太小) 快把刚才的感受读出来。 【这里,通过让学生做动作进行角色体验,使学生与小宝贝产生共鸣,为感悟后面的破壳而出做好铺垫。】 再如:在感悟小宝贝扭一扭身子,啊,蛋壳破了!这句话的时候,我想这样引导: 蛋壳里的小 宝贝和你们想得一样,也想快点出来。快和小宝贝一起扭动起来吧,你们在黑漆漆的家里伸伸胳膊,踢踢腿,左踹踹,右踢踢,还用尽全身力气向上顶一顶。 经过你的不懈努力,终于 啊,蛋壳破了! 5 / 9 【通过让学生做动作,再结合课件创设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小宝贝破壳而出后的兴奋、惊喜的心情。】 2、启发想象,使学生入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想象是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的有效方法之一。设计中,我充分运用想象这个有效的感悟手段。在帮助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 如:感悟 “ 小宝贝 ” 破壳而出之后,老师引导学生想象 师:小宝贝终于从又小又暗的家出来了,它抬起头,看见了什么?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外面又大又亮,看到蓝蓝的天空、鲜艳的花朵、嫩绿的小草 心里很高兴!)进而引导学生带着感受读好句子。 3、抓住标点,使学生入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关注标点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对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中共有两个感叹句,分别是:啊,蛋壳破了!、它会走路了!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句末的感叹号,读出破壳而出的欣喜和学会走路后激动的心情。 三、结合课文内容,有效训练学生表达。 对于刚刚走进学校不久的小学生,要充分利用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来规范、训练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有层次地设计了两个语言训练的环节: 6 / 9 一是在初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尝试猜测谜底时,我给出这样的句式: 这个小宝贝可能是()。引到学生用这个句式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是在细读课文了解小宝贝的特点,筛选了答案后我又给出这样的句式: 这个小宝贝可能是(),可能是(),还可能是()。进一步反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有效训练学生的表达。 四、扎实有效地落实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设计时我非常重视字词教学。 如在引导学生记忆字形时,我启发学生 “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 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又如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层次: 先是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关注字的结构特点和重点笔画,明确写好字的要领。 接着教师边范写边强化写好字的要领。引导学生描红临写,之后又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与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明确问题再次临写争取比前一个写得更好。 再如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 生读懂词语的意思,在了解太小太暗时用了角色体验的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摇摇晃晃的意思等等。 7 / 9 五、联系文本拓展阅读,内容延伸丰富积累 拓展阅读作为课文的补充,可以拓宽阅读的范围,扩大读者的视野,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综合化。而且,可以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补充,融合中,使学生开拓思路,闪出火花,涌现创意。 结合这篇课文,我们编写了一段小宝贝学习走路的片段 “ 小宝贝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呀!它摔倒了,可是它一点儿也不怕,仍然认认真真地练习。没过多久,它终于也能像妈妈一样稳稳当当地走路,快快乐乐地生活了! ” 这一阅读材料,生发于文本情境,紧紧围绕文章内容,既是对文本内容的纵向延伸,同时又丰富了学生关于 AABB 式的叠词的积累。 应该说,积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细水长流,潺潺不断。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我们采用了“ 能记几个就记几个 ” 的方式,尊重学生差异,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词语积累。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在设计学习效果的评价时我是从写字、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给图片排序这三个方面考虑的。 1、能在田字格里写好 “ 宝贝 ” 二字。 8 / 9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得很好() 读得比较好(错误在两处以内)() 读得不理想(错误在两处以上)() 3、图片排序 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给这四幅图排列顺序。 ()()()()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设计以 “ 趣 ” 贯穿,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读中感悟。 导入课文时利用图片设疑 “ 这个小宝贝它是谁呢? ” 激发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尝试猜测:“ 这个小宝贝可能是谁? ” 在细读课文了解小宝贝的特点后,引导学生筛选答案,并用清楚、完整、准确的语 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结合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引领学生在文本情境中,充分想象、动作表演、角色体验 想 “ 小宝贝 ” 所想,感 “ 小宝贝 ” 所感,好似和 “ 小宝贝 ” 一起亲身经历了一次新生。 总之,在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