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_第1页
七年级《“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_第2页
七年级《“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_第3页
七年级《“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_第4页
七年级《“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七年级“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 七年级 “ 两弹 ” 元勋邓稼先教案 课标要求 1、理解写人的文章中事件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2、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法点悟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明白晓畅,几乎没有难理解的语句,因此,学习这篇文章时应在朗读的基础上积极讨论,理清文章内容,品味感情,领会主旨。 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讲的是中国原子弹主要的理论设计者,被称为中国的奥本 海默的物理学家邓稼 先。朗读全文,了解文章的结构。文章主要介绍了邓稼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从事科学研究的,讲述了有关他的哪些典型事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我们在学习本文时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 质疑:文章是由哪些内容组成? 解惑:文章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部分组成。引子,从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研制原子弹有许多科学家 “ 失踪 ” 写2 / 6 到邓稼先,引出他那一段 “ 失踪 ” 的经历。 “ 要放一个 大炮仗 ” 是第一部分。 “ 艰苦创业的年月 ” 是第二部分。 “ 这里就是战场 ” 是第三部分。 质疑:邓稼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的? 解惑:文章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研究院开始时“ 只是一片庄稼地 ” 、科技人员寥寥无几、大戈壁的风刀霜剑、零下 30 几度的严寒、苏联毁约、国外资料严密封锁、没有大型计算机,等等。从物质条件到技术条件,从自然环境到政治环境,都是异常的艰苦困难。 质疑:如何理解 “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邓稼先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 亲临第一线。 ” 解惑:邓稼先 “ 亲临第一线 ” 的工作模式,突出了他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 语言揣摩 1、 “ 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死了也值得! ” 这是邓稼先把调动工作的事告诉妻子时所说的话。质朴的语言,非常真实地表现了他当时的心情。平静中透露着无限的喜悦。 2、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已经是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了!有人见他实在太疲倦了,劝他说: “ 邓院长,你回去吧! ” 邓稼先严肃地拒绝说: “ 不,这里就是战场,我3 / 6 不能走! ” 这些人物语言、行动的具体描写 ,都突出了他 “ 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 ” 的伟大精神。 研究课题 我国除了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以外,还研制了哪些重大的科研成果?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寻找资料,与同学交流,并整理归纳。 自主探 究 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探究重点词句的含义。明确文章讲述了有关邓稼先的哪些典型事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基础巩固集训 一、字音字义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元勋远涉宰割模型含辛茹苦蓦地浩翰 2、给下列形近的字组词。 密桓型氢蓦 蜜恒形氮幕 二、语言积累 1、解释下列词语。 元勋: 4 / 6 浩翰: 崭露头角: 销声匿迹: 寥寥无几: 含辛茹苦: 汗马功劳: 风尘仆仆: 三、问题探究 1、文章讲述了有关邓稼先的哪些典型事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提示:文章主要介绍了邓稼先从接受研制原子弹的任务,从此隐姓埋名,到研究制造原子弹、氢弹的一段经历。叙述了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创中国核武器设计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的事迹,表现了他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愿做无名英雄,献出自己一生的崇高精神。) 2、 “ 在印第安那州普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 1950 年他同二百多位中国留学生一起,冲破种种阻挠回到祖国。 ” 这句话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 (提示:突出了邓稼先的的爱国主义精神,揭示了他思想情感的基 础。) 3、 “ 邓稼先他们含辛茹苦地工作到 1959 年 ,就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的轮廓勾画出来了。 ” 这一句话中的5 / 6 “1959 年 ” ,只是在交代时间吗? (提示:这并不仅是简单的时间交代,更是强调了时间之短,可见他们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可以想见他们工作的投入。) 四、欣赏评价 答案: 销 辍 舀 篾 应考说明 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要求正确区分并使用同音字、形似字,正确的书写汉字。 “ 销 ” 和 “ 消 ” 既是同音字又是形似字, 句应用 “ 销 ” 。 句中 “ 辍 ” 和 “ 啜 ” 是同音字,和“ 掇 ” 、 “ 缀 ” 又是形似字,应仔细辨 别。 应注意 “ 舀 ”字的写法。 句中应注意 “ 篾 ” 和 “ 蔑 ” 的区别。在平时应养成勤翻字典的习惯,还可以把一些难区别的字放在一起建立卡片。双基不扎实,综合能力不强会是失误的主要原因。 2、改正下面的错别字。( 2 分) 费寝忘食错别字是改为: 无微不致错别字是改为: ( 2002 年广东省中考题) 答案:费废致至 应考说明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对于具体语境中的汉字,要根据语境(词或句子)的意思来判汉字的正误。字形的复习应着重于对错别字,特别是别字的辨析。别字主要有三种类型: 1、6 / 6 形近而成别字,如 “ 如火如荼 ” 中 “ 荼 ” 与 “ 茶 ” 相混。 2、音同或音近而造成别字,如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